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延伸的表型读后感精选

延伸的表型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7 01:05:50
延伸的表型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6-17 01:05:50   小编:

《延伸的表型》是一篇关于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影响表型的科学文章。作者通过多种研究案例,探讨了外部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基因表达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现象。文章提供了深入的思考和理解,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基因和环境的关系。

延伸的表型读后感篇一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提及《延伸的表型》是自私基因理论的进阶版本,一直苦于没有中文版而未能拜读。看了下英文版本,这种学术性的内容看起来确实费劲。突然看到这书出中文版了真是无比激动。

感谢风君的翻译,读下来翻译质量真的好高,很好理解。

这本中文版从标题和封面来看都太低调了,不是道金斯的粉丝都看不出这书的含金量。

延伸的表型读后感篇二

有一种延伸是这样描述的:一只南美洲的蝴蝶扇动翅膀,结果可能引发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很多人所熟知的“蝴蝶效应”,从一只小小蝴蝶到遥远地方的龙卷风,这其中有多少关联、有多少变数人们没有必要去逐一探究,我们只需要了解,再风马牛不相干的两件事情之间,只要经过足够多的媒介传递,总会有所关联。

我们今天在这里想要说的并不是关联与变数,只是作为一个生物学门外汉想要解读理查德·道金斯《延伸的表型》实在有种无处着手的无力感,却又对这本书充满好奇。按照道金斯的说法,当一只蜜蜂飞过花丛,它遵循着自己种族的基因去飞行和劳作,采蜜是它基因密码中流传下来的生存的本能。但同时,在不同花蕊之间的飞起和落下帮助鲜花传播了花粉,蜜蜂的这种本能影响了植物繁殖发展的方式。而植物的生长在是否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另外一种、甚至是多种生物的传播与生长。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在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努力发展,它们彼此之间形成的依赖与牵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都是个小小的“蝴蝶效应”吗。

《延伸的表型》是道金斯对自己先前出版的《自私的基因》的正统续作。书中专门开辟出几个章节对《自私的基因》中理论的批评、以及诸多误会进行了澄清和解读,并扩展了基因的表型效应的范围:表型不再只是基因所在躯体的可见特征,它可延伸至更广阔的环境中,甚至包括其他生物体的特征。这就是被作者称为“延伸的表型”的理论,并早已被证明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一种基因解读方法,为我们理解演化和自然世界提供了独特视角。

道金斯通过这本书强调了环境和其他因素在生物行为中的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理解生物演化和自然界的复杂性。达尔文在其大名鼎鼎的《物种起源》中提出了“进化论”,他指出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通过长时间的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漫长的岁月之后才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样子。

“进化论”告诉了我们物种的诞生、发展和变迁,道金斯告诉我们,物种在发展着自身的同时,还在影响着它周围的环境和其他物种,并且它自身也在被环境和其他物种影响着,这数个本应是独立的生物体之间有着或许并不明显、但却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是我们开篇提到的蝴蝶与风暴,它们之间拼命拉扯着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局面,与“延伸”这个概念是多么契合。

对于《延伸的表型》,道金斯说:“即便不是专业人士,也大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专业书籍赏读一番。”旁观者如我,晕晕乎乎的读下来,可能不懂的地方还有很多,却也真的找到几分乐趣。

延伸的表型读后感篇三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提出,基因才是演化的选择单位,而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不过是基因借以复制和传播自身的容器和载具而已。这一堪称惊世骇俗的论断一经问世,便迅速席卷生物学界乃至整个世界。它颠覆了人们对基因功能的传统认识,更颠覆了人们对自身存在和人生意义的看法。如果我们只是基因这种复制因子自我传递的“工具”,那人生甚至生命又有何意义?有些人为此感到绝望,有些人则觉得备受启发,作者道金斯也因此收获了毁誉参半的评价。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自私基因”的表述自面世以来,虽引发了公众舆论的无数争论和热议,但历经四十多年时间依然热度不减,至今仍是学界和普通公众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道金斯的一众作品,也依旧能在科普作品畅销榜上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自私基因”理论虽洋洋洒洒,但其核心仍有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如果生命体只是作为基因的一次性容器和载具,那这些个体为何要处处为基因着想?它们没有自我意识吗?不会追寻自我利益,比如自身寿命吗?在《自私的基因》的第十三章“基因的延伸”(The Reach of Gene)中,道金斯亲自道出了这种矛盾所在,并用一章的篇幅来对这个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不过显然,仅仅一个章节显然不足以将这个问题彻底阐明(其实这一章是1989年第二版新加的),所以在前作出版5年后的1981年,道金斯以一本《延伸的表型》(The Extended Phenotype)完成了对这一悬而未决问题的探讨,这便是本书的成书由来。

如此看来,《延伸的表型》确实可算是《自私的基因》的正统续作,并非虚言。道金斯本人对本书期许颇高,称其为“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最高成就”(见上述第十三章),不过本书在大众科普领域始终不温不火。就以国内而言,《自私的基因》早在1981年就有中文译本面世,跨入21世纪以来更是再版不断,引领了一波波阅读热潮。可《延伸的表型》算算也已出版了四十多年,可之前却连一个中文译本都没有。冷热差别,未免过大。究其原因,其实也算明了,只因这本书的“门槛”有点高。道金斯自己也在本书序言中坦言:“虽然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是我先前著作《自私的基因》的续集,但它假定读者具备演化生物学及其学术术语方面的专业知识。 ”也就是说,本书主要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对普通读者而言,稍微难了点。不过,要真正理解道金斯的基因理论,本书又是必不可少的。生物学和遗传学发展了这么多年,对于一本四十年前的“专业”著作,也不应把它弄得太高不可攀。道金斯自己也说了“ 即便不是专业人士,也大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专业书籍赏读一番。”因此,对于本书中文版本的出版,我是举双手赞成的。而能够担任本书的翻译,对我也是与有荣焉。作为本书译者,我也尽量在译文表达方面做到流畅通晓,同时又在注释等方面对原文加以适当的补充,让非专业的读者不至于被专业背景的鸿沟所阻挡,从而跟上道金斯思想实验的步伐,领略其精妙见解。(另外,为本书撰写后记的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也写道,虽然“《延伸的表型》面向专业生物学家,但道金斯的笔触是如此优雅而清晰,以至于即便是外行读者,只要乐于动脑,也能跟上他的论述,并领悟此中问题的微妙之处。”不知这番话是否能让一些读者对阅读本书更有信心了呢?)

本书之所以让非专业读者有些望而却步,除了探讨的主体难度较前作明显提高外,书的结构本身也制造了一些麻烦。从主旨上看,本书虽名为“延伸的表型”,其实涵盖的内容却更加宽泛,这不免令其结构有些松散。书一上来的前几章,都是道金斯对前作和本作一些论点所遭遇的质疑之声进行的辩护和反驳。从第四章开始则致力于批驳“自私的生物体”范式,第七章又开始讨论研究方式之类有些和全书脱节的题外话,第十章又对“适合度”这样的专业定义大谈特谈……而直到第十一章,也就是全书倒数第四章,道金斯才真正开始引入“延伸表型”的概念和示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你只关心本书提出的“延伸表型”概念,那么从第十一章开始读起也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这样一来,其实也少了不少听道金斯东拉西扯的乐趣,何况前面的章节虽然略显松散,但也确实是作为后续概念的铺垫而存在的。当然,如果你没看过前作《自私的基因》,那大抵上是读不懂道金斯前几章在讲些什么的,那还是先去补一下课比较好~

说起来,我并非道金斯的铁杆粉丝或忠实拥趸,恰恰相反,作为一名受过正统分子遗传学训练的“前生物研究人员”,我向来对道金斯在其文中那种对“基因”的泛化用法心存疑虑。在对另一本作品(并非道金斯的作品,但也出自新达尔文主义的调调)的书评中,我曾直言不讳地写道:“ ……每每读到此类描述,分子生物学毕业的我就忍不住有种冲动,想要揪住作者的衣领问他:’你说的这个基因到底在哪儿?在第几号染色体的什么位点上?‘……作者这种东也基因,西也基因的提法,简直就是把基因当成了取之不尽的魔瓶了。 ”为此,也遭到了不少业内或自诩业内的人士的各种反驳,可惜真正把道理讲明白的几乎没有,大多只是在那里重复宣讲“业界共识”来给自己背书而已,实在不值一哂。有趣的是,道金斯在本书中亲自下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辩护。这对我而言,至少确定了这种疑问绝不是仅我才有,而是普遍存在的。至于道金斯是怎么辩解的,又是否有道理,在这里我就先卖个关子,留待读者自己去体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不管你是否被他的辩护所说服,你都得承认道金斯毕竟是道金斯。如果把他的辩护和那些“拥趸”们的洗地放在一起看的话,那就更是如此了。

当然,本书中最引人入胜的还是作者对“延伸表型”这一理念的阐述。学过生物学的读者都知道,传统遗传学中对“表型”的定义是基因所在生物体的生理显见特征,笔者学生时代被灌输的概念也是如此。请注意我所说的“学生时代”距今大约二十年,而道金斯早在四十年前就提出“延伸表型”的主张对此加以批判了,这种超前的眼光确实令人赞叹。在书中,他以严谨的论证、生动的思想实验和超越专业鸿沟的表述,一步步向读者证明了为何表型可以不限于生物体本身——从石蚕蛾的鞘壳、蜘蛛的蛛网、河狸的水坝和白蚁丘这样的“动物造物”,到寄生虫基因对宿主形态和行为的塑造,再到基因对相同甚至不同物种个体行为的“远距离操作”——道金斯向我们演绎了一个与传统生物学所描述的完全不同的生命世界,在他的笔下,整个生命世界都是一个不同复制因子的“效力场”所错综交汇而成的复杂网络,可以无限延伸的表型便是这些复制因子对外界 施加的“场强”,是它们塑造不同生物体,乃至塑造非生命世界,以达到自身永续性复制传递这一终极目的的“工具”。对于道金斯得出的结论,你可以并不完全同意,甚至完全不同意,但不应否认其眼界之独到、格局之开阔、理论之巧妙,确实让人有大开眼界、别开生面之感,堪称一场“思想盛宴”,这也是道金斯作品最为难能可贵之处。如果你也是道金斯的读者,那么想必对这一点也有所体认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金斯在前作和本作中的思想,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生物学范畴,而带着几分“几近于道”的哲学意涵。因此也难怪丹尼尔·丹尼特会特意为他的这本书撰写后记了。在道金斯的笔下,生物个体与环境,个体之间乃至群体之间的传统边界纷纷消融,于是任何生物体的行为,皆可被视为某种基因出于最大化自身存续机会而进行的操纵,无论这种基因是否位于该生物体体内。对于那些因前作指出“生物体不过是复制因子出于自我目的而利用的载具”而怀疑人生意义的读者,本作可能会让他们陷入更深的绝望,因为道金斯等于是在宣称,所有的生物行为都逃不过基因的操纵。如果将他的这套理论推而广之,其结果可能确实会动摇我们的人生信念。试想一下,如果说河狸的水坝这样对环境有极大影响的造物一样可以是延伸的表型效应所致,如果说燕子跨越数千公里的觅食行为也可以受到远在另一个大陆的某种寄生虫体内基因的操控,那么我们人类的行为呢?人类古往今来的那些宣示我们不同于动物界的伟大工程,我们所创造出的无数有形或无形的作品,是否也可以归为某种“延伸的表型”,是否也是某个基因为自我存续而进行的操弄?弗洛伊德曾说过,人类所有的文学艺术创作,其实都是对原欲“本能”的升华而已。对此,道金斯是否要补充,人类所有的行为,其实也都是对基因表型的“延伸效应”而已?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人类引以为傲的能动性和创造力,甚至是我们的“自由意志”,到底又能剩下多少? 面对“不朽复制因子”那堪称无远弗届的暴政,人类又该如何彰显自己的“自由意志”,如果它真的存在的话?是否只能依靠道金斯所说的“迷因”(meme)呢?

当然,道金斯本人倒是没有表现得这么激进,他在本书中的探讨,也仅止于生物界范畴,而并未扩展到社会学领域。但他的论述确实可以引发我们的遐思,不管你从中读出的是希望还是绝望,是启迪还是束缚,这就是其作品的价值所在。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