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在太阳下进行了一次实验。我们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了纸张。我们还用太阳能电池板点亮了LED灯。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太阳光的能量是无穷的,可以被有效利用。这次实验让我们对太阳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第一篇
我的爸爸很幽默,而且经常研究科学实验。
有一次,我们在路边看到两个小孩子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把纸放在有阳光的地方,用放大镜把阳光聚集到纸上,就会把纸烧出一个小洞。我们很感兴趣,决定也试一试。于是,爸爸拿了一张白纸,把放大镜摆到纸上面。他指着一个灰圆点,说:“你看,等一会儿起火苗的地方就是这里。”“原来是这样。”我说。但是,纸病没有被烧着,只是黑了一点。爸爸没有焦急,把放大镜的外环扣下来,固定住了。他仍然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我们又换了一张面巾纸,还是不行。这是怎么回事?据爸爸分析,可能和纸的厚度有关。于是在爸爸的提议下,我们用了台历纸,把一端插入叶子缝里。过了一会儿,纸先是冒了黑烟,然后出现了小火苗。成功了!爸爸很高兴。
爸爸经常带我做科学实验,在实验中培养我的耐心,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
1/13页第二篇
曾经总以为自己不能离开父母,必须要在父母的保护下才能成长,但我发现一切都开始变化了。
礼拜天时大家都在休息的时候,但我们志愿者并没有,而是来到了厦门北站为行人们指路。来了往往的人特别多,因此,对自己也增加了许多挑战和压力,怕自己指错了路,怕自己不敢说出口。但想了一想,决定,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克服。我们站成一排,很快,就有一位阿姨走过来,问我们厕所在哪里,我们各自平复了一下心情,耐心的为那位阿姨指着路,还不到半个小时,陆陆续续的行人看见我们,都来问路,而作为志愿者的我们,心中多了些少许的骄傲,我们秉承了志愿者的理念,为他人无私奉献。
我发现,原以为自己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的我,最后插上了翅膀,注定要独自飞翔。
2/13页第三篇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带着兴奋的心情要开始做实验了!
我先拿了妈妈的小圆镜,随后一头钻进了阳台。我找了一个比较好的方位坐下,拿出镜子,一面对着光,一面对着桌子。一束光芒洒在桌子上,像舞会大厅的灯一样。我开心地四处转动着镜子,“灯光”也随着我的手不停地转动。我突发奇想:“如果把它拿得离桌子近些,桌子……会不会燃烧起来?”虽然有点害怕,但我还是吊着胆子试了一下。我高高地举起镜子然后开始移动,只见那光点慢慢地往下滑,然后越滑越小,越滑越亮,到了最后,竟不见了!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离得越近,亮点越小,离得越远,亮点却越大。
我对这种现象非常好奇,一向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我怎么能置之不理呢?于是,我急忙拿出平板,上网查到原来这种原理叫聚焦,是用凹透镜和凸透镜产生的。产生出的点,又叫焦点,它的温度非常高,足以让木条、纸板燃烧呢!今天真是又涨知识了呀!
3/13页第四篇
这个实验是我从一个电视节目叫“大真探”里面看来的。它的方法是怎么用望远镜或放大镜来生火。
第二天早上起床,我跟爸爸说:“爸爸我想做这个实验可以吗?”爸爸说:“当然可以,但是必须得戴上太阳眼镜,要不然眼睛会不好的。”听爸爸说完,我连忙到爸爸车里拿来了太阳镜和放大镜来做实验。我在小区里找来了一片枯黄的树叶,我把树叶放在了太阳下,然后把放大镜放在了树叶的上方,阳光照在放大镜上再照到树叶上我发现有一个特别亮的点,这个点爸爸告诉我说叫“焦点”,我按照电视里说的拿着放大镜一动不动的跪在地上看着树叶的变化,没过多久,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放大镜对着枯叶上的那个点开始冒烟了,慢慢的树叶点燃了。
虽然烈日炎炎下我被晒得汗如雨下,但是实验做得很成功,我兴奋不已,这真是个有趣的实验。
4/13页第五篇
教室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烟味,原来是同学们正在做实验。
同学们个个忙得热火朝天。有的在做热胀冷缩的实验;有的在做化学实验;有的则在做使纸粘在墙上不掉下来的实验。
瞧!朱哲贤的课桌上堆满了器具,两根火柴棒,一枚硬币,外加一个打火机。咦!他这是要做什么实验。只见他先把两根火柴棒架在一起,然后把一枚硬币放在下面,并用打火机把其中一根火柴棒点燃。并说明要在火柴燃烧时,把一枚硬币抽出来。这真让我摸不着头脑,这样做难道不会烫着手吗?可过程却出乎我意料,火柴棒在燃烧的同时就会翘起来,并和另一根火柴棒的头亲密的结合在一起,然后就可以顺利地把火柴棒取走了。真的很神奇,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那边,烛光摇曳。走近一看,原来是陈磊在做“纸杯烧水”的实验,刚一看,我觉得陈磊既天真又傻,纸杯碰到火不燃起来才怪,可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水杯不仅没有被烧出一个大洞,反而杯中的水都被他烧热了。首先,他在杯中倒了一些水,然后再把蜡烛点燃,把装着水的纸杯放到火上,我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就错过了好戏。十秒,二十秒,一分钟,两分钟……已经过去那么长时间了,纸杯却依然坚强地挺立在蜡烛上,没有丝毫动摇的意思。再接着,纸杯里竟然冒烟了,水都烧热了,可杯子却依然没有破。实验结束了,我不由地在内心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再看看我做的实验,却只是马马虎虎,纯属应付应付的,只是无聊的用直尺在头发上摩擦,然后吸住纸片的实验,望着别人那精心准备,有趣的实验,我惭愧的低下了头。
如果还有下次,我一定会好好准备的。
5/13页第六篇
关于实验的作文500字 用泥土做实验
星期天,我从花盆里挖了些泥土,打算做一次实验。
我要做的实验是:泥土能不能被水溶解。我找了抹布~~两个杯子~泥土~开始在卫生间里做。
先把装满泥土的杯子 灌满三分之一的水,把抹布罩在杯口,因为没有滤纸,所以只能用抹布代替。被子里的水是棕色的很浑浊。把水倒在抹布上,在杯子里的是“咖啡”,没什么变化,但抹布上的孔太大导致水直接流了下来,就像滤纸没贴紧漏斗,水从滤纸外面流了下去一样,实验失败了。正当我在想用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时候,我的目光落在了毛巾上,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毛巾上没洞,只能吸收水,水吸收多了就不会在毛巾里,简直跟滤纸一模一样,实验结果准确率是抹布的一千倍!一万倍!我跑到阳台,又挖了一堆泥土,把泥放进“咖啡”里。把杯子里的水倒进用毛巾罩住的杯口杯子里。水停在毛巾上,过滤时间很慢很慢,时间一点点过去,少一点水我就倒一点,一杯水用了五分钟才倒完。毛巾上留下了泥土和杂物,杯里的水只有一些泥,显然毛巾没有滤纸好用才没有过滤完。我又用了五分钟,倒下来的是清水,估计烧了都可以饮用了。通过实验,我的出了结论:泥不会被水溶解,它只是像面粉一样进入水中使水的颜色变成了和它一样的颜色,被人误以为泥土被水溶解了。
今天的实验,让我知道泥土是不能被水溶解的,但我想哭,因为我用的是自己洗脸的毛巾,上面的杂物还没洗掉,晚上用什么洗脸呢?
6/13页第七篇
有趣的实验作文500字 我用泥土做实验
如果同样的泥土,放在不同的环境里,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你知道吗?下面我就来给你们介绍介绍。
前段日子,妈妈买来一些芦荟,种在了花盆里。可是,花盆里的泥土太少了。于是我和爸爸就到小区草坪上找些泥土。我看见那些土脏兮兮,就对爸爸说:“把表面的土放到一边,挖里面那些干净的土吧!”“这你就不懂了,浅层土含有腐殖质,可以使植物长得更快,更好”爸爸边说边把浅层土装进花盆里。可是又有一个问题:芦荟实在太多了,花盆都不够装了,所以我们就把余下的种在了草坪上。每隔一星期去看一次。种在家里的芦荟,每天都能在舒适的房间里,而多余的那些则孤零零地立在风中,我真为它们打报不平。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迅速跑下楼去看芦荟。只见它经过风雨的折磨,阳光的抚摸,变得绿油油的,上面的刺尖尖的像一件坚固的铠甲。而楼上的却病忧忧的,成了一个老奶奶大病了一场似的。我很奇怪,不禁问道:“怎么会这样呀!”爸爸说:“经过阳光的照耀,给了它温暖,风雨带给它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它长得更好”。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家乡的凤仙花长的很好,可到了我家花盆没过几天就枯了。
后来,我找到方法,每隔一个星期把花放在小区门口,让它感受一下明媚的阳光,尝一尝可口的雨露,让它长得更加美丽。
7/13页第八篇
今天,班主任秦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 :桌上放着3个杯子,分别装着沙子、水,(另外一个杯子是空的),旁边还放着一堆石头。秦老师首先把一颗石头放进盛着水的杯子里,石头沉了下去,水浸了出来;秦老师接着又把一颗石头放在盛有沙子的杯子顶端,沙子也盛了出来;秦老师最后把剩余的石头放进空杯子里,杯子没满,秦老师再将水和沙子先后放进杯子里,泥土,水洒了一地。
看了这个实验,使我联想到一个了故事:
从前有个农夫,他家境非常贫穷,但是他很善良勤劳,而他的儿子却非常懒惰贪婪。
有一天,农夫照例在山上砍柴,遇见了天神,天神看他很朴实、勤劳,就送他了一个“聚宝盆”。天神告诉他:“只要对着聚宝盆说:“钱出来吧”,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金币从聚宝盆出来,这件事让农夫好逸恶劳的儿子知道了,儿子就让金币永不停止的从聚宝盆流出来,贪婪的儿子最后被金币活活的压死了。
这个实验以及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如何事情都要有分寸,要注意把握尺度,不能贪婪,否则等待他的永远将是悲剧。
8/13页第九篇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有一次,张老师就带领我们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
实验前,张老师准备了一杯将要溢出的红水和许多一元钱的硬币,我们都很疑惑,不知道张老师葫芦你到底卖的什么药。张老师问我们:“你们相信我能在水里投十几个硬币,而水却不溢出来吗”?我们大家七嘴八舌,有人说信,有人说不信,总之各有各的想法。实验开始了,张老师小心翼翼地准备将第一枚硬币投进去。要投了,要投了,原来有些喧闹的教室立刻变得寂静,连易根正掉地的声音都听的见。我们都屏气凝神,目不转睛地盯着张老师的一举一动。只听“咚”的一声,硬币落入了红水中,我们大家都不由得“哇”了一声,使鸦雀无声的教室又变得喧闹了。因为硬币虽然落入水中,但水却丝毫没有溢出杯子。当投进第3枚时,班上又出现了议论声。“四、五、六……”我们和张老师一起数着投进去的硬币。数到了第15枚的时候,班里已经像开水一样沸腾了。有的三五成群,在一起讨论张老师是不是在变魔术,有的独自一人,不时揉揉眼睛,怀疑自己看到的是不是真的。实验结束后,张老师唐我们观察现在水的表妹,我看见水的表面已经超过了杯口的高度,形成了一个弧度,可是水却没有流出来,正当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时,张老师揭开了其中的奥秘:这种现象是水有自己张力造成的。
我对这次实验感悟很深:我们要发现大自然更多的奥秘,而发现那些奥秘需用眼去观察。
9/13页第十篇
我的作业早在星期五就做好了,星期六,我没什么事做,就想来做一次盐水浮鸡蛋的实验。
我先叫我妈妈给了我一包盐、一个杯子和一个鸡蛋。
我先给杯子装好水,再加四勺左右的盐,然后把“小胖子”——鸡蛋放了下去。它就像一个潜水员在往下潜水,还冒着小泡泡,大概是小胖子在换气吧。
最后,鸡蛋沉到了杯子底。我觉得这个实验有可能会失败了,垂头丧气地坐到了凳子上。当我要放弃的时候,我想了一下:是否我放的盐不够多,鸡蛋就不会浮?如果放多一些盐应该会浮起来吧?还是要耐心地等?
这时我下了很大的决心继续做这个盐水浮鸡蛋的实验。
我回到原来做实验的地方,往杯子里加了三四勺盐,那水杯里呀,有很多很多的小小的颗粒了。我等呀等,等了一两分钟,奇迹出现了——胖胖的鸡蛋,像神仙一样飞起来了!我欢呼起来:“我的实验终于成功啦!”
10/13页第十一篇
中央10台科教频道有个叫“我爱发明”的栏目,我们班举行了一场“我爱实验”的比赛。
星期二,大家拿着各自精心准备的小实验想大展身手啦!
我准备的是一个叫“鸡蛋进小口瓶”的小实验。需要用到:一个熟鸡蛋,一个瓶口比鸡蛋小一圈的瓶子,一点儿可燃物,还有一个打火机。为了等会儿展示给大家看时不出差错,我特意多带了几个鸡蛋,想多做几次。
我小心翼翼地把一个鸡蛋剥了壳,露出了洁白、水嫩的蛋白,谁看了都想摸一摸,捏一捏,感觉一下它的细滑。我又抽了几张纸想象着把它点燃塞进瓶里后,再把鸡蛋放在瓶口上,蛋就会奇迹般地“钻”进瓶子里。我正在大脑中幻想着成功带来的喜悦时,怎么也没想到,餐巾纸在瓶外烧得好好的,可一塞到瓶里就熄灭了。我反复着试了多次,却怎么也成功不了。不仅我自己急,一旁的小组成员也一直帮忙想对策。有人提议去弄点酒精来涂在纸上,可能会好点。我听了,觉得挺对,就四处打听,终于让我借到了酒精,就马上用酒精进行试验。可还是一点儿用也没有。只能看看别人的啦!
张翔第一个上讲台展示他的实验。他拿着一杯黑乎乎的液体和一小袋白色粉末就上去了。“这一小杯东西是醋。”他指着那杯子东西解释道。“难道他要给醋变颜色?”我们都在下面议论纷纷。“这一袋是苏打粉。”他补充道。“切——”一听是苏打粉和醋,大家都不满地“切——”了一声。因为大家都知道苏打粉和醋和在一起会产生化学作用,醋的表面会产生泡沫。这个实验众人皆知,早在四年级时科学老师就讲过。
还是王云晓得“筷提一杯米”最神奇。他把一支筷子插在了一杯米中间,然后提起筷子,筷子竟连着一杯米全都提起来了。大家惊恐地看着那杯米,生怕它掉下来摔个粉碎。但那筷子就像被强力胶粘在了米上一样,杯子稳稳当当地悬在了半空中。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此外,还有陈雷的“纸杯烧水”,吕国超和耿洋的“瓶子赛跑”,肖熠的“水上浮硬币”,更有以失败告终的韦乐园的“水面写字”……
虽然我的这次实验失败了,但是在观看别人实验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许多。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是最重要的!你说对吗?
11/13页第十二篇
今天上午,我校七名少先队员代表来到了地铁一号线玄武门站,一次特殊的体验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人流中穿行着,我们来到了一个整洁的工作室中,工作人员叔叔阿姨给了我们绶带、举牌,李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今天的工作岗位:两处人流较多的地方。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乘客找到相应站点,提醒乘客遵守乘坐纪律。
来到“工作岗位”上,我们不由得赞叹南京地铁站的人性化,地面一尘不染,四周墙壁上有海报、导向牌等,还有几处可以自由取《东方卫报》的地方,更有问询处、人声播报、空调等,真的可以体现出南京的风采。正在看站牌时,一个大妈走过来,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山西路站到哪坐吗?”我们微笑着回答:“向右直走就好了。”大妈满意地点了点头。啊,帮助人的感觉真好。不过,我们也发现有些乘客自身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些乘客喜欢占小便宜,经常把坐车用的牌子带回家;还有一些乘客常常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等。我认为这不仅会使南京人的整体公民素质下降,还会给在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增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希望这些市民能改正自身的不良习惯,做一个文明的乘客,为地铁站添一份暖意。
几十分钟的体验结束了,我们向工作人员道了别,也对自己做一个文明乘客增加了信心。
古平岗小学六(3)班 佳艺
12/13页第十三篇
中国,多么神圣的字眼;中国,多么庄严的字眼。
在祖辈的心目中,您身处漫漫长夜,却无休止地追求光明;在父辈的心目中,您虽然衣衫褴褛,却有一身的铮铮铁骨。如今,时代把您赋予给我们,我们欣喜啊,冲动啊,为了把您装扮得更加美丽,我们要拼搏,我们会拼搏!
依偎着您呵,我温暖,我骄傲,可同时,我也深深地懂得,我们不能沉浸于一时的成功,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因为爱您,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爱您,就要从脚下做起!
我们会把您绿色的面纱,仔细地抚摸,细细地擦洗,不让它的上面,留下一丝的斑迹;我们会把您蓝色的衣裙,细细地呵护,仔细地晾起,不让它的上面,留下一丝的皱纹。
黑色的眼睛,永远闪烁着欣喜;您光滑的肌肤如婴儿般柔嫩,我们不允许,火药的气味弥漫;我们不会让您的眼神中出现一丝叹息;我们会将和平的橄榄枝,编织成美丽的花环,轻轻地戴在您的头上。您一定微笑着,抚着我们的脊背,轻道:“我的好孩子!”
您的生日即将来临,到那时,您一定会收到我们致予您最崇高的敬意!听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那震动大地的声音;看啊,那十三万万双——坚定的眼睛。
身为您的子孙,我自豪啊,我们自豪啊,我们恨不得将自己的青春扩大千万倍,汇成一股最强音,向全世界宣布:“我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我——属——龙!”
祖国,请相信我们吧!今天的我们必定会让明天的您在我们的装扮下更加壮丽、伟岸、年轻!
13/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