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月亮之书读后感100字

月亮之书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0 07:20:30
月亮之书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8-10 07:20:30   小编:

读完《月亮之书》,感悟颇深。书中描绘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充满了幻想和惊喜。主人公在追逐月亮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坚强。作者巧妙地借助月亮的象征意义,让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希望。

《月亮之书》读后感(一)

献给米娅,我对她的爱甚至超过了地球到月亮的距离;献给迈克—我们生命中耀眼的光芒。 ——汉娜·潘 这是作者得告白,我们国人也有很多跟月亮有关得告白:

1/15页

《月亮之书》读后感(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自古以来,月亮是神秘又美丽的存在,无数个中外神话故事和月亮有关。神话、文学、绘画、科学领域都追逐着美丽的月球。 . 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 嫦娥六号在六月二号于月球背面着陆。 与之相关的很多网络段子应运而生。 . 非常喜欢一个说我们爱种地的视频:嫦娥六号登月是我们在月球实施南天门种地计划的第一步。 . 月亮上是怎样的?它和人类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们何时能在上面种地呢?接下来的这本书帮助我们了解月球。

2/15页

《月亮之书》读后感(三)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月亮。他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赋予世界以独特的意义,月亮也是。

3/15页

《月亮之书》读后感(四)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这是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我蕞爱的两句。

今晚,让我们一起沉浸在《月亮之书》的银色光辉下,揭开月亮的神秘面纱,感受她的万种风情✨。

从月球的诞生开始,45亿年前的一次宇宙大碰撞,造就了这颗地球的忠实伴侣,她不仅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更是潮汐起伏的指挥家

4/15页

《月亮之书》读后感(五)

今年高考作文中:

✅新课标II卷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北京卷

微写作(10分)任选一题:

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看到这两个作文题目,马上想到这部经典绘本。

5/15页

《月亮之书》读后感(六)

《月亮之书》 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嫦娥六号顺利升空在月球背面采集样品,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止。 “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打开登月舱的门,迈出了在月球的第一步,对于月亮的探索亦步亦趋的进行着。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古诗里关于月亮的浪漫比比皆是。 打开《月亮之书》首先被它前几页的插图吸引,月光下扛着锄头回家的人们,坐在月牙下沉思的少女,是多么浪漫的一番景象啊! 但《月亮之书》给我们的不仅如此,它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有关于月亮和地球的前世今生,有关于月亮和潮汐的关系,为什么月亮与我们忽近忽远,这帮我们揭开了很多关于月亮神秘的面纱。 因为神秘,所以想要征服,人类的探月的计划从未停止。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 因为神秘,关于月亮的故事从未停止,就像我们小时候听到的月亮上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因为神秘,关于月亮的想象的在绘画,建筑,文学作品都能找到它的影子。甚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件都跟月亮有关系。 这是一本把科学和文学融合在一起的书,你想要知道的,书里都能给你答案,打开《月亮之书》,探索月亮的秘密。

6/15页

《月亮之书》读后感(七)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今有嫦娥号,飞到青云端 天涯咫尺一瞬间,我们可以获知更多白玉盘的信息 我从小就很喜欢天文类科普,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和恐惧也愈发明显 黑暗与未知的世界,又抑制不住一颗好奇探索的心 而这一书在手,月亮的前生今生,神话与事实带给我们的种种影响清楚明了 虽为绘本,但内容丰富,总有认知外的知识冲击着我 在英语的世界,人们用“once in a blue moon”这个短语来形容千载难逢,极为罕见的事情 倒也不仅仅指火山爆发或火灾后的微粒让月亮呈现蓝色,更多的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多出现了一次满月 而更有趣的是,关于月亮的性别~ 我一直以为月亮是女神,而美国哲学家、作家查尔斯·马赛斯提出,在许多早期的宗教中,月亮神往往是男性,太阳神则是女性;早期的女祭司尊崇太阳女神。当男祭司取代女祭司之后,他们认为太阳光更亮,因为也就象征更大的权利,所以太阳必须是男性,进而,光亮较弱的月亮便被贴上了女性的标签 男性是什么都要抢走吗? 北美原住民对于满月有着各种时令的别称—— 狼月、雪月、蚯蚓月、粉红月、鲜花月、草莓月、雄鹿月、鲟鱼月、收获月、猎人月、海狸月、寒月 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满月时人们的情绪更为激动等等吧啦吧啦…… 那满月真的会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吗? 有数据支持吗?有科学道理吗? 《月亮之书》更为谨慎和中立—— “也许是因为满月的月光太过明亮,导致睡眠时间缩短——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做出不明智的决定。” 月相可能不仅影响着人类的行为还影响着动物的行为—— “有研究表明,满月期间兽医急诊室接待的宠物也比平时要多” 这本《月亮之书》看似简单的绘本,文字不多,但集月亮之大成,还有我没听过的关于月亮的传说和寓言故事 月亮承载着人类很多很多的梦想,而嫦娥号让月亮逐步实现我们的梦想

7/15页

《月亮之书》读后感(八)

北京时间6月2日清晨,嫦娥六号探测器在历经近一个月的飞行后,成功在月背软着陆,正式开启月表采样任务!这可是人类历史 上D 一次在月球背面“挖宝”。 .

这个新闻把我们的目光吸引到了月亮上!他们为什么一门心思想去月球上挖点土回来,而且还非得去月球背面挖? .

今天带佳佳看了这本关于月亮的“百科全书”对于她来说,月亮是晚上挂在天空的大亮灯,有时候圆,有时候是个弯钩~可真奇妙! 打开这本青豆家的《月亮之书》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我们平时不知道的关于月亮

8/15页

《月亮之书》读后感(九)

北京时间6月2日清晨,嫦娥六号探测器在历经近一个月的飞行后,成功在月背软着陆,正式开启月表采样任务!这可是人类历史 上D 一次在月球背面“挖宝”。 .

这个新闻把我们的目光吸引到了月亮上!他们为什么一门心思想去月球上挖点土回来,而且还非得去月球背面挖? .

今天带佳佳看了这本关于月亮的“百科全书”对于她来说,月亮是晚上挂在天空的大亮灯,有时候圆,有时候是个弯钩~可真奇妙! 打开这本青豆家的《月亮之书》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我们平时不知道的关于月亮

9/15页

《月亮之书》读后感(十)

千百年来,无垠的星空总会唤起人类的无限向往之情。月亮尤其能激发起世界各地人们的灵感:从小说家、诗人、科学家,到音乐家、数学家、梦想家…… 这本《月亮之书》详尽地介绍了有关月球的一切。在本书中,作者带领我们探索为什么直到21世纪的今天,月亮仍如此令人着迷,激发着人们的种种幻想。 月球是宇宙中无数颗卫星中的其中一颗,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也在自转。所以我们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看不到它的另一面。 月球从何而来? 月球的出现是由于早期的地球自转的太快而甩出去了一部分,从而形成了月球? 还是说月球本身已经在太阳系的其他地方形成,后来被地球引力捕获的? 又或者是大约45亿年前的行星与地球相撞出的气体、岩石和尘埃冷却后形成的月球? 纵使人类已经多次登录月球,我们对月球的了解依然只是冰山一角。 月亮象征着纯洁、干净,在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这本小说中,他就将月亮比喻成纯洁、美好又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把承重的六便士比喻成残酷的现实。 在中国,关于月亮的诗歌也不少,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到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无不体现了中国诗人对于月亮的浪漫描写,月亮总是能给诗人们以无限遐想。 作者用清晰明了的笔触和精美的插图带领我们追寻月亮的神秘踪迹。无论你是天文爱好者还是对宇宙怀有敬畏之心的读者,《月亮之书》都将是你探索宇宙奥秘的入门指南。

10/15页

《月亮之书》读后感(十一)

从小就对月亮有很大好奇的我,今天有幸看了这本《月亮之书》,它来自企鹅兰登旗下 360°科普系列,从月球的诞生,发现月球的许多面孔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人类的存在,这本书也介绍了人类对月球的观测历程,都有大量图片做了绘声绘色的体现。

这本书不仅展示了月球的历史,讲解了其诞生、形成及构造,还展示了人类对月球探索的各个阶段及研究成果,并对想要观察月球的读者提出了实用的建议,有丰富的史实、宏大的叙事、过硬的知识、精美的图像,人类月球探索伟大瞬间全记录,带领你全方位而充分地认识我们的月球。这本书集科普、历史、文化、艺术为一身,无论你是热爱天文的小朋友还是对宇宙心怀好奇的大朋友,都能享受阅读!

11/15页

《月亮之书》读后感(十二)

出了老母亲的理解能力,所以,我决定,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 给他置办了这本书——《月亮之书》。 这是一本关于月亮的百科全书,从月球的起源,到月球对我们的影响,从关于月亮的神话,到关于月亮的想象,从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到月球的未来,方方面面,非常齐全。从科学的角度,给孩子们讲授了关于月亮的天文知识,对于小Q这种航天迷来说,这本书更赞的是,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人类对于月球的探索历程和成果,有19世纪的火箭革命,有20世纪50年代的太空竞赛,有无人航天器的研发和发射,更有对首次登月的阿波罗航天器的详细介绍 这本书,航天迷小Q哥看得不亦乐乎,已经让他对太空对航天事业充满了热情和向往,这对孩子也是很好的教育和激励,家有小学生和航天迷的一定不要错过。

12/15页

《月亮之书》读后感(十三)

对于月亮的传说,古今中外数不胜数。嫦娥奔月是每一位中国人都知晓的神话故事。 在国外也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比如:印度的月亮神钱德拉、古罗马神话的月亮女神露娜等等。 除了这些人们赋予的美好传说外,从科学的角度探索月亮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随着嫦娥六号月背出差之旅的成功,人类离了解月亮又近了一步 一本《月亮之书》,给喜爱月亮的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既视感。

精美绝伦的图画,加上简短易懂的文字解说,让我们对月亮的了解不再片面化。 很多不知道的冷知识也一股脑的钻进了大脑里。

原来月亮的背面从来都没有展现在我们面前过,由于自转和共转的原因,它面对我们的都只有一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总看到满月的原因。

随着科技的发现,在月球上我们看到了比珠穆朗玛峰还高的山脉,发现了月球引力会引起潮汐,知道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这样一本关于月亮的百科全书,适合所有人阅读。

从神话到科学,让我们对月亮有了更多的了解和遐想。 从人类成功登陆月球开始,到在月球上生活,并种植出植物开花结果,现代人用科技把古人曾经梦想里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想要了解更多月亮的故事,就捧着这本书,它会给你想要的任何答案。

13/15页

《月亮之书》读后感(十四)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很久以前我们的先辈就开始了对月球的憧憬,才有了“嫦娥奔月”这美丽的神话。古人无法登上月球,只能是遥远的观察,而如今人类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更是井喷式发展,北京时间6月2日清晨,嫦娥六号探测器在历经近一个月的飞行后,成功在月背软着陆,正式开启月表采样任务!这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月球背面“挖宝”。6月4日,嫦娥六号带着2公斤的月球背面“宝藏”返航。 随着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在月背软着陆,开启月表采样任务。 月球背面因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始终背向地球,充满未知。月亮之书以科普方式揭示月球奥秘,满足读者对月亮的好奇。 《月亮之书》共分为十章来讲述月球的一切,人们用文学、影视、绘画等来描述我们心中的月亮。在本书中,我们将一同踏上一场探寻月球魅力的奇妙旅途——我们会了解有关月亮的科学事实,它对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还会阅读与月亮相关的神话和传说,并试图将现实从虚构的故事中剥离出来。虽然我们对这位地球亲密邻居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还将长久地凝望着它。

14/15页

《月亮之书》读后感(十五)

有的时候觉得真像梦一样,看到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挖了一个“中”字,我们真的好厉害啊。所以这段时间,我有意识地给孩子讲了很多关于月亮的事,孩子也提了很多关于月亮的问题。 这本《月亮之书》像一场及时雨,它是一本科普绘本,书中内容全面而系统,不仅涵盖了月球的科学事实、形成历史、地理特征等基础知识,还深入探讨了月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与月亮相关的神话传说。在科学技术、自然地理、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书里很详细地介绍了火箭的原理,登月计划,还有各种航空器的结构。嫦娥六号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发展而来。 书中的内容深入浅出,既适合孩子阅读,也适合成年人回味。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采用了STEAM全学科教育理念,将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相结合,提供了宽广的视野和多元的思考方式。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魅力。书中的插图精美典雅,为阅读增添了不少乐趣和美感。 几亿年来,月球一直神秘而美丽。它不仅是我们夜空中最亮的明灯,更是我们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如今我们已经能够登陆月亮背面,还能采集月球背面的土,再带回地球。月亮见证了人类的梦想和勇气,也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15/15页

还剩1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