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100字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8 00:00:15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11-18 00:00:15   小编:

《伍尔夫读书笔记》是一本具有深度的读书笔记集,作者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展现了她对文学和生活的独特见解。读后感觉到作者的思维敏锐而独到,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深刻而独特,让人深受启发。这本书让人重新审视文学作品,拓展了对文学的理解与思考。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篇一

维吉尼亚•伍尔夫,一个有神经病底子的女作家,一生饱受精神病的困扰,“意识流”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她告诉我们:“关于读书,一个人可以对别人提出的唯一指导就是不必听什么指导,你只要凭自己的天性、凭自己的头脑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可以了……” 书,就应该这么读——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篇二

越来越感到,对外文作品的译著,能不能持续地兴味盎然地读下去,完全受到译者笔力与风格的影响。

到底是译林的出品,译者笔力甚佳,当然就我个人来说还是存在着偏好。某位译者的文风就不是太合胃口,读起来很吃力。

选的是双语版,但英文版究竟能不能挤出时间来读完,还是未知数。所以读完中文版就直接来评论了。

说是评论,其实只得一句:至少我自己写不出这样的读书笔记。至少我自己不能将读书笔记写得这样有趣。

因此,推荐之。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篇三

《伍尔夫读书笔记》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篇四

这里面比较喜欢的篇幅是《多萝西·华兹华斯》《保护人和番红花》和《妇女和小说》。

大概是受《简·爱》和《呼啸山庄》的影响,对于英国的小说,印象中对于景物和心理刻画比较多,大自然加上主人公的情怀,融合为一体。伍尔夫应是博览群书,对于英国的小说和作者,颇有研究,对于小说里的构造和背后的意图,在她的读书笔记里,较为详实地记录了她的观点。

图来自网络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篇五

这些年读过的伍尔夫随笔译本已有数种,各路译者算起来也有不少,如刘文荣、瞿世镜、伍厚恺、王晓路诸位,但其中再版最多,且最受认可的大概就是黄梅女士与刘炳善先生各自的译本了。

不同版本的选目往往不同,但黄、刘两人各自的风格还是鲜明的:黄梅的文字条理更清晰,在准确传达作者愿意的同时,恰恰弥补了伍尔夫缠绕递进式的文风。这个优点,对比一下原文就会有明显的感觉。而刘炳善更倾向于口语化的表达,正暗合了伍尔夫随笔——以读书类随笔最为明显——的清谈式行文。因而,可以说两人各擅胜场。而这本《伍尔夫读书笔记》大概是两人译本第一次合并出版,其中的选目取舍就很有看头了。

既然是读书笔记,由目录来看,多是选自作者《普通读者》的一、二两集。今天西方学界似乎对伍尔夫的女权意识更为重视,其次是对小说里意识形态的研究,而对其随笔创作的研究反倒有所忽略。其实,伍尔夫的随笔——尤其是读书类随笔——中往往对于前辈散文作家的文体实践津津乐道,而这些文章本身的行文亦是作者文体观的绝佳体现,这方面正是我对伍尔夫作品最感兴趣的地方。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篇六

简直把作家们写活了,但怀着女性的理解与同情,伍尔夫书写的最好的还是那些女作家。

她会中肯的评价《简·爱》总是做家庭女教师,总是陷入情网,这在一个许多人既不当家庭女教师、又不爱什么人的世界里,毕竟是一个严重局限。

她也会惋惜夏洛蒂·勃朗特和简·奥斯丁的早逝,倘若夏洛蒂成为名流,“跟我们难免疏远。她也可能很富裕吧,也可能诸事顺遂吧”;奥斯丁如果活到出名,她可以“去伦敦小住,外出赴晚宴,会见名流,结交新友,阅读,旅行,然后把一大堆观感带回乡间小舍,以便闲时从容享受”。

我最喜欢她谈多萝西·奥斯本,婚前在给未婚夫的信札里展露了文学才华和她栩栩如生的生活世界。婚后便在大使夫人的位置上沉默了。后来有人在她晚年时拜访她,称她“娴静,聪明,了不起”。可是伍尔夫写道,“尽管我们非常尊重这位可敬的大使夫人,但是,在某些时刻,我们真不想要什么三国同盟的利益、尼梅根条约的光荣,只希望多萝西能把她没有写出的那些信写出来。”

好在,我们这个时代里,越来越多的女性能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了。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篇七

对。伍尔夫是一个为了写作而生的人。

她出生在英国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出身剑桥的学者。从小,伍尔夫就没有去上过学,是在父亲的书房长大的。父亲书房里的书是她童年和青年的消遣。由于青年时的伍尔夫受到过伤害,所以她的大半生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的侵袭。

不管这个人是什么样的家庭出身,还是什么样的教育背景,甚至是被人诟病的精神病患者,以上这些因素塑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伍尔夫。没有这些东西,伍尔夫的文学就不完整。

伍尔夫的家庭出身让她从小就受文学的熏陶,使得她从小就极为擅长用文字来抒发情感。伍尔夫像是有天生的写手。她写日记、散文、小说,对文学大家及其作品如数家珍。她的文字都是长句子,像是蹦豆子一样一发不可收拾,还稍微带点儿戏谑,让人感觉像是在耳边叨扰。

伍尔夫看似个小女子,就连写小说也写得自成一派。她和同时代的卡夫卡是意识流派小说的先驱者。她的小说带着这种思维漫游的方式,大概源自她长时间的日记写作。

由于没有收到系统的教育,伍尔夫的世界带着自发形成的天性,她对事物的认识极为真挚、直接,不加掩饰。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优秀作家最基本的品质。

至于伍尔夫的精神病史,出于人的人道主义的情怀来说,她所饱受的精神是值得垂怜的。但是不可否认,正是这样一个羞涩的、敏感的伍尔夫才能给我们如此细致的感受。她将自己内心的话语化成一个个的词语和句子,向我们诉说她脑子中流淌的想法。

从没有否定过,写作是伍尔夫的一种天赋,生而俱来的那种。她的性格是不可喜的,也不是坚强,她甚至无法跟自己的丈夫过正常人的生活。她还对自己的姐姐——凡妮莎有着极其病态的依恋,甚至有同性恋的强项。但是,这又如何?

她在文字的世界里是自由的、坚强的,对欧洲几百年的文学史了如指掌,对各国的文学家如数家珍。她用自己的纯精神的世界帮我们解读这样一个欧洲文学。

她用自己带着些许优越感语气的长句子,给我们讲笛福、奥斯汀,说《鲁滨逊漂流记》《简爱》《呼啸山庄》。她的话语像是没有停顿地一气呵成,像是怕人会走掉不听她讲话一样。在我看来,她真的是一点儿也不羞涩的,也不腼腆的,她甚至是调皮的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篇八

伍尔芙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意识流”小说写作的代表者之一。作为女性作家,又注重描述人们的心理与潜意识,她确实非常的细腻与敏感。她相信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所受到的教育、个人的经历,种种经验都会隐藏在自我的潜意识中,他的心理、性格与行为都受到潜意识的支配。所以,伍尔芙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揣摩,推理、想象,运用女人的直觉,她能够最富深情地描述一个人的沉思,以及沉思时的心理状态。

伍尔芙的代表作品之一《达洛卫夫人》中,伍尔芙的细腻与敏感处处可见。“她有一种极为荒诞的感觉,感觉自己能隐身,不被人看见,不为人所知;现在再也没有婚姻,也不再生儿育女,剩下的只是与人群一起,令人惊异而相当庄严地向邦德街行进。如今她是达洛卫夫人,甚至不再是克拉丽莎,而是理查德•达洛卫夫人。”达洛卫夫人表情肃穆,一言不发,却让你了解到一个孤独寂寞的、不被需要的女人。伍尔芙除去心理,对细节的观察同样细致入微。“瞧!她的结婚戒指滑了下来——她已这般消瘦。是她在经受煎熬呵——却无人可告”。这是伍尔芙备受推崇的理由之一吧。

伍尔芙在阅读其他作者的作品时,沿续着自己的思路。从这本《伍尔夫读书笔记》中表写的随笔中来看,她很少从某一个作品入手,很少去分析一个作品的结构、用词遣句、情节布局等等。虽然她鄙视当时那些以绯闻逸事做为主要内容的人物传记,她仍然会从一个作家的出生背景、生长环境、成长经历等方面去分析这位作家的性格与心理,进而说明他的写作手法,并在他的作品中一一映证。她对简•奥斯汀,对劳伦斯•斯特恩的理解均是如此,她首先探索的是人本身,进而再挖掘人的特点如何在作品中表现。这也符合她对心理研究的重视。

伍尔芙的另一个鲜明主张便是女性主义,在这方面,能看出她偏看简•奥斯汀,却不太支持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伍尔芙主持女性独立,但不能过于激进。“即使受到刺激的虚荣心疼痛不已,即使道德的愤怒热火中烧,促使我们去改良这充斥恶毒,卑鄙和愚昧的世界,那任务也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她并不欣赏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所“编造”的信条,认为女人首先拥有的是精力、勇气和将意愿付诸实行的能力。本书中对伍尔芙有关女性主义的文章很少,只略略提及。

这本《伍尔芙读书笔记》也并未收录一些伍尔芙有关读书方法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是从作者本身开始研究,通本看下来显得有些单调,想要全面了解伍尔芙再去读一读她的经典作品吧。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篇九

与书的情缘

——《伍尔夫读书笔记》书评

文/青禾

"一切事物、一切感情、一切思想都是小说的恰当素材;头脑和心灵的一切特点都值得吸收;一切知觉印象都有好处。"弗吉尼亚·伍尔夫如是说,不知是否因此,有了这一本《伍尔夫读书笔记》。

从笛福、简·奥斯汀、华兹华斯,到奥斯本、斯威夫特、妇女和小说,这是伍尔夫与经典作品共度的读书时光,也是一次因书而生的情缘。爱书人的情结,《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是最著名的一本,由购书日记里的一本本书、一个个作家串联起一段美妙的读书情缘,这是跨越大洋彼岸的缘分,而《伍尔夫读书笔记》则是一个人的读书岁月。但,一个人,仍然足够精彩。

在书中,伍尔夫提到的作品为数不多,却部部是经典。而每一部,从作者到作品,单列成篇,既有对作者人生的观察,又有对作品的多方面探讨,且结构极为严谨,与意识流小说的风格截然不同。在对每一篇作品的探讨中,伍尔夫进行了一场又一场与作者的对话。伍尔夫说:"书本身才是永世长存的。在与书的接触之中,不管我们怎样弯弯绕绕、躲躲闪闪、拖拖延延、儿儿戏戏,最后等着我们的还是一场单独的搏斗。"这样的读书天气,真美。

对于作品,伍尔夫观赏的是,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对生活的观察与透视以及真实感。把平凡行为写得尊严高贵、把平凡事物写得美妙动人、把简单工作写得庄严、把平凡物件写得美好,这是作品的动人之处,读出这种美妙,可以想见,伍尔夫一个人读书的日子,是知足而幸福的。

狄更斯的作品中没有绅士、萨克雷到书里没有工人,作家的出身影响作品。纵读英国小说,伍尔夫认为英国小说中的阶级差别,使英国小说成其为英国小说,社会差别消失,英国小说简直就面目全非了。

再说到女作家,伍尔夫认为,一个女人若想随心所欲地写作,仍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是创造女性句式,其次是建立一套价值秩序,再次是较之男性更难于彻底观察。克服这些困难的女性写作,与具备了与男性写作不同的特征。

伍尔夫预言,将来妇女会写小说少一些,但质量更好;他们不但会写小说,也写诗歌、批评和历史。这一预言无疑包含了人们对一个美妙的黄金时代的向往,那时妇女将拥有她们长期以来被剥夺的东西——空闲、钱财和属于自己的一间屋。

这个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或者还未到来。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篇十

弗吉尼亚•伍尔夫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出生于英国伦敦的她,从未进入学校接受过教育。她的文字敏感多情,细腻迂回。在散文方面,伍尔芙以其“谁也模仿不了的英国式的优美洒脱、学识渊博”,而被誉为“英国散文大家中的最后一人”、“英国传统散文的大师”以及“新散文的首创者”。阅读她的读书笔记,我们仿佛在那些缠绕错叠的长句里面得以一窥伍尔夫的精神世界,她旁征博引,下笔轻熟,眼神犀利,附带着一丝淡淡的幽默,偶尔讽刺,却也是温和且令人莞尔的,令人读来如沐春风,颇有大家风范。

我着迷于她对笛福的品评和赏析,一部《鲁滨逊漂流记》令所有人铭记了笛福,然而伍尔夫却从另一部作品切入,以其纯熟精到的语言给予了《摩尔•弗兰德斯》这部小说深度好评。“小说要讲述真实故事并传达正确的教诲,才有存在的价值”,在这里伍尔夫透露出了她对于小说的定义和价值判断。正因如此,她欣赏笛福的诚恳专注、依据事实,“他一心记挂的是让邪恶者悔改、让无辜者警惕的高洁道德意图”。文学作品中不乏永恒闪光的主题,而对这些主题孜孜不倦的追寻和索问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所共有的特点,笛福亦是如此,他的优点“即关注事物的重要而恒久的方面,而不津津乐道于转瞬即逝或细枝末节的事。他写东西常常平淡无奇”。所以《摩尔•弗兰德斯》的主人公才能在过去这么多年之后,依旧鲜活如初,富于人情,即使被《鲁滨逊漂流记》的光辉所掩盖,也能偶尔被人津津乐道地谈起。

与笛福恰好相反,简•奥斯汀擅长于描写琐细的日常生活,并将平庸的场景升华,使它们变得充满意义。用伍尔夫的话来说,“有那么一刹那它悬在我们面前,深邃,颤动,澄明”,就如同《傲慢与偏见》里面诸多的生活瞬间,虽然平凡惯常,却常读常新,深刻在读者的脑海深处,奥斯汀也善于把平乏无味的小事写的摇动人心,这一点与笛福不同,后者沉默地专注于真实事件的复述,虽然是耐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但读起来不免枯燥无味,而奥斯汀“特别善于洞察琐事之中的深意”。伍尔夫给了她很高的评价:“她比任何别的小说家都更多地动用了对人类价值的无比精准的感知。她以从不迷失的心灵、从无差错的趣味和几乎严峻的道德信念为鉴照,展示了那些背离仁善、真实和诚挚的言行,她的这类描写乃是英国文学中最令人愉悦的精粹。”

有人这样描述伍尔夫:“她的记忆有着隐秘的两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温热;一面是创造,一面是毁灭;一面铺洒着天堂之光,一面燃烧着地狱之火。”伍尔夫不幸的生活经历使她终生都在崩溃的边缘行走,但这也无法扼制她的写作欲望,她优雅而富有灵魂深度的文字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抹壮丽光泽。这本读书笔记也是她文学思想的闪光点的汇集和精华,这让我想到一句诗,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书中的一个个文学人物也像旧时的月亮一样,历久弥新,将历史的月光倾洒在现代人的身上。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篇十一

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不像单一作者的努力成果,更像整个民族孕育的无具名之作。这本虽使笛福领受莫大荣光,却多少掩盖了他作为作家还曾写过其他作品这一事实。

小说完讲述真实故事并传达正确的教诲,才有存在的价值。

笛福用俩句诗总结自己一生

“没有人曾经更多体尝莫测的命运,我十三次发财发财致富而又沦落赤贫。”

由于生活经历和事件发生而不得不面对某些事实是一回事,贪婪地吞咽世相真情并铭刻在心又是另一回事。

《鲁滨逊漂流记》

凡是杰作---即那些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的作品,作者无不严格要求我们从他自己的透视角度去看待一切。因此我们往往要感到痛苦。我们的自负心理受到了损伤,因为我们自己的那一套想法被打乱了,我们感到害怕,因为我们原来的精神支柱被抽掉了,我们还感到厌烦,因为,从一种崭新的概念当中又能得到什么满足和快乐呢?然而,有时候,从愤怒,恐惧和厌烦中偏偏会有稀罕而又持久的乐趣诞生出来。

《摩尔.弗兰德奇》生气勃勃的女主。

如所有不自觉的艺术家,笛福在作品里留下的真金远远多于他那一代能打捞出水面的宝贝。

笛福“不让女性得到求学的益处,真是最最野蛮的习俗之一。”

笛福是伟大的平铺直叙者。

简.奥斯汀:

奥斯汀的机智有完美的趣味伴随。

最完美的女性艺术家,正当她开始对自己的成功萌发出信心的时候,却去世了。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著《答伯克》《为女权一辩》

他本想逗逗小鱼,结果钓上只海豚,那家伙把他一下拖进水里,搞得他头晕目眩,只想逃脱。

多萝西.华兹华斯,华兹华斯妹妹。他们必须共同感受,共同思想,共同生存。

斯特恩:《项狄传》

到了45岁,他才想到,牧师们,乡民们和疯城堡才子们的生动经历给予了他一种对世界的观感,他可以将其塑造成型。《项狄传》因此而生。

《简.爱》,夏洛蒂

凡是以自我为中心,受自我所限制的作家都有一种为那些气量宽宏,胸怀阔达的作家所不具备的力量。他们的心灵所产生的一切无不带着他们自己的特征。他们很少从别的作家那里学习什么,即使采取一点什么,也消化不了。哈代和夏洛蒂就是。

艾米莉和夏洛蒂都需要借助某种比人的语言行为更为强大的象征力量来表达人性中那许许多多还在沉睡的情感和欲望。

她们姐妹是伟大的诗人。

威尔斯,高尔斯华绥,本涅特。“物质主义者”。他们所写的只是些无足轻重的东西,他们拿出了巨大的技巧,巨大的勤奋,只是为了把那些琐屑平凡、转瞬即逝的东西写得仿佛是真实而有长远意义似的。

乔伊斯先生偏重灵魂。

妇女和小说:女性作者人生经验的不可避免的狭隘性不是影响其小说的唯一因素。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篇十二

毒舌如毛姆叔叔,不过借想象让他心目中的十佳小说家济济一堂,在这场虚拟的盛会中调侃他们的性情。同时代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却要明白直接得多,客厅里的聚会办得风生水起,大批文化界精英聚集的布卢姆斯伯里集团名噪一时,罗素、乔伊斯、艾略特,还有约翰·凯恩斯都是弗吉尼亚家的座上宾。

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反应在文字中,又是两种况味。毛姆关注的是作品的功力,是带有自己审美偏好的评价,是内省的。而《伍尔夫读书笔记》不单是分析作品本身,作者的个人私交、读过的传记、坊间杂谈都纳入其中,落笔更加侧重小说家的性情和文字的关系。品评19世纪公认的杰出英国作家,两人的审美旨趣大抵称得上殊途同归,不过字里行间那种微妙的差别才更为动人,或许解释了盛赞之下的伍尔夫和孤独的毛姆。

《伍尔夫读书笔记》开篇第一位作家介绍的是笛福,视角独特地绕开妇孺皆知的《鲁宾逊漂流记》,着重探讨了《摩尔·弗兰德斯》这部作品。并对前者的享誉天下惋惜道:“这虽然使他隐姓埋名地领受了莫大荣光,却多少掩盖了他作为作家还曾写过其他作品这一事实”。无独有偶,毛姆叔叔的《书与你》推荐的第一本书同样是笛福的《摩尔·弗兰德斯》,连对笛福的缺点评价也和伍尔夫不谋而合——平铺直叙。诸如此类的相似还有两人都认为简·奥斯丁是个天才、《呼啸山庄》与其说是小说莫如说是诗歌、对《约翰逊传》的推崇等等。

但伍尔夫从未将作品和作家分开来评价,甚至认为把两者隔离看待的传记作家是在偷懒。伍尔夫认为小说是最容易写的文体,可作闺阁女子闲趣,却不否认真实的经历对作品的滋养。作家的人生经验和文学创作同是他们的生活,两相渗透。伍尔夫花了大量的篇幅挖掘作家的经历,从中探访文字的命脉。游迹同一片土地,有人忠实地记录眼前所见,有人却诘问人生真谛;同样一场战事,有人事不关己,有人奔走呼号。作家的性情,才是作品扎根的土壤。她还说出身决定作品视野,与写作技巧无关,所以狄更斯笔下无绅士,萨克雷书中无工人,这些都是她津津乐道的。伍尔夫的客厅,可以不问出身、不问年龄,只要肯将逸闻趣事娓娓道来。

与之相比,由自卑到自负的毛姆则要恣意随性得多。且不说他讲故事时的信马由缰,对自己论书的性情亦有一番解释:“阅读一位小说家为他人的小说所撰写的评论时一定要有所提防,因为他所发现的优秀之处其实是一种自我认同,而对别人的作品里那些他自身所缺乏的特点却难以认可。”毛姆的书评虽是在就书论书,但其中折射的尽是自己笔下的影子,这幅景象到像在照镜子。伍尔夫对艾米丽·勃朗特的评价大概也适用于毛姆:“凡是以自我为中心、受自我所限制的作家都有一种为那些气量宽宏、胸怀阔大的作家所不具备的力量……他们很少从别的作家那里学习什么,即使采取一点儿什么,也消化不了。”这也刚好解释了毛姆身处二流作家最前列的原因。

伍尔夫早就看开了,放下身段,写作于她只是一种交流方式而已,客厅里宾主尽欢,如此便罢。顾影自怜的毛姆叔叔仍在逞口舌之利,饶是天赋异禀,终究寂寞了些。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篇十三

这是一本属于伍尔夫自己的书籍,一本讲述自己所阅读图书以及对作家,文学创作的看法的图书,是属于她自己的“一间自己的房间”。

或许伍尔夫不会同意我说她这些读书笔记中洋溢着各种女性的意味,就像多丽丝莱辛不认为自己的是女性主义作家一样。这些读书笔记中并没有刻意去隐藏她对性别的意向,充满着女性主义的文字在个中篇幅没有突出,却又是那么的显眼。从一开篇选择笛福来谈论,就已经暴露了作者的意图,她选择了如是文本摘录:我常想,在我们这样一个文明的基督教国家,居然不让女性得到求学的益处,真是最最野蛮的习俗之一。毫无疑问,这同样也是伍尔夫的想法,她一生作为一名女性主义者,她的《一间自己的房间》甚至被列为女性主义的经典,或许她在图书馆的经历有着重要的关系,但是图书,着实又是她一种表达的方式,是另一间让她在女性不受待见的世界中抒发自我情感的房间。

笛福之后是一连串的女性作家,奥斯汀,沃斯通克拉夫特,华兹华斯,简等等,她在一个男女无法触及到平等的年代,女性想要写出像男性一样的作品的年代,阅读着女性的文字,从她们的文字来窥探她们内心的灵魂以及这个社会的灵魂。她赞扬她们的才华,在她看来,奥斯汀的才华是“如此均衡,难得地完美”,沃斯通克拉夫特对伍尔夫来说,则更是一位值得尊崇的人,同为女性主义者,她如是评价:“她一生都在反叛——反对暴君,反对法律,反对习俗。”“今天我们仍然能在活着的人们中听到她的声音,辨别出她的影响。”她对作家的评价除了基于她们的才华,有时候还是会介入到她们的作品,对《简爱》,她倒是有些不客气,认为“简爱的缺点是不难寻找的”。或者今天在我们看来的名著,到了伍尔夫那里,她除了看到一个作者的才华的表达,还透过她们的文字看到了作者对男性的崇仰,这点让她有点不那么乐于去接受。

当然,虽然伍尔夫是十分女性的作家,然而,她的读书笔记并不仅仅是女性。她所谈论的范围扩散到了创作,文学的评论等。她在《保护人和番红花》一文中推翻了一些陈旧的说法,在《现代随笔》一文中提出“一篇好的随笔必须在我们身边拉下一道帷幕,这帷幕一定得把我们围在当中,而不要将我们挡在外面”。当然,她必然又无法逃脱作为女性主义者的身份,她还谈论了《妇女和小说》,并且对未来的女性小说做了一个不小的期待。一个作家谈论创作,多少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也同时融入了她的写作经验,伍尔夫开着她的意识流战车,悬挂着女性主义的旗帜,一直往前行进。我们透过她的文字能够看到一位女性创作者,在的房间里,读着文字,有些时候有些忧伤,有些时候有些愤怒,有些时候欣喜若狂,有些时候则是闭上眼睛,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现在的我们或许不能说她认为的“将来妇女写的小说绘少一些,但质量更好……那时妇女将拥有她们长期一位被剥夺的东西——空闲、钱财和属于自己的一间屋”已经实现。我们依旧存在于一个女性与男性不平等的时代,而女性的作品却没有再像之前那样总是想着写出男性的味道。然而,现在我们却也不能够说女性拥有期待已久的东西,她们或许还在忙碌着,期待着拥有自己的一间屋。然而,是否还有着如伍尔夫一般,坐在自己的一间屋中,在阅读中愤怒,在阅读中欣喜,在阅读中期待,等待着女性与男性的平等,等待着性别可以在这个世界不再高低有别?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篇十四

伍尔夫的读书笔记和她的小说散文一样,散布着难长句,转折,且内涵丰富;她的点评细致、犀利、敏锐,落笔之处,皆成性格。正如她所主张,“一切事物、一切感情、一切思想都是小说的恰当素材;头脑和心灵的一切特点都值得吸取;一切知觉印象都有用处”。贬褒只此一句。

有的时候,读评点之作比读原作更为精彩。像伍尔夫笔下的玛丽-沃斯通克拉拉夫特,《为女权一辩》的作者,不曾看过她的作品,不过,看伍尔夫笔下种种比拟,眼前这个玛丽,热情扬溢、坦率直白、敏锐洞察、又自相矛盾,放到现代绝对是个女汉子。伤情之外,一股脑投身于女子当独立的宣言事业中,借此疗伤,借人生当作实验,也让世界听到她的声音。

多萝西-华兹华斯,如果不提她的哥哥----著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大约多萝西-华兹华斯这几个字就是纸上的陌路人。伍尔夫该是多么喜欢她的文字,多萝西-华兹华斯自然主义的真实,梦幻女孩一般的天真细腻,还有对兄长对万物情人般的热情,都化为对自然慢条斯理的真实记录,甚至连“等等”二字背后的省略,伍尔夫都品出言外之意。对多萝西-华兹华斯和威廉-华兹华斯这对兄妹来说,衣食无忧的他们,生活重心唯一的事业便是“天天努力领会大自然的启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生活、写诗”。----所以,也只有那样的环境和心境,才孕育出那样的坦率真挚、朴实无华而倍受伍尔夫赞颂的文字。本来不过司空见惯的寻常物什,硬是简括地几笔勾勒得有形有声有色。故而,在伍尔夫看来,玛丽-沃斯通克拉拉夫特和多萝西-华兹华斯是两种竭然不同的感觉,前者激昂,语调肯定;后者简单却无比幸福。多萝西对“每一种景象、每一种声音、只要有感于心,她总要把这一感觉的来龙去脉进行一番探索,并且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不管文字多么质朴无华;或者将它凝练为某种形象,不管这形象多么生硬拙笨”。这与哈代所说,“多记印象,少谈主义”,领同工之妙。

伍尔夫读奥汀有点神魔附体的意味,因为简奥斯汀的谨慎和低调,在她短暂的一生里,除了六部大作,几乎只留下一鳞半爪的闲言碎语和为数不多无关紧要的书信可供了解。所以,比起她的大作,伍尔夫花了大力气从作品中解读作者本人。12岁的奥斯汀一本正经,刁钻任性;15岁坐在客厅僻静一角嘲笔全世界,“活泼,轻快,妙趣横生,自由无羁到戏谑恶搞的程度”。伍尔夫从作品中反观那时的小小奥斯汀,估量她的所思所感,也感沛她的变与不变。伍尔夫最终说奥斯汀,“落笔无情,是整个文学史中最前后一致,不改本色的讽刺家之一”,她的“机智有完美的趣味伴随”,“她比任何别的小说家都更多地动用了对人类价值无比精准的感知。她以从不迷失的心灵、从无差错的趣味和几乎严峻的道德信念为鉴照,展示了那些背离仁善、真实和诚挚的言行,她的这类描写乃是英国文学史中最令人愉悦的精粹。”

对夏洛蒂-勃朗特姐妹,伍尔夫同情而敬佩,同情她们的不幸和寂寞,敬佩她们下笔的鬼斧神工,“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的勃勃生命力,赞叹的是生命的诗意。

大约大才的文人,多是生前寂寞,苦中作乐,在故纸堆里寻乐,廖以为乐,也是以守度。伍尔夫的读书笔记,在我看来,便是在别人的故事里读懂他人,也应和自己。她所读的所有作者及其文字,多多少少渗透了许多她的体验,最后,评的他人文,说的是自己事。木心老先生曾说,理,容易讲清楚,真理、道,讲不清。这些就不多说了,文好,译得也非常精彩。

伍尔夫读书笔记读后感篇十五

文/吴情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英国著名小说家,现代“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伍尔夫188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父亲是维多利亚时代剑桥出身的著名文学评论家、传记家莱斯利·斯蒂芬爵士。伍尔夫的代表作有小说《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海浪》(The Waves)、《雅各布之屋》(Jacob`s Room)和散文集《普通读者》(Common Reader)等。在《伍尔夫读书笔记》中,伍尔夫也谈小说,也谈女性。

伍尔夫幼年即在父亲的熏陶下喜爱文学,博览群书,对英国文学经典的阅读堪称精细深入。她谈名著如《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也谈不甚知名的《奥罗拉·李》、《书信集》。她不以文学史盖棺定论的评价为依据,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反复提问、认真思考、谨慎回答。她理解作品,有时并非单独通过文本本身进行深度阐释,而是结合作者生平经历交互沟通;但她又不拘泥于“知人论世”,而是在文本与真实作者的缝隙中,发现文本中的诸多不定点。

以简·奥斯丁为例,喜爱者认为她“脾气好、懂礼貌、善迎合”,厌恶者则说她“如今变得古板,成了古往今来最僵挺笔直、一丝不苟、沉默寡言的‘单身福女’”,满满的刻毒之语。两方面或许都是真实的奥斯丁,但“当我们转而阅览奥斯丁的小说时,也会在故事中跌跌绊绊地碰上同样的复杂性”。这些小说,或活泼轻快,或妙趣横生,或自由自在,或戏谑恶搞。我们不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建构隐含作者的形象,她是奥斯丁本人在文本中的一个分身,仅能代表奥斯丁在某一阶段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这在不经意间美国新批评的观念暗合。

谈到当时的小说,伍尔夫批驳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观:作家要竭力表现物理现实。在伍尔夫看来,所谓客观真实不足为据,心理真实(主观真实)才是作者唯一可把握的存在。在《现代小说》这篇“意识流”小说的创作宣言中,伍尔夫认为,花费巨大力气试图“证明小说情节真实、酷似生活,不仅仅是浪费了工夫,而且是把工夫用错了地方,倒把意象的光辉弄模糊了、掩盖了。”真正的生活中,“头脑接受着数不清的印象”,作者的亲身感受即可成为小说创作的基础,而非人为编织出起伏波澜的情节。

伍尔夫作为一名女性生活,也作为一名女性写作;她是奥斯丁以来英国最杰出的女小说家,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在她对简·奥斯丁的阅读中,可以品味到两位女作家的隔空对话。两个人都“善于洞察琐事之中的深意”,以“日复一日常规生活中的诸般小事”对抗男性作家群体的宏大叙述。她们笔下,既没有战争烽火,又没有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只有真切细腻的生存体验,幽微动人的情感世界。

在《妇女和小说》一文中,伍尔夫写道,以往,“英国的历史是男性家系的历史,而不是女性的”。十九世纪,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妇女小说取得了不俗成就。妇女小说的成功,归功于女性个人和群体独特的审美经验。不过,“女性作者人生经验的不可不免的狭隘性”也会影响其创作的深度。但不可否认,妇女小说,在文学创作本体程度上界定了女性的存在,因为,“我们不但能感受到作者的个性,就像能感受狄更斯的个性那样,还会意识到女人的存在。”女性的存在,不论是物理意义上,还是心理意义上,都与男性的存在有着一定界限,“女人的价值观都可能与男人的不相同”,小说创作因而能摆脱单一价值取向,朝日益多元并存的格局迈进,呈现丰富的色彩。放诸二十世纪世界文学,托妮·莫里森、多丽丝·莱辛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不都是最好的例子吗?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