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19 01:40:55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5-04-19 01:40:55   小编:

《梵高奶奶的世界》是一部描写老年生活的温馨故事,主人公梵高奶奶独自生活,孤独却充满梦想。通过奶奶和邻居们的互动,展现了亲情、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小说细腻地描绘了老年人内心的孤独与勇敢,引人深思。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篇一)

"梵高奶奶"这个名字就有浓厚的商业宣传的味道.开始我还以为是外国的一个老太婆呢.看了画,水平一般,但有农村气息.字里行间很矫情,读完觉得这个老太婆很笨,笨到难以想象.

1/15页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篇二)

梵高奶奶的画确实不错。不过这次没什么激起了我更新的冲动。说起农民画,陕西的农民画真是一片一片的。哪张都是如此色彩丰富、线条质朴,当时我去西安就一口气买了几十张回来,珍藏的,挂家里的,送人的……哪张也不比梵高奶奶的差……

2/15页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篇三)

庆幸我有一个可以在放寒暑假去农村的爷爷奶奶家住一段日子的童年,庆幸曾经有机会去插秧,割成熟的稻谷割到手,拿木桶当救生圈在河里游泳,夏天看守西瓜地等等有趣的经历,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才分外亲切地浮现出山明水秀的地方,蝉鸣蛙喧的夏夜,和总是带一点愁苦,却笑得淳朴的人。

3/15页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篇四)

一位可爱朴实的老母亲,用自己的心画出故乡那片土地、人、事和无限眷恋。

凑巧,我的半个故乡也在河南,大河两岸的风土人情我多少是熟悉的,老母亲“描述”的一副副故乡,恍然让我生出了思乡的情绪。如果一本书让你思考,让你品咂,它是本好书。

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叫故乡,回不去的故乡。

4/15页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篇五)

这老太太画的是不错,但是如果没有她那个在报社工作的儿子肯定也不会这么火。这本书建议看看画就好啦,他儿子写的那些字都是为了商业化宣传写的牵强附会的字,但是梵高奶奶画的是真的很好,从画里可以看出她对乡村的热爱,就像是梵高对生活的热爱一样。如果梵高也能有这么个儿子或者这么个会炒作的亲人在有生之年一定会火起来,不过好可惜了。。。

5/15页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篇六)

没想到原来已经出书了~

那天江华来我们学校做一个小小的讲座,PPT上展示了两张她母亲的画作,一开始他没有说,后来再提到那是他的老母,一位高龄美术学生的作品。

现在的人在学一技之长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学了就要干这行了,本来学某种事物目的是为了打开自己的思路,结果却南辕北辙,反被自己的专业知识所困住了~倒不如有这活到老学到老的心境~

6/15页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篇七)

“梵高奶奶”本名常秀峰,70多才开始绘画,却被人们称之为“中国农村的梵高”。 一次香港个人画展,两次被请上“鲁豫有约”。 法国著名摄影师鲁斯本,台湾马英九先生分别收藏了她的画作。常秀峰在2006年6月23日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中说:“要我说,梵高的那幅画(《星空》)我看不懂,可梵高画的向日葵没有我画的好。向日葵不能搁在花瓶里,没有水和土,它会死。”

7/15页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篇八)

我买了这本书,我想永远地收藏着它.

我热爱这一切的淳朴.

而这类最基本的情感在现今,却很少有人能够拥有.

我爱我的小村庄.那里有我童年最快乐的回忆.

而现在市场经济的轰轰烈烈早已将内心安静的村民磨得浮躁不已.

我来过大城市,见过很多地方,我仍旧热爱那里.

那儿有我的树,有我的花,有我的快乐.

而似乎,我已经很久没有快乐了.

8/15页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篇九)

买回来其实都没怎么看,只是很在意书的封面,封面是十二朵绽放的什么花,手法很生活,色彩很繁华,质感很自然,你多看一会,会觉得是一本介绍花卉的书,少看一会,会觉得是一本儿童的画作,唯有仔细看慢慢揣摩才发现这是一本老奶奶写给自己孙女的画册。就是这样一本很简单的礼物,老奶奶很用心的制作,所以她的生活从来都不是孤独寂寞,而是像封面的花朵那样随时都可以为你绽放笑容,用心带给每一个看到过这本的人快乐。

9/15页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篇十)

《梵高奶奶的世界》,除去有好看稚嫩的画作,还有奶奶儿子的文字记录,根据某些画想到的儿时山村生活的文字。文字朴实,和画作相得益彰。在更多的引发记忆的片段里看到的是善良、质朴、单纯的生活。

活到终老还能一展隐匿大半辈子的才华是件幸事。

我们能么?还是说,我们也要等上大半辈子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好高鹜远和高瞻远瞩只有一线之差。难以把持,却必须学会把持。

10/15页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篇十一)

一个来自农村的奶奶,画的真好啊,都是朴实的内容,但是讲究了所有细节。看着就感觉画的人的心,温暖,平和,安静。

文字没仔细看。感觉上这么一个奶奶画这么好是多么美好的事情。煽情的,宣传套路的文字多了,味道就有点变了。所以,干脆就不仔细看那些字儿了。

做为画册,不错。

提点非专业意见,那种大幅的,倒不如缩小放在一页里面。本身尺寸不大的一个画册,一幅画还分两页,中间翻页的部分就使整个画面效果打了折扣了。

11/15页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篇十二)

几乎没啥犹豫,看到这样的封面和封面介绍文字,立刻就买了下来。

一晚上看完,非常喜欢。

梵高奶奶的画没有中国画的花鸟鱼虫的大写意,没有高山流水的大意境,没有西洋画的层次或者莫名大团色彩之后的一头雾水。

有的只是老老实实地描绘,有的只是记忆中的鲜活的复原。

但是就是这样质朴简单的风格,却给我深深的欢喜。

特别是奶奶的荷花,有种特别的韵味。

而奶奶画中的风土人情,田间地头的热络与生气,更是有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12/15页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篇十三)

买这本书来看这不是因为这本书,不是因为梵高奶奶,不是因为江华,而是因为想探寻梵高奶奶的世界。

《梵高奶奶的世界》最深刻的一笔是:“我的母亲,从来没有学习过绘画,她却能调出最真实的颜色。”那些令人惊叹的色彩和图画,让你无法想象,是怎么神奇的从梵高奶奶的世界里走出来的,但是和自然有过亲密接触的人一定会被震撼,那些层次分明的颜色,那些明暗关系真实自然的表现,完全是从记忆里走出来的,不是高坐的辉煌的殿堂里空想的多彩世界。

还原世界的本质,最真实的世界,就是艺术本身。

13/15页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篇十四)

一个七十多岁的妇女,从农村来到了人生地不熟,与老家相隔千里的广州。

她在这座正在上演中国现代化最为壮阔的城市里,回忆她的田园牧歌。

风景在发狂、山在骚动、月亮星云在旋转,人类的极端孤独与苦闷借助梵高的天才之手而得以宣泄。

而她的那些蜡笔画,平淡、温软、怪诞、静谧非常和谐地融合,并不显得想象狂乱。

这些暖色调的画让我觉得有一些温暖,在这个高度原子化的城市……

14/15页

《梵高奶奶的世界》读后感(篇十五)

读这本书没买过(有点汗)是因为认识江华,梵高奶奶的宝贝儿子。

这是一本好书。一口气从晚上11点读到1点——不是因为书厚,也不是因为我读书慢,实在是很享受这么慢慢去读这本没有华丽词藻和曲折故事的书。一边读,一边慢慢地去想像,一边回忆着很多自己都快遗忘的情感和感动。

江华是一个我心目中有才情的人,他的文字,容易让人看到他不太安分的心,当然还有呼之欲出的情感。我对江华说:“看得出来,老太太是你心中的一方净土。”在他平实的字里行间,凝聚的是厚重的温情。

如江华所说,如果心不静,还是不要打开这本书。我想补充,如果心静,耐耐心心地慢慢去读这本书。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追求太多,记得给自己一点时间,看看这本书,感受这种轻且慢的浓情。

15/15页

还剩1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