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读后感精选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5 05:35:50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5-15 05:35:50   小编: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读物,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词曲的演变和影响。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和词曲家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传统和价值。这本书不仅是一部音乐史,更是一次对中国文化的深入探索,让人们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欣赏。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读后感第一篇

作者本是学贯中西的学者,此书是站在世界文学史,整体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学形式的发生发展的,视角宽广,引证有力,重点鲜明,加之文笔精到,语汇颇契合当代脉博,毫无学术膈膜。因此,作为贯看此类书籍的普通读者来讲,读来既有嚼劲儿又顿受启发,感觉视野被打开了,对文学发生的规律性有了意识。文章篇幅不长却有所得,是大家小书风范。感谢作者!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读后感第二篇

刚上小学半年级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本厚厚的唐诗选集,黑白本的,纸张质量也不怎么样。那时刚刚学会拼音,汉字也识不得几个,不过在老师的教导下,也可以整首整首地背诵唐诗了。

那真是纯粹得可爱的启蒙时代,整天摇头晃脑地朗诵一首首唐诗,虽然根本不晓得到底在讲什么,只是觉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读来令人十分愉悦舒畅。回想起来,对于古典文化的喜爱,大概就是在那段孩童时期埋下了种子。

只是这颗种子被埋藏了太久。等后来上了中学,为了应付中考和高考,唐诗宋词元曲的地位大概如语文一样,只是应试教育的常规考试内容,普遍不如数学和英语受到重视。在大学时期虽然有段时间信誓旦旦地说每天要读一首唐诗宋词元曲,提升自身的古典文化素养,终究还是没有坚持下来,至今仍觉遗憾。

《词曲吟唱的中国》是复旦大学教授陈建华关于宋词元曲的一本专著。作者选取了温庭筠、欧阳修、柳永、李清照、苏轼、姜夔、关汉卿等,以这些青史留名的词曲大家为例,分析了词曲的演变史,从而呈现出中华古典文化的优美典雅和博大精深。

作为与唐诗并称的宋词元曲,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无可估量的文化瑰宝,其中包括着无数的风流文章,如著名作家白落梅所说——这风流,是焚香点茶,饮酒插花;是挥毫泼墨,仗剑天涯;是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亦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然,再加上元曲的话,这风流还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亦是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不得不承认,近些年的阅读范围虽大为拓展,法学、哲学、文学、历史等均有涉猎,却唯独忽略了中华传统经典文学。小学时代摇头晃脑地背诵唐诗宋词,虽不明其义,但字里行间所传递出的浓烈的美感,仍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国学是我国悠久文明中的精粹,却在应试教育体系中已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成为了一小部分爱好者的自娱自乐。

我也决定,以后要来一次“回头看”,多读读《词曲吟唱的中国》这种讲述灿烂辉煌的古典文化的书籍,这不仅是为了丰富自身的国学知识,更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美学修养。因为在唐诗宋词元曲中,美是一种普遍的存在,而我需要做的,就是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读后感第三篇

近现代国学大师王国维(1877年—1927年)在发表于1908年的《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人生三境界"。

他巧妙地引用宋朝三位词人的名句,来说明做学问必须要经历的三重境界,让我们于文学中求慰藉,“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界是"立"——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是"守"——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是"得"——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研究西方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尼采、洛克、休姆、霍布斯等都是他的研究对象,而他倾心且反复深究的是康德,且深受叔本华悲剧观的影响。

他秉承末世悲怀的理念,我们可以在他身上看到“大事业、大学问家”的处世态度、理想投影以及他的知性与伦理判断。

例如《人间词话七则》:"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

作者认为《人间词话》主张词人的生命体验与人格修养、自然之情的真切抒发、对外界的深刻观察与反对矫揉造作等,形塑了中国人的现代文学观念等。“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20世纪初王国维于知识结构与学术话语转型中,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价值选择与重构,诚如诗人威廉·布莱克所预言,人将在与黑夜、寒冷和幽灵般的自我作斗争中取得胜利。

诗人既要看清现实、穿透现实,不被自我所妨碍,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看待生活、体验生活……也许人真的可以从废墟中找到的残余来重构人生OR NOT?"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复旦大学、哈佛大学文学博士陈建华从“形式”方面重新考察词曲的发展史。让我们得以探索到诗词曲之间的流变,在了解温庭筠、欧阳修、柳永、李清照、苏轼、姜夔等词人的特殊风格上,理解词的格、律、韵,从而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读后感第四篇

《词曲吟唱的中国》通过九个维度和九个案例,充分勾勒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传统,华夏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然后茁壮成长,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也不断汲取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诗词歌赋、戏曲小品……都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魅力,塑造着我们民族优秀的精神和品格。 “词曲”主要包含了宋词与元曲,作者陈建华先生以前专攻的专业是元明清文学,也跟随赵景深老师读过戏曲史,老师挑选了九首脍炙人口的词曲,又没有拘泥于旧文本中的老套说辞,而且也没有采取年轻人无法接受的更新的词曲形式,从中国抒情传统的研究出发,穿越回宋词元曲,感受这方面的文化与内涵,给了很多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人物和文化现象背后的故事。 词与诗的基本区别在于音乐性和句式的长短。文学的发展特征也会自觉的找到自由的空间,根据诗人和词人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个性特征,从往昔的作品中汲取养分,或者根据自己的鲜明个性,创造更加独具风格的个人色彩,从而打造出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风靡一时并且独具范式的意义。 之前阅读过王德威老师对中国抒情传统在现代文学境遇内的新形态的研究和考察,这也成文炙手可热的抒情传统论其中之一。《现代抒情传统四论》中也提到现代文学中的““抒情”在现代文论里是一个常被忽视的文学观念。一般看法多以抒情者,小道也。作为一种诗歌或叙事修辞模式,抒情不外轻吟浅唱;作为一种情感符号,抒情无非感事伤时。”然后提出了从《诗经》《楚辞》以来,其实抒情一直作为文学想象和实践里的极其重要的课题之一。 陈建华老师也解释了词曲本是属于同一渊源的说法,无论是词还是曲都与音乐曲调紧密结合,元曲的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大大展现了千姿百态的景观,极其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藏,纵深拓展了文化发展的领域,诗词中的作家,通过抒情的手段直接表达自我,戏曲中的文化而是代言体叙事,间接表达作家的自我。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庙堂,都不断开拓出全新的形式空间,从晚唐到清末都生生不息的发展,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学,我们需要更好的文化作品去全面把握中国文化中的丰富与复杂性,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充盈,使文化更加繁荣。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读后感第五篇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陈建华教授在此书中给我们讲述了宋词是如何在在一代一代的文学中演变而来的。词与诗的基本区别在于音乐性与长短句式最初似是偶然的,为域外传入的曲调配词,在民间流行开来,而文学也见缝插针,总会找到自由的空间。

在本书开头两篇陈教授写了一些有关词史及其批评的反思。而在后面的作者先了温庭筠、欧阳修、柳永、李清照、苏轼和姜夔这几个人物,分析了他们各自的风格以及贡献。

其实在对词的发展共识形成过程中不能忽视印刷文化这一新因素,书籍的刊布与流通不仅加速观念的传播,某种程度上其技术力量也渗透到思想层面。其实这前在看一部介绍苏轼的记录片的时候,后人就分析了苏轼之所会遭遇乌台诗案,当时的人可能并不能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原因,其实就有印刷文化这一因素才导致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主张词人的生命体验与人格修养、自然之情的真切抒发、对外界的深刻观察与反对矫揉造作等,形塑了中国人的现代文学观念。文中有大量王国维《人间词话》内容的引用,也勾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好奇。

从各路名家的解读和分析中体会到了温词的“纯美”;欧阳修的《诉忠情》为抒情传统开创了新局,也确定了词的独立地位及发展方向;单一首《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便纵有千种风情,列与何人说?”就垫定了其文学性和经典性。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无洒脱豪放便无“再嫁”之风波。一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令多少男人汗颜。作者又优雅的反叛来形容她可能再贴切不过了。

苏轼与柳永不同,他的词被作者看作是有节制的抒情,而苏轼给人们的人生启示似乎更多。

之所以介绍词曲,那就不得不说到元曲,说到元曲就又不得不提到关汉卿,在戏曲形式上,他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大众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以人物心理为主轴组织情节开展,语言上将世俗生活的俚俗口语与诗词的抒情传统熔于一炉,从而为中国戏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来出的贡献。

透过词曲看中国:中国精神的丰富多彩,华夏文明的特质和内涵。

词曲吟唱的中国(九说中国·第二辑)读后感第六篇

词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它穿越时间而来,却在时间的沉淀中越发具有韵味。宋词、元曲很多小孩子也可以吟诵,但大多数人应该没有思考过词的发展史。

陈建华教授以“形式”方面重新考察词曲的发展史,选取温庭筠、欧阳修、柳永、李清照、苏轼、姜夔等词人的名篇细读。从这些词曲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词曲之间的流变,也能感受到不同词曲家的风格及其对中国传统的贡献。

对于温庭筠词的解读,各家有各家的风格,作者选取《菩萨蛮》进行解读,认为他的词是纯美的,审美的前提是距离的观察,而他的词中频繁出现屏风,其实正是起到了间隔的作用。他的名句“朝花前后脚,画面交相映”重点描述的也是美人,美人位于中央的位置,读者,自然处于窥视者的位置。这样的美,因为有了距离,别有一番韵味。

柳永的《雨霖铃》几乎人人能背,可大多数人对他并不了解,毕竟关于他的生平,只有零星的传记记载,最终他葬身何处都扑朔迷离。这或许与他的词有关,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写词居然与皇帝扯上关系,成为他一生的噩梦。只不过,他的词却很火,作者这样分析,他的词具有“文学性”与“经典性”,也就是说无论艺术手法与创新度,柳永都做到了。他为宋代慢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词结构完整、词脉细密为人称道,重点是他的词同时做到了雅与俗,正所谓雅俗其实是统一体。

李清照的词似乎是“婉约”的代名词,然而她的后期作品却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这或许与她的家庭卷入党争风波有关。与普通的女子不同,她很多出格之举,却又是合情合理不失身份,但在别人眼中,她仍然是挑战社会与性别的权威。因此作者认为李清照表现的是一种优雅的反叛,以文本作为媒介,诗文或词,以精致的修辞形式显示其才学出众,见识过人,因此令人侧目,引来毁谤,也使文士们惊叹并自愧。

从不同的词人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不同的风格与韵味,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中国词曲的发展历程。

其实,从我们学习古诗词至今,大多数人只是背诵,最多能够讲解出所要表达的意义。逐字逐句的分析,甚至分析每个诗人的风格与其生平的作品并不多见,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虽然不能做到每一首词都详细解读,但它给了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以后学诗词的时候,或许从这个角度来学习,更能理解词曲所表达的深意。

对诗词有兴趣的人,读一读这本书收获会很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