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千亿个太阳读后感精选

千亿个太阳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04 05:30:22
千亿个太阳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9-04 05:30:22   小编:

读完《千亿个太阳》,感悟到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但也意识到生命的珍贵和无限可能。作者用深邃的哲思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宇宙的壮丽,引领读者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这本书让人深刻反思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打开了心灵的一扇新的窗户。

千亿个太阳读后感篇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生活已经被各种奇闻趣事所填充。但是对于星空的关心,仍然掩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与其翻来覆去得在平凡琐碎的信息中一次次确认自己脆弱的世界观,不如通过一本软软的科普书来体会科学在天空中所汲取的信息。

恒星的研究是天文学研究的一条主线任务。从古老不可考究的年代开始,人们就注意到了天空中太阳、月亮和众多的星星。以人类千年文明的尺度来看,星空是永恒不变的。这种永恒在当时的人心中更多了一份敬畏。东西文明,甚至是惨遭灭绝的各地土著文明都在观察着天空中东升西落的所有光点。无论他们是如何使用和解释他们所看到的,天文学由此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发展。恒星科学成为天文学研究中一个相对成熟的学科。虽然现在的天文学不止步于对于恒星的研究,出现了很多支线任务和副本游戏,但是关于恒星的一切一直是天文学家所无法忽视的课题。千亿个太阳就是关于恒星的一个科普书。

如果对于天文学有兴趣,太阳和其他的恒星绝对是无法绕开的内容。本书的第一章第二章从恒星演化和年龄的角度开了一个大坑。后面几章来说明各种演化阶段恒星本身相关的物理模型和一些观测事实。书中并没有事无巨细得将现在的结果全部铺排出来,也没有用过多公式和推理过程来烦恼读者。不得不说,关于恒星演化的很多点都还是会回退到第二章所写的赫罗图上。当读完整个恒星的演化历史,或许你就会惊讶于恒星竟然自己画出了一副演化的地图。而所有天文学的领域都可以在这个地图上找到对应。

本书的最后两三章是现在研究中的热点,或者说是相对于前面几章不那么成熟的一些研究。简单的来说,就是关于“恒星怎样出世,又怎样去世”的部分。其实因为恒星的出世和去世都是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片段,所以是比较难找到合适的样本来得到很好的解释。当然,还有一个好莱坞都会关心的问题,就是其他行星上是否有外星人。这种东西发现了就是大新闻,发现之前通通都是无稽之谈。即使是再心静如水的天文学家也有一颗搞个大新闻的心。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适合所有喜欢天文的人的书。从书里可以看到天文学的很多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研究方法。仔细看完这本书会有一种主线剧情通关的感觉。而如果大体浏览也可以体会天文学的美。最后我想吐槽的是,彩图看起来和几十年前的科普书没什么区别,虽然我也想不出来能够有什么更好的图像来表示这本书的内涵。

千亿个太阳读后感篇二

今日,读毕一本书——德国天文学家鲁道夫·基彭哈恩的《千亿个太阳》。

知道这本书,在很久以前刚入门的时候。那时候想阅读一些天文学基础书籍,可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充满各种绚丽图片的天文图书时,又无从下手。于是在网上搜寻“天文学推荐书籍”的关键字,在好几份所谓“推荐书单”上,都有《千亿个太阳》的身影。

从4月初因为疫情隔离在家开始,第一次翻开此书,仅阅读了第一章,便觉大开眼界,欲罢不能。

一、恒星天文学的入门。本书从通过观测与归纳总结出的赫罗图出发,深入浅出的为读者介绍恒星的演化历程——氢聚变、氦聚变、碳聚变,直至形成一气态铁核心而迅速坍缩,在极高密度条件下各种粒子充分挤压,质子与电子合成为中子,于是气态铁球变成了中子星,释放出无比的能量,将周围的物质高速抛向空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强光;提到了造父变星的产生机制,脉冲星、X射线星的可能原理。这一切,大多是计算机模拟实现的,有的得到了观测的证实,有的依然是个问号。它为我打开了天文学领域一扇新的大门。因为之前阅读的书籍,仅关于目视观测,对于恒星,也仅初步了解其有亮度差异、颜色区别和光谱分类,有单颗恒星、有双星或者多星系统。对于“行星状星云”这一条目经常提到的恒星残骸,怎么也无法想象其形成原因与原理;对于巨星、超巨星、新星、超新星,也只有一模糊概念,从未想过其中有本质区别以及演化进程的关系;对于中子星、X射线星、γ射线星,似乎只有科幻小说里才应该存在。现在,它们似乎成为了具象,是那样触手可及。

二、文笔丝滑,行云流水。不知道是德国作家本人的功力,还是两位翻译家的译作水平,或者兼而有之。这样一本看似涉及天体物理学、宇宙化学的书,阅读起来不仅毫无费力之感,甚至可以手不释卷。每每遇到一个可能难以理解的概念,作者总是能找到一个生动而贴近生活的例子(如造父变星与带活塞的密封箱),配合图示,竟完美地让只有高中物理化学水平的我初识了恒星演化论这样一个庞大的命题。不过实话实说,多少还是需要一些基础的物理和化学知识的,比如分子、原子组成,万有引力定律,能量守恒等等,否则有些概念恐怕不易理解。

最后,书内也有些小问题(印刷,人名翻译不一致等),但毫不影响阅读。如果不是需要配合观星和阅读目视类书籍,并因为五一期间连续熬夜观星而休息了几天,这本书早就可以读完了。

五星好评!!!

千亿个太阳读后感篇三

这又是一本我看完之后大呼“好书!好书!”的极好的宇宙系列科普书。

关于宇宙,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是带有一种原始好奇心的,因为这是关于我们存在和起源的第一问题。在之前看的乱七八糟的科普节目,各种纪录片和书中,我对此事的了解完全只有一些七零八碎的知识,黑洞啦,时空扭曲,双星系统,白矮星,始终都好像知道一点又一无所知的样子。直到今年看到了“ how the universe works”的时候,我才明白原来恒星的演化竟然如此神奇。原来我们现在日常所需,所离不开的这些个重元素竟然都是由超新星爆发才产生的。说实话我有点惊呆了,感觉就像做题终于找到了题眼,要了解宇宙还得从了解恒星的演化开始。

如我前文所说,我认为关于宇宙方面的科普书并不好写。从宏观到微观有太多太多的理论了,许多理论又十分艰深,因此常常是挑选最酷炫的理论来浅尝辄止。但这本书不同,他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因此很容易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最重要的是他做到了深入浅出地讲述每个演化阶段的结论是如何通过理论猜想-计算到观测论证的过程,包括其中的基本演化原理如何等。这样一来,就算是我这种半吊子理科生,大部分内容都是可以理解的。

这本书的内容,说来话有点长,而且我也极有可能并没有完全理解,在此作简单记录。

首先,虽然我们生存在行星之上,但我们对恒星的了解其实是多于行星的。因为恒星能发光,而通过各种观测手段,我们可以搜集到关于恒星的亮度、温度以及与我们的的距离,因此可以测算出其质量、温度、体积等基础信息。在获得一定量的数据基础上,通过对其在“赫罗图”上的排序,我们了解到:赫罗图上存在一条主序;主序星满足质光关系。

通过对同一星团中的不同质量的恒星分布特点,我们观察到:质量越大的恒星会越早偏离主序;通过不同年龄的星团中恒星的分布发现:年轻的星团中大部分恒星都在主序中,而越年老的星团,只有部分小质量的恒星还存在在主序上,即质量越大的恒星演化速度越快。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热核聚变反应的研究,科学家得以在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太阳的计算模型,并通过模型的演化推算来印证关于恒星演化的猜想。虽然其中有许多波折,比如关于演化到红巨星阶段便无法进行下去等情况,但最终科学家构建出了一套与观测基本吻合的计算模型。恒星在内部的氢燃烧殆尽后朝红巨星方向演化,而氦核外部的物质部分丢失后便成为一颗微弱年老的白矮星。当然恒星失去外部物质的方式有多种,最令人入迷的便是超新星的爆发!它能产生许多重元素,抛出的星际物质可以产生的新的恒星,还有可能产生密度极高的中子星!

这其中其中还有许多令人着迷的现象和猜想,如双星中恒星互相窃取物质,以及致密天体坍缩成为黑洞等等,总之,最后的最后,恒星从一片混沌中汇聚、压缩、发热发光到最后终又归为一片暗淡。暗淡之后呢,也许又是下一次的爆发吧。

千亿个太阳读后感篇四

“专家们想要确知,星星怎样出世,星星怎样离世。”

—— 1958年德国自然科学家与医生学会举办的一次悬赏征文竞赛收到的一篇得奖论文题头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古今中外,那迷人夜空中的群星引发着文学家和天文学家们的无限遐想。1054年蟹状星云的超新星爆发后,百官向宋仁宗庆贺道将有大贤出现,而在遥远的君士坦丁堡,一名医生将此事归为一场致使1500人丧生的瘟疫的诱因。人类之于恒星,就如夏虫之于四季,哪怕人类观测群星的历史由来已久,这对于恒星的一生来说还是短暂得微不足道。所幸,近现代的望远镜、照相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们不仅看到了现在与过去的恒星,也能计算和构造出贯穿恒星一生的演化路程。鲁道夫·基彭哈恩(Rudolf Kippenhahn)的《千亿个太阳》带着我们看到了这部舞台剧,从恒星在漩涡中点燃,到它们在主序上发热,再到它们的膨胀与物质流失,最后到它们在沉默中冷却,或是壮烈地爆发,亦或是永恒地坍缩。本文将从一个非天文学专业的学生的角度出发,从知识、结构和语言三个方面对本书进行评价。

一、知识:3/5

本书从介绍赫罗图和恒星内的核反应出发,构建了类太阳恒星和大质量恒星的演化模型,又专门讲了脉冲星和X射线星这两种中子星的表现形式,再介绍了恒星的消亡与起源。结尾章讲了行星的起源,并讨论了银河系有多少行星能留有能发射射电辐射的高等文明。在书的附录里专门总结了测量宇宙视向速度、宇宙中的距离和恒星质量的方法。还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问世于1980年,基彭哈恩在1996年还写了一篇后记,总结了这过去的十几年中天文学的新发展。

从本书的主旨——介绍恒星漫长的一生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知识涵盖确实是充分的:赫罗图涉及到的对天体参数的测量以及推算其它参数的方法,核反应的原子物理知识,能量传递问题,各种天文效应,以及在必要的地方也涉及到的量子力学知识。结尾将读者从对地外生命的思考拉回了对人类生存的思考,令人深思。附录帮助读者建立了一个较完整的天文学研究的图景,而不是只限于天文知识本身

但是,本书的很多章节还是需要细节上的补充,以及与其它章节的联系。这里把我个人遇到的问题和想提的建议陈述如下:

1. 第三章介绍重元素核合成以及第十一章介绍超新星爆炸核合成时可以尽量详细。

2. 第六章的结尾讲到,恒星外表面的温度约为5300℃时,物质受重力压缩会使其吸收来自恒星内部的辐射的能力增强,而在温度更高的恒星内部这种情况是相反的。这是理解造父变星变换的关键现象,然而它没有讲原因。第十二章,在恒星诞生过程中也涉及到了类似的问题,随着恒星物质密度的上升,它对辐射的透过率似乎是先下降再上升的,一样没有讲清楚原因。

3. 第八章,接受到的脉冲星信号的延长是同时和脉冲星-地球距离与脉冲星半径有关的。但书中没有讨论距离直接猜测了半径。此外,最好把脉冲间隔的周期变化、脉冲间隔和辐射上升到脉冲的极大强度所需时间三个概念做出明确区分;《托马斯·戈尔德解释脉冲星》一节里,”它们(电子)在超新星爆发时获得了极高的速度”让人看得莫名其妙,因为第十一章讲过超新星爆发时电子应该是要和质子结合形成中子的。还是说这里的电子就是脉冲星表面β衰变发出的电子?

4. 第九章《第二对双星的历史——一颗白矮星的诞生》一节里,关于双星间至关重要的距离变化最好能给出一个数学上的解释。武仙座双星系统以70秒为周期变化,但没有解释原因。

5. 第十章特意提到了,武仙座X-1不仅有1.7天的X射线脉冲节律的周期变化和5小时的脉冲缺失时段,还有12天发出脉冲和23天不发出脉冲的周期变化。但对于后者并没有说明原因;X射线星产生辐射的原理似乎也可以应用在新星上,不过这也没有被进行解释。

因此,虽然本书的知识有一定的涵盖面,但还是要多去考虑读者可能萌生的问题并给出解答。

二、逻辑 2.5/5

前六章的整体行文逻辑还是很流畅的,第二和第三章介绍了赫罗图、核合成和能量传递这样的基础知识,第四章开始介绍恒星模型,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讲了太阳和更大质量恒星的演化史。但是从第七章起,不管是章节之间还是章节内都有较明显的逻辑问题,乃至在本书知识并没有太大的思考挑战性的同时,给理解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这里还是将我个人的问题和建议陈述如下:

1. 第二章,介绍恒星表面温度与光度这两个赫罗图的基本参数时,完全可以在一个或者两个段落内一次性把它们的定义以及测量方式讲明白。但它硬是拆成了好几段,不知道为什么。

2. 第七章讲恒星演化后期的过程时,把类太阳恒星和大质量恒星混在了一起讲,而不是像第五、六章一样把它们分开。这导致我在看一个事件时都分不清它到底属于哪一类恒星的演化过程。

3. 第七章之后完全可以接第十一章,讲恒星演化的结局,这和第七章的整体内容和结尾所讨论的超新星能完美接轨,而第八、九、十章可以作为超新星爆炸后的结果的详细解释。

4. 第八章,写得难以让人理解的一点是,它介绍了中子星磁极两端放出的高能自由电子如何在星云磁场中发出辐射(可见光?),但原理只是被一笔带过了,更多的是在第十章被介绍。这一点也很容易与中子星的发射的高能电子放出低能射电辐射的原理相混淆。

5. 第十章,在解释X射线产生的普遍原理和自由电子在磁场中形成的轨道上跃迁产生58keV的X射线的原理时,后者本应该是建立在前者上的进一步解释,但这两部分根本没有形成有机联系。前者讲得简短而模糊,后者却花了大量篇幅讲电子跃迁的过程,并且对这种能量的X射线的尖峰的产生讲得还是模棱两可。它在一处不起眼的地方提到,“有一批电子在磁场中沿着微小的环绕轨道运动”,或许这意思是说,大部分自由电子没有形成这样的轨道,受原子核影响而损失动能从而产生X射线,从而导致了不同能量的X射线的强度的连续变化;有一部分自由电子形成了这样的轨道,从而专门对58keV的X射线强度有贡献。

6. 第十二章在提到计算机模拟由直径为500万倍太阳半径(约0.37光年)的,密度已增至每立方厘米六万个氢原子的气体云(非星际物质)诞生单个恒星的过程时,说“最初气体温度很低”(要到后来才会在一个核心中升至2000摄氏度),但又说“这团气体最初是透光的:每粒尘埃不断发出光和热(这里到底是气体还是包含了尘埃也让人一头雾水,开头又说了这‘不是星际物质’,暂且不关心这个)”,那这又说明这团气体的温度不至于太低。具体是多少?能量来源又是什么?是前文所说的受大质量年轻蓝色恒星加热吗(这附近的星际物质/气体确实是恒星诞生的场所)?然而前文又说了,这些星际物质中的气体可以被加热至一万摄氏度。

所以,就个人来说,本书的逻辑是很不让我满意的。这里给的分就较低了。

三、语言 3/5

本书的语言中规如矩,有一些引用科学家故事的地方,但感觉还是有些生硬。恒星的演化本质是能源消耗带来结构变化的问题,书中所用的赫罗图(图 1)和三面结构图是很好的阐述这个过程的方法。其余的图诸如脉冲星和X射线星所在的双星系统如何让观察者接受到脉冲信号以及双星间的物质交换也很易懂。让人惊喜的是,书的开头附上了一些星云和星团的彩图,让人直接感受到了宇宙的美丽。

图 1 不同质量的恒星的演化历程。对比效果很好。

图 2 昴星团。两团黄色的光晕是拍照时的反光。

不足之处也是十分地……显而易见吧。图 3和图 4,这下剖面都糊成了什么?如果是全黑能不能在图注里说明一声?

图 3 不同质量的恒星的内部结构。左上剖面显示核反应场所,右上剖面显示能量传递方式,下剖面显示化学组成。然而下剖面显示了个空气。

图 4 大质量恒星演化时的内部结构。下剖面一样显示了个空气。

总评:3/5

如果想对恒星漫长的演化史有所了解的话,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但不推荐给对宇宙尚未萌发兴趣的人,因为逻辑对阅读体验造成了很大影响,语言也没有做到特别吸引人。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