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最初的》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影片通过两位主人公的命运交织,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无常。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情感真挚动人。同时,影片也提出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引发观众对于生死、时间、记忆等问题的思考。整体而言,该片令人震撼,令人深思。
最后的,最初的影评第一篇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学习活着,却忘了如何面对死亡。
感恩罗率导演的初心和坚持,让这部关于生死的记录影片得以在院线上映。
母亲节有幸参加了全国首映礼。不煽情、不卖惨,只是朴素真实展示走向终点的不同生命状态,包括志愿者陪伴自己和陪伴家人的家庭生活,这些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里面还有本土老人非常地道的快失传的粤语猜谜童谣…… 带上亲友看吧,如果不知如何开启话题跟亲友讨论死亡的,这是最好开启死亡话题的契机,5月21日全国上映,敬请期待!
最后的,最初的影评第二篇
今天有幸参加了《最后的,最初的》昆明路演。影片真实记录了几位临终关怀志愿者的故事,他们在面临与死亡困惑相关的人生困境时走近临终关怀,在陪伴临终者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面对死亡,更懂得了陪伴的真正含义,做到了“向死而生”。爱与陪伴贯穿了整部影片,这简单四个字虽然是在马甲的背后,但却牢牢印刻在亲历者、观影者的内心。家人的陪伴,患者与义工的陪伴,画中人与观影人的短暂陪伴,都在平行时空里教会了我们记得好好爱,感受爱,传递爱。通过纪录片这个窗口去看见,去听见,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从而引导我们去探索怎样是高质量的陪伴,如何去探寻生命的不同维度,发现人生旷野的其他可能。强烈推荐大家去看。最后的,最初的,愿我们遇见的是春暖花开,人间良善!
最后的,最初的影评第三篇
得知国内首部聚焦“临终关怀”的纪录电影《最后的,最初的》即将上映,在5月15日去观看了北京正式上映前的首场点映,并参加了导演及主创团队的映后交流。
这部纪录影片极其真实地呈现了临终病人床前的关怀场景,那些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躺在床上无法说话,难以回应却能听见和感受到周围环境的爱并表现出情绪波动的病人,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那些能够正常交流但由于常年住在病房觉得自己无用,怀疑活着的意义的病人,由于志愿者的陪伴重新感受到自己很重要。这让我联想到很多自己在病房做志愿服务的场景,那些病人眼里忽然有了光的瞬间。还回想起那次在热线倾听了数小时的来访在最后也给了我类似的反馈,她说,“之前觉得我不配,不配有人愿意这么耐心地倾听我,支持我,现在这件事就这么发生了,我觉得很治愈。”和影片里的病人感受是那样相似。这些「成为别人生命里的光」的记忆在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一一被唤醒,我再一次感叹,尽管当初做志愿者想去帮助别人的,其实后来那个受到滋养更多,收获更多的人,是自己。
片中还呈现了一位在病房两三年间数十次目睹身边病友离世的老人,他始终顽强地活着,但突然有一天晚上自sha,被抢救过来。他脖子上被缝了七针,并拒绝了打麻药,好像精神上的痛苦超越了他对肉体疼痛的感知。但当他第二天把这段经历和感受讲述给陪伴志愿者的时候,竟好像在分享日常人生经验,平静的似乎没有很大的情绪波动。
影片中间还穿插一些志愿者的家庭故事和人生故事,志愿者团队的培训,志愿者领队在服务后的分享总结和答疑解惑,以及他对志愿者组织发展的思考。志愿者负责人匡胜利老师对自己负责的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壮大没有执念,认为不是一定要做到多大规模,有需求就尽力去做,如果慢慢没有需求了,组织随之消亡了也没关系,里面的哲学意味令人钦佩。
另一位志愿者一开始被亲人看作是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工作失意,妻离子散,但他在病房做志愿者的日子里,给病人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温暖,隔着屏幕都能明显感受到病人的生活由于他的陪伴有了不一样的色彩。后来他的叔叔看到并理解了他关爱他人的慈爱之心,对他的看法完全改观,还特地发信息表达对他的赞赏和过去从他人言语中对他产生偏见的歉意。导演的镜头记录了他收到信息那一刻的笑容。还有他陪伴阿尔兹海默症的妈妈的温馨画面,看着妈妈在他的陪伴下逐渐变得更快乐,更开朗,更自在,十分感动。
还有一位奶奶,一开始是作为患者家属照顾爱人临终,爱人离世后开始做临终关怀志愿者,陪伴其他病人的同时,分享自己如何陪伴丈夫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的经历,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后来她自己患病将不久于人世,在意识清醒尚能活动的时候举办了人生告别会,邀请朋友们和她一起回顾人生,互相表达爱与感恩,非常动人。我想,不一定要到临终才举办啊,平凡健康的日常时刻,举办这样的人生故事回顾分享,与爱自己的,自己所爱的人互道爱与感恩,都是很有意义的。况且,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这样的分享会,可能真的是告别会,因为生命中遇到的很多人可能往后余生都不会再见了,所以及时的分享经历与收获,爱与感恩,其实也是人生的阶段性「最好的告别」。我那时一边看着影片,一边想着,自己也要举办一场。
映后的导演和主创团队交流会也很有意思。
当晚那家影院有两场点映,一个是海淀十方缘包的专场,观众里有很多安宁疗护领域志愿者,不一定是十方缘的,但领域里的一些重要人物就是这样不约而同地聚到了这里。见到了数位核心志愿者组织的领头人,和三位沟通过多次但从未谋面的对我有重要影响的伙伴。十方缘这一场的映后交流,就像是观众感想反馈会,举手的观众都站起来大段地讲述自己的观影感悟,导演、制片和片中人物虽然站在台上但甚少发言。所以当我拿到话筒的时候,其实有点整不会了,于是也分享了几个影片中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及原因,终于讲完了打算提问,结果忽然被告知时间不够了只能问一个问题,我问了一个需要深度回答的开放性问题,可能台上人确实赶时间,很难展开回答,匆匆结束了。
意犹未尽。于是悄悄离开,溜进了那场比我们晚开始半小时放映的另外一个影厅,组织方是导筒现场。希望自己没来得及问的问题在这场能听到,结果真的得偿所愿。
这一场的观众互动就完全不同了,都是自报家门,直接提问。有很多专业观众,比如北京卫视生命缘栏目组的制片人和主创团队,他们刚刚为北京安宁疗护标杆海淀医院安宁病房拍摄了纪录片。他们的制片人提问导演罗率,作为安宁疗护领域的纪录片,拍摄过程和推广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邻座的同一团队的另一人员提问导演罗率,是一开始就想拍成纪录电影吗,为什么选择电影这种形式?还有法律领域的专业观众,提问片中人物-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匡胜利,志愿服务中会遇到哪些法律风险?需要什么帮助?得到的回答都是这个领域中的痛点,都是我在志愿服务中常常被领队嘱咐的那些点。还有观众提问导演,作为安宁疗护纪录片,推广有很多困难,是如何一步步走到院线上映的,怎么做到的?还有观众问导演,海报画面为什么是倒着的人物?电梯和99层代表着什么?另有观众提问,片尾感谢地合作方中有心理类机构,和临终关怀场景是如何关联的?(导演回答其实与内容无关,是宣发渠道之一。我觉得这是个好问题。欧文亚隆在他的重量级著作《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花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谈论死亡,提到死亡焦虑是所有焦虑的根源,也是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那么学习如何看待死亡,可以让自己活的更加清醒和从容。)
结束后上台去继续交流,有观众问出了我关心的问题,志愿组织的经济来源是怎样的,志愿组织负责人全职做这样有意义的事情,如何保证自己的生存?答案在情理之中却也有些令人失望,探索过程道阻且长,希望未来越来越好吧。
后面下来和制片人徐筱交流,提到我觉得影片中的英文字幕翻译的水平很高,竟意外得知,译者是何雨珈。我不久前才看完的生死议题的著名读物《当呼吸化为空气》就是何雨珈翻译的作品,因为感叹她翻译的好,还专门去买了好多她翻译的其他作品,有些很小众,但她选书的品味真的好。这位译者本身也是经历过生死(车祸),年纪轻轻在医院病房度过了相当长时间的人,见到过很多世态炎凉。可能她的经历也使得她在翻译这类题材的作品时有更强的理解和共情吧。有了这样好的英文字幕,这部纪录影片具备了走向国际交流的良好基础。
P.S.取票时购买了公益售卖的正面十方缘logo背面影片title的首映纪念T恤,也是为了可以结束时请导演在后面签名,但当我在结束时追到正在楼下等车的导演时,发现找不到拿金色记号笔的工作人员了,罗率导演安慰我,这样也好,签名后这衣服就没法洗没法穿了。有点小沮丧,但后面竟然要到了导演罗率,制片人徐筱和片中主要人物匡胜利三位老师在纪念票根上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