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至少今天不内耗读后感精选

至少今天不内耗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14 13:45:10
至少今天不内耗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5-04-14 13:45:10   小编:

《至少今天不内耗》是一篇感人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即将离世的癌症患者的心路历程。在面对绝境时,他选择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希望。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至少今天不内耗读后感篇一

一个团队中,一部人向东走,一部分人向西走,拧不成一股绳,这就是内耗!

一个人心里想的太多,陷入焦虑、烦躁、恐惧、自卑等情绪中,这也是内耗。

这种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痛苦,是一种精神内耗,也叫心理内耗!

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怎么经得起内耗?

怎么才能停止内耗!《至少今天不内耗》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内耗的原因,列举现代人在职场、在家庭、在自我成长中常见的内耗场景,并给出了应对的办法。

现代年轻人,精神内耗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正确对待才是当务之急?

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就提出了“齿轮”临时修复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卡顿”。

其实内耗就像一部运转的机器,突然卡壳了,那首先就要找到卡在了哪,调整卡壳的零部件,把错的齿轮归位。

我们心里的卡顿感和枯竭感也是卡在了某一点,通常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出现了当下对立的因素等情况。那么,找到卡顿的卡壳的地方,调整“齿轮”,疏通内心的堵塞,这是停止内耗的第一步。

书中不仅给出了及时停止内耗的工具,还有11个恢复能量的方法,按照步骤练习,能帮助我们识别心理模式,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能量。

1/3页

至少今天不内耗读后感篇二

叔本华认为,人类的确应该羡慕其他动物,人类的一生是痛苦的一生,“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不容易,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活着付出代价,人生下来就是遭罪的,很少有人能逃脱这样的宿命”。

在《至少今天不内耗》这本书中,作者针对现在人们普遍遇到的精神内耗的问题,提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建议,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恢复能量,拥有更加轻松自在的人生。

每个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不一样,我们感受到的精神内耗的次数和程度也会有区别,然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精神内耗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烦恼和痛苦。

出现精神内耗的情况并不一定是在我们人生的关键抉择上,还可能在日常的诸多小事上,这些小事可能会对我们而言有着独特且深刻的含义。

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到,流动的自我是消减内耗的能量来源,而想要获得“流动的我”就需要照顾好恐惧和焦虑。

对过去的悔恨以及对未来的焦虑,常常会让我们陷入到内耗的思维之中,因为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未来的事情还没有来到,这些事情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对未知的恐惧同样值得我们警惕,因为这种恐惧是很抽象的,我们没有办法在事情发生之前去准确的判断。而我们要做的并不是让自己的焦虑与恐惧完全消失,而是用一种更加平和的态度去看待自己情绪上的波动。

作者还谈到了人际关系上的一些应对方式,很多人会在社交过程中下意识的去讨好别人,包括不敢拒绝别人的所有要求。但类似的行为也会让我们产生精神内耗,因为别人的要求很可能带给我们许多负担。

这本书中提到了许多实用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缓解精神内耗,值得我们阅读学习。

2/3页

至少今天不内耗读后感篇三

说真的,现在生活里好多人都在和“精神内耗”较劲,我自己也常常被它缠上。这本书就出现的刚刚好。在书里作者说呀,内耗不是什么心理疾病,其实是自我关系错位了。

书一开头,作者就给了个超实用的小工具,叫“齿轮临时修复法”。一共三步:先找找哪里卡住了,再轻轻调整卡住的零件,最后让齿轮自己慢慢转起来。比如说,你心里总想着“我必须事事完美”,可现实里又难免出错,这就是齿轮卡顿啦~作者说,这时候可以试试把“完美”的标准调低一点,或者多念叨念叨真实发生的事:“虽然这次没做好,但我学到了新东西”。配合着想象未来顺利的画面,把心里缩成一团的焦虑慢慢摊开。不过这个方法得常练,书里第四节有详细的步骤,花几分钟跟着做,还挺管用的。

说到内耗的原因,作者总结了三种“错位”。第一种是和周围环境合不来,第二种是人际关系里总有疙瘩,第三种呢,就是对己太苛刻啦。解决的办法叫“归位”,其中有个练习叫“第三只眼”——想象自己飘到半空中,看着地面上的自己焦虑不安的样子。这个时候呀,可能会冒出好多害怕的情绪。作者说,恐惧其实是内耗的小尾巴,要么来自过去的小伤疤,要么是对孤独、未来这些大问题的迷茫。

怎么和恐惧做朋友呢?作者教了两招。第一招是收集“力量画面”,想想生活里那些你特别勇敢、自信的瞬间,把它们像照片一样存进心里的“小相册”。第二招是给恐惧“建档案”,把害怕的事儿分成四类:具体又伤过心的、具体但没那么严重的、抽象又让人揪心的、抽象但还能接受的。给每一件事编个号,写下细节、打打分,最后再试着重新“拍”一遍这个“小电影”——把害怕的结局换成温暖的版本,让心里的光慢慢亮起来。

书里还有个观点让我愣了一下:因为自卑,有时候,我们好像“主动”选择了内耗。原来呀,自卑的最里面藏着恐惧,为了赶走自卑拼命做的那些事儿,反而成了新的内耗源头。还有控制欲也是,一点点想掌控没关系,但要是总想把所有事都捏在手心里,一旦落空,心里就乱成一团麻了。

跟着书里的练习慢慢做,最后会走到一个词——接纳自己。可这个词听着好难做到对不对?作者换了个词叫“臣服”,还设计了“七维臣服”练习,带着我们一点点找到耐心、自由、安全感这些能量。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真的懂我们心里那些说不出口的纠结。书里没有大道理,全是能跟着做的小方法,章节和章节之间像串珠子一样连在一起。所以真的要从第一章慢慢读,跟着练习,别急着跳页。说不定读着读着,那些缠着你的内耗,就悄悄松开手啦!

3/3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