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人生妆泪尽》描述了一个女子在红尘中历经坎坷,最终坚强地走向成功的故事。小说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了女主角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她在困境中如何坚持不懈,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这部作品让人感悟到,面对生活的挑战,只要心怀坚定信念,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粉墨人生妆泪尽》读后感(一)
旧时都没有身份的戏子,现在都成了伟大的艺术家,一个戏子的儿子,在为自己的母亲翻供,值得同情,但此书的真实性难以考证,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再者,俞的为人,言的为人,不是一两个人就能说清的,公道自在人心。
更主要的,这些个人私事,少拿出来晒罢。
1/8页《粉墨人生妆泪尽》读后感(二)
你给老婆买瓶药,她还要怀疑你是不是在里面下毒,要自己去买一瓶。这种姻缘,如果是你,想来也没多大意趣吧。
小言他亲爹似乎相信言慧珠对他有真情,小言似乎也很信他亲爹的话,可言慧珠从打定主意到实施自杀,似乎就没有想过要把宝贝儿子托给他亲爹。她对他的情分和信任,可想而知。
2/8页《粉墨人生妆泪尽》读后感(三)
俞振飞的所作所为,放在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戏子的角度来观察,也算正常。言清卿对于俞振飞来讲,并非己出,加之其从小被母亲娇惯惯了,对这个“好爸”在心理上总是隔一层,其被排挤也算情理之中。
俞振飞会做人,言清卿要扬家丑。如果言慧珠还活着,想必不会希望言清卿这样做的吧?即使俞振飞再混蛋,再不是东西,言慧珠对于俞振飞的倾心总是存在的。儿子这样说俞振飞,对言慧珠又有多少好处呢?这本书对俞振飞来讲,等于是在其人格上销骨扬灰。结果是言清卿和俞振飞“同归于尽”。而言慧珠孤独依然……
3/8页《粉墨人生妆泪尽》读后感(四)
读完了言清卿口述、余之执笔的《粉墨人生妆泪尽》,说的是言慧珠与俞振飞的恩怨往事。
我相信言清卿有为亲者讳或者言过其实的地方,母子关心,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不知道俞振飞之为夫为父,是否当真凉薄如斯,毕竟书中言之凿凿,有时候由不得人不信。也许像另一个豆友评论的,孰是孰非,恰如一出《罗生门》。
言慧珠真是美,美得夺目而张狂。美人薄命,信非虚乎?
4/8页《粉墨人生妆泪尽》读后感(五)
没什么意思。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好说的。GF治下,抗节而死者可叹,苟且偷生者可怜,受害者何尝不是帮凶,为虎作伥者何尝没有为虎所残。当事人都死了,也该消停了,这时候再把一些无法对证且会有损某一方的所谓”往事“都出来,真是闲的无聊了。从照片上看,言慧珠确实平漂亮的,其抗节不屈,为人敬佩。俞振飞嘛,苟活于供斐暴政之下,也是人之常情,何以苛责。不过我一向恶心老牛吃嫩草(不讨厌姐弟配),有鉴于俞振飞耄耋之年还娶五十岁的女人,我想这老头子的“好色”之誉,恐非诬陷。书中到处都是一面之词,这点暂且不论,为毛还有那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作者说言慧珠又是要俞振飞和她一起自尽,又是找俞振飞托孤——我擦言慧珠到底怎么想的,她还要不要管她的孩子呢?——俩人都自尽了谁养孩子?——作者笔下,言慧珠就是这么一个人?我很怀疑书中言慧珠的形象,多大程度上是出于作者多年之后的想象与重构?
5/8页《粉墨人生妆泪尽》读后感(六)
放下书,沉思良久,眼前依然是言慧珠的脸容。那样的漂亮,那样的雍容,又娇又媚,无愧章诒和看了之后的感叹,太漂亮。
但是,自古红颜多薄命,薄命如卿者,亦令人扼腕。
她一生的爱,是演戏,但是最后她演不了戏,;她一生的爱,是珍宝,但是最后看着一件件珍宝毁于一旦;她一生的爱,是找一个知情知意,有才有貌的情郎,但是,最后却只落得无情无义的结局;她一生的爱,是独子,但是她的心肝最后成了弃儿。这个女子,舞台上的她,貌若天仙,生活中的她,惊艳宇内。这个女子就是言慧珠,言菊朋的女儿,梅兰芳的高足,俞振飞的妻子。
我一向知道她是美丽的,但是不知道是这样一种震撼心灵的美,一种让人可以禁不住“啊—”的一声,让人摈住呼吸的美。
我无意评述她和俞振飞之间到底孰是孰非,但是,有一点,俞振飞一定是辜负了她。不然,她不会这样决绝,这样结束自己美丽的生命。当时,她心爱的独子只有十岁。看着言清卿的讲述,看着他口述的书,我觉得心酸,这样一代名伶的幼子却这样的成长,他的身边还有他的“好爸”。
我喜欢俞大师的戏,无疑他的戏是极好的,那种书卷气,那种仙气,或者说他本来就是个书生,只是不得已做了戏子,如果书中的纪录是真实的历史话,我觉得,俞振飞至少辜负了言慧珠。
他们的结合,到底有没有其他的色彩,我不得而知,这或许真的是无法揭开的尘封往事,但是,今天,看到言清卿的书,看到真情动性的述说,我觉得,或许有些事情,真的只能是红颜薄命。
妆泪尽,一生相思难白头……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阅读(12)|评论(2)|收藏(0)|打印|举报
6/8页《粉墨人生妆泪尽》读后感(七)
身陷“言慧珠之死”的“罗生门”中人,所有名誉、隐私、心思都被撕开了给人看,又有多少体面可与人言呢?
从当当订的《粉墨人生妆泪尽》,头天晚上订的,深夜发货,第二天下午就到我手上了,不由得称赞一记。然后坐下来翻书,花了两小时翻完。
关注的当然是另一个版本的“言慧珠之死”。言清卿满腹怨望地叙述了言慧珠和俞振飞的往事肯定不能如烟。
——言慧珠倒追俞振飞?言清卿说不!俞振飞每天扒篱笆看言慧珠,反右时力保言慧珠过关,还帮助言慧珠调到上海戏校,分明是俞振飞有意求花,破坏了小言清卿的幸福家庭。然后,俞振飞始乱终弃,不肯与言慧珠结婚。下面是两个印象深刻的细节:俞振飞说言慧珠不能生育了,他要断子绝孙。言慧珠一气告了俞振飞,结果组织上说俞振飞这个老色鬼又……
——言慧珠自杀时,俞振飞在干什么?
俞振飞说自己耳朵聋,又吃了安眠药。言清卿则言之凿凿地回忆言慧珠当晚向俞振飞托孤,俞振飞说,“我有饭吃,他也有饭吃。我有粥吃,他也有粥吃。”话说得很明白很漂亮。之前,言慧珠请求俞振飞与她同死,俞振飞说“我勿死,要死,侬”,用方言说的,读之怅然。完全不是良配啊。当言慧珠自杀时,俞振飞就在同一幢小楼的房间里,看着昔日同枕人死去。真是异常残酷的场景。或许,那个时代,残酷和更残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但是,还有钱杨的温馨版“我们仨”呢,只是,他人的酒杯并不能浇自己的块垒。
——俞振飞对言清卿做了些什么啊?
如果还记得言慧珠的托孤之言,言清卿就不会又这么多惨淡的回忆。少年时的被冷落、被迫偷吃,长大后对财产、房产的争夺。里面说到俞振飞千方百计想把他的户口迁出上海,以便独占华园小楼。不由感叹,这哪里是什么大师。大师亦是小市侩。
读了这本书,俞振飞的个人形象大概会轰然倒塌。这时,可以回头找本《俞振飞传》补救一下,里面全是溢美之辞。
第三天到单位,对同事说又出了本八卦书什么什么,同事说,很好奇当时为什么言慧珠会和俞振飞结婚,在民国时的报纸上,俞振飞的声誉多坏呀。
在“罗生门”里,和尚、盗贼、妻子、武士不是在夸耀自己,就是为自己分辨,同一个事实,也可以像万花筒般摇晃出无数种措辞。世界本如是吧,再也休提。
俞振飞,言慧珠喊你回家吃饭了。你们可以在饭桌上好好谈谈这件事情。
附话一句,章诒和女士对此书颇有贡献。在写言慧珠的文章中,章诒和感叹了一把(虽然在章诒和那文中,顾正秋颇有贡献),提及言清卿不知下落。于是,言清卿就从茫茫人海之中被找出来了。言清卿也可以不再甘当“沉默的大多数”了。一本书催生了另一本书,又催生了另另一本书,这便是书的命运。
7/8页《粉墨人生妆泪尽》读后感(八)
一天读完,思索的东西大于提供的信息。
说俞振飞的弟子们为贤者讳,但叙述自己母亲的文章又何尝不是说好听的呢?言慧珠有没有缺点?有!而且很大的缺点,放在那时固然要遭忌讳,在今日也定然流言蜚语,因为她是角儿,又那么明艳火热风流孤芳,即便缺点也漂亮大方。她的缺点不妨在儿子眼里的完美,看到言清卿几乎为母亲的每样行为辩护,我暗笑之余亦有伤感在里面,十一年的母子生活,留下的只是甜蜜温馨,之后的岁月没有这份温馨,所以直到现在还止不住怀念,把母亲的遗像悬在客厅,早晚祭拜诉说,其情可悯可哀可敬。
书里两处使我眼睛湿润,一处是言清卿在陵园看管处找到了母亲的骨灰盒嚎啕大哭,那个盒子写的是“言吾生”的名字,本来三年之内无人认领就要处理,看管的老人可怜这个“言吾生”,就自作主张留了下来。言清卿拿到骨灰后怕被他的“好爸”俞振飞和保姆看见,偷藏在卧室床下,“母亲又和我在一起了。”另一处是言清卿饿的实在受不了,爬墙进屋,爬到了母亲专用的洗浴间,看见那根弯曲的水管,就是母亲自尽之处,哭了起来。
感动我的,还是原始的感情,没有经过功利的熏染。那日中午看CCTV12,讲述一个执行庭的庭长如何敬业工作,放着病危的母亲不管,讲起来依旧眼泪哇哇,但我看的心凉——不近人情的宣传教育,真有工作大过母亲的生命?我不敬佩这种人,对不起,我不敬佩。
言慧珠美丽的具有侵犯性,她在照片里会夺去别人的神采。影像至今日只有两部昆曲电影了吧,《游园惊梦》和《墙头马上》。《游园惊梦》饰春香,与梅兰芳、俞振飞搭档。神采飞扬的言慧珠把个贴旦的戏演成了正旦,几乎晃了梅先生的范儿,一边厢是明艳娇媚的春香,另一边是水桶腰肿眼皮的杜丽娘,我看时竟有些恍然,好像老夫人与小姐一般,不似《牡丹亭》,倒像《西厢记》。《墙头马上》,完全是主角儿了,举手投足有股自信和从容,腰杆子硬,拿捏着戏。蕙质兰心,我可算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你看现在还有这么大气的角儿吗?李胜素有架子,但缺这么点儿玲珑剔透。旧人杜近芳戏好,惜英气有余,媚气不足。言慧珠是梅门大师姐,得梅之华贵,又有灵动。
最爱言慧珠的笑,笑得阳光自得。看她每张照片都是pose,连生活都是在表演。这不是做作,是戏如人生。言清卿说母亲一出门就挺胸抬头微微笑,把最好看的一面展现出来,把美当做生活习惯的人,美也化在骨子里,如木心言:“美貌是一种表情。”会想象的出一个美人被人拳打脚踢披头散发吗?那是最残忍的镜头,幸而没有留下。
虽是戏如人生,可非人生如戏,台上光鲜艳丽替杨玉环醉酒,为虞姬舞剑,到现实来没有锣鼓胡琴,生命的轨迹走了样,发现不合拍了,忘了戏文,瑟瑟发抖。这出戏砸了。才子佳人反目,凤冠霞帔失色,大时代在轰塌,一个不需要角儿的舞台狰狞嘲笑着旧人旧事。言慧珠的悲剧是当时的缩影,惟其因为她最激烈最极端,让这悲剧属于自己一个人,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今日看来血色宛然。
言慧珠的高贵不在于锦衣玉食家财万贯,而在于她的大情大性、爽朗率真、真心真意。那个黑白时代勇于追求五彩斑斓,是对教条生活的一记响亮的耳光。放在今日看来,言慧珠的作为天公地道,可当时是天理不容?为什么会有当时?当时为什么就容不下一个爱美的女人潇洒的活下去?黑白时代过去了,可黑白还留在心里,还容不下言慧珠式的高贵。胸襟未免太狭窄。我知道言慧珠的委屈,她没什么企图,只不过想唱戏,唱好戏,和儿子过好生活。不奢侈的需求竟然要用生命去捍卫。翻开那个时代受难者的名单,每人都有故事,这一个个故事因为当权者的一念或成悲喜剧,演惯了别人的伶人,最悲惨的是把自己撕裂了演给世人看。
俞振飞的是是非非当事者心中有尺寸,不因其得善终而诟病他,也不因他拈花惹草就否定他。但“我有饭吃,他有饭吃,我有粥喝,他就有粥喝”(言慧珠托孤时俞振飞对之承诺会照顾言清卿)的承诺安在?才子佳人郎情妾意已成往事,“誓言幻作烟云字”。他在《迎像哭像》时,可曾想起言慧珠的杨玉环“笑微微常得君王看”?他在《写状》时可想起言慧珠的李桂枝“天生一对苦夫妻”?或许言慧珠是他的噩梦,但他也是言慧珠的伤痛。
曹禺《日出》最让我心中一震的是陈白露吞安眠药之前对镜自怜的独白:
“生得不算太难看吧。人不算得太老吧。可是……这——么——年——轻,这——么——美,这——么——……”
不会再有言慧珠了,她的美太耀眼,这个世间不配拥有
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