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锦集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09 08:00:29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5-04-09 08:00:29   小编: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位女主角在小岛上的经历,探讨了文学和美食之间的关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温情和幽默,让人回味无穷。这部小说让人不仅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还对土豆皮馅饼有了全新的认识。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篇一

因为书名的艰涩,买来很久都没勇气打开。终于开始读她时就再也放不下,苦难背景下的诙谐文字,就像一束投进黑夜里的光,别有一种打动人心的温暖力量。文笔细腻,每个人物都刻画的那么饱满,有谁跟我一样喜欢伊索拉并为基特着迷的吗?

1/15页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篇二

每次去隔壁学校上自习的时候,到教室后首先我会看20分钟这本小说,之后就会感到心情清澈。初在图书馆小说区看到这书的题目时,我还以为是管理员把书放错地方了……翻了两页后发现是这书使用书信体的方式写的,顿时我感到十分亲切,就借了下来。果然没让我失望。

2/15页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篇三

清新又温馨的小故事,在地铁上看完的,俱乐部成员们对书的感情很动人。战争年代,给人希望,给人一个全新的自己想不到的视角认识困境,不同的书带给不同的人需要的希望。

看一遍就可以,然后偶尔翻一翻回味回味喜欢的章节;我从头看了第二遍,对这样一个故事,觉得用力过猛。

3/15页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篇四

才看了此书没多久,就对里面情节印象模糊了,只记得是本非常有趣的书。

是不是有提到某人的外婆童年时候偶遇王尔德,经历了治疗系的一段通信,若干年后才知道那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巨匠。。。

后来出版商还想来抢夺这批书信遗物,各种搞笑有趣

是不是?

4/15页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篇五

满脑子只有两个词来形容它:温暖而美好。在一个战乱的年代,人心不因战火而颓废绝望,反而就着生活中一丝的阳光开得热烈蓬勃。没有什么比读到这样的文字更舒心的了。读过后我的心颤颤的,溢满了温柔感动。

当然,如果你喜欢激烈复杂,变幻莫测的情节,这里并没有。但是,如果你心情低落,不怎么相信人世间的美好了,那一定要读读这本书!

5/15页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篇六

假如有位中国作家写一部小说,故事中的女主角与一位入侵中国的日本军官私定终身并生有一女,而小女孩的父亲死于战争,母亲死于日军的集中营,但留在中国的小女孩在身边的中国人的热情的照料下,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假如有这样的一本书,不知道能不能出版,能不能热销。这是本书穿插中的一个小故事,只是发生在德国入侵英国的小岛上。故事以书信的文体展开,亲切,真实,富有真情,是典型的女性作家的读来舒畅的作品。值得去读。

6/15页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篇七

一本有着奇怪名字的书。很久以前无意间在微博上看到范范推荐,这有意思的书名就记在了心里,某个购物欲暴满的下午,就在当当网上找到并买下了它。拿到书的第一个晚上,就读了一半,已经好久好久没遇到能让我静下心来的书了。自己也说不清这本书里的什么让我着迷,那温暖细腻的文字?那凌乱有趣的情节?还是那我半天也记不住的外国人名?我也不知道。只是最近心里很乱,静不下来,所以一直也没有再拿起这本没有看完的书。希望能在某个深夜,把它读完。

7/15页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篇八

姐当时买这本书是冲着畅销书而去的,但这么多书里,我一直没看这本。这个假期,我就努力地去看这本书。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这书确实能激起我对文学的热爱那种心,好歹姐以前学的是中文,历史什么也会一些。但嘛,这书以书信体的形式,而有些信,就那么几个字当一封信,寄来寄去,人名也不相同,会有点混乱。二,这类书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没有为什么,反正不对我胃口。三,这类书还是原版好看,感叹当时没学好外语。怎么说好呢,这书在当地畅销是因为大家有相同的背景,语言,可能比较有共鸣吧,但对于我这80非当地人来看,非我喜欢的。就这么着吧。

8/15页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篇九

五星级。半年内如果要推荐一本最喜欢的书,估计就是这本了。这是让人很舒服的书。因此它应该适合许多的人。

欢乐和忧伤7/3调配的精品,绝不压抑或是令人迷惘。

根西岛上的阿米莉亚、埃本、“开业巫婆”伊索拉、“口吃的猪农”道西、如果和朱丽叶见面毫无疑问会一拍即合的伊丽莎白……每一个人都值得深深去爱,他们有完善的人格、完整的信念、完备的情感,每个人都是一个整圆。而朱丽叶、西德尼(再次证明了完美的男人确实不会属于任何女人)、苏菲也是这样。

温暖而美好,是我能想到的最贴切的赞美了。

9/15页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篇十

看过很多跟二战有关的书,大多都很悲伤,透着对事实和境遇的无奈,即使温情也总是在经历了万般苦难之后才换来的。但看这本书的时候,从头到尾都有一种窝在被子里的温暖的感觉。幽默机灵的朱丽叶,理想睿智的道西,还有那些俱乐部的成员,纵使是书信体,也让每个人鲜活地出现在眼前。这样一个战争时期和大陆失去联系的小岛,却沉浸在文学的海洋里,但文学只是媒介,而是他们每个人对生活和生命的爱将他们牢牢地栓在一起。伊丽莎白是伟大的,但那些留下来的人用爱盖过了伤痛。书里没有描写战争是多么的残酷多么的可怕,因为这些已经过去,无论如何牢记也终究要翻过新的一页。他们就是这么做的,用爱,给自己,也给爱的人一个新的生活。

10/15页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篇十一

no4.《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终于读到了传说中的这本书!

战争让一群人凝聚,书籍和书信让陌生人联结,就像《查令十字街84号》中描述的一样,总有些相见恨晚的人。

关于书中的爱情与阅读部分有共鸣,你要找一份什么样的感情,像苏珊一样——有天可聊,可以沉默相守。欲擒故纵也许是应对感情的好方法。

关于阅读,十分认同由一本书引出兴趣并进行扩展阅读的部分。也许只是一个细节,当阅读量累积到某个程度的时候,随手翻阅的书也会找到和其他内容的联系并建立专题体系。

插入小话题:打电话vs写信

高效直接直奔主题

深思熟虑扩展延伸隐藏含蓄

书中段落摘抄:“苏菲,你难道不想做一只墙上的苍蝇在旁偷窥吗?反正我想”——朱丽叶

朱丽叶to西德尼

“我也很伤心,但你终归还是来了一趟,我感激不尽。”

11/15页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篇十二

刚刚完成这本书的阅读,仿佛去根西岛游走了一圈。买这本书完全是被他冗长的名字所吸引,前几页的阅读有点让我摸不着头脑,首先是不大习惯书信体,其次是完全被书中人物的名字搞混。可慢慢的似乎理出那么点头绪了,接着看下去便不可自拔的掉进书的内容中去了。

我欣赏作者慎密的思维,全篇皆为书信体,但没有刻意,没有做作,自然且明了的让你了解到了所有事情的发展过程。

我也欣赏作者的幽默,欣赏作者可以将战争的残酷写得恰当好处,回顾书中人物,几乎每个人都曾在死亡线上游走或经历了丧亲之痛,但是他们没有被打败,他们都选择向前看:苦难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不放弃希望,终会如凤凰涅槃般,得到重生。

书中另一个让我觉得感动的地方是每个人都那么真实和善良,大家珍爱着彼此,对朋友尽心尽力,试问在冷漠的现在,你有勇气去相信陌生人,相信美好的存在吗?

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章时,感谢这本温暖的书,让我们相信乐观、希望可以覆盖不幸。

12/15页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篇十三

在书店随手翻看几页之后也就认为本书轻松愉快的语言风格是我所愿意接受的。的确轻松愉快,虽然故事背景是我有点抵触的二战,好在这并不是本写战争铁蹄下人们的苦难的书,而是讲述人们在艰难岁月仍然保持客观愉快情绪的故事。

个人认为是一本充满了商业运作气息的书。长的像火车的名字,为了弄明白该要怎么断句不由自主多看两眼,就此记住。书信体,却同时又是小说,有新鲜的气息。至于封面的宣传语就不用说了。事到如今连书也浸淫了浓重的商业气息了。想到这一点就对商人们油然而生一股敬意。看一本畅销书,也能像去高级餐厅吃饭一样得到贴心服务,享受舒适的服侍呢。

小抄:

那些时候,我会努力想一些开心的事,一些我喜欢的事——但一定不能是我热爱的事,因为那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只能是一些小事,比如学校的一次野餐或者某天骑着自行车下山的光景,我只能承受得起这么多。

小悲伤喋喋不休,大悲伤沉默寡言。

13/15页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篇十四

自己的偏好是跌宕起伏紧张刺激,所以即使有网上一片好评和朋友的极力推荐,第一次还是只看了一半,便丢在一边。

后来和朋友再一次谈起,她惊讶于我为何无法着迷于如此温馨的情感中,我才猛然发现,自己耐心的缺失,针对的不仅仅是这本书,而是大部分的生活。每天匆匆忙忙,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和八卦新闻,甚至很难再找到连续占据自己时间超过2小时的东西,也早已记不得,上一本完整看过的书,坚持到结局的电影。总是一边抱怨现在的生活了无乐趣,毫无希望,一边机械的重复不肯改变。以前酸溜溜的评论一美女,徒有其表,脑袋是空的,现在才幡然醒悟,自己的头脑,早已贡献不出有营养的思想,再搭上不堪的外表,更是杯具。这种顿悟带来的痛苦十分强烈,所以我决定从这本书开始,改变自己,即使坐在电脑前很久才憋出一段话,也要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逐渐回复的思考能力。

坚持把书看完,很遗憾,我可以给的评论只能是一本好书,只是这种平淡细腻的文字实在不和我胃口,甚至由于冗长的汉译人名,自己压根没有耐心逐个去对号入座。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坐在土豆车后座的德军,目不斜视嘴角微笑的将土豆“不小心”丢给追赶的孩子-战争的对错无从判断,但那一刻,抛开敌对,抛开阵营,相互面对的,都是善良而真实的人。

这一篇与其说是书评,不如说是自己重拾书籍的开场白,没有太多实质的东西。不过我会努力开始,读书,思考,生活。

14/15页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读后感篇十五

年纪越长越不给自己阅读的机会,像这样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今年还是头一次,如果不是这次意外转机的长长旅程,这个纪录还要再延长下去。

很难讲比起《查令十字街84号》,我更喜欢哪一本,起初让我吃惊的是它们的相似度:书信的形式、二战背景、主人公性格、对英式生活的向往和美化......我不愿意像在大多数情况下那样陷入阴谋论,因为二者都太美好。《根西岛》伴随我从南飞到北,在中部的赣州稍作停歇,穿越大陆。只要能够坐下来,就拿出来读,用这么一本书来逃避漫长乏味的旅程,是绝佳选择,反复激起我对于四十年代欧洲和乡村文化生活的无限向往——无论哪个都没有经历过。

开始认真写一本书是一个伟大的决定,因为就连想要读完一本都是难事。我想我们渐渐丧失一些尊敬了,对文字、图片,对以考究形式传播的信息——我指的不一定是昂贵的精装书,而是可以留在饼干盒里的信件之类。判断力倒是从未缺乏,淡化了的是去判断的欲望,有时是信息太多无暇挑选,另一些时候大概已经有人帮忙筛选过。该相信谁呢?

赣州转机时走过长走道,广告语扑面而来:“让世界了解赣州!”“让世界了解**”完全可以作为一句广而告之,吼给我们每一个人听。但我真害怕。一直被鼓励要尽量展露适应环境的能力与态度,表演精彩,故得以生存。可是如果我是一个道西.亚当斯呢?如果赣州是一个道西.亚当斯呢?四十年代的根西岛提供食物和尊严给道西,这是让我热泪盈眶的理由。如果人人都要走向成功,而我一个人转身返回失败之屋,但愿在那宽大的陋室中可以安睡。

15/15页

还剩1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