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读后感1000字

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27 17:25:22
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2-27 17:25:22   小编: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主人公对电影的热爱和追求,揭示了电影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思考过程,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电影带来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文章充满了对电影艺术的赞美和热情,让人不禁对电影产生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读后感(篇一)

从《等待香港》系列到舞台剧《红楼梦》,林奕华在我心里一直是白月光一样的存在。

深沉又明快,深情又自持,认真又不失幽默。

恶之华丽系列看了《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和《文化人何苦为难文化人》,前者看起来还算畅快,一如既往地切中要害。

可是今非昔比,文娱意在博君一笑,观众习惯隔靴搔痒。所谓要害,只是无伤大雅的bug。

何必那么认真,泾渭分明也不坏,文艺有一部分负责针砭时弊,启发思维,直抵人性的幽深,还有一部分只管笑哈哈骂咧咧恶作剧。喜欢的就酣畅淋漓地欣赏,不喜欢的就不看好了。

若批评谁谁或者什么片子不懂电影(艺术)真义,你以为他一定无以遁形,可人家自己恨不得马上原形毕露,本来就无心于此,他招摇过市赚一阵热闹,你认真就输了。

可是,批评应该只是林先生戏剧以外余力所做的事情。看过他的戏,有一次谢幕致谢后他表示舞台剧是他的偏执,要在顶级的场地演出是一项赔本买卖,需要其他项目的支持。

一个认真、执着于艺术的文化人对种种文化现象的不宽容,也算知行合一。

《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读后感(篇二)

0819:林奕华-恶之华丽: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

林奕华,香港人,最出名的是话剧,同时也是个专栏作家,私以为专栏作家和学生差不多,每日要交作业,有时肚子里有货,大笔一挥而就,肚子里没货就只好东拉西扯,所以专栏文章有的好有的不好。这本书就是林奕华专栏文章集锦了。

像其他电影人一样,林奕华对八十年代香港黄金时期非常之留念,而对现在的电影不满。

这本书里让我比较惊讶的是林奕华对绝大多数电影和电影人都是冷嘲热讽,但是唯有一位,满满的敬慕之情,这位是谢晋,大陆导演,而且说道电影启蒙就是谢晋的舞台姐妹。

至于其他电影嘛。特别是风声和十月围城,这两部电影至少都有三篇以上的评论文章,基本上都是讥讽之词,还把风声和满清十大酷刑放在一起评,真是搞笑。对于十月围城的理念也是不太认同。影评人最怕的就是先入为主,至少在这两部电影里明显有着对大陆电影的敌意。

书里有不少电影我没看过,所以这些文章都跳过了,还有十篇左右关于全世界的影展的文章我也觉得很无聊,也跳过了

《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读后感(篇三)

入手《恶之华丽》四册书纯属偶然,某日在方所淘书时碰见《明星教给我的那些事》和另外一本,简单翻翻,说一些作者对明星及其事件的看法,感觉应该比较主观,便没有买下。回到住所,看到文化周末讲坛有林奕华的讲座,出于对杨照和马家辉(他们俩是嘉宾主持,也算是文化周末的常客了)的信任度,便前往听听。在主题为《剧场的跨界与越狱》的讲座中,林奕华用一边谈一边看他导的话剧短篇的方式来交流,两个小时下来,对其顿生好感。刚好他7月在香港有两场话剧上演,便欣然购票,然后回来还网购了他的《恶之华丽》系列丛书。

四本书分别是文化人何苦为难文化人、把爱情像石头一样推上山、明星教给我的事、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一口气看下来(其实是断断续续看了半个月),感觉还不错。不过,有点纯属在个人读书角度不太满意的地方,其一是内文的内容较旧,很多是08、09、10年所写,但是这样也给了一个不一样角度,当时那些在媒体上风风火火的事件,如今不过也是尘埃流水,并没什么影响。其二是不同书本之中有一些内容重复的文章,也许是该事件可以延伸出不同方面的想法,于是分别收录于不同的书当中。其三对于话剧本身的话题(能不能理解为广告)有点不知道怎么形容的感觉,就像书中谈到关于同性恋的问题,作者当然能说它好,但是显然没有在观众的角度去诠释。BTW,不知道作者come out了没有。

书中有一个系列是说电影,基本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谈最近的大片,一部分则是古老的电影历史(香港和欧美),因为对电影历史的不太熟悉,所以只对前一部分有点感觉。说到电影特别是香港电影,当下最大的话题当然是港产片何去何从。在目前的政策和市场需求下,香港电影从业人员纷纷投身大陆拍合拍片,为得是不占进口片名额而在大陆的大市场上映,于是各种合拍片便遍地开花。而拍纯港片的导演,面对仅仅香港本地一两千万(还是好片的前提下)的票房,对着大陆动则上亿的票房,怎能不动心呢?重点是投资者们想要大票房啊。可以预见的是,大陆电影从业人员(幕前和幕后)在香港前辈的指导和合作下开始独当一面,国产片质量上升,到政策改变取消港片占有进口名额时,还有人会看港片吗?还有人会拍港片吗?说到底还是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悲哀。

回到话剧身上,没想到林导演的话剧作品,在大陆风风光光巡回演出多次,我竟一点风都没有收到,不然一定会看上几场。话剧跟电影的不同在于,话剧有更多的真实感、空间感。想起最近湖南台推出的一台电视话剧节目,不知道是不是剧本本身的原因,总感觉没有在剧院现场好看。林导演的话剧颇受好评,在于他的主题和创意,好吧,其实我还没现场看过,所以了解不多。但从他书中描述话剧的内容来看,感觉还是相当靠谱的。

想起在伦敦的一个下午,躺在床上无所事事,看到天窗飞过一架飞机,我突然在问自己:你到底在干什么。(书中提到的一段,不过作者在现场讲说到后续,当然没有很狗血地醍醐灌顶奋发向上什么的,然后还是若无其事的继续发呆)

而我在看此书的时候,也是问自己:你到底在干什么。

《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读后感(篇四)

标题是《恶之华丽: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摆明一副非影迷不能入内的架势。好在我虽然是不那么合格的影迷,书中提到的不少电影未必都看过,也并不妨碍我欣赏这本大作。

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林奕华的新书似乎就是为了印证,作者和我对人对事观感有多么不同。未见得是不认同他的观点,更多是因为他所留意的,和我看到的全不是一回事。比如他洋洋洒洒,用了几篇文章探讨《十月围城》里的革命简直不知所谓,而感动也不过是被音乐或动作刺激起来的情绪,处处提醒我当初看得投入是多么“肤浅”。又比如他对谢晋的推崇超出我这个内地老电影影迷,其中最喜欢的一位女星,居然还是在我看来一脸大义凛然的谢芳,多少也让我感到意外。也有会心之处,当他说到他看《功夫》和《少林足球》时有多如坐针毡,我就深有同感——周星驰用猥琐和反智的方式造神,让人在不舒服之余只看到他的自卑和阴暗。反而我会更怀念还未担当导演、笑星时代的周。

但这只是我个人感想。对草根时代的香港电影,林奕华的批评只会更加严厉。作为香港舞台剧导演,“文化界著名人物”, 林最常毒舌也最一针见血的,还是他对香港本土电影的见解。和林笔下的其他大陆观众一样,我也喜欢隔空缅怀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香港电影,觉得新时代的港片在不那么草根、也不那么粗俗,看上去更精致有型的同时,娱乐效果却差了许多。但口口声声说“别让电影太严肃”的林生其实讲的是反话,肤浅的娱乐和感动,罐头食品式文艺作品向来为他痛斥,对他稍有了解的人,谁不知道他凡事都爱较真,凡艺术必追求“深刻”,说教起来最头头是道?所以,说到港片的症结,还得从内地观众津津乐道的老港片说起,还得要林奕华告诉我们,草根电影无非是爱以小男人追女仔式“经典”题材点中港男死穴。所以香港男人永远“不想长大,却又渴望威风;不愿抗上责任,却又享受当英雄”。而二十一世纪电影里的港男则彻底陷入了“迷失、懊恼、焦虑、恐惧”。

林奕华的朋友、专栏作家迈克调侃他“很有辩才——既同闲杂人等辩,也与自己辩,什么都有道理,什么道理都可以在他这边……看林奕华的文章,我庆幸世界处处都是‘不对’——要是一切称心如意,大概他不会拿起笔来,气急败坏地写,如泣如诉地写”。必须承认,林那些如泣如诉的批判给我上了一课,让看了那么多港片的我有恍然醒觉之感。

不过,处处都要较真,难免偏执。大道理一套一套,就会有走火入魔之嫌。谈《费里尼》和《埃里克.候麦》的篇章,就说教到有点拧巴的地步——拧巴,实在也是林先生的文风。有些文章流利清通,另一些却太张牙舞爪,破折号满天飞,看得人头疼。当然,我能想象作者若有感,隔着书的回应一定是:为什么不好懂的文章就不是好文章?难道这样不更能引人深思,才够深刻?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诠释深刻。

且看《费里尼》一文,真正谈电影本身的地方不算太多,反而极大篇幅都在探讨为什么许多人会“看不懂”费氏电影。文章首段就出现一大番道理:“‘真实’的‘真’,原来只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因为我们都太习惯,抑或太擅长——把‘真’的感受、想法,压抑在各种不被容许的欲望下。为了要对‘真’的自己有所交代,我们学会以各种实在的‘理由’——还是‘借口’来掩饰内心的虚弱。在这种情况下衍生的‘理性’,更多时候是出于实际需要,例如,不想受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困扰,不希望在困境前束手无策,‘理性’便能扮演善待自己的角色:反正再想只会添加烦恼,倒不如给千头万绪找个简单的归结方式,那就非一句‘这都是我早知道的’莫属。‘我没有被看过或听到的东西触动’,言下之意,是‘所见所闻没有发挥对我的影响’。把自己放在完全被动一方,俨如一个人的神经只是反射性的,不能主动寻找刺激自己的途径,或方法。”

这样大段引用原文有赚稿费之嫌,可是,非如此整段抄下,不足以让读者有直观感受。你看懂了吗?我承认我确实是林批判的那类“看不懂”。我只看到了一位滥用标点符号,善于把人绕晕的大师。而且这是一位多么热爱说教,多么滔滔不绝的大师!其实,类似的意见他在各处都有表达,我理解这是他对香港电影乃至观众都怒其不争的心理后遗症,所以处处都要提醒大家:看片不只是娱乐,只讲娱乐简直是犯罪!问题是,口水多过茶到了一个地步,效果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我还是更喜欢看林奕华谈谈情,譬如他写给谢晋的信,他说谢晋“温柔敦厚”,而且特别懂得女性。他说他把《天云山传奇》看了一遍又一遍,和当年还是“大哥哥身份”的王家卫一样追看《舞台姐妹》。这一部分的林奕华,不再到处宣战,反而诚挚到低眉顺眼,温情脉脉。他也有细腻敏锐的那一面。譬如谈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提醒我们电影并不是什么与“天水围”的贫困密切相关的写实题材,却因其实实在在切中了中产阶级对老年生活的恐惧心理,而受到欢迎。我还是要说,林奕华谈香港电影往往最中肯,而内地和好莱坞电影,往往成为他用以对比港片的两大参照系。

《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是林奕华的专栏文章结集,不知是否按发表时间顺序排列文章,评论同部电影的文章有时散在书中各处,读来有点混乱。另外,发表在《新民周刊》的《柏林影展》,其中“我的朋友舒琪”在书里被改成“舒淇”,“他”也变成了“她”,编辑大概不清楚除了影星舒淇,香港还有位著名的男影评家舒琪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