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打折时,吸引了许多顾客前来购物。大家在商场内穿梭,挑选心仪的商品,兴奋的情绪溢于言表。商场内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打折活动让大家买到心仪的商品,同时也增加了商场的销售额。这样的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了节日般的快乐氛围。
第一篇
“今天双十一,商场都在搞活动哦!”看着妈妈两眼放光的样子,我心中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妈妈的购物瘾又犯了。
当天下午,我和妈妈就站在了商场一楼入口处。只见里面人山人海,每一个商家门口都贴着大红的宣传海报,很有过节的气氛。
我陪着妈妈到二楼女装柜一圈圈的逛,发现每家店的红色海报上写的内容都不一样,有的写着“满500减200”,有的写着“全场6折”。于是,我拉着妈妈在一家店门口停下来,说:“妈妈,这家店的衣服划算,你看,满200元就能少100元。”妈妈一看,笑了:“不错,还是你聪明,这家店相当于打五折啊。”“妈妈,什么是打五折?”我疑惑地问道。“五折,就是在原价的基础上乘以0.5。”“哦,我知道了,那打六折的意思是不是就在原价的基础上乘以0.6?”“没错!”“那八五折呢?”“就是乘以0.85。”我恍然大悟,这下我明白了很多商家门口写的“9折”“8折”的意思了。商场打折,也就是在原价的基础上乘以一个小于1的数,积肯定是小于原价的,所以打折的商品就便宜,折扣越小,商品就越便宜,怪不得妈妈一听说有折扣就立马奔过来了。我在心里偷笑。
不一会儿,妈妈物色好了她喜欢的衣服,不过她犹豫起来:“天天,你看我应该怎么买才划算呢?”原来,妈妈想买两件衣服,价格都是1680元,两家的优惠活动都是送券,A商品的活动是“满500送200元券”,B商品的活动是“满200元送100元的券”。我在心里默默计算:A商品原价1680元,里面包含了3个500,200×3=600,也就是可以送600元的券,用600元的券去买B还要加1080元;B商品同样1680元,包含8个200元,100×8=800元,用800元的券去买A还要加880元。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少花200元!我立马和妈妈说了我的想法,妈妈对我竖起大拇指,“真棒,算得比妈妈都快!”
生活中真是处处有数学,看来,要想买到折扣最低的商品,没有点数学知识可不行啊!
1/14页第二篇
阳光服装店又打折了,大家快去抢购吧!
他们店有一个打折板块,会员打五折,VIP打四折!
现在店里来了一位顾客,她既是VIP又是会员,店长听带这个消息后,十分惊讶,问那位顾客:“您挑的是哪件衣服/裤子?”“那件960元的大衣。”顾客回答。员工和店长讨论了一会儿。960×5/10=480(元)480×5/10=240(元)240×4/10=96(元)
看到96这个数字,店长立刻跳得老高,说:“亏了血本了呀!进价都要200元呐!”员工们也说:“是啊,店长,您没发现,960和96?少了一个“0”呐,哎呀!”
看到店长和员工这样,顾客吓得不知所措,又重新挑了一条裤子,是340元。员工又和店长讨论了一会儿。340×5/10=170(元)170×5/10=85(元)
85×4/10=34(元)
看到34这个数字,店长直晕过去了,说:“本钱就是120元,竟是34元,这根本就是打一折啊!”
员工说:“打五折,再打四折,等于打一折”顾客“扑哧一下大笑起来。
2/14页第三篇
今天,我和妈妈去商场购物。甲超市是打5折,而乙超市是满100元送50元,满200元送100元,以此类推。妈妈看到甲超市打5折,像黄金眼睛直发亮,径直走进甲超市。、
而我却坐在超市的椅子上,苦思冥想着:“妈妈这么买合算吗”?一个个算式在我脑海中闪过。
好,就算妈妈去超市买了245元的物品。在甲超市打5折,也就是245×5=1225元,1225÷10=122.5元,实际支付了122.5元。而再看看乙超市,245元因为没满300元,只满200元所以是245-100=145元,实际支付了145元。然后再比较下,122.5元<145元,这样看来是甲超市划算。
但如果妈妈正好买了200元整的物品会怎么样呢?甲超市200×5=1000元,1000÷10=100元,实际支付100元。乙超市:200-100=100元,实际支付也是100元。100元=100元,这么看好像甲、乙超市优惠都一样。
但我们深入想一想。甲超市你所付的钱全是打5折,而乙超市只有在你所付钱是整百的时候,才合算,有剩余的零头不打折,要全额支付,显然没有甲超市合算。因此妈妈进入甲超市是个经济实惠的选择。
3/14页第四篇
妈妈是一个特别勤俭持家的人,经常给我买打折的衣服,比如在春天买棉袄,在冬天买衬衫,现在衣服都很贵,但妈妈会精挑细选,买到的衣服不但价格便宜,而且质量好。
上周末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又兴高采烈地去商场买衣服。走进服装店,我们各自挑选自己喜欢的,我在心里暗想,如果太贵就不买。妈妈终于挑到了一件,我问:“您这件衣服打折吗?”妈妈说:“是呀!”
爸爸的眼光最好,他喜欢的都是既好看又昂贵的衣服,他先挑了几款新颖的,觉得太贵了,最后挑了几款价位适中的买了下来。
轮到给我买衣服了,但这家童装店的衣服我左看右看总觉得款式不喜欢,妈妈又带我换了一家童装店,妈妈挑了一件红色外套让我去试,我一看那红得刺眼的颜色就不喜欢,不肯试穿。
我们又换了一家,还是没找到合适的。妈妈很有耐心,带着我折回了先前那家,让我试一下那件红色外套,哇,穿上身真好看,还是打折的,妈妈买了下来。为了给我买一件合适的衣服,整整花了三个小时。
虽然,妈妈给我买的衣服是打折的,但妈妈对我的爱全心全意,从不打折。
4/14页第五篇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超市里,餐厅里,家里,学校里……都离不开数学。我也有几次对数学的亲身经历呢,我挑其中一件事来给大家说一说。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商场购物,超市的海报上写着:购物满200元的返还100元代金券。我心里想:"呵呵,满200元的返还100元,那就是原来价钱的一半,挺划算的。"
我给自己选了一套208元的运动服,获得了100元的代币劵。代币劵得在今天用完,于是妈妈又给生病的爷爷买了一个288元的榨汁机,我算了算只要再拿出188元就可以买下这个榨汁机。
买完了东西,在回家的路上,我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们买了这些东西是不是都是打了对折啊?"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不是这样的,等回家后,妈妈算给你看,你就知道了。"
回到家,妈妈对我说:"心仪,今天我们一共花了多少钱?"我说:"运动服208元,榨汁机188元,一共是396元啊。"妈妈接着又问:"那这些商品原价是多少?"我说:"496元啊。"妈妈说:"好,那也就是说今天我们用396元的钱买了496元的商品,如果要算打了多少折,就看看实际花的钱占商品价钱多少比例,用396除496,你拿计算器算算。"我一按计算器,啊原来是79折。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还是妈妈话让我明白。原来商家规定只有满200元才能返券,所以买榨汁机时188元的部分就不能享受到优惠了。因此,我们享受到的优惠程度和商家所说的相比也是打了折扣。
"买家不如卖家精"这话一点也不假。商家心里早已打好了如意算盘,打折背后隐藏着数学问题,以后我一定要注意了。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不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而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只有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才能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
5/14页第六篇
在我们身边,有十分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遇到一些事情,想像它的结果应该是什么样,但经过计算、推理,却发现它的结果跟想象不一样而是非常奇妙的。
今天是我们家的购物日,妈妈要我去超市购买以下商品——鸭蛋1斤、金龙鱼油1L、百威1瓶、蒙牛酸酸乳24盒,娃哈哈矿泉水12瓶,力士沐浴露1升。买这么多东西如果不清楚哪家更实惠的话岂不是亏大发了!我想买这么多商品肯定要对两家超市的价格进行比较,比较出在哪家买更划算。我去两家超市逛了逛,发现两个超市都有折扣。
如海超市:一次性购物满一百元打9折;满两百元打8.5折。
民丰超市:一次性购满一百元送一张一百减二十抵用券(有效期一天)。
我把要买的商品在两家超市的价格列成了一张表格——
商品名称如海超市民丰超市
鸭蛋(1斤)6.507.50
金龙鱼(5L)58.8063.00
百威(500ML)24瓶124.00122.00
蒙牛酸酸乳(250*24)37.5034.80
娃哈哈1件250ML12瓶16.0015.50
力士沐浴露(1L)29.5028.00
合计272.30270.80
图中所示,如海超市所有商品的总价和民丰超市所有商品的总价只差了1.50元。
我认为哪家更划算,只能看他们打折后的价格了。我们先来算如海超市的商品打折后的价格吧!如海超市商品打8。5折,折后的金额273。30×85%≈231.45(元)。接下来就要算民丰超市的商品打折后的金额,如果民丰超市直接把这些商品买来就只能得到两张20元的抵用券,有效期是一天,一天之后就不能使用抵用券。那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只要分两次买就行了。第一次买一百块金额的商品这样送了一张20元钱的抵用券。这张抵用券用于购买第二次购买的商品,这样就可以用掉1张抵用券了270。8-20=250.8(元)。
可是民丰超市买一百送20元抵用券(100-20)÷100=80%便宜了15%;而如海超市8.5折,便宜了15%。20%>15%。这明显是民丰超市更划算,这是为什么呢?我回家问了妈妈,妈妈回答:“傻孩子,第二次送的那二十元抵用券是不能立刻使用的”。我焕然大悟。
那么至少购物多少金额,民丰超市才可以比如海超市划算呢?
我列了一下数据表格:
购买金额民丰(满百送20)如海超市(8.5折)
100=100100=100100×85%=85
100+100=200100+100-20=180200×85%=170
100+100+100=300100+100+100-40=260300×85%=255
100+100+100+100=400100+100+100+100-60=340400×85%=340
100+100+100+100+100=500100+100+100+100+100-80=420500×85%=425
我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至少购物500元,民丰超市的价格才比如海超市划算。
调查完毕后,我便高高兴兴的去去如海超市购物了。
“买家不如卖家精”这话一点也不假。商家心里早已打好了如意算盘,打折背后隐藏着数学问题。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了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数学的运用无处不在。我们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
6/14页第七篇
商场做一些促销活动,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了。可是你仔细想过这促销中的奥秘吗?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谚语。这是如此,看似有优惠的促销活动,背后又隐藏着曾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举个正式的例子。前几天,我和母亲去商场买衣服,正好赶上促销活动:满200减50挺划算的减了总价的四分之一呢!不大一会儿,妈妈挑好了一件裙子1795元。1795×?因为分数乘法没学,所以我将?化为小数0.25即1795×0.25≈448元。所以应减去448元。而后这件裙子应该是1795—448=1347元。
可是售货员却说价格是1395元。为什么?因为1795中含有8个200所以反馈价格中也应该有8个50。所以8×50=400即1795—400=1395元可是1795与一千八百仅仅相差五元也正因为这五元,导致损失50元10倍之差!
按营销的角度去想1795这个价位对商场做营销有二个优势。1.可是商场多赚五十元。2.1795不到1800在人的心理上使人更容易接受,是售货员更容易推销。最终是商家收益!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7/14页第八篇
季末打折了,表姐拉上我来到闹市区逛街。
我被一家写着“买一送三”的牛仔裤店面吸引了:买一送三,肯定物超所值。我拽上表姐迫不及待地往店里蹭。不一会儿我就挑到了自己喜欢的款式,一看标价我犯起了嘀咕:两百多块真贵啊!不过反正“买一送三”呢,怕什么!于是表姐帮我叫来导购:“我们买裤子送三样什么东西啊?”导购姐姐用她甜美的声音告诉我们:“袜子一双、小梳子一把、手机饰品一份!”我听了不禁哑口无言:这三样东西和两百多的牛仔裤相比,还真是小巫见大巫啊!想想真是舍不得,我赶紧拉着表姐夺门而出。
没走几步,一家书店“买多少送多少”的促销又让我心动了:买多少就送多少,那也太好了吧。我不由分说扯着表姐往里冲。好家伙,店里早挤满了人。我好不容易把心爱的书抢到手正要付款。店主当头给我一瓢冷水:“小妹妹,我们的书不是全场都送哦,只有那边的书才是送的。”顺着他指的方向,我一看:哎,什么《迷你小菜谱》、《教你学气功》、《袖珍养生》……小的小,破的破,哪里有我们需要的嘛?实在气不过,我再次放下了手上的“战利品”。
不知不觉,天快黑了。表姐问:“妹妹,还淘宝么?”听着姐姐的话语,我笑了:“回家,等我练就一双慧眼再来吧!”
8/14页第九篇
十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购物,每个柜台的海报上都写着:满200元返160元代金券或打八折。
我们来到了那个柜台,正好看中了一件衣服标价是520元。我问妈妈哪种划算,被营业员阿姨听见了,她说:“两种都差不多。”真的差不多吗?我脑子里产生了疑问,于是我动用所有的脑细胞开始思考:
第一种:如果选八折,那么就要花520×0.8=416(元)
第二种:要是满200元返160元呢。我们先要付520元,520元里有两个200元,所以会返2个160元,也就是160×2=320(元)的返还券,那我们实际就花了520-320=200(元)。416和200比起来,当然是第二种比较好。
可是拿到返还券后呢?再买320元的东西又能返还160元,而这160元的返还券离200元只差40元,你要是填上这40元买东西,就有可以返还160元。你难道不心动吗?可是如果真这样做的话,就会掉入一个无底洞,花200返160,花200返160……你永远也花不完剩下的钱。所以说第一种确实是贵,而第二种虽便宜,但是会不停的买东西,让你消费没商量。俗话说“买家不如卖家精”这话一点也不假,商家为了赚钱真是费尽心机啊!
9/14页第十篇
打折
夏舜尧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商场买衣服。
商场里面人很多,我看到很多柜台上都挂着打折的牌子,有打8折的,有打4折的。妈妈问我:“你知道打折是怎么回事吗?”
我想了想说:“妈妈,打折当然就是东西比原来便宜了。但是我不太明白是8折便宜还是5折便宜。”
妈妈举着手里的包包说:“假如这个包包的价钱是一个整体,百分之百,分成十份,每一份可以叫做1折。9折的意思就是买东西的时候去掉1折,掏剩下的百分之九十的钱就行了。”
“哦,”我恍然大悟,“妈妈,8折就是掏百分之八十的钱,7折就是掏百分之七十的钱了。那肯定是打5折比打8折好了。”
妈妈称赞我说:“对呀,你真聪明。”
于是我对妈妈说:“那咱们今天趁着打折,多买点衣服吧。”
10/14页第十一篇
在漫长的人生长河中,挫折是必不可少的飞溅的浪花。
挫折又是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一块绊脚石,对于强者来说,是一块垫脚石,使之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有一篇文章是这样写的:有一所位于偏远地区的小学校由于设备不足,每到冬季便要用老式的烧煤锅炉来取暖。有一次学生使用锅炉出了差错,引起火灾,烧伤了一个小男孩的下半身,当医生已经断定这个小男孩的下半身一辈子都不可能走路时,小男孩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克服一切难题用双脚走路。然后,他回到家,开始只能用轮椅代步,慢慢的,他开始尝试离开轮椅,奋力将身体移开,然后拖着无力的双腿在草地上匍匐前进。一步一步,凭着钢铁般的意志,以及每日持续的按摩,他终于能用自己的双脚站起来,走路,甚至还能跑步。成为世界冠军,他就是美国 一个被火烧伤下半身的孩子——葛林康宁汉博士,原本一辈子都无法走路跑步,但凭着他坚强的意志,就跑出了全世界最好的成绩。
你挫折有时是上帝送来的礼物,来磨练的意志,但是如果你不能笑对挫折,直面惨淡的人生打击,那么挫折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使你遭受更大的不幸。
拿出你全部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挫折吧!它会使你潇洒地甩掉困难,创造一个奇迹。
记住: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而不是到底是什么事。这就是笑对挫折的奥秘。
11/14页第十二篇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题记
每个人的一生,都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而放大痛苦,使自己迷失方向;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以至于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当我们遭遇挫折时,应该直面人生,面带笑去迎接它,而不是放大痛苦。
挫折面前,我们常常会不自主地放大痛苦。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了一个养鸡场的痛苦,不是太可笑了吗?
瞧瞧历史吧!我们的老祖宗归有光八次落弟,于是有了《项脊轩志》这样的隽永文章;英国的大将军威灵顿七败七战,于是有了永垂千古的美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是有了“苦心人,天不负”这样的豪言壮语!
由此年垭,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了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这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痛苦之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聪明的人不会站在废墟上哭泣,让我们拥有那迎难而上的智慧,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的泪,让挫折作笔,痛苦为墨,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甜甜的笑……
12/14页第十三篇
挫折是生活中浓浓的咖啡,有人也许对它并没有兴趣,因为那些人觉得那是苦涩的。但有些人却对它“一见钟情”他们喜欢那种苦涩后的甘淳和幽香。
挫折犹如天边的彩云,得不到烈火就不能富有色彩,不敢去锻炼的等待的只有黑暗无彩的平淡。
面对挫折我们要以顽强奋进的态度去挑战它,决不能轻易被它打倒,当我把塑料布握成一团时它并不屈服而是慢慢地舒展,当我把篮球按进水里他则会迅速地飞冲上来,当我把皮球从高空抛下时它会重新弹起,反复多次,直到力量空乏。这些事物都没有被挫折打倒,何况人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于挫折较量到底,决不退缩。挫折是有力的弹簧,一旦撞到你越怯弱,逃得越远越快,它就越有力,也就把你弹的越远,使你摔倒在地。如果你不惧惮它,向他冲去,这时它便会极不情愿地后退。只要它一旦被你弹走你便胜利了。
挫折也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顺利地通过的,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心态和应对能力,比如勇气,有勇气时也许可以得心应手,无勇气时则会永远地被关在成功之门外面。没有勇气的世界也许会黯然失色。蛹如果不勇于破茧而出,就不能化为美丽的蝴蝶;雏鸟如果不勇敢地离开巢的羁绊,就永远不能翱翔蓝天;平缓的小河如果不勇敢地从高高的悬崖上跳下来,就不能成为气势壮观的瀑布。它们都是因为有勇气才能点燃生命的蜡烛,激起生命的火花。
“白玉不毁,孰为挂璋”雪白的玉石如果不被雕琢哪能成为宝贵的玉器呢?同样如果我们没有经过挫折,又怎能成为有用之材呢?
13/14页第十四篇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把人生看作一幅画,那么,校园生活就是这幅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多彩的校园生活,给人生这幅画卷增添了许多浓墨重彩。在这些浓墨重彩中,有各种各样令人记忆深刻的场面。
那一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这样的天气真让人烦闷。可是在我们班的教室里,你看不到一丝烦闷,因为老师刚刚宣布了一个消息,同学们立刻欢呼雀跃!是什么消息这样振奋人心呢?时常听人说,六年级的学生是小学生中的骨干力量。身为六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需要我们时,必须身先士卒地站在最前面,这次也不例外,我们班接到了一个“最高级别”的重要任务——打扫操场。
欢呼了一会儿之后,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装备精良地飞奔到操场。重点聚焦小黄同学,你看他,一冲下楼梯就“砰”的一声卧倒在操场上,就像与失散多年的亲人团聚一样,和操场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我也满心激动地跑到擦场上,提着小桶准备去接水。去到洗手台,天呐!人山人海,只见同学们激动地簇拥在水龙头前。虽说“铁打的水龙头,流水的同学们”,拎小桶接水的同学来了接,接了走,但我等了半天,却感觉人数丝毫没减少。于是我奋力地在人群中挑了一条稍宽的缝隙,把水桶塞了进去,想蹭一点水。混乱中,也不知是哪位好心人帮我接满了“生命的源泉”。提着这桶来之不易的水,我感慨万千。
操场上,虽然大家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是由于同学们火一样的热情和滚烫的积极性,整个操场看起来还是“乱哄哄”的。力气最大的大牛同学扛着三把拖把,在操场上跑过来跑过去,他张大了嘴巴喊着:“快快快!”就像把操场当作了敌人,在和敌人搏斗一样。小李同学虽然瘦弱,但却非常勤劳,她蹲下瘦小的身躯,伸出细细的手臂,两只手紧紧地抓牢毛巾,用力地擦着地面,汗珠从她的脸颊滑落,她却全然不顾。我也很快参与进去,洒水、抓紧毛巾,一下一下用力擦着。老师一边撒着洗衣粉,一边指挥着大家……
太阳像个顽皮的孩子,一点一点向着西山跃下。落日的余晖里,一群小学生,还在擦着操场。光亮如新的操场上,水渍和汗渍,一起在流淌……
14/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