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本书让我深刻意识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多么重要。作者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心得,教导我们如何在工作中保持高效率和积极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充实自己的生活,保持身心健康。这本书不仅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也为我指明了一条健康快乐的道路。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读后感(一)
读完第一部分,总的感觉是失望。
我一直期望读到的鸡汤类,或者说成功类书籍,要么就像兴奋剂一样让你冲动地上进,要么像家电使用说明书一样,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要怎么改变。而最令人讨厌的一种类型就是,啰啰嗦嗦地罗列一堆概念和无用的废话。它就像大学里你会碰到的那种喋喋不休的书呆子一样,一转身就会轻而易举地忘掉这个人。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本书的标题实在起的太大,太过空泛。恰恰是这种空泛吸引了我,让我期待她会在书中怎么讲好这个内容。我不期望她能像我小学第一次去游乐场一样给我一个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我只期待她可以比别的游乐场多那么一个游玩项目就已经值了。
但是,并没有。
所有的东西都以一种夸夸其谈的语气讲了出来:你要按照作息生活,你要笑,你要做有趣的事情,你要学会感恩,你要放下压力……一股过期的腐臭鸡蛋的味道隔着屏幕飘了出来。
也许,躲过这一本书,我的生活可以变得美好一点点。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读后感(二)
最有感悟的五点
① 忙碌并非是智慧、地位或成功的象征,说得极端一些,忙碌更像是屈从、无力或是恐惧的标志。
②对别人发火,其实是我们在转移对自己的愤怒和厌烦,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③将自己的情绪描述出来,承认这种情绪的存在,接受我们的情绪,并不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因为我们不会永远沉溺于同样的情绪之中,沉溺是自认失败,而不是平静接受,接受当下感受的情绪,这意味着我们接受了当下以及当下有限的失望,同时也对未来有所期许。
④自我同情比自我批判的效果更好,即用关切与支持的态度对待自己,并积极的安慰自己。我们允许自己的神经系统以暂停模式运作,与战或逃的应激状态相比,这种状态能增大我们在跌倒之后重新爬起来的概率,也是我们重回最佳状态的途径。这个把从自我批判中解脱出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觉察的过程。
⑤自我同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我抚慰,同情自己,只是因为我们心中痛苦罢了,这种在认识到问题、负面感情和消极思想的同时仍能善待自己的能力,正是适应不适感的关键技能。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读后感(三)
炎热的午后在新华书店略读此书,内心稍有平静。 1.每日日记。蠢蠢欲动许久,感恩日记也是激发积极情绪的一种方式,写出心中所思所想,甚至可以给朋友写一封信,诉说生活。 2.激活笑肌。努力激发积极情绪。 3.养成好习惯。21个小窍门:写下来计划,找出小习惯,抛开野心,小习惯里的关键小习惯,提前做好准备,找出你的触发因素,找到内在的奖励,测量进度,避免自我懈怠,锻炼意志力肌肉,尽量事先做好决策,自我安慰,小睡一会,来点下午茶,别说绝不,后援团的支持,允许自己缓慢的进步,预期失败,当心管他呢效应(破罐子破摔),重新组合修改调整加倍投入,越挫越勇重新开始。 4.不要一心多用。不要思虑过度。 5.友善待人,爱和感恩。 6.情感关系症。忙碌与过劳——在友谊中寻找效率,嫉妒心——为他人的成功叫好,失望——刻意练习感恩,稳定与厌倦——玩点新花样,厌烦与发脾气——学会接受,未解决的冲突——一起解决问题(和平的方式表达不满,先感恩再表达感受,保持冷静),怀恨在心——练习宽恕别人,财富——与他人分享财富(修复小裂痕)。
7.直面挫败。坚毅,勇敢无畏,热爱。不做自我批判,承担责任,改正错误。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读后感(四)
我们周围都有很多成功人士,他们是工作狂,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们的投入和敬业精神,让人钦佩。但是,等退休之后,我不知道这些人中会不会有人后悔,后悔当时没有适当地投入时间和精力给爱人、给孩子的成长、给自己的健康、给存粹的亲朋好友们。读完这本书,让我开始树立“正念”,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努力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这就是读完本书对我的启发。虽然有些读者的评价不高,但我读完后,觉得很实用,很清晰,绘制了思维导图,个人认为还是一本不错的书。知易行难,关键在做。加油努力去实践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思维导图
!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读后感(五)
周末翻完了克里斯汀·卡特(Christine Carter)的《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最近半年,我在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方面陷入了一定的混沌,于是买了这本书翻看。
也许是《人性的弱点》将人性剖析得过于简洁清晰,本书读来让人觉得论理冗长,缺少精炼之感。
客观地说,这本书没有“特别”能打动人的地方,有些具体的建议与作者的理念之间还存在矛盾(如坚决不看广告与享受闲暇)。相较而言,29岁那年读的《礼物》,33岁那年读的《少有人走的路》或许更有共鸣。不过,我们不是常常感到,这类书籍总是要在合适的年龄、合适的境遇下看到才会更有感触?
对我个人而言,较有启发的方面有三:
1. 克里斯汀对于今年五个优先事项的设定。P88。可以作为读者设定每年优先事项的参考。
2. 克里斯汀每天早晨的安排比较有趣,尤其是早晨运动7-10分钟,很受启发。P12-P13,P55
3. 附录部分是对本书的总结。P225。遗憾的是早晨的安排未能总结其中。
不过,正如大多数人所感受到的,合适的书要在合适的时候遇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境遇下,读感常常完全不同。轻松的语句、自如的翻译,如果你正处于工作与生活失衡的状态下,还是可以买来花上一两个小时翻翻看看,兴许可以找到让你心灵栖息的安慰点。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读后感(六)
#1.一个等式。
为解决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中达到最佳状态的问题,实现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的目标。作者提出一个简单公式。
稍作调整+打开自动驾驶模式+解放自己+培养感情+适当容忍不适=甜蜜点。
#2.五个章节。
稍作调整:借鉴橄榄树、成功跑者和远征队员得办法,调整自己的创作与休息周期,可以解决时间和精力,补足能量;并尝试通过积极情绪打造安适的心理状态。
自动驾驶:在理解象与骑象人的机制、习惯的诱因之环后,利用21步法培养好习惯,让大脑潜意识来完成那些需要钢铁意志才能完成的任务。
离开自己:为了摆脱不必要的消极情绪,离开不堪重负的认知负载状态,要学会说不,专注于最重要的五件事,并尝试清除生活中垃圾、杂物与任务清单。
培养感情:尝试利用积极共鸣与人面对面交流,实现积极情绪的共享、生理技能的共享,并做一名有爱的给予者,友好处理各种情感关系病症。
容忍不适。敢于直面内心的脆弱,战胜不确定性、风险以及情感的流露等失败,才是达到亲密点的最佳方式,进而达到坚毅状态。
#3.一个评价。
这本书引用了众多积极心理学书籍和研究的观点,是一本讲如何做的书。但在书中可以明显看到很多知识源头。
比如讲稍作调整(充电模式)时一直提到的心流、比如讲自动驾驶中提到的习惯力、比如最后一张提到的坚毅(刻意练习)等等。
相当于作者用一个甜蜜点公式写了一篇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综述,梳理书中提到的书名卡和人名卡,即形成一个很靠谱的书本。
这本书给四星评价,推荐阅读。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读后感(七)
“你是不是也想工作生活两不误,找到人生最佳的平衡点?
但却发现压力巨大,常常没法享受家庭生活的快乐?
你是否想把该做的事一口气处理完,却仍旧天天拖延?
想让自己的工作更高效、生活更轻松,却无从下手?”
身为职场中的辛苦小蜂蜜,小A绝对是有上进心埋头苦干的一个,在大城市不好混,如果不拿出点真本事来,领导和同事绝对会视你为空气。但是拼命三郎小A越发觉得自己被忙碌的生活缚住了手脚,像上了发条的仓鼠一样在滚轮上奔跑,不敢懈怠却心生疲惫,小A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可能“过劳死”……
让我们看看这些数据:在职场人士中,66%的人表示他们没能把想要完成的任务都完成;57%的人觉得自己和家人共处的时间不够;46%的人觉得自己没有休闲的时间。虽然在100年前我们的先辈需要动手洗衣服,但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娱乐时间竟然更少了!
过度疲劳对一个人的健康、幸福以及效率带来的严重后果已是常识,但由于我们的忽视,这些问题已经席卷了千家万户。我们用机器洗碗,食物也能送货上门,这些方式让生活在许多方面更方便了,但也会让我们一不小心就工作过度。我们全天都可以通过微信、qq和邮件与同事直接联络;我们上班的时间不再从早上8点开始:清晨6点,我们就会关掉手机上的闹钟,开始查看昨晚发来的电子邮件。
新兴技术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但我们用来填充这些“多出来的”时间的方式,往往就是排更多行程,为了更高的目标,赚更多的钱,做更多的事,而这样的循环让我们更加疲惫。除了疲惫,我们的人生链条可能在某一个临界点垮掉,造成我们更大的损失。
“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有什么解决办法?”
在《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一书中,作者克里斯丁•卡特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作为一名身兼三职的单身母亲,生活的重担常常把她折腾得心力交瘁,虽然她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但是每一天的每一分钟,她不是在回复邮件、完成清单上的事项、开车接送孩子,就是在用多任务列表和谷歌日历安排日程。
卡特是研究幸福、复原力和情商的资深研究员,她热爱自己的工作,也经常帮助别人找到幸福,她自己的一套生活准则也曾经帮助她更加高效的工作,但是10年过后,在自己一场意外的疾病中,卡特发现,她已经不在甜蜜点击球了。
(甜蜜点:甜蜜点是一个在球具广告上常见的宣传名词。每一支球杆的杆头,都有一个用于击球的最佳落点,能与球碰撞出最为“甜蜜”的美好感受,因而在高尔夫的专业术语里被叫做“甜蜜点”。)
经过探索和思考,卡特重新找到了乐享人生的方法,打造了甜蜜点等式,而《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的内容就是针对这个公式的真人实践,并且,实践起来并不复杂。
稍作休息+打开自动驾驶模式+解放自己+培养感情+适当容忍不适=甜蜜点
稍作休息:
卡特认为,如果不玩乐,我们就会产生焦虑。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放松身体、恢复活力。比如,和孩子们玩躲猫猫、放开嗓子唱自己喜爱的歌,和爱人共舞,或者去到户外,让阳光洒在你的脸颊上。唯一的规则是:在这段休息的时间里,你所做的事情必须让你放松或给你带来乐趣,不能和“有效任务”沾一点儿边。任何你不得不做(比如冲澡和吃午餐)或出现在待办事项清单上的事情,都不能算在内。
打开自动驾驶模式:
我们自己也明白应当增加锻炼和睡眠的时间,应当每天多吃蔬菜,虽然我们对未来有美好的期待,但实际行动却差之甚远。
因此我们需要把这些有益的活动变成习惯,适度奖励自己。书中详细阐明了用“21步法”养成好习惯。
解放自己:
没完没了的手机提示音,永远找不到东西的抽屉,清单上的一堆待办事项,老板打来的连环夺命call,客户的请求,朋友的追问……想从这些纷扰中解脱出来,我们必须要学会断舍离,学会说“不”。
卡特给出的建议是确定你的5大优先事项,对其他事说“不”,并且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总想着另一件事。如果有必要,我们甚至需要调换一下我们的智能手机,让它的功能简化。或者,你可以做最简单的事情:什么都不做。
培养感情:
你知道快乐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吗?披头士乐队的歌里早有答案:“真爱至上。”良好的情感关系不仅能让我们更加快乐,还能让我们更加健康和成功。想要增进与他人的情感关系,我们需要培养积极的情感;对于那些招人讨厌甚至伤人感情的人,我们则要用止损的方式加以应对。
《小王子》里有一朵专属于“我”的玫瑰,它与千千万万朵玫瑰的不同之处在于我在它的身上投入了精力和感情,拿出了真诚和爱。卡特则从更为细致的方面入手,详细讲述了到底怎么做。比如,别让手机疏离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还有,每当心神不定或是感到不自信时,试着对他人伸出援手,你会发现世界会变得不同。
适当容忍不适:
将目标设在自己的舒适区之外,我们的成长潜力也是最大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承担心悸、丢脸、犯错乃至惨败的风险。如果能挨过这些关卡,那么我们就能培养新的技艺和能力,从而帮助我们离卓越的目标更近一步。
作者在书的结尾写道:大家会记得勇往直前的你,会记得欢欣雀跃的你;他们会回忆起你的古怪习惯,会回忆起你如何与恋人破镜重圆,还会回忆起你是如何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承担起责任的。大家会因你的激情和活力记住你,也会因你的勇气记住你。最终,你的崇敬之心、你的感恩、你的慷慨、你的乐观,尤其是你的爱与同情心,都会深深地永驻于亲友的心间。成功只是副产品,做好最重要的事,自如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乐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