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是一本揭示"荒木流"漫画风格秘密的书籍。作者详细解析了荒木飞吕彦的创作思路、构图技巧和角色设计,深入探讨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漫画大师的独特之处,受益匪浅。
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读后感第一篇
去年冬天第一次接触JoJo这部动漫,便一发不可自拔,动漫没能更新完,又去看了漫画。漫画的细节和绘画让我惊叹不已。于是我又开始了临摹,经过五个月到现在我决定自学漫画。这本书是出于对荒木老师的敬意和想对jojo这部漫画再次深入了解而购入的。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只感觉长舒一口气。坚定了我自学漫画的决心 也给我指引了前进的道路。期待荒木老师画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1/15页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读后感第二篇
毕竟是上个世纪的jump系作品,荒木是离不开jump这个平台,也离不开责任编辑这个岗位上的合作者。有编辑一起进行长时间地分析讨论作品,这点对以网络发表为主的现代作者(特别是写文)来说,反而是非常稀有和宝贵的经历。因为大部分网络作者是很难进入出版社的筛选,也更难达到像林编辑和藤本树那样的合作关系。从时代看来,这也是互联网对出版传媒的工作流程改造,编辑对作者这一模式正在变得消退和式微
关于第三章剧情走向“正负零”的价值探讨
荒木本人基于他的商业创作经验,对剧情走向“正负零”是表示否定。但实际上走正负零的成功acg作品也有不少,例如《叛逆的鲁鲁修》《逃生》1,2等等。
2/15页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读后感第三篇
很喜欢逛书店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总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刊物,
比如这本日本漫画家的书。
正巧他的漫画作品男友最近在看,所以在书店发现它的那一刻便已勾起了我的兴趣。
本书记载的是作者四十年的漫画生涯总结出来的创作经验,
从作品的角色谈到世界观,还分享了创作中“起承转合”、“主角必须向上”、“作品辨识度”的关键技巧。
这让我想起儿时相当沉迷日本少女漫画,我一度憧憬过漫画家的生活,还参照着创作过了几章,可惜原稿早已不见了。
其中,还能读到的是作者的匠人精神,
比如为了画石像去研究岩石图鉴,请专业的职业者专门去纠角色问题、反复研究记录其他作品优劣等等。
就为了画得更好一些的专业精神相当美好。
其实每个职业入门大概都不难,
而要做得更好,所需要的可能也就是这种反复打磨的匠人精神了吧。
3/15页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读后感第四篇
本书主要讲解了“王道漫画的创作方法”。但不仅限于漫画,所有创作相关的方法,都可借鉴与此。漫画的“四大基本元素” - “角色、剧情、世界观、主题”。这四者按重要程度排序。并相互影响,主题则贯穿要素始终。荒木老贼在创作时,非常讲究作品的“真实性”。要想读者沉浸在作品中而不出戏,一切都必须自然而真实。例如在制定角色前,必须把角色资料信息都制定完整。包括性格、身高、爱好,星座等。只有信息完备,在遇到困难时,不同的角色才会拥有各自的行为,角色才会具有生命力。在为故事搭建世界观时,最后实地考察感受一番。
当然,不同的漫画会有明显的侧重点。只偏重于其中一面的成功作品也是存在的。比如《多啦a梦》主要强调角色,而轻剧情。而《虫师》则着重与描述看不见的世界,而轻角色。不过,这些都是属于天才的特权。“黄金大道”就像一张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在此基础上走得更远,或者孕育出新的作品。当迷失方向时,你可以在此回归“黄金大道”上,冷静思考后再重新出发。
4/15页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读后感第五篇
荒木飞吕彦,1960年6月生人。1987年,26岁半的时候开始了《JOJO的奇妙冒险》的连载。 这意味着什么呢? 他自己在《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里不无羡慕的提到,高桥阳一19岁就画出了《足球小将》——高桥阳一也是1960年生人,1980年开始连载。两个人理论上是同期 荒木飞吕彦,1960年6月生人。1987年,26岁半的时候开始了《JOJO的奇妙冒险》的连载。 这意味着什么呢? 他自己在《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里不无羡慕的提到,高桥阳一19岁就画出了《足球小将》——高桥阳一也是1960年生人,1980年开始连载。两个人理论上是同期
5/15页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读后感第六篇
本作性质与灵感来源:新浪潮派系导演特吕弗对话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电影教科书《对话录》,提供一份landmark
王道与异色:与龙珠、足球小将、圣斗士星矢同时连载于少年jump,被人称作异色
让编辑为原稿停留更长时间:
有阅读欲的标题:和首部作品魔少年b.t.一致,将主人公放入作品名字。尽管魔少年这一取名得到的编辑评价是莫名其妙。但如今,jo厨文化反映jojo这一ip的成功。
5w1h的开头叙事,简单台词传递丰富信息量。
尝试无人涉足的领域。与西方文化的首次碰撞:《武装扑克》讲述西部牛仔题材的故事
6/15页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读后感第七篇
朋友推荐的书 本来是来打发时间的读物 看了后却发现作者的思维理念很落地
很实用也适用 一些符合逻辑的设计思维可以运用在设计上 如何和逻辑的设计
观众能认可的世界观 如何用档案表格设计有特点的角色 这些都是我没思考过的
看了作者的书后真的就像他自己说的这是一本"地图"之书 想学习的人可以
按图索骥 ~ 已经看完了~现在我看喜欢的漫画的时候不自觉的会带入什么"起转承合"
五个"W"~~
7/15页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读后感第八篇
原本以为荒木老师会在书里描述他所创造的人气角色怎么怎么样,然而看完之后,虽然书名是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但整本书读起来却感觉和画、和漫画之间的关系没那么紧密,仅仅是拿出一章来谈这些内容。而相比之下,这本书拿了大量的篇幅去谈角色创造,剧情架构,世界观搭建等等内容。翻开这本书才能发现荒木老师的眼里只有对漫画的热爱,和对“作品”本身的喜爱,而不是单单对某些角色感兴趣,以至于在这本书里几乎看不到个人主义色彩,而是不断地告诉你如何梳理剧情,如何起承转合,如何增加矛盾,如何收集资料。它不能作为一部粉丝向的作品来阅读,它更像是一个对自己作品非常自信的人,细心而耐心地指导后辈如何创作,创作,是这本书的核心价值。不过作为单纯的漫画爱好者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同样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欣赏评价漫画的实用标准。荒木老师除了着重谈了人物,世界观,剧情和主题这四个基本元素外,也讲了漫画该如何画,如人物是该符号化还是写实化,水,火,风又该怎么去画之类。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还不错的参考书。当创作者想要贴合市场创造一些被大众广泛接受的作品时,可以考虑考虑荒木老师的建议。不过,60岁依然童颜未老的荒木老师,还是最希望他分享一下他的驻颜术。
8/15页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读后感第九篇
荒木飞吕彦,1960年6月生人。1987年,26岁半的时候开始了《JOJO的奇妙冒险》的连载。 这意味着什么呢? 他自己在《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里不无羡慕的提到,高桥阳一19岁就画出了《足球小将》——高桥阳一也是1960年生人,1980年开始连载。两个人理论上是同期 荒木飞吕彦,1960年6月生人。1987年,26岁半的时候开始了《JOJO的奇妙冒险》的连载。 这意味着什么呢? 他自己在《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里不无羡慕的提到,高桥阳一19岁就画出了《足球小将》——高桥阳一也是1960年生人,1980年开始连载。两个人理论上是同期 荒木飞吕彦,1960年6月生人。1987年,26岁半的时候开始了《JOJO的奇妙冒险》的连载。 这意味着什么呢? 他自己在《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里不无羡慕的提到,高桥阳一19岁就画出了《足球小将》——高桥阳一也是1960年生人,1980年开始连载。两个人理论上是同期 荒木飞吕彦,1960年6月生人。1987年,26岁半的时候开始了《JOJO的奇妙冒险》的连载。 这意味着什么呢? 他自己在《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里不无羡慕的提到,高桥阳一19岁就画出了《足球小将》——高桥阳一也是1960年生人,1980年开始连载。两个人理论上是同期
9/15页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读后感第十篇
我常读的闲书,多集中在历史和文学领域,但时不时会想走出舒适区,读一些特别陌生领域的书,比如科学、医学、人类学和社会纪实之类。最近读的这本《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是一位日本漫画家的“创作公开课”。豆瓣评分8.7,2018年度艺术·设计类排名第四。封面有些基情四射,但内容并无耽美。虽然跟我八竿子打不着,图也并没有多少,还是以文字为主,但居然感觉不枯燥,很快就读完了。 这本书的干货性质很强。我深感读书是一笔最划算的买卖,花十几块、几十块、一百多块,就可以换来别人毕生的心血精华。荒木飞吕彦的这本书,凝聚了他数十年的从业智慧。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教你塑造角色、构建剧情、打造世界观,还教你如何在漫画第一页就紧紧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如何避免创意枯竭等,简直就是行业内幕大揭秘。他还说,如果看了这本书还不会“编剧”,这辈子请退出动漫、影视、小说、戏剧界。
更令我感慨的是作者对漫画事业的热爱。在日本要成为一名漫画家,大多要从为已成名漫画家做学徒、打下手开始。作者成长于小城市,而已成名的漫画家大多在东京,很难接触到,因此他只能自学。他不断地总结、不断地被退稿,再不断地总结,终于取得了成功。他在书的开篇说:也许一万个读这本书的人里,只有一个人会最终成为漫画家,但我仍然会感到很高兴。也许他的读者里,就藏着一个未来的漫画新秀。
10/15页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读后感第十一篇
给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荒木老师在现实中面对困难的时候目标明确,懂得换位思考,并且知道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在聊到他的早期作品被编辑频频拒绝时他写到
聊到『漫画家』这口饭的时候他写到
妥协的很真实。
和十六岁出道的蚵仔煎老师还有十九岁就画出『足球小将』的高桥老师相比荒木老师的起步着实比较艰难。但这并不妨碍他,充满勇气的克服诸多困难,成为一名风格独特而卓越的漫画家。
11/15页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读后感第十二篇
1.吸引人的標題 2.5W1H 3.獨特的元素
主題
角色 劇情 世界觀
畫(統籌四大元素)
1.角色的動機 2.調查報告 3.以身邊的人為原型 4.角色的對比
1.劇情服務於角色 2.起承轉合 3.永遠往上走
4.角色自己動、說
1.辨識度 2.寫實化與符號化的平衡
1.調查徹底 2.實地考察
1.主題不能動搖 2.不使用熱門主題
12/15页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读后感第十三篇
这是一本适用二次元人和三次元人的共通思想读物。
看这本书就像看JOJO动画一样,节奏很快,没几天就可以看完,束之高阁了。
但是!远远放在书架里,却有一股神秘的力量,驱使着我想做些什么。
没错!本书和漫画、动画同样都充满了一种力量感!怎样的力量感?
生而为人像JOJO里的每一个人对热爱之事物极致燃烧生命的力量感!
生而为人像荒木老师将人生经验和思想加以提炼、分享、传播的力量感!
很多喜欢JOJO的人,潜意识里都会被JOJO精神每一代主角薪火相传所感染,这也正是他们同样喜欢荒木老师的原因。
二次元人看了JOJO后,本书必看;三次元人看了本书后,JOJO必看。
他们会更爱JOJO,他们会更爱那些以华丽的一技之长书写自己生命结晶的人。
最后,引用一句“Last Train Home”下的网易云音乐评论——
突然明白之所以JOJO的人物能打动人心,就是因为那些人物在离开时没有那些琐碎繁杂的回忆杀或者大篇幅的牺牲场面。我们所能看到的是这个人在这部作品中战斗的场面,这个人的人生中最辉煌的那些瞬间,然后看到这个人最后的离开。故事对每一个人的描写都是哀而不伤,留下最令人心灵深处震颤的真实感。
13/15页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读后感第十四篇
动机清单
为了保护自己
为了保护所爱之人
工作、义务、爱国心
好奇心
复仇
欲望
活着的乐趣
闪光点:钟爱正义、重视友情、充满勇气
剧情小说的阻碍:角色不会动。
呈现剧情的重要原则:不刻意解释!
认真地、具体的画——具体地、直面地写。不要用叙述逃避描写。也不要用描写蒙混叙述。
世界观
这个组织的头目是谁,有什么特征
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它的资金或收入来源
它拥有怎样的特权
它的起源与创始人
有几个下属
这个组织有什么规矩
如何发展扩张组织
组织架构是怎样的
它暗中从事什么业务,存在怎样的不法行为
……
14/15页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读后感第十五篇
对我来说,荒木的名字就等同于JOJO系列。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有独特画风包装下的热血内核,每次想起来还是令人赞叹。
而这本《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初看名字以为是揭秘性质的书,实际上和荒木漫画情节内容关系不大,甚至和我以前想象的荒木完全不同,因为和JOJO系列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相比,这本书完全就是另一个极端,显得太有条理。
抛开先入为主的想象的话,这本书其实非常好读。看起来不算薄的一本书,一天下来通读一遍完全不成问题。从很浅显的地方开始,极其有条理的讲解了漫画,甚至任何故事创作所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而且还贴心的配了很多漫画示例。开始看到5W1H的时候我甚至以为我看的是教分析和写作的工具书。直到后半部分讲解关于画风分镜等等的看法才算是漫画才独有的内容。不过既然写着荒木老师的名字,自然也有许多当初荒木老师初入这行的很多小故事和体会,增加了不少可读性。
但总的来说,这本书讲的相当于是某种程度的范式,而且主要是针对少年漫画展开的,分支稍显单一了一些,因此一边读一边脑海中也闪过各种和书中说法并不符合的动漫作品。不过对于故事创作者来说,应该也还是很好的基本功梳理,而且大可以举一反三的推广一下。不过就算基本功再扎实也不可能变成荒木,还是得找到自己的灵感才行。这一点书里也给了不少暗示,告诫创作者要花时间吸收各种养分,也有各种各样的小技巧来追踪稍纵即逝的灵感。不过想要把这些融会贯通,就不是朝夕之功了。
最后,读小说和读工具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前者更在于吸收,而后者则是辅助输出。即便大半的内容都在某些地方似曾相识,但是能帮助自己整理脉络,就已经是一种帮助,如果偶然有一两个豁然开朗的点子,那就更是收获满满了。
刚巧昨天还有朋友说我06年就注册了豆瓣,为什么现在内容这么少。平常读过看过的带来感动的作品也不少,想写点什么冲动也总是被时间冲淡。借着这一篇,试着练习一下记录看过的东西吧。
1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