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姻缘》是一部描写爱情和婚姻的小说,通过多个故事展现了不同人物在爱情中的喜怒哀乐。作品中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爱情的曲折。小说通过幽默的笔触和生动的情节,让读者在笑声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爱情的坎坷,引人深思。
啼笑姻缘读后感第一篇
《啼笑姻缘》作为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顶峰之作,倒是极尽表现了百态之俗。作为通俗文学启蒙之作,其狗血程度绝不逊色于当代网络言情。
剧情兜转,有时急转直上,如此发展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譬如:约莫二十来章,何丽娜在天津被樊家树彻底伤了心回北平后隐于西郊别墅吃斋念佛,经关秀姑搭线,与樊家树重逢,便即打心底原谅了樊家树。这样的剧情发展可以理解,因为何丽娜确实深爱樊家树。而樊家树却也接受并默认了与何丽娜的恋爱关系且一同游学海外。这样的转变用得不免生猛?
虽如此,文章确实细腻用心的。当代拥有同等意图的高产作者并不具备这样的笔力和心力。其文段有些很是有趣,读来典雅精巧,张恨水先生又喜偶尔设置一截俏皮的情节,于细微处见幽默诙谐。人物间的打趣,说到底是作者的诙谐技法。
这样的诙谐,成就了一对饱满的“陶氏夫妇”,以及朴实无华而内有乾坤的“关寿峰父女”。也辅助呈现了一位落落大方的何小姐。
就人物设定而言。樊家树对女性的认知是病态的,他的怯弱和善良造成他的优柔寡断与模棱两可。他秉持着一种刻板印象去相看何丽娜,把她的富贵视为奢侈浪费,把她的自由洒脱看作红尘浪荡;他因为沈凤喜的娇媚和恭维而金屋藏娇,躲避错误;又在明知晓对方心意的前提下,获秀姑帮忙时心安理得。
何丽娜是本书中性格最完美的角色。热切直接,对一个人生发好感就迎面而上先努力成为朋友,她有一个为自己争取努力的过程,她默默学习节俭,收藏了几段小曲;得知其他女人的存在而不行卑鄙之事,末了还要善待她们;爱而不得毅然远离......就像一朵热烈的红玫瑰仿佛熟透了沾了浓郁芬芳的酒味儿,过于诱人。
1/3页啼笑姻缘读后感第二篇
1⃣️整本书看完就两个词: 浪漫,侠气。
故事开展太急促,太理想,太江湖气。热热闹闹,感觉像看西洋镜,很多桥段很突然,铺垫不够。张恨水太急太心软,不忍心扒开每个人的痛苦,于是,很多很棒的人设,最终都变成热热闹闹地跑过场。
2⃣️何丽娜,人物设计立意很好— — 像作为凤喜的对立面,开头还好,两人区别鲜明。可是到了中后部,何丽娜的人设就模糊了,所以,何丽娜这个人物是烂尾的。
3⃣️整本书江湖气太重,关寿峰和秀姑这两个人物太理想太完美,没有缺点,现实中哪里找。
4⃣️说起秀姑,他原是对家树动心的,后来又成了完美的月老。秀姑心里变化的过程,交代不够。
5⃣️还有整本书的主角— —樊家树。既然书名叫 啼笑姻缘,就是想说家树和这3个妹子的纠缠。既然如此,家树对3个妹子的看法并不够,他是因为什么对凤喜动心,愿意不求回报地出钱让凤喜上学,接济凤喜一家?凤喜身上什么突出的特质让家树对她不离不弃以至于想带她私奔?这些都没交代清楚
6⃣️最后出场的男二号,即何丽娜在火车上遇到的军官,突然出场(出场铺垫还挺重),匆匆消失,没有来得及交代。这又是个烂尾的人物
7⃣️很多心理描写本可以深入的,可是张恨水没有。比如凤喜和家树突然就确定关系,比如凤喜突然就同意刘将军,比如何丽娜突然就隐去.......这些桥段我能理解为什么,可是如果深入去雕刻这个转变的心理过程,也会是一大看点。
不好看,差评
2/3页啼笑姻缘读后感第三篇
《啼笑姻缘》是第一次接触张恨水的作品。没看之前,总会以为是一个哭笑不得的爱情故事,看完才发现,是悲伤的故事,啼哭是真的,至于笑应该是旁观者的笑,亦或主人公自己的勉强的笑,当然也不能排除男主角在最后的确也收获了一份爱情,只是太曲折,太折腾。
一开始男主角樊家树就出场,没有指明年代,但是也是民国时期。说到这里,还是挺佩服张恨水,历史的背景不点名却又描述的详细,比直接说民国**年强多了,给人很多的想象空间。但是故事的主场还是直接点出——北京。樊家树因进京考大学,而借住在表哥家,也是一个有钱的人家。闲来无事,四处乱逛,在下人的指引下,去到了他这个阶层一般不会去的所谓的底层人闲逛之地,也正是这一次无意的闲逛,让他遇到了生命中印记极深的几个人——凤喜、关寿峰、关秀姑(寿峰之女)。樊家树跟关家父女认识是因为相互敬重,彼此身上都有值得敬重一面,通俗而言就是两个性情相投的好人相交。至于凤喜,则是男女之情。关家卖艺,凤喜唱鼓书,都算是三教九流之辈吧。但是凤喜的好看,让樊家树动了心,将她带离那样的环境,供她去读书,帮她养家。
或许,在那样的乱世之中,对凤喜而言这已经是最好的归宿了。然而,造化弄人,因为凤喜叔叔不求上进,贪得无厌,虚荣心极强又好吃懒惰,成为了出卖凤喜的第一人!当其得知刘将军在找美人时,竟然将自己的侄女推荐上去,从此凤喜跳入火坑。不能说是叔叔一人的锅,但是好歹也得他点起了导火索。
凤喜经历了挣扎的心路阶段,在被权势所打压,捧起又折辱的时候,对于一个不曾见过世面,只在底层生活的小人物而言,内心的震动的巨大的。自身的软弱,虚荣和意志力薄弱,加上外界的助推,凤喜成为了刘将军的妾。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当初没有他叔叔的“坑”,后面的她会和樊家树好好生活么?会不会在日后有一天抛弃他,转投他人之怀?我不得而知。因为她现下的选择的确是有三观和性格的因素,但谁又能说在樊家树和学校的教育下,未来的她不会改变更好呢?现实生活没有假如,只有当下,生活转折的时候,永远猜不到后续。
樊家树在经历了失恋悲痛后,和关家父女喝酒,游玩派遣。当然,秀姑也是爱他的,只是秀姑更为内敛,有侠肝义胆,却又成人之美。得知凤喜和樊家树在一起的时候,她默默收起所有心事,不打扰,只帮忙,比现在的狗血电视剧的女二强百倍。后来,樊家树和爱慕自己的何丽娜在一起。他们的认识也是从故事开篇开始,何丽娜和樊家树的表兄一家相熟,也是“官二代”,可谓是女对男一见倾心,男对女却有着不门当户对的认识,因此只是保持普通朋友关系。说来也巧,何丽娜和凤喜在外貌上是惊人的相似,只是命运截然不同。凤喜之后,樊家树终的接受了何丽娜的追求,远赴重洋,再次归国报效战乱下的祖国。至于凤喜,则被刘将军的喜怒无常和鞭打失心疯,最终凄惨死去。关家父女却一直秉承江湖人的忠肝义胆,数次帮助樊家树和凤喜后,以身殉国。
各自的结局都有了,但是读完还是让人唏嘘。关家父女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凤喜是可怜又可恨,何丽娜却是让人慢慢的转化看法,本质不坏,但也因爱情做出改变,算是路转粉。至于男主角,总觉得这段经历让他从青涩少年历练为敢于承担的男人。那个年代,他也算得上是个好人吧。只是作者安排女主角和女二相似的容颜,相反的命运,却令人感叹,时至今日,这样的情况想来也是不在少数。《啼笑姻缘》,啼的是凤喜,笑的是何丽娜,至于男主角,应该是融合了那声悲啼和欢笑吧。
张恨水的叙事有古代章回体小说的风范,每一章的标题像极了《红楼梦》。文字历练,不说废话,能用环境描述的不直接点出,也是一种功夫。看完这一本,私心认为这本书的底色应该是灰色的,带点悲壮,又有点哀愁。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