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瑟而歌》是一部讲述了一个普通少年在音乐之路上不断追求梦想的故事。通过取瑟这种古老的乐器,他发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激情,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音乐家。小说深刻地描绘了音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取瑟而歌》读后感(一)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约翰·凯奇:有人说 艺术应该来自内心,这样它才会深邃。不过在我看来,艺术是去往内心的。
不怕它只是我一个人的莲灯/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浮沉它依附着人海的浪涛——明暗自成了它内心的奥秘/算做一次过客在这宇宙里/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
好的抒情诗也并非来自某种特定情感的抒发表达,相反,它是引领我们走向那些不可讲述和无力表达的感情,就像那些曲折有形的回廊将我们引领到一个明暗交错的院落,在那里,如果幸运的话,我们会遇见沉默的言语。
你说这院子深深的——
美从不是现成的。
《取瑟而歌》读后感(二)
说一点逻辑跳脱的感受,作者很博学,旁征博引,有一种文心雕龙的感觉,不是雕龙,应该是解释龙。语言有学者的深刻,也有诗化的艺术感。对于诗的解释,不论多么完备,准确,都是诗的一部分,不是全部。艺术家的真诚更真诚,艺术家的虚伪也更加虚伪。诗歌中无法被解释出来的东西,是最重要的东西。 诗歌就像女朋友,很了解她,能把她解释清楚,会很爱也会厌倦,不了解会很模糊,也是很爱,但很难说清楚。 你要回答,为什么喜欢这首诗,就像要回答女朋友的问题,“你为什么喜欢我”。 当你理解一门语言之后,你就丧失了不理解的她的感觉。你理解了一句话,你就丧失了不理解这句话的感受。 去读书,去经历,然后去自然的感受。一首诗歌至少得读十遍。 我读海子时,十八岁 我现在比海子,年长八岁 读哲学作品,一句话的意义相对来说是确定的,读一句现代诗,意义难以捕捉。 诗歌有声音,有形象,有感情,有智慧,还有力量,也就是有生命。
《取瑟而歌》读后感(三)
因为张定浩老师的文字,认识并喜欢上了一个诗人马雁,喜欢她对诗歌与生活的关系的理解,“诗歌并不是比日常生活更高的东西”,而她以严肃热忱的态度去写诗一如她“热诚而紧张地生活,怀抱责任和痛苦”。张定浩老师提醒了我要以一种更谦卑、更优雅地方式去读诗,并不是现在的就比过去的要好,并不是用抽象的大词就不好。他说:“对我而言,讨论一个过去时代的诗人,总是为了找到那些被忽略和遮蔽的‘过去的现代性’,并领略诗人在母语表达方面历久弥新的私人教导。”重要的一直是语言,作为一名诗歌的读者,尤其是带有评判目光的读者,要用一种整全细密的方式去考量诗人对母语的运用和创造,而不是以偏概全、一锤定音。张老师的诗学观似乎脱离不了一个“爱”字,他多次在书中表达了类似爱是积极主动的行为、艺术家是有能力去爱的人的观点,这也是我认为可以称为诗人的人的一个标准。诗歌并不是避难所,我偏爱一种“行动的诗学”。去生活,去爱,去创造,哪怕你意识到有些东西终将会逝去。
《取瑟而歌》读后感(四)
还没吃药,昏昏沉沉,两个半小时速读了,感觉对不起作者,这么好的一本书被我囫囵吞枣了。
豆瓣9.1还是能给的,就冲着全篇jargon-free也可以给作者鼓掌。不像很多文学评论,开场就来一大段术语,气得你马上就把书合上。waits真的很诚恳,我很感动。选的这几个诗人也是各自流派的代表吧,很惊讶选的是林徽因而不是大家更熟悉的徐志摩,终于有人知道林徽因的诗比徐志摩好了。很想看作者怎么写北岛,又是另一个风格了。然后能说什么呢,我是一个彻底的门外汉,就上过一年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然后老师问我期末想考哪个诗人,我说北岛,然后事实证明我连自己最喜欢的诗人都搞不懂。作者的文笔可以称得上是crisp了,这是我的老师们对我的评价,先借给他用一用。crisp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直率+利落,想想你削好一个苹果,然后“咔嚓”咬下去,就是这种感觉(哎我在说什么彩虹废话)。
作者也是个会写诗的人,会写诗的人读诗当然读得好一点,然后来教教我这种不开窍的人吧。
《取瑟而歌》读后感(五)
张定浩的文学评论是我近两年自阅读中获益最多的作品。与市面上常见的文学评论不同,张定浩并未将文学看作是作者的表达,即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展露了怎样的情绪和认知,而是定义文学为作者的行动,即作者通过文学作品,如何介入到公共生活以及塑造社会氛围当中。如是重新定义文学与作者的关系之后,张定浩自然而然地将文学与德性连接在了一起,呼应了古典时期中西方的道德观念。在此基础之上,读者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读者承受着作者借由文学带来的直接影响,因而阅读本身也成为了道德行为。读者不被允许舒服地躺着,无知无觉地被作品包围,而是需要运用自身的一切道德能力与作品互动,让自身成为能够与作品抗衡的存在,就像张定浩在《取瑟而歌》中所写:
这是一种极为刚健的、强悍的态度,是当下迷茫而又颓弱的世界中难得的解毒剂。
《取瑟而歌》读后感(六)
面对新诗,我会手足无措,好与坏的定义似乎很私密或有章可循。《取瑟而歌》是合集,作者张定浩通过分析林徽因、穆旦、顾城、海子、马雁五位“未完成”的诗人,给读者信心和方法去接近、经受、亲密一首新诗。理解新诗,也许诗人的生平不是重要通道,是“诗”本身对汉语语言的重塑、运用、延伸和丰裕,以及诗人与语言、世界、自我的相处之道。林徽因的诗,分析新月派的浪漫传统及终其一生成为“完整的人”,诗歌是生命的实践。穆旦矛盾、冲突、情感、理性,分析他的诗,分析穆旦对“发现的惊异”的追求。顾城的生命充斥太多悲观揣测和浪漫渲染,他纯粹用诗疏离世界。海子对诗歌语言进行雕琢,谦虚、诚实的,使语言从工具中解放出来,成为自足实体。马雁将词语赋予生命、讲述生命。
作者说,我们缺乏分析诗的工具、能力,进入诗的耐心和信任,动用自己的全部感受力和分析力进入它,体验它,探索它,被它充满。他借助五位诗人的诗或解词说意、或阐述时代意义、或情感理性并进、或揭露评论弊端,随着他的解析我慢慢释放对意想的禁锢,对代词、名词、动词、副词的实体局限……虽然仍不懂十四行诗、不同音序、韵脚等,如作者所言,我对诗歌这个世界要多点耐心,放开自己的感受力……
《取瑟而歌》读后感(七)
用了前天的睡前,昨天的晚上,和今天的中午把张定浩的《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看完了。小小的一本,装帧的很素,但摸着有种亲切感,抓在手里温柔而舒服。
作者本人也是诗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不过学院的中文教育并没有让他的评论成为学者式的批评,虽然我们总是对学院派持有敌意,但也许正是得益于学术分析的理论培养,让这本书成为了一本非常不错的新诗理论入门读物,至少是在我这个入门者看来。
让诗人释诗,让小说家讲述小说的艺术。作者本身也当是个体察生活情感丰富的人吧。他能够精准地把握住篇章字句中跃动或缠绵的诗意,而且,他做的很好的是,他能够将诗意所勾连着的情絮或感触或生活本身一点一点地挑拣出来,就像拿一把小刀细细地剔下附着在骨上的肉,耐心地一条条地摆在你面前的白瓷盘上。我们要做的只有享用,以阅读来向作者的劳动表示敬意。
令食者感到惊喜的是,作者那种受益于学术训练后留下的痕迹,和他把自己仅仅作为一个读者去面对那些蒸腾着温热气息的诗句的态度,在本书中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诗歌评论。他作为我们的厨师,同时自己也是食客:真挚而热情的读者式的诵读和回应式的阐发;信手拈来那些与这首诗发生连结的句段,却不沦于使人烦厌的掉书袋;恰当地引入文学理论的概念为的是将诗意更好地提取,而毫无学院派摆大词唬人的意思,好似画龙点睛。
作为一个刚入门(抑或还没入门)的读诗新手,我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些新诗的入门者,和那些喜欢诗歌的朋友。
《取瑟而歌》读后感(八)
取瑟而歌,很美的名字。
如果不是从豆瓣的推荐里看到,我真的不会有勇气拿起这样一本书。因为很少读现代诗,自认很难领悟到诗歌文字的美感和韵律。并且,读诗太难了,要有绝对沉寂的心境和安静的外部环境,或许是沐浴更衣内外皆净才能捧起如建筑如玑珠的文字,才能在文字神奇的排列组合下读到潜藏在建筑之下的繁复情感。
取瑟而歌,从前言就牢牢地抓住我,惊呼论述性文章竟可以写的如此优美,竟可以在优美的同时赋予文字极强的力量,他的每句话都像一个干净利落的鼓点打在一个并没有什么现代诗阅读经验的读者心里,可以激发强烈的共鸣,以及对诗作者强烈的认知好奇心。最为重要的是,强烈的对精彩诗作的接近欲望。
如果没有这本书,我很难说想去看一看现代诗,我们只不过张口说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以及“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却甚至无法记住这些句子是哪个诗人写的,以及他在写下这些令人称奇的文字时究竟在经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但他们在现代汉语的新时代,用一己之力为汉语大厦打下了恢弘的地基。他们甚至用生命去书写文字的可能性,他们将全部感情倾注于诗文本身,才有了今天的高屋建瓴。
或许再过千年,中国诗歌继唐诗宋词元曲之后会出现现代诗,也许后人会将现代诗视为中国诗歌的一个历史阶段,同古诗词置于同等高度。千年后的孩子会像我们熟悉李白、杜甫一样熟悉海子、顾城这些名字。谁知道呢?
感谢张定浩老师,开启了普通阅读者阅读新诗的大门,给我们一条阅读的明路,他的文章写的太好了,好到不需要去考证张老师的学术水平也愿意将其文字视为圭臬。
好的文章,就该是张老师这样的水准,他不仅教育了我如何理解以及阅读新诗,他还让我对好的学术文章有了更直观的感性认识,努力的方向比单纯的努力更重要,感谢张老师指路!
《取瑟而歌》读后感(九)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不喜欢新诗的,但是不妨碍我对新诗的理解。新诗是相对于古诗而言的。以前总觉得古诗诗我国文化的传统瑰宝,我发现,我原来的看法太狭隘,武断。任何事物只有深入了解研究之后,才能发现它骨子里的美。而新诗,就是如此。
本书是一本谈论新诗的小册子,“取瑟而歌”这个书名,出自《论语·阳货篇》里抄出来的,“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可能作者更喜欢这个词的意象,就像书中优秀的新诗中那些极深重坚决的感情,就是要化在轻丝朱弦上,方才可以穿过空间,也穿过时间。
书里写了五位现代汉语诗人,林徽因、穆旦、顾城、海子和马雁。他们的私生活或许更为世人所知,但是当代诗学已经习惯于诗人与诗截然分开,写出好事的人没有必要具有人格的健全,相反,他可能偏偏要身处放荡、残缺乃至受难的境遇,他的思维和言行尽可以显现成分裂,他可能需要营造某种公共态度,但没人会计较他的私生活。就如周作人,汉奸的争议身份也挡不住他文学才华的光芒。
五位诗人虽然已逝,但借助诗歌的力量,他们似乎依旧还在中文的世界里继续着生长。而新诗之所以不同于古典诗歌的地方,它的诱人与动人之处,它的全部活力,却也在于未完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斯人虽逝,我们这些喜欢读诗和写诗的现代中国人,却依旧生活在由这些诗人留下的最好诗作所构筑的汉语山河中,依旧在分享和渴望延展因他们的存在正变得更为广阔的中文。
书中解读的新诗往往都是好几节。如顾城的《一个人》,作者就先用逐行细读的方式品读。之后把相连的这两节放在一起看,一起理解。就如作者所说;“诗歌不是言语,不单纯是要表达一个人想说的话, 一个人之所以写诗,或者再把诗唱成歌,是因为他遭遇一些难以言喻的情感,因为他明了言语在表达、记述和理解感受之间必然遭遇的重重变形,诗歌起源于对言语的不满,起源于这种不满之后的沉默。” 谈论诗诗艰难的,理解新诗的意境也是艰难的。读完本文之写感受之时不知不觉中就引用了作者的话语,可能这就是本书最大的魅力了----取瑟而歌,使吾闻之。
《取瑟而歌》读后感(十)
《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是张定浩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新诗的小书。本书作者张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热爱写诗和文章,他的作品还有《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时间就被护封纸吸引住了目光,据说是云纹羽纸,很有特色。阅读,感受,走进新诗。 本书分为引言、正文、后记三部分。引言部分作者就新诗的历程、如何理解新诗进行述说,那么何为新诗,作者眼中的新诗又是怎样的呢。“新诗,是指在五四运动前后产生、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础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作者眼中的新诗是可理解的,这种可理解并非阅读理解那样需要固定答案;作者眼中的诗歌还是未完成的,有待我们慢慢感受、细细品读。关于本书的写作目的,作者说:我在这本小书里想做的尝试,就是通过分析几位以现代诗歌作为母语写作的强力诗人及其诗歌,希望能给予读者一些有效且可靠的理解新诗的路径,希望这些诗人、诗和相关的分析,有能够成为某种试金石,使读者在面对一首陌生的诗时不再胆怯和无所适从……”。作者简要说明了选择林徽因、穆旦、顾城、海子、马雁五位诗人的原因,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我们的期盼。正文部分作者从几位诗人的作品、书信入手引导我们进入那个丰富的世界。 提到林徽因的名字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对于她我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但我们对于她真的了解吗?阅读这本书我在看到林徽因丰富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笔法启迪、细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狭隘。之前每次想到林徽因,最大的感受是岁月静好,阅读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我看到一个更加立体、复杂、内心强大的林徽因,面对宇宙的无穷变幻,她没有哀叹,而是接受,但同时又抱有一份希望。提到林徽因,几乎很难绕过徐志摩,林徽因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徐志摩的启发。在看到林徽因说到富有启迪的友谊和爱时,突然间有些释怀,关于生死,关于爱和友谊。之前一直以为苦难造就了诗人,其作品更是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这里我了解到诗歌作为辨别情感,向内存在的一种力量,对于诗人群体多了一份敬重也多了一份期待。 阅读《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感受内心的力量,品味生活的滋味。
《取瑟而歌》读后感(十一)
“取瑟而歌”一词出自《孔子·阳货》,它表达的意思是“用曲折的方式表情达意”。现代诗歌亦是如此,诗人或者使用经历了历史沉淀的隐喻,或者对平常的句式进行穿插变形,从而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曲折的诗句之中。
我们对诗歌这一体裁的定义多样,在西方有西方的诗歌定义,在东方也有东方的诗歌。但是在这些定义中会发现一些共通之处,那就是对诗歌音乐美、建筑美的强调。而这种音乐美和建筑美都是由语言构成的。对语言的强调正是《取瑟而歌》的特质所在。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过:“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有关于诗集的选篇,历来是文学界甚至是教育界的争论点,有的书选择从知名度的方向来选篇,有的书选择从艺术性的方向来选篇,而张定浩的《取瑟而歌》选篇的一个参考点是:诗人是否对现代汉语作出贡献。
这样说的原因是因为张定浩将林徽因的新诗摆在了这本书的第一章。我们很少在现代文学史中看到林徽因的名字出现在目录标题里面,作为中国现代的一位全才,她被人更专注的是其在建筑学上的才华。然而《取瑟而歌》里却推出了她作为诗人对现代汉语的意义。他这样形容林徽因的诗歌创作,“诗是体验和辨识情感,并整理和消化自己的痛苦……它从一开始就是向内和为己的”。对韵脚的讲究和一丝不苟的音步,让林徽因把一种醇正而坚固的建筑美纳入了中国的新诗创作。
穆旦的诗歌已经无需多说,张定浩写道:“如果今天的读者不再惊奇于《春》的句法,那是因为今天的读者就是在穆旦之后的现代汉语中生长起来的。”这句评价把我放在二十世纪初的新旧语境中反复拉扯。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穆旦对“是”这个字的运用,他将英文的“be”转化到中文的诗歌中来,让中文诗歌充满了简单却有力量的别样的美感。而写到海子的那一节,张定浩直接引用了“去建筑祖国的语言”这么一句,作为副标题。如果说林徽因、穆旦还有书中尚未提到的闻一多等人是在为现代汉语诗歌打好地基,那么海子、马雁这一批人则进行了添砖砌墙的这一步,他们尽可能地把新诗的语言范围扩大了。在海子这一节,作者谈到了海子对诗歌语言近乎残酷的雕琢,在马雁那里他则更加偏重了马雁诗歌对日常语言的运用。
在张定浩看来,诗歌是视觉和听觉共同作用的艺术,这暗合了诗歌的建筑美和音乐美的特征。他在最开始明确地指出了当下诗歌赏析的两个死胡同,一种是极度的散文化,一种是过度的哲学化,一者模糊了体裁的区分,一者把学科的界限模糊了。而这本书至始至终都贯彻了他对诗歌纯粹赏析的追求,这是最令我感动的地方。书中摘引的每一首诗,他都很耐心地抓住它的音节,与它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错位,回归到了诗歌语言本身。
《取瑟而歌》读后感(十二)
一直以来,对诗歌都是敬而远之,感觉会读诗的人都和读其他书的人不一样。但是诗歌对我又一直有着一种吸引力,因为它们是来自作者最内心处的产物,透过它们好像可以在那一刻和诗人的心灵同频共振。
张定浩的《取瑟而歌》简直是为我这种不太会读诗的人量身定制的,对新手非常友好。
书中选取了五位诗人和他们的作品,不一定是他们的代表作,但一定最能表现诗人的特点。在诗作解读上也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从韵律,词语和句法等几个方面,逐字逐句分析。
随着作者的解读,我好像突然拉进了与这些作品的距离,得以感受到诗人彼时的情绪,并且透过文字看到诗人的内心和大脑。
原来林徽因并不只是"人间四月天"和岁月静好,她的作品是理性与感性的交融,可以看到她内心的温柔和强大。
海子不只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麦子"和"骨头"的质感,《德令哈》的回环复沓,词语和音乐性,他是祖国语言的建设者。
"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杀妻然后自杀,这些只是顾城的片面。不为大众所知的,是他如敲击琴键一般的诗作,和他内心如深渊一般的绝望。
虽然是教别人读诗,但《取瑟而歌》并没有教科书式的说教感。作者的语言优美,援引诗人的生平,作品和其他文学评论,他的对诗歌的解读本身就是一首新的诗。
"诗的体验可以采用这种或那种方式,但总是超越这首诗本身,打破时间的墙,成为另一首诗。"
我们在读诗时的体验和感受,本身就是这首诗的一部分,"如同星光之于星辰"。
那么,读不懂诗又怎样呢,可能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并没有想要谁读懂它。对于读者,或许有人能感受到皮肤上汗毛的战栗,有人只是一瞬间的思维的空白和飘忽,这都已经足够了。
"好的抒情诗并非来自某种特定感情的抒发表达,相反,它是引领我们走向那些不可讲述和无力表达的感情,就像那些曲折有形的回廊将我们引领至一个明暗交错的院落,在那里,如果幸运的话,我们会遇见沉默的言语。
你说这院子深深的——
美从不是现成的。"
《取瑟而歌》读后感(十三)
一直以来,对诗歌都是敬而远之,感觉会读诗的人都和读其他书的人不一样。但是诗歌对我又一直有着一种吸引力,因为它们是来自作者最内心处的产物,透过它们好像可以在那一刻和诗人的心灵同频共振。
张定浩的《取瑟而歌》简直是为我这种不太会读诗的人量身定制的,对新手非常友好。
书中选取了五位诗人和他们的作品,不一定是他们的代表作,但一定最能表现诗人的特点。在诗作解读上也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从韵律,词语和句法等几个方面,逐字逐句分析。
随着作者的解读,我好像突然拉进了与这些作品的距离,得以感受到诗人彼时的情绪,并且透过文字看到诗人的内心和大脑。
原来林徽因并不只是"人间四月天"和岁月静好,她的作品是理性与感性的交融,可以看到她内心的温柔和强大。
海子不只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麦子"和"骨头"的质感,《德令哈》的回环复沓,词语和音乐性,他是祖国语言的建设者。
"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杀妻然后自杀,这些只是顾城的片面。不为大众所知的,是他如敲击琴键一般的诗作,和他内心如深渊一般的绝望。
虽然是教别人读诗,但《取瑟而歌》并没有教科书式的说教感。作者的语言优美,援引诗人的生平,作品和其他文学评论,他的对诗歌的解读本身就是一首新的诗。
"诗的体验可以采用这种或那种方式,但总是超越这首诗本身,打破时间的墙,成为另一首诗。"
我们在读诗时的体验和感受,本身就是这首诗的一部分,"如同星光之于星辰"。
那么,读不懂诗又怎样呢,可能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并没有想要谁读懂它。对于读者,或许有人能感受到皮肤上汗毛的战栗,有人只是一瞬间的思维的空白和飘忽,这都已经足够了。
因为,诗是一种真心和坦白的天赋。
"好的抒情诗并非来自某种特定感情的抒发表达,相反,它是引领我们走向那些不可讲述和无力表达的感情,就像那些曲折有形的回廊将我们引领至一个明暗交错的院落,在那里,如果幸运的话,我们会遇见沉默的言语。
你说这院子深深的——
美从不是现成的。"
《取瑟而歌》读后感(十四)
暑假到现在读到的最为惊艳的著作,不到200页的小书,几乎是一部理想中对理解新诗方法的介绍作品,五篇的精彩导致我都选不出最喜欢哪一篇(但是最喜欢的解读是对顾城的《一人》)。搞笑的是,可能是由于充满着青春文学气息的书名、作者名字以及封面装帧的先见,本来对这本书毫无期待(相比对前几天看的《临水的纳蕤思》等系统化专著),只是想放松地当成某本新诗普及读物或者文学史缩写。 然而这是一本极为严肃的或许算随笔式著作,几乎是在一天烦恨自己居然还要吃饭睡午觉中看完的:作者从序言开始,节制,审慎,怀疑,又不吝惜同情和赞美,如同高赞短评所说“有识见,有才情,有态度”。同样可用作者的话说是将围绕文字发生的一切作为“以自身全部精力所进行的生活”。 不管是对诗人诗歌新批评派式戛戛独造的文本细读,还是对诗歌本体或文学史书写的介入意识都让人一次次有需要分享与平复的激动或者拍案叫绝的认同与震颤。 今天我们羞于再谈论徐志摩、林徽因、戴望舒甚至顾城、海子,仿佛他们早已被幼稚浅俗的文青用滥,并在无尽生平风云的消遣或神化中被遮蔽,在一种所谓后现代心态中破碎地还给了破碎的历史。而本书作者在序言中以徐志摩作为例子,并用林徽因的诗作为一本横跨百年新诗的第一个分析对象,就已是极为大胆罕见的选择。对于文学史中最被学院派捧上神坛的穆旦(以及作为另一面的查良铮),作者又恰恰在择取他的诗歌和译作作为分析对象中表示了高度的慎重,更重视的是其对当代汉语诗歌开启的面向。 对文学史的元思考意味着要求我们打开被熟稔的文学史书写制约的视野,将诗歌还给诗人本身的选择与声音(比如对于顾城《全集》和《选集》的选择探讨),而最终诚实、恰如其分地还原到汉语新诗的未完成性和诗人的未完成性,并从中探索出可能性的畦径。 在诗与思的距离把控上,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力度,但尤其是高度哲学化的诗歌诠释总给我一种被一层致密的外部结构裹覆的感觉(比如《临水的纳蕤思》中尤其是最后一章“镜”中运用的从本雅明、马丁布伯到拉康、巴什拉、齐泽克等大量哲学理论的爆发式阐释虽然辟出了一个不错的出口,但总给我一种失衡和冗赘之感),诗歌在此实际是在束缚中的内向敞开而非向外的自我澄明(还比如看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对里尔克、策兰等人的种种诠释)。 本书作者对诗的内在运动是极为敏感的,其批评方式在极为详细的解说中始终把最大的场域还给诗歌和语言本身,还给语言的生命力和生活的生命力。但作者从开始时就坚持“文学感受力是一种需要时刻熏习在杰出批评中放可获致的语言表达能力”,从不失时机旁敲侧击的点染和引用中也可以显然看出其对现代诗歌、诗歌批评和哲学理论是极为驾轻就熟的。然而这一切却在字字珠玑地分析中丝毫未构成对文本的异化和遮蔽。 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诗歌声调、韵脚、音步等音乐性的高度重视,这在许多当代批评著作迷恋意象的同时甚至也在被有意无意地吞噬。然而正是从语音和语义的双重运动中,从德令哈到桥梓镇,作者得以读出海子诗歌对语言自足实体感的赋予与确证,能够从马雁的书写中得到汉字音意系统的一次次爆破。这也是对汉语作为民族语言、作为诗歌形式的高度重视和深沉热爱:“诗歌乃至语言最深的奥秘永远只能从最好的母语诗人那里获得”——现代汉语理应成为诗的语言,在纯粹与交错的纯粹中,在过去的现在性中。 “诗歌起源于对言语的不满,起源于这种不满之后的沉默”。这本书确能够予人相信(至少是正视)中国新诗的理由。于是我珍惜扉页的献词: 献给少数幸福的人。 并且好恨自己读书是如此之少如此懒于思考还如此浮躁。(这甚至是我无聊地翻开这本书的原因)
《取瑟而歌》读后感(十五)
在《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香菱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言:“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入了这个格局,就再学不出来了。”这段话说的可真是一针见血,写诗的人很多,但真正的诗却很少。中国的诗歌文化,自五四运动以来,产生了一种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即“新诗”。那么如何来“知诗”呢?且看这本《取瑟而歌》。
这本书的作者是张定浩,师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李道明教授,现为《上海文化》杂志社编辑,曾获第10届“上海文学”理论奖,对诗歌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现已出版《孟子选读》等书籍。在《取瑟而歌》里,作者张定远对这五位诗人的名作进行了令人折服的深刻评论。
“坚信所有诗都是可解释的”,通常,我们对诗的解读,离不开一定的范式,首先是对作者简单的生平进行了解,包括诗歌的写作背景,其次,是对作品的意向分析,诗句的情感,思想,意境分析,再次是作品的艺术手法分析,最后是对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但,作者在书中强调的是我们要用自己全部的感受力和分析力,去探索诗,精微辨认和用心体验诗中的语调、句法、节奏、音韵。作者在书中,认为新诗之所以不同于古典诗歌的地方,它的诱人与动人之处,它的全部活力,或在于未完成。在我看来,这种未完成性是指新诗并没有读者得到充分地体验和感知。而随着岁月时间的变化,读者对诗歌也会有新的阐释。
在对林徽因的分析中,林徽因抒情诗的创造受徐志摩的影响,与徐志摩之间的“爱与友谊”的情感体验,让林徽因在诗歌与人格之间达到了相对完整的诗与人生。
一首诗的诞生,与作者的生平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25岁苦不堪言的单恋,也就没有穆旦的《诗八首》,如果没有激宕的人生,没有猝然离世的命运,我们也就无法理解何为诗人的穆旦,何为穆旦式的诗歌。作者在书中,解释的不是诗,是人生。除了一字、一句对诗歌进行深度分析外,作者还采用的对比的方法,来比较书中诗人与其他名家之间的写作差异,让读者对新诗的特点,有更好地了解。
在这本书中,我从“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的林徽因,读到“向钢铁编织起亚洲的海棠”的穆旦,读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顾城,读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读到“即时秩序也是为了混乱,即使讲遍了道理,仍应散漫。”的马雁。作者的分析,都让对这些诗人的作品及人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领悟。
我一直在想,在这个世界上,诗人到底是怎么地存在呢?“骚人”是古代对诗人的称呼,而“骚”字乃情绪者也。诗歌的创作中,高度凝练的语言,跳跃的思维,带给我们的,是视觉和听觉上的极大享受,更是深层次的是心灵的洗礼。
诗人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生活。
如果这个世界上,缺少了诗人,大概会少一半的赞美吧。卢梭在瓦尔登湖畔诗意地栖居,把日子过成了诗,他们用诗意来感知世界。本书作者解的也不是诗,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