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的小说,通过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封建家庭的虚荣和道德沦丧。小说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弊端。通过阅读这部小说,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
金粉世家读后感第一篇
董洁饰演的冷清秋是童年白月光一般的存在,竟压过了此时尚未长开的刘亦菲。
以下来自花语迟的评论:
事实上,冷清秋虽然一时迷失了自我,可最终还是找回了自我,最终以极为决绝清醒的姿态离开了金家,还是那枚清冷至极的月亮,而金燕西,始终都是那个喜欢花天酒地,喜欢软玉温香在怀,醉生梦死的迷途过客。
而金燕西与冷清秋的结局,其实正如好莱坞经典影星奥黛丽·赫本在其作品《龙凤配》中对父亲所说的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可是月亮奔我而来的话,那还算什么月亮。我不要,我要让它永远清冷皎洁,永远都在天穹高悬,我会变得足够好,直到能触碰它。"
可月亮只是短暂地照亮了金燕西一瞬,便又轻轻拨开那遮挡她继续前行穿梭的云,乘风而去了。
其实,金燕西从未得到过真正的月亮,而冷清秋也并非是属于他的那一抹皎洁月光。
他们之间,早在冷清秋说出那句"葡萄藤上注定结不出百合花"来的时候,便注定会擦肩而过。
金粉世家读后感第二篇
打卡#金粉世家#张恨水#fish4# 再一次翻开金粉丝家,再一次看这繁华热闹的世界。再次重读,原来清秋不仅雅致、有诗才,还是俗人。也对,她怎么可能脱俗,哪有这底气,又不是大观园里富贵教养大的贵族小姐。这样也才真实,清秋在人格还未能独立时,乍然间遇到了泼天的富贵和权势,又包裹着爱情的外衣,又是女子初次恋爱,清秋看不透这命运馈赠后包裹的陷阱,看不透顶级时髦、顶文雅的外表下英俊温柔公子哥背后的不堪。看上去是微瑕的小毛病,其实纯粹是个纨绔,只会吃喝玩乐,对人生没有任何思考,对自己、妻子女、亲人、姐弟、朋友都没有任何担当。富贵迷人眼,清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来看清了一切,为时已晚。金粉世家里大家庭的戏份很有趣,难得只是纯粹写故事,没有说教。 高中时几乎同时开始看的京华烟云,说教太多了,价值观输出也太多了。那么推崇莫愁的才情、性情,最后的安排里值得夸口的地方却是结婚后给立夫管衣服鞋袜,多么可笑。把木兰描绘成世间最美好的女性,最后是服从父母之命,离开了爱的人立夫嫁给了孙亚,重点描绘木兰婚后多么贤惠,对第三者的态度多么得体。最推崇的女子惠娘加上一份爱情的外衣,就让她青年处女之身守寡,然后姿态很好(男性凝视里)地面对日军从容自尽。小一辈的红玉更是可笑,描述的是任何人都通情达理,没有任何人逼迫,她只是因为心思敏感投河自尽。把一切苦难和压迫美好化、合理化、主流化,明着是赞美女性,其实是更残忍的压迫,因为林语堂把一切压迫美好化合理化了,让第一女子木兰对裹脚感兴趣,让女性自己认为应该裹脚守节遵从父母之命,愚孝等等,把女性安分合时宜写的像是道法自然,把这些顺应的结局都写的很好,过上了好的生活,胆敢反抗的都是大逆不道,心思恶毒,费劲钻营。
金粉世家读后感第三篇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先生最为知名的作品。该书从出版以来,不断的再版,还几次被搬上荧屏,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时代记忆。今天重读《金粉世家》又有了许多新的感受。 重读《金粉世家》以及几部张恨水先生的其他的作品,我们似乎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先生非常得意的写作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但是似乎却不怎么乐意去给故事中的男男女女们一个美丽浪漫的结局。反而故意去在故事中创造出一个“大渣男”的角色,在男欢女爱之后,各奔东西,徒留下一地的泪涟涟。诸多渣男角色中,《金粉世家》的男主角金燕西似乎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虽然很多人试图去用这样一种观点来为金燕西的行为辩解:用今天的道德观念去要求去评价彼时人的行为是欠妥当的。金燕西的行为在当时也算是大户人家公子哥儿的日常举动,这在当时的社会中也算是一种非常正常 行为。这种说法,看似极为中肯,但是细究起来,还是经不起推敲。前人三妻四妾,总是还会讲一个类似于先来后到的道理,总有个轻重缓急。但是在金燕西这里,却全然不是如此了。 在结识清秋之前,金燕西与秀珠姑娘,在众人眼里早就是铁板钉钉上的一对璧人,至于结婚生子那也是早晚的事情。但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金燕西在对清秋的惊鸿一瞥之后,在瞬间便把秀珠抛到了九霄云外,以至于再次见面的时候,也变得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故意给秀珠难堪,昔日的卿卿我我似乎是发生另外一个世界。转而对清秋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追求。或者对很多人来说,金燕西对于清秋的追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霸道总裁与灰姑娘的故事,充满了浪漫的爱情的味道。又是租房子,又是费尽心思找各种搭讪搭关系的机会去与清秋发生关系。很多人羡慕清秋,有这样一个男人为她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我们又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金燕西对于清秋的爱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爱,这种爱又是建立在一种什么基础之上的,有没有能力去接受时间与各种突发事件的考验呢?我想,如果是真爱的话,那么金燕西与清秋的故事应该是另外的一种结局! 崭新的人物,牺牲个把儿女,又值得什么放在心上。这是金燕西在收到清秋的诀别信后,念及自己的儿子时的想法。又前,人即不曾死,婚姻又脱离了关系,总算如释重负。是的,昔日爱的死去活来,今天与、就只剩下如释重负,这就是金燕西的爱吗?我看,也不过尔尔吧!
金粉世家读后感第四篇
今年的读书计划是12本 结果已至八月中旬还只完成了第一本。这本书可是真厚 终于看完了 是以谢玉树和梅丽的偶遇和同行为结局倒是有点意外。
看着开头和尾声 我其实有点迷惑到底是真实故事改编还是完全和杜撰。
主线就是燕西与清秋的感情线。
其实燕西和清秋婚后生活描述得并不是很多 所以在我看来 燕西对于清秋态度的变化真的太突然了 感觉厌弃起来没有任何过渡 说不爱就不爱了 也可能是从来没有爱过
清秋是很可怜的 但是造就这个结果的还是因为当时她和母亲以及舅舅的虚荣 受不住燕西的金钱攻势 还犯了当时的大忌未婚先孕。 书里把燕西描述得很渣很蠢 除了几个臭钱 真不知道魅力散发在哪里。尤其是看到家里破败后他用仅有的几个钱满足白莲花和白玉花两个购物欲的时候 觉得这哪是情场浪子 就是憨批本憨。齐大非偶对于清秋和燕西的关系算是描述得很贴切了。最让我受不了燕西的渣是他对于家人的冷漠 不管是对于他的父母和兄弟姊妹 还是那个他的亲骨肉 都冷漠得不像个人。
不知道是由于爱还是因为卑微 她对燕西可谓是迁就到了极致 可是偏生她骨子里是非常傲的 又读过一些书 那就难免要困于心魔了。所以我其实很好奇那场大火是不是出自她的手。
还有让我觉得转折突然的就是金太太 过分宠溺甚至是不分是非的宠溺让她的四个儿子几乎一无是处 贪图吃喝享乐 尤其是面子观念极度可怕。等到金铨突然离世 家族败落 她第一件事是遣散所有家人 这何尝不是一种逃避?失去顶梁柱固然难受 阴阳怪气说四个儿子的不是 却没有想想是什么造就的。
金家破败后 外人们对于金家人态度的转变和下人们人性的描写很真实 我很喜欢 树倒猢狲散 。
再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三嫂王玉芬 之前以为她对于清秋的坏是来源于清秋导致了燕西和秀珠没有在一起 后来才发现 她是骨子里的坏和爱挑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她身边的老妈子也一样的是不省油的灯 有这样的妯娌清秋的日子可谓又要艰难很多倍。 道之和梅丽倒是很正直 金家几个儿子差了点 几个女儿倒还是通晓人情世故且心地善良的。
金粉世家读后感第五篇
读小说也喜欢先读序文的我,此次被张恨水的自序搞抑郁了。上来就是“嗟夫!人生宇宙间,岂非一玄妙不可捉摸之悲剧乎?”这得多大愁,我带着疑问继续读。
边读边感觉到了张恨水的文采,也察觉了这莫大的悲伤。头一段还只是谈及他听来的其他人猝死的消息。这于我倒是有同感。近来新闻不时会有互联网企业员工的猝死消息,而我交友圈里律师颇多,就也偶尔听闻律师猝死之事。自己亦会想,如果我去了互联网企业或是去了律所,我是会赚很多钱还是会猝死呢。果真是生死不由人,诚如张恨水所言,“而劳之结果,仅仅能顾今日,且仅仅能顾今日之目前。”
序文第二段则看出了张恨水世事的豁然,对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并不在意。接着第三段,让我明白了张恨水为何写这样的一篇序文,也使我更加感叹世事无常。其道初作《金粉世家》时,长女方牙牙学语,如今完成,长女已经上了两年书。期间张恨水自家的命运亦是与小说一样命途多舛。此书未及出版,他的幼女、长女相继夭亡,做为父亲要如何忍受这一悲痛呢。其言“今吾作序,同此明窗,同此书案,掉首而顾,吾儿何在?”读罢实然令我破防,心之悲切,莫如此者。待全序结尾处,“嗟夫!人生宇宙间,岂非一玄妙不可捉摸之悲剧乎?”首尾相同的句子,让人生的悲剧久久不能散去,凸显了作者的忧伤。
于是乎,我就怀着这般沉重的心情开始阅读《金粉世家》。在此之前,对《金粉世家》的印象则来自于陈坤演的改编的电视剧版《金粉世家》的主题曲《暗香》的MV。因为我不喜欢看儿女情长的剧,所以没看该剧。但同朋友们去KTV时,有人唱主题曲,屏幕上出现该剧的场景,使我随着音乐而陶醉。感觉这是一个十分华丽的故事,男主人公帅气而无畏。当然,读书就有了另一般理解。
对于书里的悲欢离合,我谈谈自己的看法。金燕西和冷清秋必然是有爱的,悲剧的原因也并非燕西爱得不够,只是他不懂爱,不懂责任。该书可谓是在打破门当户对的观念,其实门当户对不光是财力的协调,也含有思想,处世的方式方法。燕西做为一个公子哥,他敢于爱上穷家女,并不就会尊重女子。冷清秋以为遇到了白马王子,终究是一场豪门梦碎。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爱情的盲目终会以泪水来灌溉心中的沟壑。
金粉世家读后感第六篇
拿到这套书的时候,很是惊喜,外面书封磨砂的质感,精致高雅,洒金的点缀和复古的配色与书名中的“金粉”恰当好处的呼应,内里没有了外封的贵气,选择了裸脊线订方式,朴素复古,就如同主人公光鲜外表背后的真实。金色的扉页,就像繁盛中的金府大门,展开了豪门內府的故事。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初识金粉世家是在荧幕上,陈坤,董洁,刘亦菲等几个主角的演技精湛,刻画的人物印象也深入人心,以致于主人公的代入感在我的心里难以改变,因为不想被先入为主的感觉左右了思维,固有印象影响了文字本身的意境,为了写出更真实的原著观感,逐字逐句的耐心品读之后,仍踌躇不能动笔,只因书中的人物已和脑海中的相差甚远。
从金燕西的出场开始,作者就重笔描绘了他的风流潇洒,年少不羁,包括第二回中出现的乌家小姐,邱惜珍等人的发饰服装的描述也都从侧面反映了金燕西的生活圈,众星捧月的金七爷已经习惯了这样纸醉金迷的生活,所以当朴素清冷的清秋出现的时候,脂粉堆里繁花阅尽的金燕西难得遇见这样清新脱俗的姑娘,一下子就被她的与众不同所吸引,爱情的种子就这样悄然生息的萌芽了,接下来为了和清秋“偶遇”,燕西几次到访落花胡同--这个与他身份不匹配的地方,每次邂逅时的紧张和相处时候的小心翼翼,也证明了那时候的燕西付出的是真情,这一段和荧幕上一样,美好的令人艳羡。
然而情感产生只在一瞬,人之将来不可测,情之去往未可知,情由浅变深需要时间的累积,从强变弱却只需要现实的考验,毕竟是身份不同,境遇不同,婚后的两人很快就有了隔阂,本就不是门当户对的两人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完全不同,金燕西及时享乐的人生观和清秋杞人忧天的悲观让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严重,清秋为爱不断妥协,却得到燕西更加肆无忌惮的无视,于是,终于知道自己终究是错付了,原以为彼此爱的很浓,却发现燕西对他自己的爱比对妻子更甚,才明白燕西对自己的爱不过是新鲜与征服,并不会长久。时间能淡忘伤痛,却不能抚平悲伤,虽然冷清秋选择了离开,却依然无法和过去告别,人生是一场修行,离别又何尝不是。
爱在盛开,憾在花落,情如花期,不能由衷却在情理之中,金粉世家的主线虽然是金燕西与清秋和秀珠的情感纠葛,但是其中穿插的人物如金家的兄弟,一起混世的富家公子,还有花柳之地的戏子,婢女仆役这些小人物等等,每一个人都暗喻这荒唐的处世态度,这些种种也就“成就”了金家的衰败,虽然也有正面的情节,比如金父教子,金家姐妹的待人之道等等,但和满目荒唐比起来,并改变不了什么。
其实,无论是清秋还是秀珠,二者都不适合金燕西,相反可能有着相似人生态度的邱惜珍确实是最佳选择。若说清秋恨燕西,全然可以理解,但最让我意难平的莫过于燕西对清秋的恨,直到多年之后都不能释怀。乱世能成就枭雄也能照出人生百态,悲喜无常,人生难预知更难掌控,早不得晚状,只观当下,只享当时,亦无绝对的对错之分,或许金燕西始终并不觉得自己有错吧。
金粉世家读后感第七篇
文/舒念
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有许多大团圆的故事,但在爱情悲剧的故事中,一定有《金粉世家》的名字,同名影视剧的走红让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故事走进每个人的视野,我们羡慕这样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但又喟叹于两人的结局,看到结局的人无不感叹,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
对于张恨水而言,这就是他写作的目的,他的作品从来不是单纯地歌颂爱情,他想要呈现的是真实而崎岖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而爱情产生于复杂的背景之中,像是金燕西对冷清秋是一见钟情,但冷清秋对金燕西则是日久生情,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也有可能开始一场缘分的纠缠,但爱情的一厢情愿不会延续成为生活中的理所当然,而张恨水将故事锁定在了现实的一面,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结局。
究其根本,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是不是就没有在一起的机会?或者说,有的故事就注定不应该走到终点。相爱的过程让两个人互相了解,对于金燕西而言,他成立诗社,强势地表达自己的爱意,将自己强行挤入冷清秋的生活,也用自己价值观牵动着冷清秋的情绪,他的殷勤与他的体贴,在爱情落幕,生活登场的时刻,就成为了最伤人的匕首。
而反观这段感情中的冷清秋,她最早是不屑的,从拒绝、躲避到好奇、震撼,金燕西是另一个世界的映照,于是她渐渐走向了一个陌生的生活,以为爱情永不落幕,以为现状就是永恒。我们不能责怪她,所有人都以为爱情的状态可以成为永恒,但生活永远都用变化改变着人。金燕西还是那个金燕西,只是展露出热情背后的纨绔,而冷清秋则露出了忍耐背后的高傲。
如果相爱不能让人们磨平彼此的棱角,最终就注定会刺伤彼此,因为生活的本质是一个逐渐了解的过程,张恨水说“《红楼梦》是幻想人生,而《金粉世家》是叙述人生。”这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只是人生的一段陪衬,是我们回忆中闪着光却深藏心底的片段。
所以这个故事也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样长久。张恨水有意识地将金家所有的变化集中在这几年之中,让这样一对爱侣早早地面对现实。这何尝不是一种慈悲,即使我们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也依旧有机会重新走回自己原定的路,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见证自己的独立性,金燕西与冷清秋的结局,恰恰也是两个人人生的成长与独立的显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已经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这是这个故事在爱情之外的另一层意味。
金粉世家读后感第八篇
《金粉世家》电视剧早在很多年前就已被搬上银屏,清新脱俗的冷清秋在活色生香的那个年代里自带一股清流气质,金燕西对冷清秋一见倾心,这是一个让人回眸难忘的瞬间,冷清秋的一颦一笑,也映在我的心头多年。
直到再次拿到《金粉世家》这本书,厚厚的两本,装帧考究,封面的色彩柔和,既没有纸醉金迷的流光溢彩,也没有清冽如水的清雅豪爽。这种色彩在我看来是一种经历过世事变迁的柔和温润,没有自古多情空余恨的悲怆,也没有笛声愤怒哀中流的怨怼。所谓看透世事,看穿人心,大抵也是一种成长。
作为现代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张恨水的作品多以爱情的视角写尽尘世的悲欢离合。而《金粉世家》作为张恨水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无疑在爱情与婚姻、世俗与偏见的碰撞中,给读者更深一层的启迪与暗示。
很多年前,金燕西与冷清秋婚姻的破碎带给人们的是更多的遗憾,带着这层遗憾,作为读者的我早已从渴望爱情懵懂的年龄走出来,用更加理性的角度看待这一桩并不匹配的婚姻。
在这长达112回的长篇巨著里,不同人物的性格、生活、故事,被展现的淋漓尽致。每个人物的描写都围绕着金冷二人的爱情、婚姻展开。从金燕西早先对白秀珠的态度,我们不难看出未来冷清秋的结局。
作为一个被家族宠爱着长大的男人,金燕西并没有太多的担当。即便风流倜傥,不过得益于家族的庇佑。而金家败落的端倪,其实很早就已经被作者呈现出来。
金家四子四女,但从小说开始,男子无一不是风流多情,而女子则是接受了更多现代的思想。自古便有一句话,“顺势而为”,这也预示着金家的姑娘们未来的路不会太难走。
而金家的男子却是家族败落的根源,既没有足够的担当,又有作风堕落的恶习,仅一个“嫖”字,就彻底断送了这个家族多年浇筑的根基。
《金粉世家》写的不仅仅是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封建上流社会的家族命运。家族命运的颠簸里,任何一艘船都需要禁受风雨的考验,这种考验不是一个人有多少钱,而是这个人实实在在的性格与品行。
当这个人的品行没有保障,既无法守住自己的婚姻,也无法守住祖宗的基业。
金粉世家读后感第九篇
像冷清秋这样的女子如果没有遇到金燕西,她的人生会有什么不同,会更幸福还是更不幸?
最初看《金粉世家》时还小,里面很多情节不太懂,也没有看到结局。那时候天真的以为金燕西和冷清秋是多么般配的情侣,他们在一起的样子像极了爱情的样子,很可惜他们最终没有走到最后.那时也不明白,明明相爱的两个人,怎么说不爱就不爱了。
长大后再看《金粉世家》才明白,出身与价值观不一致的人,最终都会分道扬镳的。
年轻时鄙视门当户对,以为爱情至上,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爱情,经历过才明白那些我们曾经鄙视的教条,是多么正确的一句话。
当然这里的门当户对不单单指的双方家庭的财务情况,更重要的是两个人对未来的规划和自我的价值观,两个人的品性才是决定人生走向哪里的重要的原则。
冷清秋这样的女子,她清秀,冷静,如一束百合,有淡淡的清香,有淡淡的颜色,她容貌美丽,气质卓越,性格却不张扬,无论谁看到都觉得是一个绝世好女子.
我想如果她的家族没有没落,大约她不会嫁给金燕西这样的男子.也许她会嫁给一个浪漫的学者,或者一个青梅竹马的男人.
她与金燕西注定是不一样的人,她学习诗词歌赋是为了修身,立德,明智,而金燕西的所追求的不过是吃喝玩乐,奢靡又富足的生活,无人能阻碍的生活.
冷清秋的家庭虽然没落,但从小受父亲儒家思想教育,长大后接受西方教育.
那刻进骨子里的保守与廉耻与思想里的独立自主常常相互较量,这也让她做决定时都会被动.不果断.
金燕西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属于家里最小的孩子,从长辈到兄弟姐们哪一个不是宠着他,让着他,在遇到冷清秋之前,他的人生顺丰顺水,好像这世界上就没有他得不到的东西.
他们的相遇,注定是两个人的劫难.
见惯了灯红酒绿的舞女和张扬跋扈的富家千金,像冷清秋这样的女子对于金燕西来说是新鲜的,是他以往的人生都未曾见过的.
而冷清秋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她规规矩矩.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相遇,一个热烈,一个内敛,他们看到的都是对方闪闪发光的点.
而那些双方认为的美好,终结在结婚以后.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对于他们来说,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
大约冷清秋也不会想到,有一天那个满面笑容,满眼都是她的金燕西,会有厌恶她的一天.
大约金燕西也不会想到,曾经抗拒的联姻最终自己会上赶着争取.
如果两个人未曾结婚,未曾进入彼此的生活,也许会成为对方的白月光,此生不忘.
如果相爱的两个人,明知道是金燕西和冷清秋这样的结局,是否还有勇气在一起.
金粉世家读后感第十篇
张恨水先生的作品中,《金粉世家》应该是最为当今大众熟知的一部。首先作品本身恢弘大气,全书一百一十二回,既描写大家族的勾心斗角,又描绘青春男女的浪漫爱情,无论是对爱情憧憬的少年,又或是对豪门抱以窥探心思的民众皆为之吸引。再之,2003年爆款电视剧《金粉世家》横空出世,由陈坤演绎的金燕西翩翩公子样,董洁饰演的冷清秋素雅独立,让无数观众为他们的故事心动、唏嘘。 因为看剧而回看原著的人不在少数,我就是其中之一。当初看书皆为还原剧情,重温细节。在多年之后,再次翻阅《金粉世家》,个中感受也有所不同。 很多人说它是民国版《红楼梦》,因为小说连载多年的原因,实属鸿篇巨制;在生活中的困顿无力,在创作中不断听到读者的反馈,恨水先生或多或少将生活感受融入创作,让小说充满血肉感,文字有了温度。也可能是因为金燕西的多情浪漫,,因为他和冷清秋破除门第之见,缠绵悱恻终成双的爱情,让读者似乎嗅到宝玉的味道。 然而,宝玉和燕西决然不同,金燕西虽多情,却也无情。他不似宝玉初入世般懵懂,对姐姐妹妹们万般疼爱,却独钟情于黛玉妹妹一人。金燕西是一个在豪门成长的公子哥,见惯了珠光宝气的大家闺秀,看厌了花枝招展的戏子小姐,当素雅兰花一般的冷清秋出现,与众不同的气息瞬间俘获这个豪门公子。但燕西的爱情热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消失,一旦厌倦,他即刻转身投入他人怀抱。 如果一切在燕西和清秋结合之时戛然而止,我们或许可以收获一个皆大欢喜的故事。但是盛极必衰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原来相互倾心、爱火炙热的二人,终究还是难以抵过相处的难。 难在二人本就不同的价值观,清秋虽出身寒门,但自小读书的她自尊自立,绝对是一个精神富足的女子;反观燕西生活富足,学识尚可,却始终在家族的护荫下成长,遇事惶然躲避,缺乏担当。 难在燕西的心智极不成熟,得到爱人即弃如敝履,如同孩童苦苦哀求父母购得一个心爱的玩具,玩厌之后失去新鲜感,立即抛弃;婚后的清秋极尽全力迁就、配合,反而加速燕西厌弃的速度。 难在清秋的过于认真,虽获爱人垂怜,但嫁入豪门的她开启的是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在新的环境里,有自恃财势的富家子弟,有附庸夫家的妇人,在明枪暗箭,你来我往之间,孤傲的清秋不经意间招致众人的不满。 在金家主事人突然离世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家族的倾覆,一场大火之后,更是烧尽一切浮华,一段旁人艳羡的爱情走到了尽头。 相爱,是相守的起点;相知,才能让关系恒久。可惜,清秋遇人不淑,即使才情横溢,却未能凭此与爱人相知相守。结局虽然令人唏嘘,却也让读者看到新时代独立女性的觉醒,在彼时尤为可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版的《金粉世家》装帧太美了,复古裸线书脊搭配烫金函套,值得收藏。
烫金封面
复古书脊
金粉世家读后感第十一篇
阶层的不同能够产生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并不是简单的沟通和融合就能够消除的,印刻在人心内部骨子里的分歧时刻跃跃欲试,不甘于被隐藏在真实情感和社会现实之下,试图要捅破那些虚情假意,只是,在某种特殊的状况之下,还必须要先蛰伏起来。
两个人在达到情投意合之前,首先要各自收敛自身的缺点,在情感之下,这些都非常现实。慢慢的滋润,产生感觉,继而会暂时忘却身份的巨大差异,从一开始,两个人之间的爱意就已经打下了些许折扣。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通俗文学小说。曾经在2003年被拍摄成剧集,由陈坤和董洁主演。主要讲述了阶层和立场乃至于性格都相差悬殊的两个年轻人的情感故事。
金燕西出身于富家子弟,风流倜傥,一掷千金;冷清秋则出身寒门,高雅冰冷,含蓄坚韧。这两个人的相遇,有偶然性亦有必然性。一场寻常出游让两个人产生了交集,那一撇惊艳,让金燕西不能自己,但他真的是被冷清秋的超凡脱俗吸引了,虽然过后就忘记了,直到再想起来,这也是那个时代公子哥的普遍表现。于是乎,租房子,送礼物,看大戏,甚至于创办了一个名义上的诗社,为的就是近距离的接近冷清秋,每天都想方设法的寻找各种机会,追求她,引起她的关注。
试问,任何一个姑娘只要不傻,都能够感觉到金燕西的这种超强的目的性,只是知道贵知道,却很难有姑娘在这种疯狂的追求下不动心?
冷清秋虽然冷,毕竟是涉世未深的少女,亦有一颗炽热的情爱之心,在被金燕西持续的行动的影响下,她亦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以及对未来的向往。聪明如她,虽然也曾担心过两个人之间巨大的的阶层鸿沟,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些深刻现实的问题,但他的持之以恒让她逐渐的放下了所有的戒心。
两个人水到渠成,终于结婚了,只是婚后的生活跟之前的所有畅想都完全不同。
轻易得到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因为没有印象。一旦得到了,瞬间的新鲜感和成就感又似乎完全懈怠了,在所有的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过程之后,浪漫快乐的生活变成了一天天真实的过日子,那种家庭的束缚感和紧迫感突然来袭,整个人都不自在了。
金燕西是懒散惯了的人,婚后的日子让他很不习惯,而冷清秋是个高冷内敛的人,有着自己的矜持和追求,虽然她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丈夫更大的空间,但是她的出身和思想还是让她在很多时候给予金燕西巨大的压力,这就是阶层不同带来的强大反噬。因为很多东西是经久累月形成的,骨子里带出来的,可以暂避一时,但绝对不会就此消失。
在那个时局动荡、兵荒马乱的时代,无论是豪门还是小民,都裹在巨大的历史洪流之中,不能自己。家族恩怨,利益得失,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体验过所有的激情和放纵之后,一切都回归冰点。
当一切热情逐渐退去,所有的人都回到了现实,哪怕是两个人之间有了孩子,那种永远不可调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裂缝。更是在这个社会动荡的时代,世事变迁,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只留下一地无尽哀叹、徒增伤感的岁月残渣。
张恨水的笔触非常直接,书中对于情感的表达大胆细腻,并且善于制造峰回曲折的故事情节,互相穿插,引人入胜。
金粉世家读后感第十二篇
一个有才华的女学生,一个漂亮又有才华的女学生,一个贫寒但漂亮又有才华的女学生,一个虚荣却贫寒但漂亮又有才华的女学生。
她所谓的爱情是各取所需,她父亲早亡家道中落,需要这位家境殷实的多金公子来提升阶层。他百花丛中过,需要漂亮温柔的傀儡适用女来红旗不倒彩旗飘飘。而她真材实料的才华,是他所不屑的;他花钱伪装的才华给了她自欺欺人的充分理由。
金燕西不愧是花花公子,从点心到布料,从坤鞋到项链,一步一步引诱着她走向虚荣的陷阱。可冷清秋的虚荣终归超出了他的想象,他送出自认为一定被退回的奢侈项链,却没想到她真的就收下了,于是有了西山之行,肌肤相亲似乎是他为项链要来的回报,却反被奉子逼婚。如果说初见的冷清秋曾给过他清新脱俗的印象,那么她自以为聪明的无推直就甚至反向相逼彻底打碎了这份美好,她在他心里成了花钱买来的可随意支摆的对象。
嫁入金家后的清秋依然是个糊涂人,她从未再次亲近过喜爱她文雅端庄而极力撮合她和燕西的姑姐们。更从不参与妯娌们的牌局和闲谈,只一心一意讨好婆婆。最开始成效确实显著,从婆婆处得了好茶具和好首饰,但在燕西朝三暮四圈养戏子花钱如流水时,婆婆还是更爱自己的儿子,更轻蔑已经掩藏不住未婚先孕事实的她。围城外没有娘家扶持,围墙内一无交心好友,二无财富傍身,三无宽敞心胸,又无心机手段的她只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哭泣宣泄,直至心灰意冷后住进阁楼消极逃避,始终没有办法维护好自己这段撒了金粉的破败婚姻。
反观三个嫂嫂,配芳是大家闺秀,有自己的钱财积蓄,同时懂得忍小博大。对凤举的外室一忍再忍,终于抓住机会略施小计就让为钱而来的戏子露出马脚,凤举回心转意。慧厂是新式女子,日日奔走于自己的新式活动当中,有自己的事业,虽然家私不丰,但仍然愿意与妯娌们打几场低筹码的小牌,懂得和而不同而不是清秋一般的孤芳自赏。玉芬贪财,但却像极了21世纪的新青年,什么丈夫的忠诚、什么贤良的名声通通不要,只专心搞钱,反而能与彭振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能够共唱一部搞笑戏。只有清秋,耍着小心机加入豪门后又守着学识和清高孤芳自赏,等着环境来屈就她,最终只有遗憾收场。
老爹金铨死了,大火烧起来了,清秋跑了,金家衰败了,燕西颓然离开了。清秋靠做家庭教师带着优秀的儿子清贫度日,让人以为是个圆满的结局。但她却在清贫中去看燕西的电影,确认他最终娶得是谁。她还是没能完全得放下,她只是逃开了这一段她无法掌控的失败的无爱又功利的婚姻,却永远做不到放下。她是个执拗的小家碧玉,无法洒脱得去面对新人生。
金粉世家读后感第十三篇
提到张恨水的小说《金粉世家》,总有人会把它和《红楼梦》来做比较。当然结论是很明显的,《金粉世家》确实达不到《红楼梦》那样的高度。 《金粉世家》也写了一个爱情故事,也以一个大家族的倾覆为背景,这是和《红楼梦》相像的地方。但《金粉世家》中的爱情故事太过单薄,大家族幻灭的悲剧意识也有着深深的缺憾。但作为一部畅销小说,作为一个在近现代吸引力大量读者的小说,《金粉世家》依然是一部优秀的小说,无论文学价值,还是读着心目中的喜好,《金粉世家》都有着很高的地位。 借着新华先锋重新出版《金粉世家》的机会,又入手一套如此漂亮的大部头小说,又重温了这样一个故事,还是有些感慨。感慨家族随着时代的起伏变迁,命运的波折,当大厦已倾,一切都随风而去;感慨一个女人如果遇人不淑,必然要经受的那种沉重的代价。当然我们可以去恨他们,去同情她们,去指责他们,但很多伤害已经造成,就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既然新华先锋这套《金粉世家》封面印着“现代版《红楼梦》”,我就来试图把它和《红楼梦》做一下比较,也算让没有读过《金粉世家》的朋友了解一下这一大部头小说了。 两部小说同样写了一段悲剧爱情。《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让我们刻骨铭心,甚至于当他们因家族命运不得不做出生死离别的时候,我们会比主人公更加心疼、难过,也让宝黛的爱情升华。在《金粉世家》之中,张恨水塑造的爱情反而成了随意践踏的,作为新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张恨水在《金粉世家》中没有一段情感故事算得上爱情。所有人都是在为利益、权势、话语权甚至仅仅在为美貌而奔波着。 小说主人公金燕西和冷清秋间的感情,就是一个富家公子为了美貌不惜耗费重金去追求,但得手之后始乱终弃的故事。读来让人陷入深深的绝望,虽然冷清秋的顽强个性、决绝态度,绝不为任何现实低头的精神让我们敬佩,但还是要为她的人生不值。
再看《金粉世家》同样写了一个大家族所面临的倾覆,但却充满了勾心斗角和为了个人的私利而相互倾轧,没有了任何一点点的颜面和情分,给人感觉太过冷血。也许这些相互之间的勾心斗角再含蓄一些,更能让人体会到大家族之中的那种在风雨飘摇之际的无力感。而《红楼梦》中盛极而衰的时节,虽然骨子里也已经“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但表面上的那层温情依然存在,这样的情节设置也更符合人伦之长。 也许《金粉世家》和《红楼梦》所写的年代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毕竟《红楼梦》还是处于儒家对于礼义廉耻还非常重视的时期,表面的功夫还都依然存在,但《金粉世家》写在民国,真的就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一个一切都已经礼崩乐坏的年代。不同的时代必然有着完全不同故事,《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表面上繁华的时期,而《金粉世家》发生在乱世,必然有着完全不同是故事风格。
本身拿《金粉世家》和《红楼梦》做比较,就是对于《金粉世家》的不公平。《红楼梦》是公认的中国文学之首,《金粉世家》只能望其项背。但两者能够拿在一起做比较,本身就已经是对于《金粉世家》最大的肯定了。《金粉世家》至少写得非常还看,值得一读。
金粉世家读后感第十四篇
《金粉世家》作为民国言情小说的天花板,不会还有人没听说过吧。和很多人入坑张恨水先生的理由差不多,我是从电视剧《金粉世家》入的坑,当时还是青涩面庞的陈坤和董洁迷倒一片观众,在人们心中金燕西就该长着陈坤这样的脸,冷清秋也如董洁定格在荧幕上那手捧百合的清纯形象。伴随着片尾曲《暗香》在大街小巷传唱。《金粉世家》的初印象也被深深的烙上了电视剧里的模样。
直到我读过了张恨水先生的《金粉世家》原著,才意识到电视剧对原著做了怎样的美化,真实的金粉世家,并没有那么纯粹的爱情,反而像现实一样夹杂了算计和欺骗。一个好似成人童话,一个是现实世界。如果说电视剧和原著小说有很大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金燕西的不成熟是一贯的,相当统一。
家世显贵的金燕西看上了书香门第的冷清秋,一见倾心,用尽心思追求到手,却敌不过感情的转淡,情感的背叛,有情人终成怨偶,当最初的一往情深换上了薄情寡信的嘴脸,山盟海誓也如过眼云烟消散,就像金粉饰就的童话宫殿,十二点钟声响起的仙履奇缘,到头来都是一场幻梦。
故事的主线并不复杂,不过是戏本中并不新奇的有情人遇到了薄情郎的桥段,但是不同的读者对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悲剧结局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这出悲剧的内核就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家庭背景造成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有人认为对于两人来说,爱情最好的状态是爱而不得,也许就是所谓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冷清秋初见时的骄傲,自矜,吸引金燕西的一切优点反而变成了在婚后被厌弃的理由。当白月光变成了粘饭粒,当红玫瑰变成蚊子血,不禁让人开始质疑世间是否存在天长地久的爱情。
其实倒也不必过于沮丧,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悲剧,在我看来原罪是金燕西人格上的不成熟。金燕西是世家子弟,却纨绔浪荡,玩世不恭,游戏人间,显赫的身世让他顺风顺水地长大,想要得到的东西也绝没有得不到的道理,对于爱情也是如此,所以当他遇见心仪之人果断出手了,就像一个撒泼打滚要糖吃的小孩,一切出于本能,也可以说是激素的刺激,而爱情就是他钟意的糖果。当爱情的甜蜜被他咂摸,吮吸到淡而无味时,就想要转头寻找新的刺激,这也就是我说的不成熟。在成年人的世界,除了爱情,还有责任,还有担当,还有相濡以沫,守望相助。而这些都是一个不曾经历过挫折,无数次从摔倒后爬起来的豪门贵公子所难以理解的。当冷清秋感叹一片深情终是错付了,金燕西又何尝不在埋怨对方的不够乖顺呢。两人的爱商并不匹配,对于爱情的态度也天壤之别,才是两人分道扬镳的原因吧。
重看《金粉世家》,除了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还让我加深了对婚姻和家庭的理解,为什么很多婚前恩爱甜蜜的夫妻,结了婚以后反而争吵不断,婚姻需要双方共同的经营,本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个体,要装入一个名为婚姻的模具中,我们只有磨去自己的棱角,才能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家庭。
金粉世家读后感第十五篇
本书摘选自《金粉世家》原序
嗟夫!人生宇宙间,岂非一玄妙不可捉摸之悲剧乎?吾有家人相与终日饮食团聚,至乐也。然而今日饮食团聚,明日而仍饮食团聚否?未可卜也。吾有吾身,今日品茗吟诗,微醺登榻,至逸也。然则今日如此,明日仍如此否?又未可知也。最亲近者莫如家人,最能自主者莫如吾身,而吾家吾身,吾终莫能操其聚散生死之权。然而茫茫宇宙间,果何物尚能为吾有耶?吾自有知识以来,而读书,而就职业,而娶妻,而立家庭,劳矣!而劳之结果,仅仅能顾今日,且仅仅能顾今日之目前。可痛已!何以言之?请以事为证。吾闻某小说家,操笔为文,不及半页之纸,伏案而卒,其死已速矣。又闻某逸老夫人作雀牌之戏,将成巨和,喜色溢于面,同座一中风出,为上家拦而和之,某夫人一愤而绝,其死又更速也。某小说家于其所写最后一页稿之先,安知其不终篇耶?某夫人于中风刚出,上家尚未拦和之一刹那,又安知其生命即毕于是耶?嗟夫!人生如此,岂非玄妙不可捉摸之一悲剧乎?此事吾早知之,吾乃不敢少想,少想则吾将片刻不得宁息,惟惴惴然惧死神之傍吾左右而已。何以忘之?作庄子达观而已矣。此古人所谓不做无益之事,曷遣有涯之生者也。
吾之作《金粉世家》也,初尝作此想,以为吾作小说,何如使人愿看吾书?继而更进一步思之,何如使人读吾之小说而有益?至今思之,此又何必?读者诸公,于其工作完毕,茶余酒后,或甚感无聊,或偶然兴至,略取一读,借消磨其片刻之时光。而吾书所言,或又不至于陷读者于不义,是亦足矣。主义非吾所敢谈也,文章亦非吾所敢谈也,吾作小说,令人读之而不否认其为小说,便已毕其使命矣。今有人责吾浅陋,吾即乐认为浅陋,今有人责吾无聊,吾即乐认为无聊。盖小说为通俗文字,把笔为此,即不免浅陋与无聊;华国文章,深山名著,此别有人在,非吾所敢知也。明夫此,《金粉世家》之有无其事?《金粉世家》之是何命意?都可不问矣。有人曰:此颇似取径《红楼梦》,可曰新红楼梦。吾曰:唯唯。又有人曰:此颇似融合近代无数朱门状况,而为之缩写一照。吾又曰:唯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孰能必其一律?听之而已,吾又何必辩哉?
此书凡八十万言,吾每日书五六百言,起端以至于终篇,约可六年。吾初作是书时,大女慰儿,方牙牙学语,继而能行矣,能无不能语矣,能上学矣,上学且二年矣,而吾书乃毕。此不但书中人应有其悲欢离合,吾作书毕,且不禁喟然曰:树犹如此也。然而吾书作尾声之时,吾幼女康儿方夭亡,悲未能自已,不觉随笔插入文中,自以为足纪念吾儿也。乃不及二十日,而长女慰儿,亦随其妹于地下。吾作尾声之时,自觉悲痛,不料作序文之时,又更悲痛也。今慰儿亦夭亡十余日矣,料此书出版,儿墓草深当尺许也。当吾日日写《金粉世家》,慰儿至案前索果饵钱时,常窃视曰:“勿扰父,父方作《金粉世家》也。”今吾作序,同此明窗,同此书案,掉首而顾,吾儿何在?嗟夫!人生事之不可捉摸,大抵如是也。忆吾十六七岁时,读名人书,深慕徐霞客之为人,誓游名山大川。至二十五六岁时,酷好辞章,便又欲读书种菜,但得富如袁枚之筑园小仓,或贫如陶潜之门种五柳。至三十岁以来,则饱受社会人士之教训,但愿一杖一盂,做一游方和尚而已。顾有时儿女情重,辄又忘之。今吾儿死,吾深感人生不过如是,富贵何为?名利何为?做和尚之念,又滋深也。此以吾思想而作小说,所以然,《金粉世家》之如此开篇,如此终场者矣。
夫此书亦覆瓿之物而已,然若干年月,或尚有存者,于其时读者取而读之,索吾于深林古庙间乎?索吾于名山大川间乎?仍索吾于明窗净几间乎?甚至索吾于荒烟蔓草间乎?人生无常,吾何能知也?书犹如是,序文犹如是,人之将来,不可测矣。此一点感慨,扩而充之,《金粉世家》之起讫,易于下笔者也。语曰:“读者书,不知其人可乎?”小说虽小道,例不外此也。求读者知吾,即求读者之知《金粉世家》耳。此又吾为《金粉世家》序,只述吾之片段感想者矣。凡百君子,匡而进之,吾固乐于拜而受之。或言于小说以外,则不敢知也。书至此,烈日当空,槐荫满地,永巷中卖蒸糕者方吆唤而过,正吾儿昔日于书案前索果饵钱下学时也。同此午日,同此槐荫,同此书案,同此卖蒸糕者吆唤声,而为日无多,吾儿永不现其声音笑貌矣。嗟夫!人生字宙间,岂非一玄妙不可捉摸之悲剧乎?
1932年6月18日张恨水序于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