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肤,白面具》是法国黑人作家法诺的一部重要著作,他通过自身经历和社会观察,剖析了黑人在白人主导社会中的身份认同问题。作者深入探讨了黑人面对白人压迫时如何选择掩饰自己的黑皮肤,戴上白人面具来迎合主流社会的期待。这部作品引发了广泛的思考,揭示了种族主义的存在,并呼吁人们摒弃偏见,追求真实的多元共存。
《黑皮肤,白面具》读后感(篇一)
两个版本,左边据说是法文直译,右边盲猜是通过英文?(盲猜的理由是三联版本宣称是全网唯一法文直译,此外个人读起来右边版本确实在语句结构上有点像英文,即使是翻译后的。以上是个人推理。)翻译,左边三联书店,右边译林。三联整体翻译的更清楚,语句的断句也比右边的清晰,读起来的感受顺畅很多。但是有一些个别细节还需要两本结合读,右边有一些语句是重点加粗的,对于整体文本是有益的。
《黑皮肤,白面具》读后感(篇二)
这是一本谈到后殖民论述,不可能被跳过的书。
作者弗朗兹·法农,一位黑人精神病医师和作家,青少年时期参与了游击斗争,曾经亲身参与二战。
作为一位受到高等教育的黑人,他长期处于一种社会地位和精神境界割裂的状态。在渴望对自我产生认同感的滂湃热情和社会冷酷严峻的现实的对撞之中,他激情澎湃地写下了这本书。
在我的阅读体验中,我几乎会把“文笔华丽”视作社科类书籍的缺点。因为在应该用逻辑说服我的文字领域,不应该用这种情绪的渲染来完成共情体验。但这本书改变了我这种偏狭的想法。
作者自身充满矛盾的身份,和这本书在探讨的议题,是需要以强大的情绪支柱作为支撑力来完成的。当法农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剖析长期生活在白人社会中的黑人的精神状态时,这种行为不啻在对自己进行精神层面的解剖;当法农从社会历史等各个方面解析所谓“对黑人的歧视”并不仅存于白人群体中,更加广泛地存在于被白人驯化的黑人群体中时,这不啻在自扇巴掌。
这一切的分析,如果没有对自我坚强的坚信,如果没有立足于自身对这个世界的热情,是不可能形成文字出现的。
当我在书中看到眼熟到可笑的诘问,“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会愿意她嫁给一个黑人吗?”一方面觉得,这么多年过去了,种族主义者的话术依旧如出一辙;另一方面却也不得不承认,我自己内容也存在着让我心有戚戚的不坚定。
我意识到这种议题本身面临的最大的阻力从来都不是探讨的艰难,或者论题的复杂,或者牵涉到的领域人群庞杂;而是在探讨这些议题时,第一个需要战胜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
黑皮肤,白面具,黄书封,关于歧视和观念的论证像个轮回,永不过时;换句话说,人类永远都无法逾越自身的偏见。
那么姑且在这本书中,让我能够与自我的偏见面面相觑吧。
《黑皮肤,白面具》读后感(篇三)
但愿人永远不要被手段统治。但愿人奴役人的现象永远完结。就是说他者奴役我的现象永远消失。但愿我能够发现人,面对人,无论是在哪里。——弗朗茨·法农《黑皮肤,白面具》
在人们印象中,生活在非洲以外的黑人,多在美国,且关于种族的黑白之争,也总让人首先想到美国。事实上,黑人尤其过去被奴役的黑人,并不只存在于美国。弗朗茨·法农的《黑皮肤,白面具》一书,讲述的正是在法国的黑白人问题。这本书并不厚,其所展现的却是法农对这一问题的思想核心,即黑人基于历史原因而产生的刻在基因里的下级观念与自卑感,导致他们更倾向于崇拜白人或易于顺从,而白人也因历史原因,对“黑人”有种与生俱来般的偏见。这两个问题,都深深影响着法国的黑人和白人,从行为上的,精神方面的。
人类在地球上进化、发展,白种人真的天然地比黑种人高等吗?目前已知的历史叙事以及现存的研究成果,皆清晰告诉我们,人类天生的颜色并不是用来区分上下等级,而是某些政权或种族首先使用了暴力手段去统治、奴役较弱势的他者,比如未开化的、未拥有高度文明与技术的原始部落族群。在这过程中,统治者为了合理化其行为,不但篡改事实,还构建历史,灌输在教育中,并长期以这样的方式让被统治者深信,他们的命运本就如此。(在此顺便推荐玛丽萨·拉索的《被抹去的历史》,论述的正是发生在巴拿马运河的这样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我们以为众多被奴役的黑人都会像《为奴十二年》中的男主一样,会为重获自由身而不断争取、抗争,但法农所观察到的是,在法国的黑人没有这样的“觉悟”,甚至在上世纪50年代,法农在撰写这部小书时,备受种族歧视的黑人,宁愿想方设法自我催眠“我是白人”,也不愿坦然承认自己的肤色,争取自身作为人类被应享有的平等的权利。
“黑皮肤”是天生的特征,它本无罪,却因为种种原因,连拥有它的人也不认可它、嫌弃它,为能摆脱“黑皮肤”,黑人更主动从语言、性等各方面去“被同化”,为自己戴上“白面具”,让自己成为名义上的“白人”。书中提到的去黑水,实在让人诧异,但那也是存在过的事实,相信现在也有。摆脱“黑皮肤”为一种近乎偏执的行为,它基于人们对“黑人”的偏见与歧视,甚少人会真正以此反思人类设置这些种族等级制度的弊端。摆脱黑皮肤,戴上白面具,实际是寻求一种不被伤害的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本有很多种标准,唯独与颜色有关的身份认同更容易引发矛盾,上升为激烈的斗争,也容易被错误地视为其是变换社会地位的有效手段。
法农试图从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去理解与探讨上述的问题。在他看来,争做白人的黑人与歧视、恐黑的白人都是异化的人。这种异化(行为)根源在于“黑人被封闭在他的黑色之中,白人被封闭在他的白色之中”,两者走出自己的视野与空间,相互交融,或许就能消除这种异化。
坦白说,如今去看法农这一观点,仍觉得未免乌托邦了些。已经是21世纪的今天,尤其互联网大大缩减世界各地各种族的交流成本(时间与空间上的,非精神层面的),种族歧视不减反增。
《黑皮肤,白面具》虽然探讨的是上世纪50年代前后的法国黑人异化问题,但它也有观照现实的价值。种族歧视只是等级偏见的表现之一,等级偏见实则体现在现实中的方方面面。且不说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对“黑人”仍有着负面印象,即使是同种族的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等级偏见。于是,有人为了追求如白面具般的身份认同,学习新的语言,构建新的身份,隐藏身世等等,因为带有优越感的身份,能在社会上获取更多的资源,异化的人都深刻知晓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