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具象之力读后感精选

具象之力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5 06:10:12
具象之力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4-25 06:10:12   小编:

《具象之力》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通过对现实主义绘画的探讨,揭示了绘画作品的独特魅力。作者以绘画作品为媒介,探讨了艺术家对现实的观察和理解,并通过绘画作品传达出真实感和力量。文章展现了绘画作品所具有的感染力和表达力,让人对艺术的力量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具象之力读后感(一)

总评:⭐️⭐️⭐️⭐️,还不错的一本小说集,虽然大部分设定更像是奇幻,但依然是值得一读的科幻集

分评:《二重奏》⭐️⭐️⭐️⭐️⭐️

《咒界之缘》⭐️⭐️⭐️

《沼泽之夜》⭐️⭐️

《具象之力》⭐️⭐️⭐️⭐️

——————正文分割线—————————

最优秀的是第一篇《二重奏》,叙事流畅,废话不多,情节紧凑,反转优秀。故事稍微有些复杂,核心设定是利用音乐施展力量(夺舍?),无名的引入使小说的惊悚性提了一大截,最后的反转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最后一篇《具象之力》也不错,缺点主要体现在啰哩啰嗦以及切换视角过于频繁。而且在高潮之前的叙事过于平淡,而高潮都接近结尾了。优点是飞浩隆写猎奇场面是真的有一手,最后的高潮很能调动读者情绪,关于图形作为毁灭的触发器的设定也很有意思。

另外两篇,《咒界之缘》以及《沼泽之夜》则相对平庸。前者的剧情以及设定还是挺有趣的,在科幻小说里实现了西方龙和折叠宇宙的有机统一也是很奇妙的一件事。需要吐槽的是结尾的小反转,很隐晦地暗示是作者创造了男主,给了他一堆巧合,有种打破第四面墙的意味,但是这个反转太生硬了,既不幽默也不惊悚,不知道作者放这样一个结尾的目的在哪。

后者则是我个人认为集子中最差的一篇了。小说设定略显重口——异星生物定期组成一个小女孩,短暂存在后又分解;而双线叙事把节奏打得稀烂,小说想要表达的元素也很杂乱,有感官放大、人工智能以及不可名状的精神病毒等,阅读体验非常不好。

总的来说,飞浩隆的作品更像是奇幻小说,他不是很强调设定的合理性,倒更是喜欢异想天开。但他的作品也不是很“软”的那种,读起来还是比较硬核的,俗称带着脑子看。

这本集子可以借阅一看,但要不要入手收藏,各位见仁见智。

PS.SFW换了纸张很舒服,这本书摸起来确实很舒服。

具象之力读后感(二)

作为非职业作家,飞浩隆的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这本书就收录了他四篇佳作。标题作《具象之力》曾获日本星云赏最佳短篇奖,同年这本短篇集斩获日本科幻大赏。

仅收录的四篇小说来说,能大体看出作者的叙事风格,采用倒叙的方式,开篇先道出部分结局,然后以不断变换的视角讲述故事。我猜想视角的变换是作者为了第一人称叙事而采取的手段,但也使得叙事略显纷乱,增加了阅读难度。

作者擅长场景的描绘,文字之细腻能触及五感,将虚构的场景具象化,仿佛是在用文字作画。虽然是日本作者所写,但读起来有一种欧美小说的质感。

《二重奏》:情节设定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读的《宇宙全能侦探社》,飘荡的灵魂控制产生共鸣之人,为了自己的存在。音乐是情感的释放,艺术与文学在这一篇故事中同频共振,音乐演奏场景与双胞胎兄弟围剿无名合二为一,紧张、激烈、急切而压迫感十足,竟碰撞出奇异的美感,读这段文字时的感受奇特而难以言说,但绝对是正向的。最后的反转出乎意料,第一人称的叙事隐藏了真相,局外人与局中人都早已深陷局中。

《咒界之缘》:利用龙的力量实现类似于空间移动的行为,将古代传说中的龙与现代科幻概念中的时空折叠融合,最终呈现出错位的和谐感。结尾作者打破了故事与现实的藩篱,人物开始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赋予其宿命感,说到底芸芸众生亦是无数巧合的结果。

《沼泽之夜》:生态学家父亲将过世女儿的遗传信息上传在地球物种数据库中,只是想慰藉自己的丧女之痛,但随着其他星球的地球化,女儿被播撒在宇宙各地,而且由于时效限制,只能存在十小时又会逐渐分解。说实话不太看得懂这一篇,部分设定倒是勉强看明白了,但叙事太芜杂,所有文字从大脑平滑地溜走,不剩一点儿痕迹,没有领悟到作者想表达什么。

《具象之力》:图像被赋予了调动人类情感的作用,就像文字一样能使人感到愉悦,但某个图像亦能唤醒人体内潜藏的威能,这股能量足以毁天灭地。颇具美感的文字书写杀戮的场面,更显怪异。最后又以作中作的方式制造反转,让读者也觉得已身在书中。

具象之力读后感(三)

一直以来,硬科幻都是我偏爱的科幻类型,而我平常所看的硬科幻,一般都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直到前段时间,我看到《地球精神分析记录》,突然发现优秀的社科类科幻也是如此精彩。那部作品是以荣格心理学为基础,而最近我接着又看了一本飞浩隆以人的“五感”交织而成的科幻作品集《具象之力》。

具象之力读后感(四)

有人说,科学的尽头是玄学。我寻思,也许是当下的我们还没有找到科学与所谓的玄学之间的桥梁,只要找到了这道桥梁,兴许,玄学也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在飞浩隆的这本《具象之力》中,如果没有那些细致的设定,我们所看到的,只能理解为玄之又玄,然而,正是有了那些科学式的基础设定,我们才能畅快地遨游在飞浩隆塑造的科幻世界中。

本书共收录了4个短篇,最好读的就是第一篇《二重奏》,大概是因为这一篇里独特的设定没有另外三篇那么多。最不易读的大概是本书同名短篇《具象之力》,开篇就容易让读者限于云雾之中,多视角展开也让人有点吃不消。不过,只要领悟了飞浩隆的核心理念——共感,大概就容易接受书中的故事和设定。 在《二重奏》中,飞浩隆是将声音与人的意识关联了起来,在《具象之力》中,则是将声音换成了图像。这里所说的关联,不是说人在听到声音、看到图像之后在脑海之中留下印象。而是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声音或者画出的图像,将自己的意志传达给听到的人、看到的人。这种传达,不仅仅是我们平常的交流那种感觉,更像是给声音图画赋予了灵魂,人的灵魂就残留在声音图画之上。 如果说,人的灵魂,或者说——意志,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保存下来的话,那么,是否意味着“永生”?就像有句蛮动人的话所说,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在《二重奏》中,我们就看到了一位肉体早已消逝的“无名”,ta凭借着“声音的一击”,穿行与一具具肉身之间。 除了贯彻自己的共感理念之外,飞浩隆还喜欢构想未来人类穿行于星际、穿梭于不同维度之间的桥段。在《沼泽之夜》里,飞浩隆就调侃了一番人类的外太空生存之旅,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过就是将一个又一个星球改造成地球。这听起来跟大航海时代之后,人类将一片又一片大陆欧化。飞浩隆将之称为“地球化洗礼”,不管在哪颗星球,人类都以不屈的努力将之持续转化为地球,咀嚼、消化,用熟悉的事物填满周围。 人类似乎在骨子里害怕与自己不一样的事物,看起来总是对探索新环境充满好奇,其实只不过是害怕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有自己不熟悉的危险存在。就像《咒界之缘》里,咒界里的人逃到了这一边,这一边的人却想方设法要到咒界一窥究竟。

具象之力读后感(五)

第一次读飞浩隆的作品,有些期待也有些忐忑——《具象之力》声名在外,但我又害怕日本作品夹带私货。最后读完整本书,不禁感慨飞浩隆确实不负期待。

《具象之力》是本中篇集,收录了《二重奏》、《咒界之缘》、《沼泽之夜》和《具象之力》四篇,均属于飞浩隆早期的作品。

四篇作品虽然主题与风格各异,但都讲述了同样的内核——信息,并将抽象的信息以具象的形式,华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仿佛连语言也同时拥有了力量。

《二重奏》中的信息是声音。音乐不仅仅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声音,还承载了另一种生命的形式。这种生命,可以在音乐的传播与交流之中,与真实存在肉体的生命发生灵魂的共振。虽然整个过程有一丝奇幻的感觉,但谁能说生活中不被音乐所打动呢?我倒是愿意相信,那些音乐的创作者、演绎者的灵魂,永远存在于被音乐唤起情感的瞬间。

《咒界之缘》中,信息的力量更大,足以构建一个完整的新宇宙。可惜,这篇我不大喜欢。

我倒是最喜欢《沼泽之夜》,人类的信息,是一小段DNA的碎片;未知文明,扭曲重塑了那些片段,以地球的语言传达自己的信息。然后诞生了沼泽之夜,那一夜的蛙声、虫鸣、战斗、少女……即是纳昆的信息,是消失不见的原著文明。

到了《具象之力》,信息转而成为更容易看见的图形——徽标。“不可见的图形”是对抗“发现之图形”也是受诅咒的力量的唯一武器,而那种受诅咒的力量,是种足以毁灭世界的瘟疫。

飞浩隆的作品有种暴力美学的感觉,让我联想起《疯狂的麦克斯》,二者都极具冲击力。

我喜欢《二重奏》里对音乐的具象化,像是声音将人的感觉从体内拔起,随着旋律共振,甚至都开始好奇,书中提及的那些曲目,听起来会是怎样。

《咒界之缘》将华丽的感觉延伸至宇宙,到了更高的维度。

而《具象之力》中,更是将视觉冲击发挥到了极致,让人差点迷失在百合洋的旋涡之中。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沼泽之夜》里纳昆的湿地。在夏至之夜,似乎可以依稀感受到夏夜的闷热,虫鸣、蛙声,似乎还有沼泽的水泡声,让我想起了池塘。然后“蜘蛛”打破平静,水兽反击纠缠,却在不起眼的沼泽生物缓慢而绵长的绞杀之中,回归沼泽,还原为最基本的元素。最后,少女在月光下出现……

我会喜欢《二重奏》可能是源于音乐的共振,而且整个故事的节奏也非常好;《咒界之缘》就有点玄幻的感觉了,而且有种为了冲突而冲突、为了反转而反转的生硬感;《沼泽之夜》的氛围感很好,除了阅读的刺激感,也有更深思考的方向,是我喜欢的类型;《具象之力》本可以成为我最喜欢的一篇,百合洋的旋涡是真的有其独特的魅力,但不断切换的视角和仓促的结局,把华丽的袍子撕得七零八落,你永远不知道哪个“我”是哪个人物……

很难界定飞浩隆作品中科幻与奇幻的分界,或者两者皆有,不管怎样,他华丽的故事总是值得一读。可惜,如果他能放下一些第一人称叙事的执念,或许会更好一些。

具象之力读后感(六)

第一次见到飞浩隆,还是在 2007 年的世界科幻大会上。那是日本首次承办世界科幻大会,也是世界科幻大会第一次在亚洲地区举办。日本科幻作家俱乐部办了自助酒会招待世界各地的科幻界人士,胸前挂着宝丽来相机的飞浩隆就在人群中穿梭来去,给参会的人们拍照留影。我和小松左京的合照也是飞浩隆拍的。

其实当时我还没有怎么读过飞浩隆的作品,更谈不上翻译。虽然 2006 年《科幻世界·译文版》杂志上刊登过飞浩隆的《沼泽之夜》,不过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直到一年之后,杂志又刊登了他的《二重奏》,才进一步发现飞浩隆的风趣——不是因为小说本身,而是当时有人在某处论坛(好像是豆瓣?)发表感想说“题材不新鲜”,结果不知怎么被飞浩隆看到了(可能每个作家都喜欢在网上搜自己的作品名字?),然后这句话就被他拿去做了自己博客的标题。

写这篇后记的时候我又去他博客看了一眼。嗯,没错,到今天还挂着呢。

再后来有幸受邀翻译《废园天使》,翻译期间也有多次邮件往来,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在中文版问世后飞浩隆发来的邮件。原话记不清了,大致的意思是,希望能整理一些大陆读者阅读后的感想发给他。

果然还是很在意读者的评价啊(笑)。

飞浩隆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人。按照日本科幻界通常的世代划分,算是第三世代的作者。他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于读大学期间的 1983 年,后来陆陆续续又发表了若干中短篇,但在1992 年发表《二重奏》之后,陷入长达十年的沉寂期,再也没有发表过新作,直到 2002 年才以《废园天使》重新登场。顺便说一句,日本科幻界的第一世代是星新一、小松左京那一批;第二世代是梶尾真治、山田正纪那一批。《废园天使》出版的时候,还用过“山田正纪第二”的宣传语。

在日本的科幻作家中,飞浩隆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因为他除了科幻作家这个身份之外,还有作为地方公务员的正式工作。据说他的日常生活状态是:每天工作八小时,做饭,开洗衣机,烧洗澡水,然后(如果有心情的话)写几个字。直到今天还能在网上查到他在隐岐群岛的任职记录。当时(2018 年)他的职务是:健康福祉部 身心健康咨询中心 副所长。

不过之所以说飞浩隆特殊,并不是指他的公务员身份,也不是这个“身心健康咨询中心”的工作。而是因为,直到几年前,日本政府和企业都还比较反对兼职。如果是个人爱好还可以接受,但如果是带有一定盈利性质的业余工作,通常都会遭到禁止。这几年受到疫情影响,经济状况普遍不景气,日本才开始推行兼职。我记得当年自己在日企工作的时候,有一次晚上吃饭,部门老大就表示过对于兼职工作的反对态度,理由是会影响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

也就是因为写作这种事情的性质比较模糊,勉强能归入个人爱好的领域,因而还能得到允许。但实际上还是有许多作者成名以后辞去本职工作,专心写作。比如我们熟知的小林泰三、圆城塔等作者都是这样的情况。一直没有辞去本职工作的作家,我知道的只有两位,一位是写《冬至草》的石黑达昌,另一位就是飞浩隆。同样顺带一提,石黑达昌也是多年没有发表过新作,可见日本的兼职作家(日本人称之为“星期天作家”)有多难做。

说到飞浩隆的工作还有件趣事。《具象之力》获得日本科幻大赏的时候,飞浩隆正在前往海岛的船上,手机信号很差,所以通知他获奖的电话打了半天都没把消息传过去。最后还是动用了卫星电话,飞浩隆才得知自己获奖。据飞浩隆自己说,当时身边没有同伴、没有家人、没有编辑,只有躺在船舱里呼呼大睡的同事们,他一个人望着船外灰色的波涛和灰色的天空,恍惚间感觉船只仿佛冬眠飞船一般冷冷地前进。

《具象之力》是 2004 年出版的小说集,不过集子里收录的小说都是多年前在杂志上发表过的,只是结集出版时做了大幅修改。各篇小说的初次刊登年份如下(括号里是首次翻译引进的年份和译者):

《咒界之缘》1985 年

《沼泽之夜》1987 年(2006 年,张玲、张真、罗鹏)

《具象之力》1988 年(2010 年,张妤)

《二重奏》1992 年(2008 年,张真、张玲)

按飞浩隆的说法,最晚的一篇距离单行本出版之日也有一个干支的时间差距。另外他还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我的故事大致只有十年的保质期。所以该说这本集子里的小说都超出保质期了吗……

过期是不可能过期的!最多只是题材不新鲜而已!(拟飞浩隆语)

最后再解释一下这个译本的来历。《具象之力》这本短篇集中收录的四篇小说,《科幻世界·译文版》上大都陆续刊登过,虽然译者不同,但各篇的翻译都很精彩,多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这次引进单行本的时候,可能是编辑希望统一翻译风格,因而找到我重译。在翻译过程中,也有借鉴之前译文的地方,借这个机会向之前的几位译者表示感谢。

2023 年 2 月 2 日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