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地下手记》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年男性的内心挣扎与社会压力,展现了他们在家庭、事业与自我认同之间的矛盾。文章深刻反映了中年危机的普遍性,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深思。
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读后感(一)
读了就知道了 作为一本台湾作者的书只卖20多块 价格比较合理 不好看也没亏 如果你实在闲着没事做的话........相信我 整本书读完了 真心没任何感觉 第二天起来 都不知道在书中觉悟或感受到了什么 一个字 牛!
1/14页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读后感(二)
看了名字和作者想读一读。
在某次当当的活动中买了,但是一直没读完。
就是莫名其妙的读不下去,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可能是不习惯这种写作方式?
但是文笔流畅,也没有违和感,就是读不下去。
遗憾
2/14页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读后感(三)
做作!!!!诗体文 第一次看不透但感觉还有点味道 第二次 做作!!!你们看完了就知道了 !!!!!!!!!!!!!!!!!!!!!!!!!!!!!!!!!!!!!!!!!!!!!!!!!!!!!!!!!!!!!!!!!!!!!!!!!!!!!!!!!!!!!!!!!!!!
3/14页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读后感(四)
喜欢一个男人跟想和一个男人长久生活或结婚时两回事(P6)
——我知道你们不是不喜欢我,只是现在不想帮我生孩子罢了……
真正的好男人好女人是会让对方做自己的人(P9)
——我爱你,不是为了改变你……
喜欢看作者在《时代报》上的专栏,所以去看了《爱的一百个提醒》,很赞。这本书一在台湾出版,就很期待。今天终于看完了,就觉得吹得比写得好。“不了解中年男人,就休想收服任何男人!(封底)”,正文实在是弱爆了……
111015下水18
4/14页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读后感(五)
跑完步
去书店买《面具之上》没有买到
搜了一下你们说的许常德
就只有这么一本
中年男人地下手记
我站那看了三分之一
也只有前三页适合我看。。。
我怎么看这么俗名的书
冻死活该!
。。。。。。。。。。。。。。。。。。。。。。。。。。。。。。。。。。。。。。。。。。。。。。。。。。。。。。。。。。。。。。。。。。。。。。。。。。。。。尼玛 评论太短了。。。。。。。。。。。。。。。。。。。。。。。。。。。。。。。。。。。。。。。。。。。。。。。。。。。。。。。。。。。。。。。。。。。。。。。。。。。。。。。。。。。。。。。。。。。。。。。。。。。。。。。。。。。。。。。。。。。。。。。。。。。。
5/14页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读后感(六)
许某人的书看过,看完颇有心得,站在睿智的词人肩膀上看感情的潮起潮落,还是很有时尚感的。
喜欢这种时尚的感觉,看着他们的书,能接受到最新鲜的感情资讯。
虽然爱情是亘古不变的两大话题之一,但是每一时代的爱情都不免打上时代的烙印。远如汉朝,从上至下男女通吃;魏晋时期,傅粉的男人妖娆似女人,五石散撑起了男人的感情,飘逸如王羲之也不能免俗。近如下乡浪潮中,在农村找到伴侣似乎是时尚,未曾牵手的爱情压抑得成为风流。
而在我们这个时代,爱情的时尚是什么?无形无影的爱情似乎只能在时尚杂志里摸摸它的脉络,所以时尚的丫们总是时尚杂志的拥护者。
词人出的书,就是时尚杂志的一种延伸。
词人出书的水平,最近怎么看怎么都有些像主持人出书了。那天看《老梁看电视》,说主持人出书,好书甚少,却卖得甚好。词人出书何尝不是。
说实话,许常德的上一本书《爱的一百个提醒》写得还是不错的,含义深刻处、发人深省处、奇思妙想处颇多。我的读书计划是每天看一篇,近四个月看完,很受益。
之前看过林夕的书,无限唏嘘,觉得词人的敏锐和思想都很超前,读过确实有所裨益。
后来再看方文山,其中对中国文化点点滴滴的渗透和珍惜保有,让人在反思中考量着前行,中国文化的痛,感同深受。
然而这本《手记》,很多地方的观点其实还是在重复《爱的一百个提醒》,写作形式依然是以类似歌词分行的方式,但是篇幅明显增加,洋洋洒洒,却真是形散神也散。其中大多观点较模糊,可留用的地方挑挑拣拣却又少之又少。书的价钱却照前一本翻了倍。
如果名人出书只是为了钱的话,那真如老梁所说,是在坑害读者,看了还不如不看。
所以名人一定要爱惜自己的羽翼,用真心经营自己的形象,莫要把一切都放在利上,断了自己的善缘。
综合来说,这本书很纯粹的闲书,放在家中常放书之处,有空时随后翻翻,打发一下零碎的时间罢了。间或对家里的男性生物有些异味的了解,因为许常德这样的男人可真不是我们家里一般的男人,他的想法若不特立独行,就当不了这么多年词人了!
权当解闷吧!
阅读人群:35岁至45岁的女人
6/14页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读后感(七)
我们过去知道的许常德,是个情歌圣手,写过我们耳熟能详的《城里的月光》、《如果云知道》、《往事随风》……他应该是柔软感性的。而近几年,他却似乎专注于情感方面的研究,接连出了好几本情感书籍,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情感类作家。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许常德另外一面,他理性甚至冷酷无情。他用现实的角度、辛辣的语言毫不留情地揭穿了人们对婚姻的美好假想,扯烂了男人的遮羞布,把他们暴露于天光之下。
《中年男人地下手记》是许常德第三本情感类书籍,这本书是写给女人看的。他说,想要收服男人,就要读懂男人。我们看过“旅行指南”、“购物指南”、“求职指南”等一类指导性书籍,那么,这本《中年男人地下手记》当属“情感指南”,而且还可细分为“中年男人指南”。大多数女性想必会被吸引住,想尽一切办法读懂身边的男人。但是这本书同时适合男人们读,它可以让男人更懂自己。
孔夫子有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到了四十岁这个关卡,应该具备了一定的判断力,树立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对周遭也应该看得更加透彻。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男人因为肩负对婚姻家庭的责任、妻子强加的期许,他们必须努力营造出一个家庭婚姻童话。为此男人常常变得虚伪,身上裹着遮羞布。许常德为了让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看清现实,决定无情地扯破男人这块遮羞布。当男人完全赤裸地毫无负担地呈现,才能更自由;女人也必须学会更独立,男人不是给你用来依靠的。许常德告诫所有女性:男人要拿来享用,不是拿来囤积的。
许常德人到中年突然转型写起情感来,想必这个中年男人在生活中提取了不少经验,他把作为一位中年男人的感悟都写了出来。中年男人们读这本书也许会有所震惊,怎么能够被自己的“队友”如此赤裸陈列出来呢?但也多亏了这位“队友”,替大家说了藏在心里不敢说的话。
《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读起来有点类似于语录,形式也同许常德的歌词,由句子凑成篇章。但句句都幽默机智,且点滴皆来自生活体悟。许常德在步入中年行列时也重新对生活有了一番思考,如今的他想拾回“新人”的感觉,除了音乐创作、书写情感、拍电影等,也尝试小说创作,从他不同形式的尝试中,说不定又能提炼出对男人女人、情感婚姻的全新体会。
7/14页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读后感(八)
这年头,萝莉控正太控御姐控大叔控,各种审美各样喜好,反正总有一款适合你的;这年头,谁都能出书了,那些本就以卖字为生的大词人们又怎会放过这大好时机;这年头,两性关系越来越开放了,什么老少配什么姐弟恋都不在让人大惊小怪了;这年头,收视率最高广告卖的最好的大概就数相亲节目了,于是每个电视台都开始乐此不疲的演出一场场真人秀……
可是,关于男人、女人、爱情、婚姻、承诺……多少人真的懂了呢?于是这位摩羯座AB血型的中年老男人,著名词人兼感情专栏作家许常德先生,给广大女性写了整整一本书的辛辣忠告,告诉你那些“男人绝对不会告诉女友的心情秘事”。虽然这是本写给女人看的男人书,但不得不说许常德先生对于女性心理的了解程度之深不是普通男人可以比的,正好在听着另一位大名鼎鼎大词人林夕给张惠妹写的新歌,心里就想着他们这些中年老男人怎么就能把女人的情绪诠释的如此到位呢?这大概就是情歌圣手们的职业素养吧。
男人跟女人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各种纠结不清的故事吧。男人总是说女人善变不知道女人在想什么,而女人也一直抱怨搞不懂男人的心。而许常德告诉众女性:“不了解中年男人,就休想收服任何人。”可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大概就是“了解”两个字了,你以为你知道了,你以为你明白了,你以为你是了解他的……可是那都是“你以为”,或许真相很会让你很崩溃。因此,许常德先生还严谨得告诫我们:“付出真的是一件很容易上瘾的事,两人感情的交融要懂得勾引对方向自己付出。”
许常德在这本书里写了很多敏感的话题,很多男人不愿提及的话题,又不禁感叹台湾在感情和性方面确实是比我们要开放很多,不仅敢做,而且敢说。之前看陶晶莹的新书《我爱故我在》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感觉,看完这本书更是觉得许常德先生可真是“妇女之友”啊!所以能把情歌写得如此之好也就不奇怪了。不知道广大男性在看了这本书之后会是什么感受呢?
其实我很喜欢本书中的那些插图,有点抽象风格的漫画,却是一种很直接的表达。在随书赠送的CD中这位大词人也一展了歌喉,其实真的还不错呢,这个男人果然也是多才多艺啊!
“没有清澈的自己 你只会沦为影子” ——这是文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所以不管男人多复杂,我们还是要做清澈的自己,更要懂得爱自己。
8/14页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读后感(九)
读不懂的中年——《中年男人地下手记》
读这本书完全是因为书名,我还以为是一本揭露中年男人内心世界的散文,或者心理学书。可是却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既不是散文,也不是小说,更不是心理学,书的内容竟然是分行写的,那么应该是诗了,呵呵,可是你怎么也不能把这个没有韵律的东西叫诗啊。你要说是分行写的散文,也不对,段和段之间还很工整,句与句的长度还有点节奏。呵呵实在很难说这是个什么,总之挺网络的。是一种对文体的探索和尝试吧。
在读这本书之前还真不知道作者许常德是何许人也。这不怪人家名气小,只怪我不听歌。许常德是一个音乐人,一个歌词作家。所以才会用这种特别的文体来表现吧。
中年男人,应该是这个社会和一个家庭的核心和栋梁,可是在这重压之下,中年男人却有很多软弱的地方,比如婚姻日益麻木,年龄日益增长,生理却开始走下坡路,孩子一点一点长大,在家庭中自己的可以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可是事业却忙得要命,却已经基本到达了顶峰。于是中年男人在困惑中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中年男人到底在想什么呢?想家庭,想婚姻,想子女,想事业,想未来?其实想得最多的可能还是婚姻爱情和女人,看看许常德书中的标题就知道了,男人都想自在,是的我已婚,外遇这个东西,第二个人生,看得太少的人请闭嘴,你会一直爱我吗。这的确是中年男人心底最隐秘的东西,不过你以为你看完以后你就懂得了中年男人,那你可就太小看了中年男人这种动物了。
你想弄清楚中年男人吗?呵呵这个好像 比弄清楚自己更有难度,中年男人不像青年男孩的青涩单纯,不像老年男人那么豁达淡然,所以男人到了中年就变成了非常复杂的多面体,里面有魔鬼也有天使,一方面,如同天空中最耀眼的太阳,光明四射,一方面又好似黑夜,深不可测。女人如果想要和中年男人较量,可不那么容易,他们早已不再相信永恒的爱情,也不会为了不问方向就跟着感觉去任何地方。中年男人充满了诱惑的魅力,可是也布满了等着你的陷阱。
男人到了中年就好像许常德的这本书,让你弄不清楚到底是个什么文体,看似深奥,却又很肤浅,好似深刻,却有很简单。
9/14页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读后感(十)
利用放假这两天时间,总算读完了许常德的《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许常德是我特别欣赏的一名词作者,当年许茹芸、许美静、齐秦还有很多上华的音乐都是他来填的词。对于他的书,起初看时觉得很丫还是专心写词去好了。但读到后面,发现还是有一些有趣的亮点和妙语的。在此作以记录,但不代表完全认同。
1.恋爱时的一问一答都充满迷幻药的味道。
2.人只有诱引对方爱你的责任,没有强硬要对方只能爱你的权力。
3.人在婚姻里的过度所求就像开车时的反射动作。
4.明明不擅指挥却拿起了指挥棒,明明喜欢简单却卷进两个大家庭。
5.避开遇到绝路的诀窍就是持续迷路。
6.爱,绝不是法律和道德管得住的,越依赖这种管法,就会全盘皆输,万劫不复。
7.携带太多物品是不利旅行的,而人生正好是个旅程。
8.少拥有一些,多感受一些。
9.中年的感触一如驮着陈年往事的骆驼,总是在长期路过风沙刺眼老是相同风景的曾经。
10.感叹若不能提升到感情,很可能变成恐惧。
11.拥有的最高境界其实是感受,就算拥有很多美食,最后仍是回味滋味。
12.长期拥有会让人忽视拥有,更可能把自己从拥有者转变成管理员,只有保护这个拥有,才能感受这个拥有。
13.很多人结婚不问原因,只是受着隐形的威胁影响,把事情简化成愚蠢,一股脑地追求数字和社交上的满足,不问自己辛辛苦苦坚持的是什么。
14.记忆是需要缎带打个结当成记号的,不然人的一生那么琐碎,能记得谁?
15.人生是这样的,越是牵扯,就越纠缠。想对人相信,就会引来怀疑;想对爱负责,就可能误解了独立;太想掌握人,往往被人掌握;做不到尊重,才会以爱之名行监控之实。
16.如果爱像大多数人讲的那么光辉神圣,那就是奉献,奉献就是不求回报,既然是不求回报又哪来的失去?所以不求回报的谎言在爱里已经为非作歹好几个世纪。
17.当她问你,你会一直爱我吗,她到底要的是什么?是此刻的心安,你说什么其实她都不会信。
18. 婚姻是一场极其现实的供需关系,它从来就不是什么伟大的道德盖出的堡垒。
19.快乐之后人与人之间才有看得到对方优点的可能。
20.爱一个人,如果把所有经历都耗在爱他这事上,下场将得不到对方真心的赞赏,因为你完全忽略了要留给对方爱你的胃口。
21.要抓住男人的心,就先抓住他的胃。目的不是要你为他下厨房,抓住胃口的诀窍就是,不让他饱,不让他饿,让他在饱与饿之间流连,人只有在这个状态才会感谢珍惜并有需求。
10/14页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读后感(十一)
“老男孩”在新时代的人生感悟
评《中年男人地下手记》
我们很多人应该对“老男孩”那个视频印象深刻,当我们长大成人组建家庭以后,我们除了对过往的记忆倍加珍惜之外,还对人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这时候,“老”不仅仅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同时也预示着阅历的增加和感悟的深刻,《中年男人地下手记》就是一个“老男孩”的人生感悟和生命宣言,这种感悟和宣言有着中年男人的老道,还有孩子般的可爱气息。简单地说,这个男人有点“闷骚”。
许常德是一个高产的音乐人,他的作品包括《城里的月光》、《明天的明天的明天》、《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等,以上这几首歌流传至广,也让他的大名得到宣扬。《中年男人地下手记》书中的内容也多为歌词写作方式完成,内容上包括爱、婚姻、性等话题,表达方式更加随意和自然,没有任何的牵绊,就像这个老男人拿着烟,对着老朋友在倾诉自己的心声一样,作者将本书定位为“都市女性心灵读本”,可能是作者想将自己的想法表达给现代都市的女性。而男性同样能从作者的心声中,读懂作者的生活故事,读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其实每次我们每次记住某首歌曲,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更重要的是旋律下的歌词赋予的意义。这本书里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解读,或者结合自己的观察和认识,作者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关于人生和生活的独特见解。比如对朋友的解析,朋就是两个月亮,一个在天上,另一个在你想他在的地方,朋友是多么美好的啊。他对于感受和拥有的解释也很有意义,我们这些俗人整天苦苦追寻各种拥有,但却很少去感受,所以我们觉得很累,甚至为拥有所牵绊,而真正的幸福却更多在于追寻过程中的感悟。
对于男人的责任、男人的苦累、男人对于婚姻的经营等等,作者用歌词一般的语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男人都想好自在,女人只要靠得住;对爱的限制不能带来真情,顶多只能是顺从;我们所有的寄希望于将来,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对现状的不满意;很娘的男人,有时候也很可爱,等等。对于很多社会现象,包括“外遇三部曲”(想象、有意和断尾求生),浑蛋的解释(浑蛋浑蛋,浑起来都是蛋),作者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很有深度,值得好好品味。
还有一个看点应该是作者提出的新时代中年男人应该拥有的胸怀与标准,比如说以前教育是棍棒出孝子,现在绝对不行了;比如说对于外遇的处理,应该是用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处理,或者心平气和去解决问题。这些都是这个老男孩提出来的新时代人生感悟,我们都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很多的共鸣。只是不知道,中年男人的女人们会不会理解?
11/14页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读后感(十二)
这是一个形象有趣的比喻,将中年男人当成是罐头,用色香味来比喻,贴切又生动,我想也只有许常德这样的才人才能想出来吧,如果你对中年男人有兴趣,不了解、想了解中年男人,或者你是一个嫩嫩的“大叔控”,也或者你正处于中年男性的困惑,那么,打开这盒罐头尝尝吧。
许常德,大家都不陌生,华语乐坛举足轻重的知名音乐人、作家、老烟枪,曾经创作的作品被广为流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母爱”真可怕》,用全新的角度来诠释母爱,读了让人动容唏嘘,对作者更有了一种敬畏。这是一本探究描写中年男人现状和心理的都市女性的心灵读本书,以一个中年男人的角度来讲述男人绝不会告诉女友的心情秘籍,内容涉及了男人、女人、爱情、婚姻、承诺、外遇等各个方面,将男人归类汇总,剥开来以真面示人。
读起来很轻松,描写也很随意,形式很活泼,作者延续了歌词的写作风格,没有将书本按照某种特定的题材去表现,颇有一番曾轰动网络的热帖书籍《从不靠谱的LOLI到不靠谱的人妻》之创作者“姐”的行文风范,不知这是否是一种新的流行趋势,就好比“梨花体”的受追捧一样属潮流之作,当然除了形式的雷同外表述方式大有差别,而且作者一改之前的深刻尖锐,在直观犀利中有了些许细微的柔情因素,姑且我们看做是因为以爱之名启笔的缘故吧。只是即便有这样的温柔还是容易让女性从中看见希望的同时,徒增了一点感伤,许常德的文字,就是这样让人向往念念不忘,又让人怅惘感伤,只是从内心来讲,抛却这本书的字数少得有点可怜之外,我认为并没有写出许常德的本色,很难满足看过一些他的作品的读者在内心产生的那种阅读的饥渴。
看完这本书就一定能收服任何男人?这点我更不敢说,一个人的某方面出众需要天分,那么,我同样孤意的认为一个女人要想魅惑征服男人其实也需要一定的天分,并非谁都学得来,但这里暴露的绝对是中年男人最真实的一面,将男人的责任和坚强,男人的迷茫和脆弱都尽显其中,作为走过青春历经艰辛独享成功的男人,有着魔力和魅力,但他们也很复杂,在婚姻爱情中,会生成一种伤,“爱他们之前,请先学会爱自己。”这是一个男人对所有恋上中年男人的女人的忠告。
中年男人什么味儿?打开这盒罐头,有一种美味的诱惑之香,久品,也有一种走味的发腻,每个人大概会品出自己不同的味道吧。
12/14页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读后感(十三)
中年,指四、五十岁的年龄。中年,人生的必经之路。
三十年前,潘虹的《人到中年》轰动一时,一举荣获当年金鸡、百花双奖。片中的女医生陆文婷即要承受家庭的重负,又要攀登事业的高峰,终不堪生活残酷,人到中年,跌倒在人生的跑道上。
十年前,许鞍华的《男人四十》,囊获当年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数个奖项。片中的林耀国,就是个倚重家庭的教书匠,四十岁时却遭遇女学生突如其来地示爱,回望自己青葱岁月来时路,那种内心左右摇摆,要抓住又怕失去的挣扎,有责任又充满欲望的纠结,辅以张学友细腻演绎让无数男观众恨不得搬把椅子,直接坐进林耀国队列。
单纯地透过两部影片,中年女人的压力仿佛来得没有男人那么猛烈。陆医生苦累之后,示弱般地倒进病榻,丈夫即刻嘘寒问暖。林医生就没那么好命,不仅要斩断情丝,还要敞开胸怀去接纳妻子的过去。我看除了康熙,敢问上天再要五百年的男人寥寥无几。
古语云,四十不惑。男人中年,人生赛程过半,不惑与困惑接踵而来。身兼数职的他们,肩负人子、人夫、人父之责,仿佛一切都是别人的,自己空留躯壳。
他,一位四十四岁的男人,捉笔书对中年与众不同的理解。就像在男人的城中打开一扇暗窗,他们瞬时吐一口气。他是著名音乐人、作家许常德,及他的新作《中年男人地下手记》。男人的内心世界是私密的,暗地里的,不与人知的。看书名就知道,他是个即知男人又了解女人的人,否则,他怎知大男人向女人的倾诉,要放在私底下。
许常德先生的歌词创意以男女解读男女见长,被人冠以“鸳鸯蝴蝶派情歌掌门人”的名号。诗经有云,鸳鸯于飞,毕之罗之。俗世男女被包罗在一张情感的网中,剪不断,理还乱。梁祝化蝶,双栖双飞,赋予爱情瞬间的美丽。如此可见,许先生是位将爱情理想与人生现实的思考完全融于创作中的词人,绝不是那类小清新的代言人。他将中年男人生活中的历练包裹在音乐创意中的,最爱许先生作词的两首歌,许茹芸的《如果云知道》和梁汉文的《蝴蝶来过这世界》。
作为情感解读作家的许常德,将人到中年的不惑娓娓道来,尝试解惑。告诉女人,什么样的男人可倾身向许;告诉女人,已婚的男人如何去担负责任;告诉男人和女人,面对外遇的他们要怎样从容看待;告诉女人,正确处理两性关系包容多重要。许常德的两性关系相处之道,绝对是颠覆传统道理标准的,却交付给男人和女人们一把开启围城之门的钥匙,中年感情之城闭塞已久,透过门缝喘口气,哪怕是一声叹息。不妨我们将此书当成中年男人解惑的圣经,谁让上帝的版本里未收录此篇章。
歌词作者也算手艺人吧,书中所有的字句依然是以歌词的形式呈现,那种惜字如金将每个字都装饰成不容错过的景致。让我不禁比起莎翁的十四行诗,中国的唐诗、宋词,在固定的空间最大限度也表现字句之美。限制在极限中的美,更能激发创作的欲望。就像许先生说的,爱情需要的是禁锢,而非自由。谁说禁锢之美不是美?
13/14页中年男人地下手记读后感(十四)
——读《中年男人地下手记》
现在满电视台都在放征婚交友的相亲节目,看得人眼花瞭乱,其中不乏有老中青三个阶段的人群,但最受欢迎的还是大龄男青年,也就是30岁-45岁之间的中年男人。这个世界为何偏爱这个年龄段的男呢?包括那些70后,80后,90后的MM们,他们的择偶标准也选定在这个阶段内,其原因不外乎:
1、成熟稳重:中年男人在年龄上不占优势,不像二十几岁的男生会跟你谈风花雪月,会在你耳边讲着情话唱着歌儿,但是正是这个时期可以充分地体现一个男人对于家庭,对于亲人的感情。由于具备成熟的魅力,周围的人会感觉中年男人是值得依靠的人,并且也是亲切,容易接近的人,他们懂女人体贴女人,知道女人需要什么!
2、经济基础:大家都在批判现在有女人很现实,大家择偶的标准都是有房有车,有些甚至还有要求要多大的房,多好的车,女人选择结婚对象就像把自己摆在货架上的商品,自命其价,愿者上钩。而我们现在的适龄青年,从大学毕业到参加工作,再到攒钱买房买车,如果没有厚实的家底,很多人的生活其实鸭梨都很大,并非人人都是高薪都是稳定,月入上万的白领。但在交友节目中,我看到的中年男人,几乎都是收入稳定,有经济基础的,如果没一定经济基础的男人,现在恐怕都不敢上这类相亲节目了。
3、谈吐言语:知道女人喜欢听什么,怎么讨好女性。中年男人有分寸的谈吐、自信的淡定、为人处事的稳妥、细心待人的圆润以及讨人欢心的幽默感,都是吸引人女性的重要因素。
他们可以对任何一个女子表现的风度翩翩、教养良好,但也容易对任何一个女子表现的冷漠无情,过河拆桥,这点在很多报道上都有听闻过。
这本书噱头十足,书的封面总结了“男人都想好自在!女人只要靠得住?”,这应该是当今大多数男女都期待的最佳状态。而所谓“地下手记”——男人绝不会告诉女友的心情秘事,让充满好奇心的女人们探个究竟,书中对男人、女人、爱情、婚姻、承诺、外遇等问题写得十分独到,绝对是完全站在男人自己的角度而写,虽然观点见仁见智,许常德自己的想法代表不了所有的中年男人,可在很多大观点下,很能代表大多数中年男人的想法。
许先生是著名的写词专家,写过很多很好听的歌,因此写的书也都跟写歌词似的,一小段一小段的,让人读起来像诗又像词。书中很直白地披露出中年男人的所观所感,所望所叹,但我个人总觉得这本书是许先生与太太离婚后写的札记,身为女人,我能够感觉到许先生对前妻的不满,当然他本人能对婚姻对前妻对女儿放下,并且还以中年男人好自在为由,解释离婚的本质。如果说这本书让女人能够真切理解男人对爱情对婚姻对性对外遇的一种追求,那么爱情/婚姻/性/外遇对女人而言,又是什么呢?
所以,我虽然很理解许先生的地下手记,他写这本书出来,其实就是让女人可以理解男人,尤其是中年男人,打破女人们对爱情的幻想,让女人看清婚姻的现实,告诫女人对待性对待外遇的淡定……对女人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不能纵容。我们活着确实不能全为名声为道德为人品而牺牲自己的自由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性爱,但是作为一个男人,顶天立地的男人(我说这话许先生该说我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人了)还是要把责任把事业把家庭放在首位的,什么自由什么靠得住,那都是相对的,人不能活得太自私太自我,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活着,那社会岂不是全乱了套?
许先生,您的书写得透彻心扉,您的语言也辛辣毕露,我们不能像古人满口仁义道德,那是虚伪,但也不能像您一样,希望女人能够完全理解男人,把男人那一些的“不规矩”扶正吧?即使扶正也要看男人是不是还爱着女人,您的一句不爱就分/看不惯就分/接受不了就分/不能理解就分,天天骂却还死缠烂打的女人很烂很低级,实在很无趣也无情。女人之所以是女人,天生就是喜欢做梦,期待完美,坚守爱情,信任婚姻的,不要拿那些现实女,腐女的思想来影响主流审美,或许您现在是非主流,以后也会变成主流,也能看到几百年后女人们真正了解男人后的俯首称臣,大快人心,但是至少目前,我们还是循规蹈矩地生活着,平淡相守,可能也像你说的没有爱情,只能用亲情骗,但是拥有的幸福有情就可以了,不论是亲情还是爱情。
人还是要活在梦想和现实的十字路口比较完美。当然,中年男人真的很复杂,爱他们之前,请先学会爱自己。
中年男人,而立不惑知天命!
14/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