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摇亦点头》是一本讲述父子关系的小说,主要围绕着一个年轻父亲对儿子的成长和教育展开。通过父亲的自我反思和成长,描绘了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相互理解。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情感真挚动人,引人深思。是一部温暖感人的家庭故事。
亦摇亦点头读后感篇一
《亦摇亦点头》这本书读下来其实并没有肺多大力气,书页不多,行间距和页边距都不小,不知道编辑是不是为了让它看起来要有点“厚度”。作者笔名刀尔登,这位作者出名有一段时间了,曾经读过他的《中国好人》,无奈每页不认识的字都有几个,没能读完便束之高阁。这本书倒是没有几个不认识的字,看来还算通俗。书的内容我大概归纳了几个层次,一是整体是在讲读书,二是讲读书人的心境变化(这里的读书人指的就是读者),三是时代对文学整体环境的影响,四是读书的哲学问题,五是作者读书的个人感受。但是就个人感觉来说,作者的犀利在于谈笑间遍把一些个人的历史观点表述了出来,而且在不断的强调着作为读者的主管思维的重要性,这一点来说,感觉作者功力还是很深的。但是,不足的地方就是本书没有序言,而且文章篇数不少,但关联性不好,感觉像是作者的专栏作品大集合。不过也无妨了,刀尔登的作品确实还是值得一读的。
亦摇亦点头读后感篇二
同样是刀尔登,那个北大中文系的才子,几年前读过他的《不必读书目》,那本书里的抨击与犀利在这本里面没有了。同样是谈读书,不恰当的比喻来说,上本的姿态是“你应该怎样”,而这本的姿态是“我是这样的”。同样是深刻的谈古论今,上一本是急切地替读者操心、替社会操心,而这一本是温和得有些冷漠,冷漠得连序言都没有了,大概是作者已经进入或“升华”到“不以格己的尺度度人”的境界了吧。尽管表述的姿态有别,书中的几个观点和上一本一样,梳理一下即:
1.读书是私人的感受,好书坏书不宜人云亦云;
2.书越读越少,因为读的越多,“已知的未知”部分就越多;
3.不要讨论读书有用还是无用,这个问题提出来就是错的;
4.读书要趁早,有些书错过了合适的年龄段,就错过了享受的机会,例如让我现在去读《金银岛》,可能并不如一位小学生来得愉悦。
当然,刀尔登在观点的表达中,并未如此直白,而是抽象随性,模糊与明晰浑然天成。
亦摇亦点头读后感篇三
从某宝上买了这本书,为了提早取到它,赶了好几家快递公司。拿到手的一刻很激动,期待着它能一如既往地给我带来惊喜。
刀尔登的大多数书,我都买了,如《不必读书目》、《旧山河》、《七日谈》、《中国好人》等,个人觉得写得最好的是《中国好人》,而这本《亦摇亦点头》,无论是标题,还是网络上资深媒体人的“力荐”,都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
可惜,我还是有点小失望,没有《中国好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也许,这本书是刀尔登写给自己的随笔,也许,是我没能看懂,好吧,就当我没看懂吧。
本来想给7分的,可惜只能评6分或8分,好吧,给8分。
亦摇亦点头读后感篇四
刀尔登的《亦摇亦点头》是本关于他读书的散文集子。豆瓣评分好低呀…..刀尔登在书里都写了:读书是求同的呀
喜欢有过大量阅读的人写关于阅读的书,真就淹没在阅读里。可以点头可以摇头。
阅读是一种能力,不可能教会。刀尔登写了波普尔的三重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知识世界。知识世界就是书的世界。
书里讲了一个故事,雪天一个人被困,最后只剩书了,先烧什么书。还真是有点纠结,想起年前给一个山村图书馆捐书,咬咬牙才舍得捐了两箱。
喜欢读书的人跟不喜欢读书的人是两个世界的人,这两个世界隔着一堵厚厚的书墙。一面是孤独安静充实。一面是热闹(不至于无知,但大约是浅薄的吧)
解读梭罗跟鲁迅的两篇挺好看。梭罗是反现代性的,反的极端。鲁迅是反压榨的,无法反的彻底,终究还是忍受着。
写维特根斯坦找不到莎士比亚的伟大的沮丧,写尼采酒神精神对颓废生活的挖苦。短短几行字就看到精髓了。
亦摇亦点头读后感篇五
#碎碎念#读书的乐趣之一在于可以透过一名作者的视野去结识另外的作品,另外的一部分人。刀尔登就是这样在我零星及胡乱的阅读中跳进我眼帘的作者。这是我第一本阅读他的散文集,满满都是一个认真读书人的即视感。我相信阅读本身和其他任何技艺一样,熟一定能生巧,量最终蜕变为质。但是思想系统的建立与整理后通过语言输出真是需要一定的天资。技艺高低就在于此!
王尔德说:“我们都在阴沟,很少人抬头望向星空”;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 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 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我想刀尔登字里行间勾勒出的正是日常行走在“江湖”的我们,希望能够挣脱枷锁抬头仰望星空的愿望吧!正如他说的:“我们要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也要睡向另一个世界,更好的世界。”
没有给满分,主要有2个原因。1)我希望我的读书原则是“入世”。我承认我目前读书的动机还是很功利。倒不是说一定是“有用说”,如标的为“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但一定可以在现实中起到”直接的”应用作用。为啥有这个原则,以后有机会再表。2)很期待阅读他的大作“中国好人”,留点盘缠吧!综合来说,以作者60年代的生人,光是阅读量,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
以下书摘,乃取自观之。
亦摇亦点头读后感篇六
已知的未知,真是个有趣的说法。刀尔登的机灵劲儿还在,只是这次,在回顾往事的时候,变得温柔了。对于个人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并不多么深刻,而文字也一如既往的如微烫的水。
由于童年和青年的经历与我们不同,一个聪明的人,读鲁迅的人,眼光自然会更加不同一些,而刀尔登所描绘的,不仅仅是当时的心境与情形,而是驱使人寻找一种共鸣,在文字中忽然时光回转,只是对我而言,纵使有镜头闪回,也只是一个看客。
刀尔登所列的书籍,在我看到20%的时候, 发现都没看过、或毫无印象。本该在少年时积攒起的阅读量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只记得了书名。因此,不曾拥有对世界名著,那些最通俗的,最知名的作品的印象,只能嗯嗯啊啊的把那一部分看过去了。刀尔登也不会记得自己看过所有那些书,大约这就是在一种阅读中的积累,终于化为养分,使其成长。
我是对作品感兴趣而非对作者本人感兴趣的人,尽管刀尔登是我极极欣赏的作者,而对他的过往依旧无有什么兴趣,只是藉此,可以看到一个高人的成长历程,并且偶尔对自己进行一点点反思。
读到28%,刀尔登的总结一如既往简单且深刻,今人的进步比之古人已经极微小了,却如此倨傲。
读书时,只是读过,如登山时,可看的景物本就不多。我去冰岛时,也不曾觉得美如大片。如今看了旁人拍的,也只是觉得是后期加工,只是刀尔登一直行路读书,虽然不曾道出什么奇魄万千的景地,也不曾显出胸中沟堑的模样,却也已经胸有自在城府了。
瓦尔登湖我曾买过,没有读完。大约是适合散读的书籍,刀的评论正中我心:离社会的距离与离自然的距离完全是不相干的,我想起了荒野生存的男主,他比梭罗更纯粹些,然而作为社会动物,这种逃离是不切实际的。那部无趣的电影也无法将之美化。
对西藏的行记的研究有些意思,那么,对西藏有如此之多的向往者,大多是不曾研究过西藏的历史的,那么,会去看这些年代久远的笔记更是寥寥,这个大约就是印证。同之前的植物,鸟类的印证相似了。刀并非不想写出,只是那种道可道又非道的事情,他自己觉得不好写,或者只是自谦。
对于“意义不明的生活细节”这句话,用在冯唐身上倒是正合适。
亦摇亦点头读后感篇七
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环境,现在想来,令人不寒而栗——那是一张由整套观念组成的网,对生活中的所有事件,无不有着最简单的解释,那是一个加工厂。但我们仍然长成了人,而非产品,因为生活,无论在其物理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太纷乱了,世界还没有、也不会有一种观念体系,能够克服其杂乱无章。在这一方面,文学是做不到的,神学也是不能够做到。
我又想把许多书重读一回——至少一回,也许能减少一些自以为是呢。
凡是喜欢提有用无用之类问题的人,心中的“用”,总是曲曲折折地同馒头包子(黄金屋)、性(颜如玉)和权力(千钟粟)有关,一件事,如果推导不至这三样,在他们看来,总归无用。
对我来说,那些数量有限的阅读,还是有用的,一是理解事物,多了一种意义框架;二是对于所谓人类历史,知道了许多细节,而我相信,细节,特别是孤立的、遭受概念污染的程度不是很高、或有办法清洗掉这类污染的细节,是经验的最好内容。
假如我看见一些苹果,在空中悬着,而且上下前后地彼此照应着,我便相信有一株看不见的苹果树在那里。有时,我急切地想看到那棵树(实际上,多数时候,树总是看得见的),有时,我也喜欢孤零零的苹果,使自己有机会在想象中种自己的树。一种经历,是读了一会儿书,纳闷地想,这些事,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何在呢——这种情况年轻时发生得多,且刺激着我们努力使自己的知识完整,或将各种经验变成知识,年长后发生得就少了,我现在常想,这是不无遗憾的事。
鲁迅的药方是个人而非社会的,他认为每个人都能够——如果愿意——有如他那样的头脑(鲁迅从不认为他的头脑是最好的,但他所代表的常识和健全的判断力,对摆脱流行的愚昧,已经足够了),各种欺诈和压迫,就不会有机会继续下去
所有的书都被我烧掉了,除了一本,《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这书我在家中也有一套,却没有读。这一次,我和自己打了个赌,一定要把它读完。我不想输,便使劲地读它,后来我想,读完一卷就是成功,剩余的几卷,可以回到家中后再读,于是就把它的几个兄弟,拿去烤萝卜了。有了这本书,我便把《追忆似水年华》扔到炉子里了,看着升起火苗,我慢慢地想,这是有点奇怪的事,因为我有许多松枝,没有必要再把书扔到炉子里。好吧,我对自己说,这是我烧掉的最后一本书,我可不要带着这习惯下山。烧掉最后一卷《追忆似水年华》,是令我后悔的事,因为这天晚上,我把那侦探小说读到高兴时,伸手去卷烟,结果发现,我的卷烟纸已经用完了,一张也没有了。
有一种考验,是旅中读物。有道是十里无轻载,小小行囊,还要装入书册,已见不凡,精挑细选,更显精神。
我的真实想法是,纸书的消亡与否,其本身并不十分要紧,要紧的,是人们在此前前后后做了什么。传统的事物,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改变或消失,一种是被毁坏了,一种是被更好的事物代替了。如果其他的阅读方式足够美好,纸书的退缩甚至消亡就是必然的,对此我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准确地说,是想象这样的前景并不痛苦),而如果很长时间内书店仍然存在,纸书仍给大家捧在手心里,我也绝不会认为纸书的爱好者在干着有碍进步的事。
亦摇亦点头读后感篇八
初识刀尔登是通过他的《中国好人》,读罢惊为天人,堪称鲁迅在世。但他怠于动笔,不搏名逐利,苟在石家庄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作品极少。今年终于在友人和书商催促之下扭捏出了这本,赶忙买来看。但总体来说,有些小失望。
在《中国好人》那里,刀尔登笔锋凌厉,看似是在臧否历史人物,实则是用现代的价值观来欺负古人,嬉笑怒骂之下暗藏着刀光剑影。 但在这本书里,刀尔登的视线回归到当代生活,言语一下绵软犹疑了不少,不似此前的犀利。虽然不在我的预期之内,但想来也很合理,他本人在现实中就抱持着一种避世姿态,虽然时常心有不忿,但并不愿意去耗费过多唇舌去交涉什么。他从鲁迅那里继承了对愚蠢和软弱的厌恶,但姿态上却不似鲁迅那样独立而强硬,更愿意停留在嘲弄和开解的方寸之地,流连于杯盏之间,做他的“石家庄刘伶”。
于是,这本书中便充满了张力与两难。他仰慕鲁迅的托天才力,也钦佩鲁迅甘愿因为时局和眼前的是非而被迫去写那些自称为速朽的东西,但刀尔登自己身上偏又没有这种任性和不自制。他在价值光谱上自由到了近乎虚无的地步,但在精神世界里又保持着贵族的骄傲。
书名唤作“亦摇亦点头”,是说读现代,边看边摇头,读古代,边看边点头。本以为刀尔登像很多知识分子一样竖起了古典主义的理想大旗(就像陈嘉映言必称希腊那样),认为古代好歹还有可以扬弃的部分,而现代尽是一片缤纷荒漠、一地繁华垃圾,再难捡拾出什么来了。但实则不然,这句话在他那里只是一句玩笑:点头是因为古文竖排,摇头则是因为今文横列而已。看到这里不禁“嗨”得一声,他还是那个木桶里的第欧根尼。
在书中,刀尔登谈论了很多日常话题,尤以读书为多。不少片段深有同感。比如他说,人老了,头脑里塞满了辛苦积攒起来的各式法宝,遇到一些段落,容易不屑地发出高冷的“哼哼”,而不是像少年时边想象边“咯咯”笑。曾经人需要故事,陌生的、奇绝的、粗糙的、包含着新的精神法度的异乡故事,可现在,没有什么事是陌生的了。一切皆为一切人所知,边疆被推至暂时的极限,连旅行都是从头到尾设计好的。坐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看着陌生人走来走去而没有搭话的欲望,一切都因为熟悉而让人疲倦,提不起兴趣——这便是老了。
列维施特劳斯曾说,“真实的旅行故事已不可能了,因为我们会把真实经验用现成的套语、既有的成见加以取代。”这样看来,最糟糕的体验应该就是“网红打卡式”的,在亲自体验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图片和文字获知了他人的体验,到了现场,再去完成对他人经验的复制,过程很难再有新奇感,有的只是拍照发圈的虚荣——我体验过了,至于什么体验没人关心。在海德格尔那里,这是一种主动的“沉沦状态”,一种抹杀肉身的真实经验,向“芸芸众生”的独裁投诚。在这种“非本真生存”中,个体便一个个地消散了。
如此推导,阅读本身也成了一件可疑的事情。理想主义者(读书人的外号)在阅读中获得各种关于世界的经验,而这本身是一种本末倒置的介入世界的方式。一方面我们缺失了现实感和亲身经验的冲动,另一方面很多书里充斥着作者对世界的专制成见。难怪陈嘉映也提醒现代人,不要过多地以来观念、陷入过度反思,去户外,去打球,去养孩子,构建起一种厚重的、充满体验的、包含有德性的良好生活。
讲到私人阅读,我最认同他说的“混沌的阅读”。大部分人读书往往“没有适当的次序,没有均衡,在这一方面超出了理解的范围,在那一方面又缺少必要的基础,知识结构奇形怪状,补缮不及,难免捉襟见肘之窘。”不过只要耐得住性子,克制住功利的冲动,如此阅读也会带来开盲盒一般的惊喜,尤其是无意间形成了映照,或早已忘却的疑团突然被解开的时刻,美妙至极。
刀尔登在价值取向上极为克制,认同“读书是为了谦虚,而不是为了骄傲”。出于对任何一种形态的强制的忌惮,他把所有的价值观都收束于个人世界的范围之内,不愿以任何形态去对他人施加暴力(哪怕是以文化和习俗的形式)。在他看来,有一些活动(读书、钓鱼、下棋)将自己的乐趣、宗旨,局限于某一边界清楚的领域之中,用不着多想其意义,因为这类活动的意义,本来就是抑制我们对意义之不可理喻、无法满足、注定失败的追求。
刀尔登的精神品质跟他的阅读品味也极为契合。他内心推崇陀思妥耶夫斯基,读《罪与罚》的时候跟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一起发烧数日,但他又忌惮于像陀翁那样直面血淋淋的苦难。难怪他说,茨威格对苦难的忍耐程度太低了,下潜到人性的幽暗深处,看一眼便拽着主人公急匆匆地上浮——但也另有感人之处。
想到两句,用来描述他应该很合适:竹里刘伶日日醉,匣中宝刀夜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