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1000字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25 20:06:05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5-04-25 20:06:05   小编: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这本书深入剖析了成功程序员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模式,强调了高效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提出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程序员提高工作效率,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这本书对于想要在编程领域取得成功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指导手册。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一)

看了太多程序员必读的书,咋必读就有这么多呢,啥时候能读完。如果只选一本程序员必读,我想选这本!这本书基本改变了我的编程习惯,使我重新树立了职业使命和价值观。还让我去了个好公司(作者和译者都在的公司,哇哈哈)。

1/15页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二)

很技术很技巧的一本书,介绍了很多工具可以用来提高开发效率。

针对不同的系统MAC,LINUX,WINDOWS都有介绍,非常实用。

尤其那个重构到每个函数不超过五行代码的方法,让我膜拜啊。。。

2/15页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三)

由于时间和历史原因,书中一些实际例子可以不必太在意。没准现在已经有了更好的替代品,但里面的思想——加速,专注,自动化,规范性这些法则则是不变量。应该把握,然后你自己就能发现许多可以提高自身效率的方法。而且,可能是你的专属方法。

3/15页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四)

我才看完第一部分,我觉得这本书项目经理肯定喜欢他所有的程序员都看过这本书,我们头看见我的这本书时就露出了喜色。。。

前边主要讲述了如何高效的去工作,他的思想不光是指程序员。

有时候可能你觉得这样工作是个好主意,这本书将所有的“好主意”系统的将给了你

4/15页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五)

第一部分总结的很不错,有些话很值得大家去思考,适合所有人,不单针对程序员

第二部分是小众的,如果不是以纯粹的编程为职业的话就看不懂,而且没必要看懂

不过只是第一部分就值回书钱了

那些法则应该作为行为准则去推广的

而且应该进一步展开来写

5/15页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六)

很不错的书,是一位有很多项目经验的人写的经验。教你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我觉得生活中就应该是这样的,利用电脑,让你的生活简单,高效起来。我觉得这种能力需要慢慢磨练,虽然,我现在这方面能力较差,我要慢慢利用所学,让生活简单起来,就像越狱里的迈克,他能将所学所会运用到极致,这才是知识的魅力。

6/15页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七)

kent beck曾经说:”我不是一个伟大的程序员,只是一个有好习惯的优秀程序员“。 这本书的内容不是别的,就是”好习惯“的总结。 快捷键、自动化、提升效率的工具,等等都是看似琐碎的东西,但这些就是提高生产力的好习惯。 可惜在已经有了很多经验和好习惯之后才能读这本书读到会心一笑。而年青缺乏经验的程序员未必会喜欢和读懂这样一本书。

7/15页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八)

用了半天时间还算细致地翻完了这本书,粗粗地算了一下,我大概了解其中95%的方法和技巧,平时在工作中经常应用到的有超过80%,读到很多地方也能不自主地点头——是啊,我又何尝不是经过多少次实验和论证才选择了这种方法/这个工具。

但是,扪心自问,我能自称是“卓有成效的程序员”吗?显然不能,恰恰相反的是,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完全缺乏效率、办事拖拉、时间管理上极为糟糕的程序员。

所以,技巧真的不是全部。就算掌握并应用了书中全部的技巧和工具,也不能保证就一定卓有成效。

8/15页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九)

前几张主要讲的是如何提高在电脑上的工作效率,其实和技术没太大关系,适合所有人看。

我就把电子书发给了很多好友和同事看,反映都还不错。但里面提的思想时候的,不过至于使用什么软件就因人而异了。

例如关于快速启动工具:我用Windwos7的开始菜单,有人用Win+R,有人用launch……

关闭气泡通知也不适合任何人。

另外我还用Rescue time来记录时间。

后几章稍微专业点,略略的看看,没什么特别吸引我的…… 我不用宏,也不会用。

9/15页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十)

这是一本写给程序员看的书,也是一本帮助程序员提高生产率的好书。每一个程序员,都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懒人”,把更多的重复工作交给程序去做,让计算机“跑”的更快,而不是我们自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中提到了很多有用的好习惯和实践,帮助我们更好的驾驭开发工作,如“使用加速器打开文件”,“使用浏览器地址补全”,“更频繁的使用find/grep而不是可视化窗口” 等等。

这些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难以掌握的东西,只要用心,实践、持续改进,我们都能成为“超人”--超越昨天那个自己的人!

10/15页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十一)

在互动网上看到这本书的目录以及一些专家的推荐序,在看雪论坛里下载了这本书的样章。

在翻译良莠不齐的IT外版图书市场,能够翻译得如此行动流水般的著作并不多见。

所以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痛快,效率超高。而这本书正好又是讲如何成为一名有效率的程序员,看完三章后,不得不被作者的水平所折服。大呼过瘾。

自私一点的想法,我很不想推荐给大家,因为如果大家都按照书中的方法做,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但最后我还是要忍不住的在这里写下我对这本书的崇拜。

后来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和译者同出自一定公司,如此完美的翻译真是历来罕见。

如果你有还怀疑,如果你还不相信,那你就打开这本书一探究竟吧。

11/15页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十二)

“薄薄的一本书(英文版224页,中文版215页),共分16章,兼顾概念和实践两个方面,既介绍了加速、专注、自动化等等提高生产率的“先进”思维观念(譬如“多用键盘少用鼠标”,“消除干扰集中精力”),也给出了在设计、分析、构造、元编程、多语言编程等等多种任务中贯彻前述思想的若干实例(譬如 “用全面测试保证质量”,“选用最省事的方式/语言完成任务”),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引用Yurii

我个人感觉就要学会用工具,上次在看有一篇工具的力量的文章。然后就是专注高效的完成你的工作。学会记住一些常用的命令行,及一些快捷键会更快。就如有一句话一样:首选键盘而不是鼠标。

我想到以后我经历一些事情的时候在读这本书,可能会更有体会了。;)

12/15页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十三)

实际个人不太喜欢这本书,很杂乱,一会mac,一会儿linux,一会儿windows的。特别是关于GUI系统的一些工具和方法,并不“那么”有助于提高生产力。而且,对于不熟悉三个平台的人来说,很多工具根本就无用。

难得的是,书中的思想很好。总结了几点提高生产力的“策略”。

第二部分关于实践显得很鸡肋,加上翻译带来的一点小差错,读起来挺流畅,读完第二部分收获不大(也可能是个人已经习惯了其中一些工作方法吧)。

个人觉得,第二部分系统地补充一章:建立高效的工作环境,或许会更好。可以从基本的开发工具(编辑器,编译器,工程管理,调试工具等),到项目管理工具(版本控制,持续集成,文档生成,缺陷跟踪等),再到系统平台环境(命令行,脚本环境等)。这样或许和第一部分有一定重复,不过本书本来就很薄,重复点或许会让读的人有“系统感”。

13/15页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十四)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上次在京东半价买了这本书,一直没来得及看, 前几周在地铁上把这本书看完了。

说实话,书里面的观点我很赞同,但是没有觉得惊艳, 因为我本身已经在尝试实践这些观点。

书中的这些观点有如下:

加速法则:减少输入次数,用快捷键/方法启用常用操作

专注法则:集中注意力处理工作,避免额外的信息干扰

自动化法则:贯彻“懒”的原则,减少重复劳动

规范性法则:DRY

书中第二部分是撰写代码时候的一些意识,这些我就不复述了, 是比较常见的软件工程思想。这些思想由ThoughWorks的咨询师娓娓道来也是值得一看的。

我觉得这本书在学完第一门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之后就可以开始阅读。 也就是学生在大三-大四阶段阅读,会对代码撰写规范和风格形成大有帮助。

14/15页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读后感(十五)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让程序员提升效率,更加敏捷.

第一章介绍整本书的结构.第一部分是一些技巧(机制),第二部分是实践(方法)

第二章加速法则,一些增加效率的方法,很有用处.

第三章专注法则,如何使自己专注(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的方法

第四章自动化法则,让命令为我们做事,让计算机帮助我们,或者说更好的驾驭计算机

第五章规范性法则,使得自己或者说所处的团队具有规范化的开发,无论是开发工具上还是开发的模式上.

下面的章节都是关于实践的

第六章测试驱动的设计,让测试驱动帮助写出更好的代码,帮助实现更高效的开发

第七章从工具的角度出发分析代码寻找bug

第八章介绍几个好习惯帮助我们更好的写出优秀的代码

第九章YAGNI(你不会需要它)需要什么再干什么,不要一位的为后面要做的事做准备

第十章从古代哲人的观点出发,指导现在的软件开发

第十一章有标准固然是好事,不要盲目相信标准

第十二章元编程,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和卓有成效有什么关系?????

第十三章通过组合的方法重构出优秀的代码

第十四章多语言编程环境,这章更适合叫Java的前世今生以及其他语言的优势

第十五章寻找优秀的工具,编辑器,

第十六章附录使用命令行,在命令行中获得帮助

15/15页

还剩1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