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百句》读后感:读完《庄子百句》,我深感庄子的智慧与哲理。他通过寓言和警句,揭示了人生的本质和真理。他告诉我们要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静。他的言辞简洁却意味深长,给人以启发和思考。这本书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庄子百句读后感第一篇
庄子本可以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他拒绝了楚王的好意,终究做了一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一生受着寂寞沙洲冷。《庄子》难读,和作者的性格一样高冷,充满了自创的寓言、上古的重言、漫无边际的卮言。因为复杂,我们称之为“哲学”。于是,从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等角度去解读《庄子》的著作汗牛充栋。可是,《庄子》学问的本质是人生哲学,程式化的解读终究是把《庄子》玄学化了。
《庄子百句》,陈引驰著,中华书局2023年11月第一版,49.00元
那么《庄子》果真难读吗?近日,一位教“庄子导读”课的朋友发来一篇学生作业和我分享,我觉得,这位学生似乎感悟到了庄子的苦心。学生说,倏与忽对混沌的“雕琢”让他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说:“在我大学刚录取的时候,爸爸就为我做了规划:大一考四、六级,大二考普通话、计算机二级,大三考教师资格证,大四考研、考编两手抓。毕业后差不多二十五岁,是结婚生子最好的年纪,千万不能耽误。”面对“人生规划”,这位同学发出了质疑。他说:“我很奇怪,什么叫耽误?二十多岁干什么不是最好的年纪?我们究竟在着急什么?”这位同学发现,倏和忽就是瞬间的意思,正是匆匆忙忙地活着的典型,他们不正是今天焦虑的父母们的隐喻吗?
那么他们匆匆忙忙地在干嘛呢?在忙着为混沌凿出七窍,让混沌看起来和所有人一样,成为“应该有的样子”。对照我们今天的生活,那位同学发现,今天的父母们着急干的,就是把子女们放到流水线上,塑造成标准化“产品”。混沌就是未被标准化的孩子。最终,孩子们在标准化的过程中泯然众人,已然“死了”。
学生可能并不懂“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大道理,但学生贴近生活的理解,则是对《应帝王》最真切的解读。沿着父母们的焦虑,我们进而差不多又看清了,父母们要求孩子“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寓言》);孩子若是做一些特立独行的事,把青春用在钻研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梦想上,就会被嘲笑是“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让王》);父母们全然不顾地“以人灭天”(《秋水》),会造成人生遗憾。由此看来,两千五百年前的社会心态,与今天也没有太大的差异。
读《庄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密切联系生活。陈引驰教授所选《庄子百句》,避开了那些诘屈聱牙的词句,也不探讨什么本体、认识与知识,而只讲“人生”,这本书可爱、可亲的地方正在于此。
庄子有个朋友做了宰相,却仍旧特别焦虑,他就是惠施。他甚至担心曾拒绝过楚王邀请的庄子,会来取他而代之。庄子于是讽刺惠施,说他就是那个叼着腐鼠去驱赶鹓鶵的猫头鹰。庄子讽刺得很辛辣,但生活中的我们,又有多少人不是惠施呢?我们担心孩子不抓紧考证、不抓紧考研、不抓紧结婚生子就会错过人生,于是驱赶他们的梦想,让他们现实一点。其实,恰恰是这些看得见的、稳定的利益,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孩子错过人生。
对于失去了高飞远游之可能和乐趣的惠施,陈引驰教授评价说:“人的一生,有时候不能只是守着眼前的利益,要知道放弃,仰头看天上飞过的鹓鶵,目送归鸿,望着它消逝在远方的天际,想象那里有怎样的风景。”陈教授讲《庄子》就是如此,他不为你“解读”,而是试着勾连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创造思考的语境。
其实庄子作《庄子》本来就是这样,他当然不是要让我们成为哲学家,更不打算让我们去过他那样的生活,而在于为我们解构“习以为常”的日子。什么叫“习以为常”?倏、忽为混沌凿七窍的行为就是“习以为常”,惠施焦虑自己的既得利益就是“习以为常”。“习以为常”让我们只知道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都变得“一样”。认识这个道理很重要,因为当我们明白了这点后,即使无力改变既定的生活,我们也能提防自己在“习以为常”中丧失自己、泯然众人。所以,让我们尽量在思想上保持“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状态,像庄子一样保持个性的独立吧。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本文发表于《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4月10日16版)
庄子百句读后感第二篇
陈引驰著《庄子百句》,一本讲庄子“言论”的书,讲的是庄子,又不是庄子。
先分享一则故事。一次,国君桓公正在殿堂高声读书,一名叫“扁”的车轮工匠路过,问:“您读的是什么?”桓公答:“圣人言论。”扁问:“圣人还在世吗?”答:“过世了。”扁毫不客气地说:“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这个故事,来自庄子的《天道》。他讲这故事是要否定“圣人言论”吗?不确然。庄子所否定的,是能通过语言、文字流传的东西;他认为“道”之精髓,是只“可以意致”的,至于语言能承载的那些,则等而下之。
巧的是,近日我在另一本书中也读到这个故事。陈引驰著《庄子百句》,一本讲庄子“言论”的书,讲的是庄子,又不是庄子。所谓“百句”,就是化繁为简,取作品中最经典的语句来讲。讲解的人是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是中国研究庄子的权威学者。书,是一本“小书”,没有卷帙浩繁地引经据典,写得轻松诙谐、浅显易懂,黄发垂髫皆可以读。让“大家”讲“小书”,会否有些“大材小用”?其实,编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首先,“选择”之中蕴含着学术见解。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庄子著述颇丰,司马迁记载“庄子著书十万余言”,而今流传下来的,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共六万五千余字,要在如此大量的篇幅中择取“百句”,绝非易事;而且所谓“百句”者,亦非通识,乃一家之言,看似客观,实则主观,有学者本人的体认与倾向在其中,本身已吸纳了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精华。故虽是“小书”,却也不可“小视”。
其次,本书的著述方式,回答了文章开篇的问题,而且不只答以“必要”,还进一步探索到另一层——“怎么读”,示范了一种读法。先秦经典历经千年,业已有许多难解之处,令普通读者望而生畏;若“死守”千年前的见解、一成不变,那岂非真要将“糟魄”学了去?反而是违背庄子本意的。本书由名家选取精华警句,再结合鲜活之生活、通行之思想加以解读,深入浅出,博古通今,恰如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不但令古代典籍焕发新生机,而且能给今人带来阅读的愉悦,诚可谓“两全其美”。
翻开《庄子百句》,很快可以领略到:作者以一种现代性的目光,“贴”着庄子来讲。既有“本意”层面的庄子,就常见的误读予以“拨乱反正”——如:《天道》中有一句“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在今天是一个完整词汇,且有独立意义,但若按照今意,这一句便讲不通了,容易造成困惑,这就有必要破除迷雾,于是作者分别阐释了古文中的“朴”与“素”,使其回归“质朴本初”的原意,帮助读者领会“原汁原味”的庄子——更有“内核”层面的庄子。每一种哲学,都有其内在核心的要义;庄子思想也不例外。而要触及“内核”,则需要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
作为研究庄子半生的学者,陈引驰对于庄子思想早已融会贯通,深知庄子最重要的主张,即:自然、本真;天地万物,只要失却自我、违背自然者,皆是本末倒置。而在选取百句时,他将此种见解渗入其中,所选取的警句多体现出这一思想,如:“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这些来自不同篇章的句子,原本表面互无关联,被作者选进同一本书,又被读者一气呵成读下来,无形间产生了彼此呼应,由此而真意自现,遥远的庄子便如在目前了。
陈引驰讲庄子,也融入了庄子的精神。庄子喜欢“讲故事”,讲起故事来天马行空、不拘一格;说理从不刻意,善于以小见大、由浅入深,透过“小”故事提炼大道理。在阐释“庄子百句”时,陈引驰也是这般,纵横捭阖,触类旁通,在“百句”旁,配有他的解读文章,每一篇,都不是“正襟危坐”那种,而是优美耐读的小散文,仿佛促膝闲谈般娓娓道来,轻松易懂,趣味横生。比如,讲到“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一句,突然话锋一转,讲起当前北京大学马叙伦先生和学生康白情之间的一则往事,生动中带着诙谐,教人一下子就把此句牢牢记住。也不只讲“近”故事,他的故事讲到了国外去,连古希腊哲人的趣事都有。他也引述经典,比如老子、孟子、孔子;讲到兴起处,唐诗、宋词、《红楼梦》统统可讲。故而,这些虽是“小”文,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内涵丰富、博古通今。
总体而言,阅读《庄子百句》的最大感受是:轻松,没有门槛。虽只“百句”,每篇选句的数量并不均衡——多者近十句、少者一两句,却几乎囊括了庄子三十三篇,足以形成概览;对于每一句,既有直译,又有阐释,足以抵达庄子思想的精要之处。读这本书,若能静下心来,一天即可完成,遂有种“一日千里”的阅读快感。“百句”的形式,有助于记忆,读过此书,建立的虽是浅显认识,但掩卷之际,一种模糊而生动的庄子印象已然生成了。循此而向陈引驰的《〈庄子〉通识》《庄子讲义》进阶,则次第分明,与庄子思想愈益相亲,心灵的滋养愈益丰厚。
本文转载自2024年2月25日《新民晚报》
庄子百句读后感第三篇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逍遥游》)
注释:
劝:努力奋进。
沮:沮丧。
辩:即“辨”,辨别,辨明。
译文:
即使全世界都赞扬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奋进;即使全世界都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失望。他能认定内在自我和身外之物的分际,也能分清荣耀和耻辱的界限。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中国文化里面,儒家传统特别强调人之间的关系,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各色人等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这自然有积极的意义,毕竟如此社会才能稳定。不过,社会的组成,是每一个体让渡一部分权利,相互协调的结果,总要克制自我的欲望、利益与自由。这固然不得不然,但是更坏的情况是,不少人并不了解这里面的道理,一味以外在的价值为竞逐的目标,过犹不及,丧失自我。
庄子的意义,这时便突显出来。
关键在于“定乎内外之分”。明了何为外在,何为内在,对个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处理人我关系,一方面是对外的,就是我与他人的关系;还有一方面,是针对自我的,就是区别内外,从而明白并坚持自我的内在需求和价值。自我内在关切了然于胸,所有外在的荣辱都不再会左右自己了。世人非议的,只要确然是合乎自我本性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并不退缩;而世人赞誉备至的,也并不飘飘然自喜,因为所作所为并不是为外在的肯定,而是植根于自我的,所以那些都不足以增重。在世俗的世界中,这是一个非常之高的境界;拥有这般境界的人,内心是安宁而高傲的。
(上文摘自《庄子百句》,原标题为《内心安宁而高傲》)
作者的话
中国文化传统之中,儒、道、佛三家影响最为深远;而儒与道产生在先秦时代,是本土固有的,可以说更为根本。
儒家自孔子以下,更多关怀的是人间社会,是春秋、战国开始的理性去魅的时代精神的反映;道家的视野似乎更广阔,宇宙天道、世间秩序、个体身心,无所不及。
如今通常所谓的“道家”,有老、庄两位先哲,他们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呈现在《老子》《庄子》这两部经典中。《老子》如同《论语》,篇章缀合,节节为之,满眼格言警句,如掇拾不尽的珠玑。所以,读起来真是开卷有益,随便提起一章,都可诵记受益。其中所蕴含的精粹,我甚至觉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且不举学界的诸多追溯考索,《老子》本身即曾自道出处,八十一章本的第二十二章谈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最后就明确说“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这“古之所谓”正交代了其言说的渊源有自;再考虑到《老子》里边有许许多多句式整齐、合辙押韵的语句,而在古典传统之中韵文往往代表着更为久远而持续的文本来源,那就有理由想象《老子》这部书中回响着太多的前贤的声音。
与《老子》文辞的精悍、警辟不同,庄子固然也有数不胜数的智慧、敏锐、隽永的语句,但整体的文章风格是漫衍恣肆、卷舒自如的,更兼《庄子》现存文本的字数是《老子》的十倍以上,三十三篇的多数篇幅颇长,又高头讲章与寓言譬喻交缠,真能读下来且读通顺了,并不容易。因此,如何进入或许是一个问题。
我个人以为,经典阅读不是一次性的,真正的经典是能让人常读常新的。既然如此,对于一时难以接近的文本,不妨由浅而深,由片段而整体——盲人摸象,虽然不能把握象的全貌,但那毕竟是实实在在的大象的躯体啊;“七宝楼台碎拆下来不成片段”,但碎拆下来的终究都是珠宝。
所以,读《庄子》不妨从其中随处可见、目不暇接的成语着手,也可以专门从充满想象和妙趣的寓言故事开始,积微储宝,渐入佳境。
这本《庄子百句》则从名言隽语窥入,择其富有启示意义者——至少对我本人如此——略为阐说、发挥,辅以简要的注、译。希望开卷者随手翻阅,皆能读得开心、读出意趣。
书中选取及解说中涉及的《庄子》文句过百,覆盖全书绝大多数篇目,一方面可以说不少了,但另一方面又可以说远远不够。读者诸君若能亲入宝山,见我所见的风景,更在此外发现打动自己的《庄子》的精彩之处,则善莫大焉。
陈引驰
2023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