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这篇文章通过对哲学家与心理医生的不同视角和方法论的探讨,展现了二者在治疗和探索人类心灵深处时的碰撞与融合。哲学家注重思辨和理性,而心理医生更关注实践和经验,二者相互借鉴,共同致力于解决人类情感困扰和心理问题。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篇一)
有些老外写的书给你的感觉就是,他就跟在接受一个采访一样,就好比是记者问了他个问题,他以一个“呵呵这个问题啊我老知道了”的状态给你叨逼叨半天,你听的都晕了,根本听不出他说话的重点在哪里,他好以此来显示自己的牛逼,而事实上他只不过是一直在正说一句反说一句来来回回而已。这本书就是这种典型。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篇二)
《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很好的题目和立意,却没有写出应有的水平和深度。书的命名很可能是出版商的促销目的,或者源于作者的身份和定位,畅销哲普“天王”吧。
读这本书,更多的感觉是人生小感悟和心里鸡汤似的描述和道理,对于心理学和哲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引用较少,好像作者只知道亚里士多德这一个哲学家。所以很容易造成,读的时候觉得有道理, 不过遇到实际情况的时候又不知所措,或者在自身没有什么理论和认识上的质的提高。
作者的背景还是很重要的,同样的题目可以再由更专业的人来写,当然是否能够面向大众读者或者“畅销”就不好说了。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篇三)
10月底看完的,搜索的网上免费版下载,这种不是专业学术书或者大量案例讨论的心理学书,可以很轻松的看完了。
内容不用多说,20个“老生常谈”的人生问题,涵盖发展,心理,认知,未来,幸福还有最火的正念。讲的很浅,可以说是大段文字的讲道理,每个问题都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两方的文字,我还是更喜欢看心理学的文字,哲学感觉更不易懂,心理学好像更贴近身边。提到的各种疗法和概念,别的大众心理学书,其中我看过的比如《安静》《意志力》《自控力》,都有提到,那些书是案例加分析,这个是充满了金句,几乎可以行行划线标注留存。
闲暇时光可以随手看看,很轻松的受教育过程,还是推荐一下。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四)
这本书第三节有一句话:“如果相信能否创造出渴望生活完全取决于自己,那么当遭遇挫折的时候,我们就很难原谅自己。”老实说,我觉得这句话给我的触动很大,不过,仔细推究下来,我遭遇的失败还是因为自己。
这本书上的观点都不是很新,在其他的书中都有看到过,有些话题我已经不关心了,比如说人生空虚意义何在,比如要不要积极面对生活……诸如此类问题我已经有自己的答案了。
然后,这本书第12节有句话大概翻译错了吧
总的来说,这本书没什么新东西,描述也不够生动。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篇五)
首先想吐槽,这里面的心理医生一点儿也不像心理医生,还是像个哲学家,只不过这个哲学家有点儿跃跃欲试想踢你的屁股。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以哲学思维引导人内省的书籍,通过讨论了20个生活中的不如意和疑问,与读者探讨如何从思想和行动上改善自己的人生。
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思想上,也就是从认知上如何理顺和认清对事物和逻辑的理解的。
所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把书籍介绍下的目录看一遍,这二十个问题里面,有没有你自己感到困惑的,绕不清的,想绕清的,可以让这两位哲学家来帮你绕。所谓有惑者解惑。
没有疑惑的,不多想的,或者不习惯以这种逻辑推理式方法思考生活的人,可能会有些不太适应这本书。
至于我?我自己就经常爱在这种问题里钻牛角尖掰逻辑,看这书有股同行是冤家的感觉……于是我读这书的过程里脑袋里就钻出来两个小人开始打架。
一个说:大师兄,师傅说的对啊
另一个说:我不听不听不听不听……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六)
在书店碰到这书,一下就给吸引过去。配色漂亮,题材有趣,脑子赶着钱包,就买了。
哲学与心理学是在认识自己、理解世界路上殊路同归的俩好伙伴。某种程度上,我也觉得有必要尝试在心理医疗里辅以哲学作佐料,类似中西药搭配着来治疗。
书中提了20个颇具代表性的问题,譬如
为什么追求完美的生活却越来越混乱?
为什么一直追赶目标,却永远是失败者?
为什么无法做“真我”,总要带着面具生活?
应该听从内心生活,还是用理智牢牢控制自己?
......
然后由两位作者——安东尼娅·麦卡洛(英哲学家)和安东尼娅·麦卡洛(心理医生)站在各自领域轮流回答。很多单看似懂非懂的观点,在书中从两个角度展现阐述,就清晰明了多了(这也是换位思考的魅力)。
实践智慧不是基于计算、规则的体系,而是依赖于环境的艺术。希望在哲学与心理学的共同作用下,
我们能够致力于接受无法改变的;
改变可以且应该改变的;
并且找到区别这两者的智慧。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篇七)
写书角度很新颖,问题也都问的不错。内容稍许陈词滥调?有两个点很触动我。
一个点是人们总是尝试把自己和更“高大上”的人或事联系起来,以提高自尊,或是自我感觉,大意如此。
我想的是,把自己与外在连接,是个排解空虚和孤寂的好办法。
甚至找一个人一起生活,愿意为他付出,把自己的生活与他相连,道理也类似。
或者找到很多爱好。
或者从事某些伟大的事业,比如革命,或者学术。
可是,能不能不要连接那些高大上的?连接一个人,与一项爱好的区别又在哪儿?能不能不要有任何与外界的连接?
中间一个问题答案最茫然。最后一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是否认,人不可能是孤岛。再一反应是无奈,为什么一定要有与外界的联系?难道真的就做不到一个人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就这样孤立地生活在天地之中么?理论上很想反驳,经验上却只有这一个答案:人需要和外界相连。
至于另外一个点:自责并不能推动一个人进步,只有宽容性的自我鼓励才可以。
确实如此。自责带来的进步即使有,却难以持久,若是持久,则是伤。
而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责的呢?自责的标准又是什么?
从整个群体的角度来看,我过着的日子该是中/众位数?
为什么我一定要拿完美的标准/竭尽全力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又或者,为什么总是要拿别人的标准过来比较?因为习惯么,改了吧。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八)
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一枚硬币,又都不仅是一枚硬币。所以,同样的问题,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又有值得权衡的地方。正如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坚持,心理医生也懂得自己的局限。
可是当二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或许我们会对世界、对自身,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
正如书到最后所总结的,
我将致力于接受无法改变的
改变可以且应该改变的
并且找到区别这两者的智慧
每个人,因为我们是人类,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都会有自己无法避免的偏见,无法抛弃的执著。我们得到的东西越多,我们就想要越多,我们也就痛苦越多。君不见多少人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愈走愈远,直到迷失了自己,迷失了家人,也迷失了最初的方向。君不见多少人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抱怨自己收到的伤害,却也把自己变成了一只刺猬,不停的伤害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可我们都忘了,我们作为人的局限,也或许我们都还没有达到足够的智慧,去辨别何时,我们应该再坚持一下下,去辨别何时,我们应该适可而止,及时止损。也或许,我们都高估了自己对于外界的影响力,我们都有太多的不甘心,不情愿。
比临近死亡更令人恐怖的,是从未真正活过。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篇九)
“人生是一场奋战,如果你想要拥有快乐幸福,那么就耐心点吧,一切都好过去的。”生活中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的选择大于努力,如果我们能培养出“实践智慧”即独立思考、在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选择的能力。
全书主要围绕认清自己的价值观,处理好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探讨,在全书中两位作者都在强调过犹不及的观点。目标就像是你在旅途中想参观的经典,而价值观是真正的方向。最好的目标是做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没有丰富内在生活的人就像没有乌龟的壳,而过于努力活在内在的人就像是没有壳的乌龟。
关于下定决心后总是无法坚持到底这件事,哲学家的论点是:此时最需要理清信念,而非鼓起勇气。心理医生认为:你需要防备两个小鬼,一是不经思考即刻行动;二是自我辩解。
在这个大家都渴望成功,而成功到底是什么呢?哲学家和心理医生共同点是他们认为价值观很重要。哲学家的观点是:我们能做的最实用的事情就是确保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周围的人与我们看待地位的方式是类似的。心理医生认为,成功就是按照我, 的价值观来生活。
对于责任,哲学家和心理医生的分歧是认知。哲学家:不管我们有没有感觉到责任的重要性,我们对控制范围内的一切都负有责任。心理医生:我们必须努力避免两种错觉,以为我们自己无比伟大或把自己视为可怜兮兮的受害者。
书的下篇主要讲的一些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方法,结束时的那部分我很喜欢。
书的最后的“平静祷语”:
我将致力于接受无法改变的
改变可以且应该改变的
并且找到区别这两者的智慧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
昨天逛文具店,看到一个号称可以回答所有问题的神奇的笔记本,被放在显眼的货架上。装帧如同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圣经,整本书每一页都印了不同的一行短句,类似「相信你的第一反应」「怀疑你的判断」「就这么做,你需要行动」这样的话。你需要深呼吸,然后在心里默想一个困扰已久的是非可否的问题,再打开这个本子的任意一页,所看到的就是答案。
广告所言非虚,前提是你相信这里有答案。而事实上,答案在你心里,你需要的是让几个简单的词语绕开复杂混乱的思维,把自己直接推向内心的答案。所以这些短句可以反复使用。
再次翻到这本书时,也有类似的感受。
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为什么无法做“真我”,总是要戴着面具生活?
怎样在有限的人生里让生活更加丰富?
应该听从内心生活,还是用理智牢牢控制自己?
为什么下定决心后总是无法坚持到底?
为什么不管多努力,还是觉得自己远远不够好?
为什么对于过去,心中总有无限后悔和遗憾?
活着如此空虚,人生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
整个目录就像阶段性的考试的卷子、年度体检表,是一个由问题组成的问题,定期询问你:现在是不是有了答案?是不是有了更好的答案?是不是对问题有了新的看法?还是有了更深的疑惑?——每一次问都有不同的答案:有一些确实有了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答案、更加满意的答案,而另一些,则是让人更无助、更茫然了。
这时候,去看一下心理学家的回答、再看一下哲学家的看法。不同时段的经历仿佛筛子,让我们每次只能看到他们说的那些话中我们看得到的部分(这个过程似乎更像是让他们来说出了自己内心所想),因而问题的答案也变得能够反复使用了。
另外,你看,不是只有你有这样的问题,这个“目录”也有,心理学家在想答案、哲学家也在想,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所引用的诸多贤哲们也不例外。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一)
心理学和哲学,在 19 世纪前本是一家人,两家的“婚姻”本来很美满,后来心理学与哲学分家,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这本书中,哲学家和心理医生,共同诠释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问题。
从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到人生为何总是后悔,书中的 20 个人生问题,都由心理医生和哲学家分别作出解释和讨论。这本书的内容,正如哲学和心理学一样,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给你一个绝对客观正确的答案,但是却能给你一个完全不同的思考世界的方式。
对于愧疚,哲学家认为只要是在我们控制范围内,无论我们是否感觉到责任,都应该负责。而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既不能把以为自己是无比伟大救世主,又不能认为自己是可怜兮兮的受害者,而是要在其中寻找到平衡。
对于内在与外在美,哲学家认为,人们呈现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心理学家认为,因为我们必然要于外界世界交流,因此从外在的角度思考是非常有价值的。
纵观整本书,可以发现哲学和心理学有着很本质的区别。心理学会把人的思想当做是必然会发生且无法避免的过程,这门学科使用科学的方法,竭尽一切去了解一切内心的运作,却忽略了真实的改变人内心的解决办法;哲学则会用各个理论的以及理性化的思想,告诉你一个非常绝对的原则和真理,但是却忽略了人们真实的思考过程。
书中结尾的话让人记忆犹新:
“我将致力于接受无法改变的,改变可以且应该改变的,并且找到区别这两者的智慧。 ”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二)
这书名起的好,《当哲学家遇上心里医生》,两个曾经几乎同属于一门的学科,终于有可以一起聊聊,关于心智,关于幸福,关于美,关于互相(心灵哲学和心理学)之间不得不说的那些事。特别是最后一点哲学与心理学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可是这本书所写的和我所想知道的相差有点大,并不是说这书写的不好,只是这本书所涉及的问题和所写的答案和我预期的有些相差。所以说书能借是件极好的事情,这世上书很多本来就不用全部看完,再加上个人资质有限,能涉猎的就更少了。这书其实不差,只是不和我口味,好在是借来的,看完要还,不用再话心思去想怎么把它处理,更好的是省钱了。
首先说排版,这书本身就是对一些问题给出心灵哲学和心理治疗学(简单说心灵鸡汤的两大资料源泉)给出的分别不同的答案,这其实没什么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这本书的编辑把几乎每一章都找出一两句话将其变成加粗字体是几个意思?是小时候思想政治课划出重点的感觉吗?这种黑体加粗的表现真的让我有种感觉貌似作者真正以为的答案仅仅是那些加粗的,剩下的都是些铺垫好伐?出版社你们这么搞。这本书的两个原作者知道吗?虽然说最近心灵鸡汤在中国名声越发的差了但是也不能这么搞吧!难道译者和作者有仇吗?好吧,现在说说同样的书名之下我想看见什么不一样的内容。如果有一天有本书能够很详细的去阐述关于心灵哲学和心里治疗学之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前世今生,那将是一件极好的事情。毕竟曾经真的有很多年心理学就仅仅是哲学中的一部分而已,而精神分析学的BOSS佛洛依德当初也说了一下,它的精神分析学说不能算是科学而是一种哲学化的医学观点,而这本书虽然并不是全无涉猎,毕竟所写不多。作者写的很清楚明白,这书主要是想要在心灵治愈方面有所帮助。所以如果有人一直不坚定,人生有迷茫,生活倍感无趣倒不妨可以拿去翻翻。
最后再忏悔一下,刚刚看这书的时候又在别人面前装X了,在此忏悔一下,以作自省。估计本书另一个作者的《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可能更适合我。
PS,某人说的真没错,果然是淘宝体,只谈感受不谈逻辑。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三)
我将致力于接受无法改变的
改变可以且应该改变的
并且找到区别这两者的智慧
作为一本谈论生活的书,《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是很成功的。其实任何学问,最终的落脚都应该是其之于人类,之于生活的意义,即使是哲学也不例外。而心理学——在书中被比作哲学“分手的恋人”,其本质同样是以思维作为研究对象的。所不同的,哲学家谈论的是原因,他会告诉你怎样去思考;而心理学家则是思考如何解决——Just tell you how to do.
书中谈论的二十个问题,是我们在生活中时常会遭遇的困境。没有人可以让生活一帆风顺——其实那样的日子,也绝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的常态应该是什么,是波澜壮阔还是应该向往波澜不惊,往往是令人们摇摆不定的根源所在。“人们不晓得怎样安静地呆在房间里”。
其实人生,并不总会有确切的答案。
最近在追看一部日剧《孤独的美食家》,讲的是 “负责替人找东西“的井之头五郎,在工作间隙前往餐馆当中吃饭的场景的故事。或许是深夜剧的缘故吧,这部剧总会在唇齿留香的同时给人满满的幸福感。
在我们的价值观念里,五郎绝对不算成功人士。不是公务员,开不起宾利,人到中年却连媳妇都还没娶上。理论上不会有人向往这种生活,但每每当五郎找到心仪的美食大块朵颐时,我们的心里却总会生出由衷的艳羡。大抵上是因为,五郎的幸福很简单吧。他偶尔在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觅食”。 也许当心绪被简单的向往填充时,你便无暇苦闷了。
幸福,是一种状态,而绝不是结果。
巧合的是,《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中也有类似的论断。“最好的目标是关注‘做’和‘成为’的目标,而不是‘做到’。”生命是一场单程旅行,所谓起点和终点其实早已注定,我们所能决定的,只是在这场旅行中,保持怎样的状态。你可以急功近利,患得患失;也可以从容坦荡,宁静淡泊。无论如何,对最终的结果都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你的状态,只决定了你幸福与否。
那么,结果无意义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吗?
“生活本身没有意义,但生活之中会有意义。我们得自己把意义放进去。”
谁能说,一场华丽的演出,不可以是一场独角戏呢?谁又能说,成全自己的华丽演出,不能称为幸福的人生呢?
人要成功,我要永远。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四)
世间的人大多穷其一生追求的无非两个字----幸福。事业满足,家庭安心,我们终日忙碌,或勾心斗角或置身事外,求的只是幸福感飙升那么一点点。然而,怎样能幸福?如何对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难题?有没有一本武林秘籍,学会便触类旁通,行走天下都不怕?有没有本葵花宝典,不需我们“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便可傲视群雄?
100多年前,鲁迅弃医从文,他意识到一把手术刀只能救活一个生命,却医治不了人的思想,麻木被动的生命即使存在,于己于人又有什么意义?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想要改变世界,却又被世界改变;我们随波逐流,却心有不甘。午夜梦回凌晨辗转时,总有一个声音,轻轻响起:“就这样了吗?真的无法改变吗?”幸福的热气球在道路前方缓缓升起,无声召唤,我们无法改变的是自以为足够努力的努力,还是自以为足够聪明看待世界的方式?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触手可及泛滥的个人版心灵鸡汤、励志小故事,不是对现实环境的无力抱怨哀鸣,我们需要的只是静谧午后一杯暖暖咖啡的陪伴,沐浴在淡黄色阳光下,手指轻轻翻开一本书,听听世世代代累积下来的集大成智慧,不经意间,安静躺在工具箱里,热切等待主人的,总有一款适合你。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是本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好的书,没有高深统一的理论,有的则是将哲学、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三者的有效结合。书的上篇审视了20种可能出现的人生困境,下篇则一一提出应对方法。虽然看起来,哲学更像是位肯无偿提供如何解释世界、如何看待世界的医生,它不仅仅满足于心理学家侧重技巧地快手一刀,轻松解决单一问题,更想传递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让你无论处于何时何地,不假外物“医者也自医”,但是历史上分道扬镳的哲学和心理学学科,终于在书中握手言和,共同为理解世界、改变世界提出思维模式和解决方法,两种声音和谐共处,此起彼伏,相互补充而非自相矛盾,任读者选用他们可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的工具。
毕竟,无论是锋利的手术刀,还是睿智的医生,都只是希望我们能幸福,再多那么一点点。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五)
“应该听从内心生活,还是用理智牢牢控制自己? 为什么下定决心后总是无法坚持到底? 为什么不管多努力,还是觉得自己远远不够好?为什么对于过去,心中总有无限后悔和遗憾?”你想知道答案吗?
事实上,即便你读了这本书,仍然很难说得到了以上问题的答案,其实这是一个培养理性思维的过程。(这不等于否认这是本好书)
书中的20个问题,分别由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发表见解。心理学的本质是一门描述性的学科,目地在于准确描述思维的实际运作方式。而哲学则是帮助你想明白应该做什么,通过了解外界与自我掌控命运。当然,真正知道应该做什么的,只有你自己。
我试图理清这本书的脉络,大概能将20个问题分类成在外部世界的追求、自我的内心世界以及外界与自我的碰撞三部分。
目标应该用过程还是用结果来表达?心理学家告诉你,不要全心全意聚焦于某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选择一种生存的价值观。哲学家则告诉你要了解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意义和重要性。为什么一直追赶目标,却永远是失败者?对追逐目标这件事上瘾,以至于失去成功的喜悦,而马不停蹄的投入下一场追逐中。“最好的目标是那些关注‘做’和‘成为’的目标,而不是关注‘做到’。”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想法,应该顺应理智生活,才是最恰当的生活方式。
人的内心世界很复杂,书中提到,“每个人内心都有两个自我。”即体验自我与记忆自我,两者的区分在于时间纬度上的现在与过去。我们要谈忠于自我,潇洒的生活,就应该先弄清楚自我究竟是什么。当我们谈论如何让生活更加丰富的时候,就应该先思考我们对丰富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可以让我们在白驹过隙间,体验更深度的生活。不过在这点上,之于不同的人来说,我认为广度和深度是同样重要的,蹦极也未必如作者所言,“是可做可不做的”。
二元论把物质和精神剥离,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承认内心与外部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被地位所迷惑,需要面对苦难的人生,对过去发生的事表示遗憾和后悔。是应该积极行动,还是活在内心世界中?有一段谈论意义的很有趣,“无论我们是否接受未知,存在主义仍然冷酷地传达着这样的信息:人生只在此时此地才有意义,但没有人能保证你可以成功地创造意义,也没有人能保证当你找到意义时会感到满足。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我们必须尽力利用好所拥有的东西,意义也不例外。”还在寻找活着的意义吗?还需要寻找活着的意义吗?当下拥有的才是最大的意义。
我不知道正念认知和冥想是不是属于心理疗法。但我知道,把注意力集中起来,随时关照自己的思想,可以让意识变得有序可循。培养理性思维,顺应理智生活,善于思考,忠于自我,一定能更了解自己,能更好的掌控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