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是一部描写教育理念的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爱德华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的描写,展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是包容、理解和引导的。小说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呼吁父母要用心去教育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怀。
《爱的教育》读后感(篇一)
书中蕴涵很多平常生活中的道理,贴切生活,有很多智慧的长者给予了主人公很多智慧的引导,教育他成为一个智慧、正直的青年。如果我们每个人成长中都有一个自知并切勇敢的长者引导,那么生活会更加的顺利。读完之后让人受益匪浅,是一本很好的书。
1/15页《爱的教育》读后感(篇二)
国内教育问题,说了半天,还是行政化,功利化,产业化,把人当流水线畜生喂养。恨不得什么都让孩子学会,就是不知道什么叫“用心做人”。这本《爱的教育》民国时代翻译的,关于“爱”的故事。在当下只认钱的部分国人看来,太荒诞,因为你们忘记了做人的滋味。
2/15页《爱的教育》读后感(篇三)
“学校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去走马灯似地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3/15页《爱的教育》读后感(篇四)
在意大利亚,有两本书可以说是“而用必读之书”,一本是《小木偶奇遇记》,另一本就是《爱的教育》。其实不仅是意大利亚,在世界各国,许许多多孩子们的童年恐怕也少不了这本书。《爱的教育》原来的意大利书名叫做《心》,1922年有我国作家夏丐尊先生根据英、日译文翻译成中文,并将书名定为《爱的教育》,实在是非常地掌握了这本书的精髓,那就是——“爱”和“教育性”。
4/15页《爱的教育》读后感(篇五)
读《爱的教育》时,我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温暖的世界。在安利柯的校园生活里,同学间的友谊、师生亲子间的情感,都让我感到触动。这本书没有跌宕的情节,却用最质朴的情感,让我明白爱藏在生活里每一个角落。它可能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又或是一次小小的帮助。它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珍惜那些默默付出的爱。也教会了我要懂得付出爱。
5/15页《爱的教育》读后感(篇六)
孩子必读书目!!!!跟着读了,每个人都要学会爱的教育!!!!!先爱自己,再爱别人!!!!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深受教育。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爱很简单,可以是关爱,也可以是腻爱。但腻爱不能太过度。
这本书中全都是爱,这本书中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平凡的日常生活,但这里充满了对国家、社会、民族的爱,充满了对父母、老师、朋友的爱。
6/15页《爱的教育》读后感(篇七)
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必读书目。翻阅后,决定两人一起每天诵读一篇。
书是以一个4年级小朋友的视觉来写的,也有爸爸妈妈的话,内容有同学之间的友爱,有父爱, 有母爱,有老师的爱,也有国家的爱,等等等等。的的确确是爱的教育,仔细体会这本书,让孩子和大人都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唯一不足的是,本书的翻译版本太多,而且似乎都不尽人意,夏先生的时代过老了,其它版本不够精致,总觉得离美文差了一截。
7/15页《爱的教育》读后感(篇八)
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教会我们细细品味爱,而下部分是人的刚性,也就是教育后的爱。看书的时间也有好些日子了,依稀记得我变得更加敏感而又细腻,或许就是对我的教育吧。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的日记,以及母亲、父亲、姐姐和每月例话的形式展开,写出了人们的至深感情,深情真挚的情感交流,内心充满着满满的爱,让人动容。朋友们的友谊,父母之间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又有孩子树立真性情具有深刻的影响。读完书的上部分,真的让我感到世界满满的爱意,那么强烈与真实。很好的一本书,对我以后对自己的孩子的情感教育和对家人的内心交流都有重要影响。
摘句:最伟大的学问就在尽自己可能的去做啊!
8/15页《爱的教育》读后感(篇九)
渐渐发现,读书,要是有人同读同议论,或许相同的观点能够变得更加深入,或许相左的观点,能扩大自己的视觉思维。这样读来,才会有新的发现。
图书馆借来还很崭新的书,很讨喜,当初因为封面借来的书,能有这样的收获也算是缘分。
相由心生,书由封显。
因为封面而想借来一看的书,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没想到竟然前面还是有不止一个的阅读者,惊喜的是,他们留下了诙谐的只言片语,瞬间也让整个读书的过程,又有了新的期盼。
找来小刀,竟然在N年之后削铅笔,去需找一种读书的宁静依靠。淡淡的铅笔头留下丁点的语句,但愿能为后面借书的人,带来丁点不同的感想。
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里,去探索一段旅程的惊喜。
一本书,让我对一个国度产生兴趣。
9/15页《爱的教育》读后感(篇十)
这本书在我给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里面,之前没有看到过。有一个学生买了它,然后一个学生说,这本书很好看。于是书到手以后我翻看了一下,于是就一直看下来,借我学生的书。
这个爱的教育,包含了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我们应该有的对朋友的爱,对父母的爱,对国家的爱,对陌生人的爱,等等。
书里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他们的每月故事,讲的是勇敢的人,为祖国,为父母,为友谊的付出。父母要求孩子必须要邀请同学到家里来玩,并且积极地让孩子去别的同学家里玩。父母教导孩子要尊敬师长,爱护同学,出现问题积极沟通处理。节日来临,为孩子讲解节日的意义,并教给他应该如何去做。还有对劳动者的尊敬,没有等级之分。等等等等。
但是从我自己来说,这本书给予我很多以后教育孩子的知识。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孩子教育成一个这样的人。
勇敢,正直,感恩,尊敬,懂得爱的人。
最近看了两本关于教育的书,深感中国的教育问题之严重。但很多都是我们老师无法解决的。
我能做的,只能是尽我的能力,让他们快来一点。可是,我能做的,是那么的微薄。
10/15页《爱的教育》读后感(篇十一)
但我应该特别感谢你 — 我的父亲。您是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和第一个朋友,您曾给我许多善意的忠告,教给我很多东西。您为我不辞劳苦地工作,并把忧愁深埋心底,想方设法让我们感到学习的快乐和生活的美好。还要感谢您 — 我温柔多情的母亲。您是我所爱戴的、所祝福的守护天使。
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一个早晨。后天他要和父亲去觐见国王,叫我也跟他们一同去。
这是春天里最美丽的一个早晨。从学校的窗口可以看见蔚蓝色的天空,公园里的树木抽出了嫩芽,绿油油的草地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一个盲童悲痛欲绝的对我说:“老师,我多么想重新获得视力啊,哪怕一瞬间也好。我要再看一眼妈妈的脸,我已经记不清她的模样了。”
这的确是一年中最离奇的一件事情了。他并不是心怀恶意的人,而是一个很不幸的人。他怀着满腔怒火拿起刨子朝长期虐待他的主人扔过去,刨子正好砸在主人的脑袋上,主人头部受了重伤,他因此被判多年徒刑。三个月内,他学会了读书和写字,之后他继续奋发努力,废寝忘食地学习。
今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一天。我的朋友们准时来到我家。
11/15页《爱的教育》读后感(篇十二)
旧书重读。
在上海书城看到了这本封面非常漂亮的《爱的教育》,毫不犹豫就买下了。上一次读还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和书中的小主角恩里科年纪相仿,从恩里科的儿童视角看他的校园生活,似乎在那个时候读此书会更有共鸣。
许多成年读者称此书过于教条,充满说教的意图,而里面的每月故事又离目前我们的现实生活太过遥远,许多爱国故事中的少年甚至付出生命,恩里科眼中乌邦托式的理想社会,都无法令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信服。
但是,只要读到过译者序言中提到作者在创作此书的历史背景,就能够理解了。九个每月故事的英雄少年,分别来自意大利的九个大区,而他们的奉献精神正是当时刚刚统一的意大利所需要的。
恩里科眼中的校园生活,充斥着浓郁的时代背景,是当时整个意大利的缩影。
哪怕成年后再次阅读,其实仍旧能够被《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六千里寻母——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这两个每月故事所深深感动。
本书意大利文的标题是Cuore,直译是“心”。让人流泪的其实不是故事,而且一颗柔软的心。
12/15页《爱的教育》读后感(篇十三)
"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变更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的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夏丏尊
夏丏尊这段话说的太好了,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感染另一个灵魂,我们要关注的是水池子的水,而不是水池子的形状。
《爱的教育》这本书里关于爱国教育、父(母)子之爱、师生之爱、同学之爱、描写的非常好,孩子对祖国是忠诚的爱,对父母和老师有一种感恩的爱,和自己的同学有的是真诚、欣赏的爱。
书中还有很多关于同情心的教育,接受这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孩子一定走不歪。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了,本书翻译的稍微有些拗口,需要认真读,我对书中对盲人孩子的描写印象很深,真挚的爱能感染所有人。
13/15页《爱的教育》读后感(篇十四)
二刷《爱的教育》,上次看这本还是几年前,那时候就很为故事里的小小男主角恩里科生活里发生的平凡而琐碎的小故事而感动。这次二刷,发现内容几乎都快忘了,正好重温一次这些感人的细小故事。
恩里科是一名意大利小男孩,上四年级。故事记录了他一年的学校生活日记。这是一所普通小学,里面有家境优渥的学生,也有普通工人的孩子,更有生活极度贫困的学生。而心地善良的恩里科有很多朋友,德罗西、加罗内、加罗菲、普雷科西、科雷蒂。每天发生的事情被他用朴实的语句记录成日记,写了同学之间的互助友爱、见义勇为、调皮捣蛋、生气矛盾。
印象最深的片段就是这个可爱的男孩子,面对同学的生病,自己的生病,总是展现出孩子般的率真情感,他的笔下,同学小泥瓦匠生病,他感受到的就是病得严重而绝望,但很快小泥瓦匠就恢复了。而他自己生病时,也是感觉天要塌下来了,但很快自己也恢复了。在长大后,已经很难想起来小时候第一次生病发烧的自己心情波动,想必也是觉得大过于天,一分痛可以感受出九分的苦楚。这是孩子才有的率真。
文中对于爱国的描写也非常多,也很感人。校长的孩子是军人,战死了,校长一直奉行要孩子们爱国。恩里科爸爸会在国庆节那天的日记里嘱咐孩子一定要记得自己国家的战士和记得爱国。
本书内容极度贴合书名,就是处处写的都是围绕着爱的教育来展开叙述。对爱的教育,是不分国界的,这本书值得每个人在学生时代来读一读。
14/15页《爱的教育》读后感(篇十五)
知易行难,“爱的教育”这四个字沉甸甸地,就像封面鲜艳的色彩一样,孩子是我们的花朵,而我们又该如何做到好好地灌溉她们呢,这真是一项巨大的活动,需要我们投入全身心的精力,就像陶行知说的,“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教学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这本教育的读物是亚米契斯所写的,这是根据他的儿子的日记所改编的,整本书是日记的形式来写的,读起来非常顺畅,就像与主人公面对面亲切地交谈彼此的心声,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师生之间的感情、家庭父母之间的亲情、社会现实和祖国的热爱,娓娓道来,如此平实,却又如此动人。第一个让我感触的就是,我发现我的生活已经慢慢地远离了这种平凡和简单,过分地追求复杂和高深的真理知识,反而忽略了如此平凡珍贵的生活之情。这本书将我心中那部分柔弱的东西给牵引出来,由一个小男孩带领着我走向一个充满着爱的世界。
其实说到爱的教育,可能我们的父母在对比之中,显得有点粗鲁或者说没有充满那么多的爱,但是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地索求,当我们读完了这本书,想到的不仅仅是父母之前对我们的粗鲁,然后我们以后要对自己的孩子充满着爱的教育,我们还要趁着现在好好地服侍我们的父母,例如做故事中的西西洛,既懂感恩又懂付出爱心。说真的捶背洗脚这两件事情,我还没对我爸妈做过,毕竟总觉得南方人没有这个习惯,但是倒水询问等情况倒是非常多的,所以不必注重表达爱的形式。爱需要我们去传递,看着安利柯的成长故事,如此地美好。当安利柯的老师那般深情地表达对学生的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真的非常感动。
读这本书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春风化雨》的电影,同样也是充满着爱的教育,其实孩子的心灵是那般地清澈,他们的捣蛋都只是一时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关心他们,让他们被爱所感化,那么再怎么黑暗的人也会走向光明的。就像医院的天使这个故事一样,亲人之间的互相关心和照顾真的非常感人。这种一种情感的教育,安利柯这么小的一个男孩就已经充满着这么深厚的爱,让我们相信爱从我们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是我们拥有的了。我们只需好好地去挖掘爱,关注爱和守护爱。
就像译者夏丏尊所说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也不觉感激流泪。”
By当当特约评论员 江焕明
1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