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为与无为》,我深刻体会到了无为之中的为,即在不张扬的状态下,默默地为他人做出贡献。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思考,让我明白了无为并非消极无为,而是一种内心的修养和责任感。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为与无为》读后感(篇一)
庄子在庖丁解牛讲的无为状态跟积极心理学的心流很相似,都存在忘我、愉悦、高效率的特点。但两者仍有一个重点的区别,即需要区分好的忘我体验和不好的忘我体验。用到的标准是:即做完这件事后是感到很满足还是很空虚。而只有好的忘我体验才是无为的状态。 无为,即做事符合道,或者说放松自己,把自己交给一个更大的存在,而达到无为,“天”就会给一个回报,即“德”。 而现代人弥漫性的焦虑,就在于古代的宗教价值观已经被现代性祛魅了,人们已经不信上帝,不信天。 人们仅仅以目标或欲望指导、驱动行为。这些目标或欲望往往是其他未经审察的“劣质”价值系统所引导的(如消费主义)。所以导致的结果无非就是两种,未完成目标/欲望而挫败与痛苦,或完成目标/满足欲望后短暂的快乐,接着是无尽的空虚,于是继续制造或选择一个更高更远更大的目标/欲望所继续焦虑、困扰,不断地“碌碌有为”。 但人们在现代仍然可以追求无为——即,使用任何一套价值观系统来代替以往的“天道”。这就是接纳承诺疗法的“承诺”的部分,澄清价值、承诺行动;或积极心理学强调的以个人优势与美德构建个人生活;或按弗洛姆的说法,就是在原始纽带不可逆转地消失后,以创造性劳动和爱(这两者通常是人最重要的价值)建立继发纽带。 但无为存在一个悖论,即越是追求无为,就越无法达到无为。这也是系统治疗的核心理论。但前面讲到的理论也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践行价值,完成目标只是顺带的;发挥优势,幸福只是副产品;创造与爱,实现自我只是水到渠成。 “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为与无为》读后感(篇二)
前几天收藏这本听书的时候,看到了一句话“Trying Not to Try”,就一直觉得很有辩证法的哲思,后来再想找这句话的出处,就忘了,一直没有找到,今天听到《无为》回想起来,的确,这句话非常符合“无为”的想法。这又是一本西方人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我曾经听过好几本类似体裁的书了。每次听类似的书都有不错的收获。解读者把这本书分成了3个部分来解读。 第一部分,无为是什么?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刻意,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去做,看似非常不费力,但是却可以得到很好的结果。作者在这里举了一个“庖丁解牛”的例子,看似庖丁很轻松很随意,但是却在不经意之间完成了对整个牛的拆解。这背后其实是需要大量的练习的。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卡尼曼的《快思慢想》中的系统一与系统二的概念,给它们换了个名字,分别是热系统(系统一)和冷系统(系统二)。作者在这里还举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用蓝色字体书写绿色两个字”,然后让实验者读出字体的颜色的这个实验,这就是冷系统和热系统之间有冲突的场景,作者说人脑中有一个预警系统和一个求助系统。当人们在刻意做一些事情的时候,预警系统和求助系统都会工作,但是当一个人进入“无为”状态的时候,求助系统关闭,但是预警系统保持打开,人处于一种很沉浸于正在做的事情,但是对于周围的环境又非常敏感的状态。作者说,可能有人会把“无为”状态和“心流(timeflow)”搞混淆,作者认为,无为和心流是有差别的,它们的差别在于做完这件事情之后的感受,假如做完之后感觉很累,那是心流;而假如做完之后没有很累的感觉,那是无为。 第二部分,无为的背后是有价值观导向的。无为是有价值观取向的,无为最初是道家的理念,因此无为的价值取向是“天”和“道”,实现了无为之后可以获得“德”,这个“德”代表的是一种力量感。所以,无为并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它依赖于背后的价值观取向。那有读者问,假如我不信道家就不能进入无为状态了?作者说也不是,你可以把“天道”替换为其他价值观,比如西方的“自由”。 第三部分,其实中国古代的孔老孟庄都在追去“无为”,只不过他们的理论各自都有一些漏洞。孔子的梦想是恢复周代的礼数,他的思路是通过练习,让这些礼仪内化到人的热系统里面去。他的漏洞是,培养出一个君子的同时会培养出10个伪君子。然后是老子的解法,老子提倡顺其自然,但是他的漏洞是似乎不道德才是更顺其自然的?然后是孟子的解法,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主张从感性的体验出发。但是孟子也有漏洞。最终是庄子的解法是面对压力,忘记自我。凡此种种,无为是一种越是刻意追求越无法实现的状态。 听完全书,还是感觉卡尼曼的了不起的学术地位,不客气的说,这本书无非是给卡尼曼的理论做注脚而已。
《为与无为》读后感(篇三)
从《得到》上听到万维钢解读这本书,本想自己直接看英文原著,但是那样就会拖拉更长的时间,用比尔盖茨的方法来说如果一本书你看不下去就不要去看了,所以,从干脆不看和看八九不离十的中文翻译中,我勉为其难的选择了后者。
昨天在《社会科学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这一课上,也得到李明老师的启发,其实英语的学术书籍并不难度,难点不是语法句式,因为在国外对学术著作,尤其是教科书和期刊上,对词汇和语法是有要求的,不能用难以理解的词汇和结构复杂的句式来阐述问题,所以直接读原著还剩去了不同翻译者带来的混淆,另外,我发现让我阅读英文原著的速度裹足不前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我总想把英语翻译成中文来理解,实际上我并不需要这个转化的过程,而需要的是把自己设想成为一个英语国家的人,就是用英语思维来阅读理解。早上刚读到侯孝贤在《恋恋风尘》演讲录里也提到,语言对于表演的重要性,母语用上海话的角色,如果找一个说广东话的人来扮演,就少了那份气质,讲广东话和英语的梁朝伟,接一个说普通话的角色,会费力气的提前练习普通话。这么说来,还是让语言也成为一个自发的行为,而不要去扮演一个翻译者,就做那个让自己磕磕绊绊体会的读者就好,看英语原著,至少让我们能够知道——我在哪里还不明白,还可能有误解,而相比读中文作品,反倒容易把习以为常的词句,在特定场合下的应用的微妙之处给忽略掉。
铺垫了一番,实际上要表达了两重真实感悟——第一,当你开始了解一个事物(客观存在)或者概念(构建的理论)的时候,很巧的是你会很快在未曾预料的场合中再次遇到这个事物。比如这几天的“死亡体验”,从魔力钟灵的微博上看到后,同一天就在《小谢尔顿》中看到西方科技派的反方观点;比如我在前几天和苏格兰大叔的交流中发现用英语讲话,很难表达自己的语气和情绪,也一直在想着翻译的问题,今天在微信上的文章看到侯孝贤、梁朝伟也是这样认为;再比如早上我在分享60s的时候刚说完关于道歉的技巧,很快几分钟后在读三岛由纪夫的《不道德教育讲座》中,就读到他对日本人的道歉的奸诈和西方人“推卸责任”的真诚之间的比较。这样的经历再次印证了那句话——当你知道很多的时候,你将知道更多。莫非,这就是知识上的“马太效应”?
第二个感悟是,用赵本山的话说“别控制,照直往前走”。越是想控制自己赶紧入睡、越是要控制自己闭上嘴别关注别人的不当行为和言语的时候,越发现自己是多麽的纠结和愤怒,反倒是假装没发生,关注其他的事情而转移了对这个注意,比如睡不着就干脆不睡了,吃东西,看书等等,比如关注自己碗里的饭菜有多少种颜色,嚼起来是嘎嘣嘎嘣还是咯吱咯吱或者是悄无声息,当你很快进入下一个“心流”——这里只能算是心流,无关乎“德”的出场——上一个想执着实现的事在不经意间反倒是达到目的了。
说了这么多,实际上还是一点,在潜意识里,我非常想掌握“无为”的技能,所以很重视这本书,要啰嗦很多铺垫很长表达自己殷切的期盼,也正是说明,我是多么的刻意而为。
————————————————————
一下是正文
前言中介绍了无为与三个东西的关系:无为与德;无为与现代脑科学研究;无为与西方哲学
《为与无为》读后感(篇四)
是有很多收获的,需要先看下最后附注篇幅,因为这本书需要一点点阅读基础。因为我先阅读了《思考快与慢》,也看心流的相关的书籍和视频,以及对于冥想有一定基础的了解和好奇心。仅作为普通读者,知识储备也一般的我来说很多东西还是字认识但不知道在讲什么的状态当中。
作者对于所有的观点都抛出他自己的观点,没有看到一些夸奖的废话,倒是看到很多生活中的举例,有些是我已经知道的,比如“身体什么都知道“这个观点:书中是这样表达的:“……不能忽视那些更不易察觉的生理标志。有意识的心智可能是说谎的、纵容的操纵者,但不服意识的管教是热认知的明显特点。我们的身体想要说出真相。往往是讨厌的身体坏了我们的好事。想必读者也经历过,我们的大脑编出绝好的谎言,可惜身体不予合作。“
从自身出发来看,因为自己有跑步和打羽毛球的习惯,基于平时状态和发挥都会有自己的思考,读到:“跑步者的亢奋:强烈的体育活动使身体承受巨大压力,身体临时关闭不太重要的功能,如耗能多的侧前页皮层。……在学习和实施一种技能时,向外投放注意力要比向内投放注意力效果更好,对这种现象人们提出过各种假设,但其中的原因可能与无为有关。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运动上,这时你有意识的心智开始进入陌生的领域,打乱了流畅的程序,其他干扰——社会压力、个人焦虑、物质奖励——趁机入侵并破坏你的表现。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技能相关的环境上,你的能力就会“消失在”来回的运动当中。“读完后决定按照文中的方法把注意力推进到”对的领域“。
这本书我的推断时对于每个人会产生很微妙的联系,虽然时理论类型的书籍,看别人总结的没用,要获得“收获”,需要阅读者去读每一段讨论(当然可能有点夸张)。可能在某部分的人内心当中和我一样相信并坚持着某种信仰,知道自己的快乐在哪里。书中这部分让我有想通链接的话语是:“如何做到不刻意,身体思维。学习和自发性之间存在误区,“老子指出,文化品位和人为的需要扭曲了人生在世的自然快乐,好在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办法与之抗衡:食以果腹为止,欲以自安为限。……其结果是轻轻松松地与周围深度融合,一种随遇而安的状态,既没有期待,也不用算计。无论处世,还是进取,这种全然放松的状态的另一写照。……因为TA从未想过自己,所以其他人才珍惜他;因为TA无所求,所以TA才无所不有。”
对于心流状态作者的观点:“最好要弱化心流与提高能力之间的关系。“头一次我看到了最开始心流出现的那种情况:” 我们有理由推测,再碰巧与环境完全适应的原始文化里,人们大多数时间处在心流状态,但他们此前不能知道其他生活方式和各种可能性。再这种典型理想的社区内……生活选择是不言自明的,疑虑和没有满足的欲望为数不多,存在的时间也不长。……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使,心流所固有的那些品质,依赖的与其说是复杂性和挑战,还不如说是对更大整体里投入。……充满了这种无我的、轻松的、高兴的时刻。当有为达不到目的时,我们不必勉强;当反思与我们作对时,我们就不必反思,因为生命的心流就在那里,正等我们轻轻地漂走。”
放到具体的情景当中后提出的:“心流的紧张关系:大多数人对下面的事实不以为然:心流能提供最大化的主观经验,但人们的兴趣马上又转向了任何可能提高能力的建议。一旦证明他再心流里遇到更大的后推力,或一个工程师再心流里能够设计出更好的产品,那么他们马上就会接受这个概念并予以充分使用。当然,这种做法将彻底破坏经验的自成目的的性质。他们最后的结论是,因此,最好要弱化心流与提高能力之间的关系。“由此看到了心流的”负面“情况,这是之前从未读到的讨论。
而我们在面对现实难题当中可以采取的实际行动,作者也进行了阐述,其实可能这本书让每个人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在于此,你一定早有这种感受:“你碰到一个不能破解的难题,最好先放一放,把注意力转开,这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先清闲下来,请你的无意识接管过去,如我们所发现的,无意识往往更善于解决几种特别复杂的问题。……你的大脑空间是有限的,一般来说,当你陷入麻烦时,最好的办法时先关闭有意识的心智,让身体接管过去。……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先走开,等等再说。“
而对于冥想则是更明确:注意力安放的位置。“进行无目的冥想,你先要摆出平稳的姿态,然后清空大脑,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或环境的固定特点上。与这种冥想相关的不少实证材料显示,无目的冥想对集中注意力、反应时间、运动技能和对环境感知力的敏感度,都能产生正面作用。其中的原因大概是,冥想抑制了我们大脑的冷认知中枢,因此为热认知运转提供了空间。重要的时,冥想也能促进自尊、移情、信赖,以及人际关系中的其他重要特征。…………在社会场合,外部聚焦能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向人物、对话和周围的身体语言,如此一来,我们就不必过度关注自己了。其实,重要的时,你要把注意力放在对话上,不必去想你能说上面,也不必过多地在意人们对你的反应。你应该顺流而下,而不是实施控制。冥想可能使你进入这种状态。“
而具有哲理,这里对于普通读者可能这样写有点造作,但可能读与不读这本书最后都不是太重要,而自己已经能够意识具备的很多经验也是书中努力说清楚的一部分,对于没有看明白的部分也不纠结,可能以后会理解也可能永远不理解。以书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我们希望获得无为,但没必要热爱我们还没爱上的东西,或发自内心地接受一系列全新的价值。……在一定的水平上,我们已经无为了。我们要做的不过是知道无为的存在,然后呵护我们心中的无为幼苗。“
《为与无为》读后感(篇五)
越刻意越出错,让大脑学会“无为”才能轻松面对压力
翻开这本书,开始一段美妙的旅程,您会看到孔子、墨子、老子、荀子、孟子、庄子关于“无为”与“德”思想表达被科学的方式呈现,再辅以现代社会有趣的故事、严谨的科学实验结果加以佐证,而蕴含其中的“为与无为”的思辨,刚好可以修正以自我价值为中心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
越刻意越出错
当现代科学遇上中国智慧。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与生活压力看似与老庄哲学相距甚远,但是作者用当代大脑科学与中国哲学作了很好的结合。对先人的思想来进行现代的解读,更好的去领悟哲学带给人的魅力与帮助。
作者是一位来自国外的中国文化研究学者,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和宗教都有很深入的研究。
他从西方的严谨和客观来阐释抽象的中国哲学,对于我们现在与国际接轨的思维方式,更加有益于吸收和理解。
任何一种超乎寻常的艺术创作或者是表演,都是通过身心合一达到超越思维的境界而自然流露出来,人们从学习技艺到规范技艺最后与自己的思维融为一体以最自然的形式发挥出来,其实就是让大脑轻松的进入一种特殊的状态不受约束,取得与众不同的表现效果。
比如说参加公开演讲或者是重大比赛的时候,只有最放松的状态才能够发挥出超常的实力,如果心里面总是想着底下有很多观众,或者是电视机前有很多人看着自己表演的话,那么表演的效果就不会好。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只有先让自己成为角色本身散发出的情绪才能感动观众。
开车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开车的时候心里总是想着如何换挡踩刹车踩油门,那么就会更加手忙脚乱,反而如果将开车形成一种下意识的习惯,不用去思考放轻松的话可能会观察到路面上更多平常看不到的情况。
生活其实就是一场表演,如果你过度在意自己的表现,每天都在想着如何达成目标,在意周围人的评价,反而会让自己变得压力更大,更有挫败感。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让身体战胜思维,让思维不做主导的话,身体会更加放松,更加自然,机遇就悄然出现了。
通过放松和无为,能够发现更多平常没有关注到的生活细节,获得启发。
不要与自己纠缠
认知让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但是过度使用逻辑来思考,用心智判断是非会让人陷入挣扎的泥沼,无为可以让我们避免过度思考,摆脱紧张,尤其是在重大时刻更加容易进入放松的状态。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随时保持充沛的精神,不要一直向前冲,适当享受当下,过度思考未来会带来焦虑的情绪,无为就不起作用了。
刻意的思考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如果走路的时候,我们还在想自己的双脚是如何运动的话,有可能会被绊倒,正是因为我们身体自发的让双脚摆动起来才能比较自然的走出美妙的走姿。
作者所强调的无为就是让大脑更多时间进入到下意识的更高级大脑深处,而不是停留在从表面得出结论的思维。
先要克制自己才能无畏
虽然人生来都是热爱自由的,但是如果不先通过外界的克制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是无法将自己引入到正确的无为状态中,而是会导致自己无拘无束,放浪形骸。
庖丁解牛就是最好的例子,正因为庖丁经过大量的刻意练习之后才将解牛变成了一种身心合一的动作,令原本枯燥的解牛变成了叹为观止的表演。
无为就是内在的轻松和自如。全身放松,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繁重的压力让工作才会变得更加轻松。
用意志先锤炼自己,先修身再无畏。技艺高超的完美表演是要通过提前无数次的练习才能够达到身心合一,如果没有练习的基础,完美的表演是不存在的。无为是在大量的刻意练习之后的更高状态,而不是从无知无为不等于无知。
如果大脑空空如也,那就不会有意识培养出全新的真诚的想法或者是情感无法超越意识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