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爱的能量——爱情哲学50讲》,深感爱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它能够温暖人心、激励人前行。书中提到爱的本质与意义,引导读者思考爱的真谛。通过50讲的阐述,让人更加理解爱的深刻内涵,感受到爱的魅力与能量。这本书给人以启迪,让人更加珍惜爱与被爱的幸福。
爱的能量——爱情哲学50讲读后感(一)
关于爱情,古今中外多少诗人和哲人都曾发出了歌颂或拷问。元好问的那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至今仍广为引用。莎士比亚的那句名言很多人也都心有戚戚:“我承认天底下再没有比爱情的惩罚更痛苦的,也没有比服侍它更快乐的事了。”的确,爱情是一门永恒的学问,也是一门永远无法被穷尽研究的学问。
虽然无法穷尽研究,但依然可以被很透彻地呈现出来,林光华教授的《爱的能量:爱情哲学50讲》就是这样一本书。在这本书中,她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电影等多个学科视角,对爱情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和广泛的探讨,深化了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和认识。
具体而言,本书主要分为上中下两编:上编“爱情之思”对爱情进行了高屋建瓴的讲解,对比了西方哲学视野下的“爱”和中国哲学视野下的“情”;中编“爱情之探”为本书主要内容,又分解为叛逆之爱、依附之爱、分裂之爱、滋养之爱、精神之爱、自由之爱、放手之爱、危难之爱、控制之爱等篇章,作者以《红楼梦》《情人》等经典文学文本为例,以及阿德勒、弗洛姆、波伏娃等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爱情哲学,深入浅出地拆解了爱情的内涵与外延;下编“爱情之问”则对爱情的本质,以及如何看待独身、丁克现象等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爱情不是必需品,但爱情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盈,经由爱情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我们对生命的质地与人性的奥秘都会有更深的领悟,对短暂的一生更懂得珍惜。的确如此,这本书在爱情与文学、哲学、心理学等中间架设了一座可以通约的桥梁,探讨了爱情的表与里、形与神,既有理论性、专业性,又有通俗性、趣味性。
爱的能量——爱情哲学50讲读后感(二)
做一个清醒独立有爱的有趣人
总会有一首特别喜欢的老情歌吧,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又单曲循环起卢冠中的《一生所爱》,《大话西游》是一个虚幻的故事,可是谁的爱情故事中,没有紫霞仙子的影子?我不太喜欢用“恋爱脑”来形容真挚深情。(当然,后来我妥协了,因为我知道真的有的人不值得爱,有的爱终究被辜负。)我始终觉得人生过往,总该轰轰烈烈地爱过一次吧?那是年轻过美好的过往吧,当我真的可以用各种标签去衡量一段感情的时候,我觉得我就老了,失了本真,成熟也失去了爱的能力了,至此, 我会在爱中权衡利弊,爱也就不再是爱了, 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我曾经爱过,受伤过,但是回过头来,我还是觉得很喜欢那个时候的自己,我觉得很纯粹,本真, 当然,我或许再也回不到那个时候了,因为我也已经在经历中学会了权衡利弊,我也开始理性客观地去对待自己或者别人眼中的爱人关系。我们都成熟啦,也还是好事,总比做个受伤的小兽好的多。越发羡慕林黛玉和宝玉之间的纯粹情爱,也是羡慕很多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长久情爱,人生很奇妙,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哪能都是真实的?扑朔迷离间,还是客观理性好!
所以,我义无反顾地掀开了《爱的能量:爱情哲学50讲》,因为我不敢肯定自己骨子里的东西能被生活打磨掉多少,所以我觉得专业人士说的客观的爱情观,或者可以避免入坑或者别人入坑,作者这真的是功德无量的善事啊!必须读!
这本书读起来哲学味很重,你会在书中感受到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电影等不同视角的东西,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是对当代爱情的悖论与困境的思考,中编是对九种不同爱情类型的分析,下编是对爱情与婚姻中常见问题的回应;我们会了解柏拉图、叔本华、海德格尔、萨特、波伏娃、梅洛-庞蒂、弗洛姆、韩炳哲以及老子、孔子、庄子、子思、慧能等哲学家在爱情方面的观念。
或许你还不知道,叛逆之爱、依附之爱、分裂之爱、滋养之爱、精神之爱、自由之爱、放手之爱、危难之爱与控制之爱都可能披着爱情的外衣,伤害着深爱着的人。爱情中的原生家庭问题、爱性分裂问题、人性善恶问题以及依附型人格、控制型人格、爱情依赖症、PUA等问题听起来就很恐怖!
看完这本书,你会明白爱情固然惊艳时间的美好、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理智去面对爱情,爱自己,爱他人,有分寸,有保留。
姑娘,做一个清醒的有爱的有趣人!
爱的能量——爱情哲学50讲读后感(三)
“无论在爱,还是不在爱,无论结婚还是不结婚,无论生育还是不生育,爱情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哪怕只是憧憬,哪怕刻意回避,都是爱情作用于我们内心的方式。”
非常凑巧,近几日重刷了童年神剧《宝莲灯前传》,竟然被杨戬与西海龙宫三公主寸心的悲戚爱情所触动,小时候没看懂的,现在重新看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一个爱而不宣,一个爱得张扬,虽然为爱而结合,最终却分道扬镳,结束了千年的痛苦。双方明明都很爱对方,为什么落得个惨淡收场呢?
在林光华教授《爱的能量》书中上编的第二讲和第三讲中的爱情的三个悖论和三个难题中,我找到了答案。
爱情的三个悖论之一——既占有又失去,在他们两个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结婚了,两人开始进入对方的生活,这方面确实是“占有”了,但是发现很多东西也同时在失去。寸心想要杨戬毫无保留的所有的爱,杨戬却无法割舍自己的妹妹和兄弟朋友,想要寸心接受他“博爱”的样子。寸心婚后的爱情是以占有对方的想法来实现的,这种方式一开始就错了。
爱情的三个难题之一——自恋与自私,同样也表现在这对情侣关系中。寸心希望杨戬按照她的意愿行事,别整日与兄弟朋友待在一起,要过二人世界;杨戬又桀骜不驯,没有照顾她的想法。两个人多少都有自私的表现,都没能让渡自己的一部分自我和自由,互相成全。
那么他们的爱,属于什么类型的爱呢?
林教授在书中提到了九种不同的爱情,其中分裂之爱是符合杨戬寸心的爱情的。
寸心缺乏安全感,为了救杨戬违反了天条,有家不能回,几乎失去了一切,她只能依附于他,所以会时时刻刻确认他的爱,当第三者出现时,她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也就越来越想跟他粘着,已确认对方的心意。可是杨戬的回应呢?他总是寥寥数语,不过多解释,而她是需要被热烈回应的人。他们的爱是分裂的,缺乏安全感的。
千年的争吵拉扯就是为了确定对方爱不爱自己和对方心里第一位是不是自己,都以为对方不爱自己,都想证明对方心里有自己,不沟通,产生了误会也无法解开,所以无论有多爱对方,最后也注定会悲剧结局。
结合这本书看童年神剧,真的是豁然开朗!
当然,《爱的能量》除了让人读懂爱情,还让人理解爱情根据双方的经历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同时通过很多文学经典作品中的爱情来解析,实在是深入浅出,令人受益匪浅。
现在的人不敢谈爱情,因为爱情有千金重,太为贵重太奢侈了。同时,爱情还那么可望而不可及,又费神费力费钱,自然很容易被其他的俗世生活所取代。
但难道对爱情就没有憧憬了吗?那么多的书籍和影视都有关于爱情的桥段,粉圈还有疯狂的嗑CP现象,难道这不都是对爱情的渴望吗?又渴望,缺信任,说到底还是对“爱情是什么”的不了解。
那么,这本书就大有裨益,从哲学、心理、文学等多重角度探讨了关于爱情的种种,虽然看完它不会让我们马上获得爱情,却能为我们提供一点光亮,在跌跌撞撞的路上投来一些光明,以便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