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欧洲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战略问题以及中欧关系的发展。文章指出欧洲在全球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加强内部合作和团结应对挑战。同时,中欧关系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整体而言,文章强调了欧洲的战略重要性和中欧合作的潜力。
欧洲战略问题及中欧关系读后感篇一
抱着尝试的心态打开这本书,惊喜的是它真的会让人越看越想看。只看书名或许会让人产生一种“我能看的懂嘛”的反应,但是完整看完的我可以回答是 我们都能看懂且慢慢对它产生浓厚兴趣。这是一本并不对读者设置过高门槛的书,所以也绝不枯燥或者过于学术用语。从欧共体到欧盟一体化这一路的发展就好像在看一本由真实历史故事改编的电影故事,无形中又了解了许多历史背景知识。作者还把中欧关系描述成婚姻关系中会遇到的种种状况,这绝对又增加了更多阅读的趣味性。 对于欧盟现有的超国家组织作者也做了简明的介绍,让我们这些对于欧洲理事会、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这些机构并不了解的读者,也不必担心。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二战后欧洲的外交经典写照“赶走俄国人,留下美国人,按住德国人。” 它描写了最初欧洲对于北约成立的目的和看法。而对于近些年欧盟越来越重视的对外防务问题作者也有提及与讨论,作为今年出的新书,它的确紧跟时事且让读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去理解和思考欧盟内部和对外的政策与变化。 这本书真的推荐给大家!哪怕是跟我一样这些没有读过相关类型或者类似的专业书籍的朋友们,它打破我们对于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书籍的严肃又复杂的刻板印象,反而是轻松易懂又吸引人的一本书!
1/3页欧洲战略问题及中欧关系读后感篇二
《欧洲战略问题及中欧关系》 作者: 冯仲平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5-1 页数: 275 定价: 89元 ISBN: 9787522746654 内容简介 中欧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国从长远战略和世界秩序的高度,与欧洲开展积极互动和合作;欧洲不仅关注对华经贸往来,也寻求双方共同应对世界难题。在中欧关系日益重要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欧洲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善于同欧洲打交道。在研究欧洲战略地位、国际影响力,或者分析欧洲未来发展前景时,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就是欧洲的一体化,看它是往前走,或步履维艰,还是出现倒退。安全也是欧洲的战略问题。研究欧洲安全,需要观察和思考欧洲与美国以及俄罗斯的关系、欧洲战略自主思想、欧盟共同防务建设等。 作者简介 冯仲平,1992年获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欧洲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东欧研究院(布达佩斯)院长;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理事长。兼任中国欧洲学会会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欧洲对外战略调整与中欧美关系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欧洲战略问题、欧洲一体化、中欧关系、欧美关系、北约、中国外交等。 目录 · · · · · · 绪 论 ……………………………………………………………… (1) 第一章 欧洲一体化历程与特点 ……………………………… (11) 第二章 欧债危机 ……………………………………………… (22) 第三章 民粹主义 ……………………………………………… (33) 第四章 英国脱欧 ……………………………………………… (42) 第五章 跨大西洋关系 ………………………………………… (53) 第六章 乌克兰危机 第七章 欧洲 “ 战略自主” 第八章 从建交到全面发展 第九章 从低谷走向 “ 蜜月” 第十章 “ 婚姻” : 摩擦与互助 第十一章 适应与重塑 第十二章 中英关系 第十三章 中法关系 第十四章 中德关系 第十五章 中国与中东欧关系 第十六章 中美欧三边关系 第十七章 欧亚 “ 互联互通” 第十八章 中国的大国外交 结论 如何与欧洲打交道 参考文献 后 记
2/3页欧洲战略问题及中欧关系读后感篇三
买到书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关注欧洲研究领域的大部头还是太少了。因此对这本讲欧洲战略、讲中欧关系的书非常期待。作为常年混迹在欧洲的人,我首先看的是结论,即《如何与欧洲打交道》。能看出作者确实具有非常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长期研究欧洲问题的丰富经验,从“三个欧洲”的角度分析我们如何认识欧洲、如何与欧洲打交道。“世界之欧洲”、“欧洲之欧洲”、“中国之欧洲”。这样的论述既具有高度的战略视角,又兼具现实指导意义。
我喜欢历史,因此对第三编的中国与欧盟关系的部分最感兴趣。以前也读到将中欧关系比喻的中外文章,但这本书不是只停留在所谓的“蜜月”、“婚姻”这些修辞,而是用非常精准的理论分析与详实的案例将中欧关系的风风雨雨做了具有逻辑链条的梳理,把庞杂的历史背景与跌宕的双边关系抽出主线落实在笔下,读起来畅快明晰,尤其是对于“适应与重塑”这部分的讨论很生动,材料也很新,很有代入感,解答了我诸多工作中的困惑。结合前两编关于欧洲一体化、欧洲安全的内容,这种论述在全球格局深刻变化的当下,为理解和应对中欧关系的未来挑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让人觉得佩服的是中国与欧盟国家关系这几章,很多书写到这个部分就会非常泛泛而谈,为了应付几个国家而强行对比着写过去,非常无聊。但我觉得作者抓住了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本质性特点,有一种拎住了、拿捏住的爽感,体现出了大家风范。工作关系,我经常与不同欧洲国家的工作人员打交道,能感觉到作者说的确实是我体会到了但没有总结出来的感受,打算之后和对方交流一下,从中国的角度看待这些国家以及他们在欧洲的位置。
再提一个一开始读没有注意到的点,我认为作者的语言相当凝练,措辞精准,通篇没有水的内容。我读书最不喜欢很多学术著作车轱辘话来回说,很多没有意义的内容大段堆砌,反而不利于观点鲜明,这本书就没有这个问题,虽然时间跨度大、议题涵盖广,但主题明确、观点突出、站位很高、酣畅淋漓。全书读下来没有艰深拗口的地方,个人还是非常欣赏这种兼具学术性与文学性的行文风格。唯一的遗憾就是感觉有些内容还可以再多写一点,特别是欧洲现在也处于一个不太稳定、甚至说是变革的时代,也许这些更近期的研究观察还要放到下一本书里?
总之我个人认为不论是学术研究者、政策制定者,还是关注欧洲问题和中欧关系的读者,这本书都值得一它不仅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兼具战略思考和现实关怀的佳作。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