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厨房》这篇文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对家庭、亲情和传统文化的珍视。通过描述厨房里的各种细节和情感,作者表达了对家庭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尊重。文章情感真挚,触动人心,让我对家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厨房读后感第一篇
与在kindle上阅读的感受不同,在一个春日的午后我选择一个静悄悄的地方慢慢读完这本纸质书,给予了我莫大的感动。
吉本芭娜娜细腻地描写了在“失去”之后人的低能量与濒死状态。相比《厨房》与《满月》,我更爱《月影》的救赎感。可能有相似的经历,所以代入感极强。似乎经历过像“浦罗”一样总是及时出现的朋友,是那种下一秒就要放任自己支离破碎却被拉入一个温暖怀抱的感觉啊!
这让我一次又一次期待着生活。
厨房读后感第二篇
这是一本嗲嗲的书。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樱井美影喜欢厨房,厨房让她有一种踏实感。厨房里有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想起前段时间看的晨间剧《多谢款待》,宫本老师说,人有很多地方不一样,但是只有吃是平等的。不管一个人多伟大多卑微,他都要吃饭才能活下去。就像吴绣绣说的,不管在何种情况,只有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滴水不漏的照顾好自己,才可挺直腰板谈其他。
于我而言,没有吃饱饱的肚子,就没有精气神去面对、处理那么多那么多各种各样的事。生活不是容易的,那么,去厨房下碗面吃,元气满满的面对这个尽管不那么让人满意的大世界吧。
厨房读后感第三篇
既《一个人的好天气》后,我看了第二本出自日本作家之手的书。不知道是自己的阅读偏好因素,还是日本小说风格的因素所致,《一》和《厨》好像啊!缓慢流逝的时间,琐事缠身的生活,平凡的人生,迷茫的未来,以及一颗积极走下去的心。《厨房》由三篇小说构成,严格说是两篇,因为前两篇是顺承关系。三篇小说说了两个不同的故事,主题却主要都是关于爱情,但其中也有亲情、友情。怎么说呢,两个故事在我脑海里想象出的画面都是很唯美悠远的,不像其他外国文学作品那样热烈奔放,这应该是许多日本小说的一大特点。村上的《挪威》虽不想看,但以前也听过别人说起它的行文风格,就是小清新作品,文艺得很。
很喜欢早月每天早上跑步的那些文字,凛冽、透明、凄清的早上只有她一个人跑着,跑到那个叫她既伤感又怀念的大河桥头,清醒迷糊的头脑望着天、河水和路面发呆。
也很喜欢樱井美影给雄一送猪排盖浇饭的片段。兴致随起,便不假犹豫地打的去了外地给雄一好吃的,美影的这个举动让我很有共鸣。其实多亏了日本地方小打的快,要在中国连夜打的去外省市恐怕不大可能吧,更别提当夜返回了。
有一种感觉叫“此处无声胜有声”,现在我就是这样的。
2014/11/7
厨房读后感第四篇
很治愈系的一本书,三个小故事,都是关于失去最重要的人后自我救赎,重新坚强生活的。读书的时候,一边微笑,一边落泪。 女作家的文字,更加幽微细腻,很多不可言说,倏忽急逝的情绪都被清晰的呈现出来了,敏感细腻,但不矫情。 死亡是真正永远说不尽的话题,是最残酷,但却带给我们成长最多的一课。那些曾经以为会永远在身边的人,有一天就那样匆忙的消失了,来不及认真告别。再看不到她的微笑,触不到他的怀抱,心绪烦躁之时,再没人供我们肆无忌惮的吵闹。一些习惯了的动作突然间失去全部意义之时,或许我们才真正明白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缩在自己的世界里永远悲伤,还是带着伤口微笑,努力让自己成长,也许从来无关对错,只是选择。生命有多美好就有多脆弱,生活有多温暖就有多残酷,我们掌握不了。如果有幸,有人能陪在你身边,在你最为脆弱的时候给你一张舒适的床,穿过一座城市为你送来一份带着温度的猪排饭,甚至给你一次好好告别的机会,那放下痛苦,自我救赎会变得容易的多吧?只可惜,我们不是生活在小说中的主人公,所有的痛苦我们都得自己吞咽,而很不幸,死亡又是颗耐嚼的果子。 一年前,外祖母病逝,我至今仍时时刻刻在回想。痛苦之后留下的对于生命的脆弱,对于时间的易逝,甚至对于世界的虚无的反思,一直盘亘在我心中,挥之不去。我变得懦弱,怕说再见后就再也不能相见,就好像我离开医院时病床上呻吟着的那个只剩一把枯骨的老人,永远消失。 我知道,未来的人生不可避免的会有各种艰辛等着我,而如果我活得足够长,我会不得不面临数不清的死亡,我终究会熬过所有艰难的时光,像所有人一样。 所以,这本书就好像给了悲痛中的我们一个坚强的理由,于黑暗的绝望中闪烁一点微光。告诉我们,痛苦和悲伤是必然,但明天晨曦中的微光也很漂亮。生而为人,我们总要背负着满身的伤口,给自己笑着活下去的理由。
厨房读后感第五篇
书,不算太差的书,相遇总是需要缘分,一如人与人之间的缘分。
《厨房》大概与我就是交错的缘分,是让我留下点文字给自己的追忆而已。看完书,感慨时间过得好快,曾经纯真的初恋已经消亡十年,而曾经撕心裂肺无奈分开的爱情,现在也极偶尔出现在梦中,徒留生活中的碎片打破回忆的门,还能留下滚烫的热泪。这书,大概是我遇到得晚了,所以在走出阴霾,学会丢弃天真,学着冷静之时,书里的内容就成了风吹翻的漫画书了。
“人在困难的时候,最怕无处安身”。身是什么,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温暖的住处,有吃有喝?不,在困难时,最需要的是有处安置的心。安心即是安身。第一次遇到彷徨无助的困难,那是什么时候?在爱情最甜蜜,以为未来的生活就在眼前时,长辈的一片反对和不接受声中,那一刻眼前是真的一片黑暗,心如浸泡在冰渣里。无处诉说,无人诉说,也不愿诉说。那被囚困住的心,真的无处落地,无处躲藏,赤裸裸而血淋淋。一句不出彩,没有浓烈情感,没有修饰词汇,却一下有了强烈带入感,不过大概前提是你有故事可以套。
“人在生命的过程中,不彻底绝望一次,就不会懂得什么是自己最不能割舍的,就不会明白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多么语重心长的一句话呀,到目前为止我经历过前面的割舍,却还是参不透割舍后如何发现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无论如何独立的一个个体,他总是有自己的角色。不论这个角色是自己选择的,还是客观存在的。存在,总是有需要去付出,也有需要去承担的。有的我们无法改变,只能接受。往往彻底的绝望,只是因为无论如何努力,如何补救,如何付出,那过程都是不可逆转的。
《厨房》适合什么年龄看呢?二十岁左右吧,那时候有无畏,内心也有不安。书里的故事和情节,能让那个年龄段感同身受。而感受过情感的来去,人的分和,生命的灿烂与衰败,内心在一次次地锤炼下,已经更加的坚硬,也更加的骄傲。现在的心态更应该是:在时,发光,照亮周围人们的心灵;消失时,投在你内心的影子是欢快的。现在别人评价我时会是如何神情呢?先会心一笑,眺望远方,轻吐“挺想她的!”对我来说,足矣!
厨房读后感第六篇
前几天才听说我读的之前那个版本不全,还缺一整个后续情节,所以我又去图书馆借来看了一下,才知道这个集子收录的三篇的第二篇是第一篇的续集。正好最近看了些其他和性别、身份有关的小说,就再看了看。 不得不说的是虽然《厨房》整体上太过温吞水,对性别的探讨很少,甚至对厨房这个异常空间的描绘也很少,但是配上第二篇《满月》就舒服了很多,食物与人的关系,只有兼顾“社会意义上的”男人和女人的行为才能够打破僵局等等。很难说这个作品里的矛盾算不算尖锐,如果就第一篇来说,甚至还是有些退行性:如果遇到矛盾可以先暂时逃避下来,等待奇迹(也就是男主和他变为女性的父亲)就可以了,这奇迹使得主角可以脱离熟悉之地的死亡悲伤。但到了第二部,等到自己可以出手将别人从熟悉中拉出来又不至于彻底陌生于社会时,女主不再像以前那样试图蒙混过关,以暧昧为挡箭牌。就我所知道的日本深夜出租车价格,这也绝对算的上是壮举了。当然,壮举也是极度个人化而且去冲突化的,每个活着的人都很善良,虽然他们随时可能去往外部(也就是死去),但在女主的可及范围内,他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可爱的,都是温暖的。就算是变性人,也绝没有任何低劣之处。犹记得以前听人说过最好的同性恋电影就是普通的爱情电影,我想这部作品对同性恋也是这个态度吧。 淡化矛盾在第一部中导致某种悬置状态,或许正是厨房这个空间的意指。女主没有摆脱忧伤、女主没有找到自己的住址、男主没有和女主在一起等等。他们未能如男主的变性人父亲那样彻底改变自己来跨越悲伤,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互相的小心翼翼带来的不了解。而这一次矛盾以很激烈的方式重新展现出来,描写简明细致,完全不似第一部那样对奶奶的死本身几乎没有描写。这样的爆裂打破了悬置,而女主就算已经离开男主的家也还是本质上不想要离开“厨房”的状态,一个中继站,生产美食好让人继续维持人际交往与生活。但如果一直在厨房,一直面对非人的食物,似乎就可以逃避社会(当然这个解读明显没有穷尽)。事件发生使得女主必须行动,且具备条件行动——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为什么要让女主离开男主家去工作呢?拯救的前提是做好准备,是已有面对外部的经验。当然,这说明能解决事件的总得已经面对了一次事件,只不过人们不一定必然要直视甚至追随它。 不管怎么说,第二部的故事饱满的多,矛盾也明显的多,最后也确实是女主自己抓住机会走出了那一步,使得男主可以不至于脱离社会。但他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故事庸俗化导致心理描写很矫情。由于第一部总有种弥漫在特定空间的特定氛围,情节也趋向于固定,人们很难要求心理描写的分量和来源。但第二部一切流动起来,许多描写如果一定要清新就显得莫名其妙,如果没把握住又读来黏腻。 最后一篇《月影》讲述了另一个故事,大概和《幻之光》差不多,讨论人如何和所爱之人告别。宫本辉的选择是用日常洗涤悲苦,《厨房》两部则选择主动出击,以自己的经验来解救他者的经验。《月影》讲述的更多则是个奇幻故事。我喜欢这个故事的节奏和氛围,其心理描写不突兀,其对话虽然尴尬但我想那时候怎么说话都会很尴尬。虽然最后有神启,但实际上整个故事都是为了神启而写的,可以说类似成人童话。但它所宣传的价值观却和《厨房》相反,认为人很难走出困境,解开心结,必须要神明的开导。这主要和之前铺垫的角色与死者感情之深有关系。如此深厚的感情凭什么可以被生活所冲淡,凭什么我们要通过各种仪式来忘记那个从此只在我们脑海中存在的人呢,为什么我们梦里惊醒难受不已时不能认为这是一种幸运,还能见到死者的幸运呢?问题得以提出但是人也确实需要前进,悬置状态是拿自己献祭死者。因此可以说《厨房》是《月影》的反转,它没有彻底迎来美满结局,男女主通过父亲的死而在一起,但另一面男主也解开了心结,愿意回到东京继续面对芜杂的生活状况。甚至可以从作品对男女身份的态度来看这种转变。《月影》中女主弟弟总是穿着水手服,以此继续和他女朋友在一起。但神启之后他就不穿了。相反,《厨房》中男主父亲却选择不如就此变性,做一个能够永远纪念其妻子也能够抚养孩子的人。当然作品也没有宣传变性人的优势,他们只是有些不同的人,正是这微小的偏移使得女主可以走出阴霾。换言之,虽然人不再可能是从前的自己,但她也终究还是自己。 夜晚的阅读经历让我很难受,很多句子和情节不禁让人想起往事。这部作品的优秀之处或许正在于这种彻底的生活感吧。就算它远不如宫本辉的作品圆润,也不如村田沙耶香的刺激,但它好歹找到了去矛盾化的生活中努力突破的理由,也不需要概念先行仿佛写了一篇酷儿论文再翻译成小说就等着各路专家上钩。也就是说,它到达了基本的审美诉求,虽然这个诉求显然有个人因素,但因为它同时是群体性的、可塑造的和限制性的,所以批评家的主要战场或许就在这里——我不是在说吉本芭娜娜这本书就非常好,实际上我认为里面的各个矛盾还有各处描写都实在算不上高妙,取材本身也很局限,但就其基底而言,就其试图处理的非矛盾化社会里的矛盾以及日常种的死亡问题而言,它是达到水平的,而理由我也成列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