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风味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风味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4 10:15:15
《风味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5-04 10:15:15   小编:

《风味传》是一本关于中国乡村美食的书籍,作者以生动有趣的笔触,描绘了各地的特色菜肴和饮食文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美食的丰富多样和独特魅力。同时,书中还融入了作者对于食物背后故事的思考,引发了我对于食物与人文的思考。这本书不仅让我对中国美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于食物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新的认识。

风味传读后感篇一

整本书的题材是有趣的,试图探索“风味”在生物演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比如猎手“最优觅食”方案和他们实际热衷于捕猎的对象有时候未必一致,而“风味”就可能是这种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有挺多与“吃”相关的生物或生物进化趣闻,譬如史前的克洛维斯猎手或许已经会使用将猎物“沉塘”的方式通过发酵长时间储藏肉类,又或者不同生物可能进化(或未进化)出对于不同口味的受体来作为来作为对某种营养物质(或毒素)的指示标记。但整体来说这本书只能算是“有点有趣”而非“优秀”的自然科普类读物。两位作者的“文风”融合的并不好,时常有“我在展示科学家也可以很风趣”的感觉,再就是“科普”部分想当然的段落太多了些,有点用结论找证据。个人喜好方面我并不喜欢看人类因为美味又吃光了哪个物种……

风味传读后感篇二

如标题所言“吃的探险与人类的进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物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美食的创作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资需求的一部分。在历史的岁月中,美食的“进化”逐渐在人们眼前展现出来,古代人的生活水平在食物的“进化”中也随着提高。本书中从人类的起源开讲,最开始古人只为填饱肚子,到后面的利用火种,借助工具,以及到后面的“细菌”都详细讲解了食物对人类的进化起到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风味传读后感篇三

副标题完美总结了整本书的核心,这是一本关于“吃的探险与人类进化”的科普读物。

首先从味觉受体(即我们日常可以接触到的甜咸苦鲜)出发,描述了各自受体对于各种生物发展的影响。读完之后会了解到部分动物在进化中会逐渐消失某种受体,从而解密为什么大熊猫作为杂食动物却一直和吃竹子联系在一起。

作者特意把酸味放在了独立的第七章,可能是因为书中的酸味来源并不是直接从自然中获得食物,而是通过一些“加工”获得的发酵后的部分。而且紧接的整整一章奶酪科普(奶酪爱好者狂喜),在我看来也是对“酸”的延伸,同时也进一步论述了为什么人会放弃同样营养的简单食物而选择这种费时费力的方式。而且各种奶酪的知识与信息,可见作者对奶酪是真爱。

作者除了罗布·邓恩外,还有他的妻子莫妮卡·桑切斯——一位医学人类学家。所以书中从人类学视角和研究的内容会体现在章节的方方面面。

风味传读后感篇四

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令我费解。这次跨学科跨得步子有点大。 《风味传》是美国生态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罗布.邓恩与人类学家莫妮卡.桑切斯二人共同创作的作品,通过人类进化、生态学和历史角度去探索古人对于风味追求的演变之旅。书中涉及到了包括人类生态学、进化论、物理、化学、神经生物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全是我看不懂的学问领域,?按照时间顺序对人类历史进化历程中风味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听说奇谈如高晓松那样的,也最怕触及这几个领域,词穷,没有储备。 “风味”这个词的意思,肯定和“味道”不一样,它是“囊括了味道、气味、口感及其余诸多饮食感官体验的总和”。 风味是如何形成的?究竟是我们进化到能够识别和享受“风味”还是为了追求这种独特的感觉才进化至今?在本书中,和我们拥有着无限直系联系的古老的“吃货”们,从一些“好吃的不够多”的地方不断向外迁徙,“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三个“终极问题”指引了他们(后来变成了我们)遍布全球的脚步。 我们尝到的每一口美味,都是生物进化和科学研究的结果。 简而言之,这本书围绕“美味是人类对风味前赴后继的追求,对饱腹与愉悦的渴望推动了风味的演化”展开,风味的故事伴随人类所有的历史,这是一本风味历史书。 以后遇到这类书,主动退避三舍

风味传读后感篇五

先感谢鉴书团,感谢贝页

这本书读的挺慢的,对于我来说,“科普”类一直沾的不多,没有小说来的畅快,甚至读不下去,但是这本并不是这样。

人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的本能,温饱的基础上,人类更多的追求美味,追求对味蕾的刺激,但从未思考过美味如何定义,怎样刺激才是最爽,而这本书则深刻揭示了一点

思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指标,而完书的科学家正是说明了这一点,之所以成为科学家与探索者,也是因为比我们“普通人”思考深了一层,从我要吃进化到我为什么要吃,我怎么要这么吃,我想吃什么,什么能决定我怎么吃,本书做了细致入微的讲解

说是一本书,其实还夹带了一个编辑给的“惊喜小册子彩蛋”,对书中内容进行了总结,并点出了非常有趣的地方,读书千万不要错过

本书分为九章,每一章的侧重不同,但让我在吃的海洋中徜徉了很久,现在感觉每次吃东西,都吃的是一口口的科学

推荐这本书,感兴趣可以看看哦

风味传读后感篇六

原本我以为是散文形式的,一些对于各地美食和风味的介绍,但其实是一本正儿八经的科普读物,主要介绍了人们是如何产生对食物的偏好的,以及一些动植物散发各种味道的原因。看的过程中我增加了以下几点认识:1.人类(也包括很多动物)对于风味的偏好是可以遗传的,比如母体在怀孕过程中经常摄入一些食物,那么孩子出生后大概率也会喜欢上这些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带有妈妈的味道,会让他们觉得安全。因此某些食物人们在一开始选择吃它们可能是因为这东西周围比较多,也可能是因为这东西对身体好,但慢慢地就变成了人们对这些食物的喜爱,于是人们爱吃的食物就恰好就包含他们需要的元素了。2.香料的形成一开始是人类用来延缓食物的腐败的,后来越来越爱上这种味道。而很多香料本身的香味是为了避免被其他动物吃才产生这种刺激性较强的味道的,只不过最后还是没有逃过人类的嘴。3.风味包括了食物的味道、口感和食物的香气,因为人类(还包括黑猩猩)的头部特殊构造,导致人们在吃食物的时候也能闻到食物的香气。有的动物更能享受食物的味道,但不太能闻到食物的香气,有的动物嗅觉非常敏锐,但对某些食物的味道并没有特殊的喜好。4.我们人类在远古时期狩猎的时候,也许就不止是为了填饱肚子,也在这基础上很大程度上考虑了食物本身的风味好坏。那些远古巨兽们的灭绝一部分是因为环境的变化,还有一部分则是因为人类对于美味的疯狂追求,所以人类在远古时期可不是为了生存担惊受怕的小可怜,而是赶尽杀绝的大魔王啊。

风味传读后感篇七

表面上看,这本书的名字紧紧围绕着风味二字,很像是一本关于美食的书。但实际上它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就像它的副标题,人类进化,这才是重点。 作者讨论的,便是从味觉出发来探索人类的进化过程。其中围绕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是味觉和嗅觉。 我们知道一道美食最关键的就是味道,尤其是甜味,甚至咸味与之相比都要次之。是为什么呢?书中就讲到了,因为甜味一般都代表着能量,比如蜂蜜、成熟的果实,要知道人类祖先最开始是采摘为生,成熟的甜蜜的果实和蜂巢中的蜂蜜那时候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食物。所以我们的味觉至今仍然保留了对甜味的注意。 当然,像钠对我们也很重要,因此我们也保留了对咸味的味觉。 但是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苦味也很敏感呢?而且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在味觉的灵敏度中,从第一位排到第五位分别是苦酸鲜甜咸,苦味是排在第一位的,而我们几乎天天都会吃到的甜味和咸味却是排在最后的。 那是因为什么呢?在书中我们就会知道,原来对苦味的敏感源于自然界中大部分有苦味的东西都有毒,所以苦味只需要2ppm就能激发出味觉,让人立刻知道这种东西不能吃,可能会要了你的命。而甜味却需要5000ppm,咸味需要2000ppm才能激发人类味觉,所以我们这里就会知道为什么平时吃东西明明放了糖放了盐,却总感觉不够甜不够咸了。 此外,书中还写到了关于人类对气味的注意,甚至对臭味的爱好,比如像臭豆腐、臭马肉之类的偏好。至于原因,书中就有答案。 总而言之,这本书从人类进化的角度去写食物,也可以算是很另类有趣的“美食”科普了。

风味传读后感篇八

了解人类的食物习性,还有必要研究动物吗?

必要和“读这本书有没有用”在我看来都可以划等号,就是在原本有意义的事物上非要加一个定义,又不是需要解答的客观题。把原本抽象的东西变得有意思,这就是我们去观察动物的意义,也是让这本《风味传》更加有趣的原因所在。

给图书加附注不少见,但是把它做成彩蛋小册子,真的是别出心裁。其实我一直很喜欢可以互动类型的书,毕竟有时候翻到最后去阅读真的有点影响阅读体验。小时候读过一本少儿侦探小说,书签是个做成放大镜的红色塑料片,放在图书结尾可以看到每个案子的结果,中和了一下喜好,可能这也是把情节都忘了但是却没忘记这件事的原因吧。

我们对于肉类的食用是有偏好的,这和部分动物的饮食习性也是有关。我至今记得有一次买了稍微便宜一些的几条鲫鱼结果红烧完鱼肉里都是农药味时间上来不及只能干吃米饭的经历。

现在,一些昂贵的食材无不强调它们的生长环境与饲养环境,而据这些人所说,确实不一样。

苹果带来的不止是诱惑,也是智慧。植物的种子经由鸟类和动物进行传播,我们的餐桌从来都少不了果实。人总是试图了解曾经所未知的部分,但是对自己的来路不感兴趣。

餐桌上出现的常客与匆匆告别的过客,组成了一张实时更新的菜单。我们看不见细菌,却在他们的帮助下拥有了更多的饮食选择。不管是酸味还是迷之迷人的臭味,生物的影响改变着食物原来的风味,好像一种食材有了两副面孔,却又顺理成章。

和风味有关的故事不止这些,有趣的情节,还会有更多值得挖掘的部分。

风味传读后感篇九

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风味传》通过生态演化的历史,结合具体的实践和对文献资料的考察研究,从生物进化方面和人类学方面讲述了食物的“风味”。 人类在和其他动物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类会更加偏爱食用美味的食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进食也成为让人们放松身心的好方法,美味的食物可以给人们带来美妙的享受,“没有什么问题是吃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两顿”哈哈,还是不是有人这么调侃。 如今在美食的各个领域,人们都早已做出了深刻的研究。人类学、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化学、神经生物学……许多领域都对风味和风味的演变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古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加工食物,其实在古代社会飞禽走兽的生肉和植物根茎的许多能量都被封存在难以消化的化合物中,到人类生吃这些食物的时候,这些化合物基本上会被原封不动地排出。所以一定的加工手段会让这些不容易被消化的食物的风味释放出来,让人类从食物中获取更多能量。我们的祖先掌握了高 效的切 割技术,可能会敲砸食物,打碎食物的硬壳,去除食物的外皮,或者通过浸泡的方法获得食物的营养物质,让人体摄入更多的能量。火的使用、发酵也有助于食物更加容易咀嚼和消化。 香料是构成美食的重要元素,一些香料的运用可以使它们自身抑 制食源性致病菌或者阻挡一些不好的味道。在研究美食的过程中,人们也爱上了那些对身体有益并且健康的香料,学会了避开那些让人闻到就不适的香料和配料。香料赋予了食物全新的味觉维度,提供了更加有趣和刺 激的风味。 在古代人类或者黑猩猩会制作好使用工具来达到他(它)们所钟爱的风味,在一定程度上是和他(它)们的生存环境分不开的,当然也与他(它)们的族群传统有关系。通过现代研究来看,对于食物、食品的加工技术,借助使用全新的工具和技术获取的食物,会比那些其他传统方式获得的食物更加美味。 不同人们喜欢不同的味道,但关于“风味”更深层的知识原来有这么多讲究,这是关于“吃”的探险之旅,也是人类的进化历程。

风味传读后感篇十

《风味传—吃的探险与人类进化》是由美国的罗布•邓恩和莫妮卡•桑切斯合作的科普读物,其中,罗布是生态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莫妮卡是人类学家。这本书视角新奇,以人类生态学结合生物学和进化论以及心理学等为依据,尝试更“科学”地对风味及其演变进行描述。虽然这个学科交叉乍一听有点偏远,但是!谁会嫌自己对美味可口—这一理解不够深入呢?毕竟咱作为凡夫俗子的梦想就是尽可能多去些好玩的地方,多接触些好玩的人,多品些美味的食物没错吧:)

本书基本是按时间逐章深入推进,从600万年前人类祖先开始使用工具并开始注重风味到中世纪欧洲各地的修道院自主研发洗浸不同种类的奶酪,有不少有趣的尽可能量化的图表或者科学研究手段,例如尼加拉瓜的猎手对猎物美味度的详细排名、各国使用香料种类与平均温度的关系、从狩猎轨迹推测食物喜好或者显微镜下的奶酪截面图对比。

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从进化学或者人类学的角度提出了不少或大或小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例如“人类进化的核心就是追求美味所带来的愉悦”、“特定科目的动物如何偏爱特定的美味食物”、“水果的独特风味是为了吸引特定的史前巨兽而进化形成的”到“猛犸象足似乎是一种绝顶佳肴”等等。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章是关于奶酪的艺术,在这一部分,现代科学烹制方法败给经过长久味觉选择的传统手作工艺,并且,天然潮湿的洞穴也属于奶酪发酵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不同环境滋生的不同真菌会影响天然发酵熟化形成更细腻的风味—最后作者提到了冲绳豆腐乳香气和风味近似于卡伯瑞勒斯奶酪,令人心向往之的同时不禁有几分了然于胸,这也算是某种遥远的相似性吧!

总体来说,《风味传》是一本不失趣味,且信息量很大的科普读物,对美食或者美食史感兴趣想多一个维度深入了解一下的读者都建议一读。

风味传读后感篇十一

在打开本书之前,我以为这是一本介绍各种各样美食的由来的菜谱呢,开始读起本书我才发现这种想法真是离了大谱。这是一本从远古到今天,从猛犸到原子包罗关于“风味”的万象的科普书籍。 要注意,本书使用的词语是风味(flavor),是在试图描述味道、气味、口感及其它许多和饮食体验有关的总和,而不是在单单说味道(taste);而且,他也不是在单单说风味是如何影响今天的人类社会如何饮食的 ,而是在说这种对风味的感知是何时如何进化而来的,并与其他生物(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是如何产生关联的,进而影响到今天的人类社会。 本书基本以时间顺序进行推进,从最基本的“风味”原子及其受体讲起,一直讲到当今人类社会是如何对某些“风味”偏爱的,为“吃货”正名,讲述了人类之所以爱吃的道理,他们不是单纯的在吃,而是基因在指导人类如何生存下去。 纵然,在书中很多角度与观点还仅仅是猜想,还没有可以实锤的证据,但是这些猜想也是符合逻辑、说得通的猜想。同时书中更多的是有着令人信服的证据的结论,其中不乏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例子。 该书语言风趣流畅,深入浅出,尤其是其中的大量注释与图表,详尽的注释以及直观易懂的图表,降低了全书的阅读难度,让门外还也能感受到“风味”这门学问的玄妙,十分加分;随书附赠的彩蛋小册子更是意外之喜,在读完全书之后再来读一读小册子,妙趣横生。总之这是一本给我带来很好阅读体验的书籍。点赞! ୧⍢⃝୨

风味传读后感篇十二

告子曰,食色,性也。

对于美食的热爱显然是根植于人类的基因中的,我们从不缺谈美食的图书,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汪曾祺笔下的各类美食散文、还有各种美食纪录片,《风味转》则把视角对准了人类从果腹求生到品尝风味的这段生物演变历程。

人类对于酸甜苦辣咸鲜的感知是天生的吗?

不同物种之间对于同样食物的味觉感受是一致的吗?

嗅觉在风味中起到多大的作用?

人类在追寻风味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等等这些问题都在书中有解答。

个人觉得最有趣的部分是讲不同物种的食物偏好的部分,书中描写到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黑猩猩与人类有着一样的味觉受体和饮食偏好,尤其在甜食、酸味和鲜味食物的选择上。但是对苦味的感受则有不同,不禁让人联想到我们和黑猩猩之间的基因相似性可达98.8%,这之间有怎样的因果联系。还有猫科动物居然跟人类一样喜欢牛油果,因为觉得鲜味丰富,软滑弹牙。

最后两章相对乏味些,一是不太喜欢奶酪,还有就是结尾对聚餐对人类社交的影响聊得还是大家都知道的部分,没有什么新的观点。

科普类书籍的文风还是相对严谨朴实,文字的趣味性只能打3颗星,但是总体还不错的。对食物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至少看完能够知道,妈妈如果希望孩子多吃蔬菜,那在怀孕期间就自己多吃点吧。孩子不喜欢的,大概率也是妈妈自己就不喜欢的啦

风味传读后感篇十三

这种书读起来最有趣了。一方面是很接地气的素材和幽默风趣的讲述方式,另一方面是大量“无用之用”的知识佐证,汇到读者这里就是一场奇妙的头脑旅行,一场以奇特视角观察世界的不可思议之旅。罗布·邓恩和莫妮卡·桑切斯从专业背景出发,挑选了“风味”(flavor)与人类的关系这个主题,真的是“快口又快心”。下面以旅行笔记的方式记录读书感受:

零、关于风味

“风味”(flavor),囊括了味道、气味、口感及其余诸多饮食感官体验的总和。从作者对风味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风味是一种由多种感觉器官捕捉到的感觉的综合体。

一、简单的反应:分子、受体与刺激

很多生物,包括人类,作为一个有机个体,运转的结果看似很奇妙,但机制却很简单,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机制如此相似而又简洁。人对风味的感知也是如此,由“预装” 的受体捕捉摄取到的特定分子,然后通过电化学反应给生物体相应的感觉——快感或是不适感——然后促使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就这么简单,但又是如此实用。

二、可爱的动物们

书中对于猪、黑猩猩等动物寻找食物和进食的描写真的很有意思,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在某种程度上和我们的婴幼儿是一样的,被本能驱使,充满好奇,能力不多,但极具创造性,对于食物有本能性的贪婪,甚至还有专门的“语言”……有时真的很难将它们与孩子区分开来。

三、植物是有智慧的

很难想象,通过对果实和种子等部分之风味的“精雕细琢”,植物会筛选为它“传宗接代”的帮手,或鸟或兽,或大或小,怎么有利怎么来,一切尽在植物们的掌控之中:植物们抓住了帮手们的胃,自然也就抓住了帮手们的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点在自然界也显得很有道理。

四、一次有趣的尝试

读这本书期间,我无意中得到了一次奇妙的体验。那天早饭是黑椒牛肉意面,辛辣刺激的口感在嘴里不断地横冲直撞,让人难忘。这时,我突然意识到咖啡的油泡再不享用就会散没了,于是在咽下一口意面后,我嘬了一口咖啡:根据这本书的介绍,效果可想而知。具体的感觉和这背后的原理,建议你自己通过尝试和读书体会体会。

风味传读后感篇十四

这是我参加豆瓣鉴书团获得第一本书,感谢豆瓣和贝叶图书赠予的图书和写书评的机会。

我是一名学术编辑,当我翻开本书并读完原著序言和前几章时,我的经验告诉我这本书其实是一部学术专著,一如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但是还没有哪本书选择从人类进化、生态学和历史角度来探讨美食学或美味的演变。我们因而决定完成本书,并寄望其填补着一方面的空白。”

也就是说,本书的定位是从上述几个专业领域,即“人类生态学、人类学、生态学和进化论”出发,结合一系列基础学科,如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对“风味”一词及其演变结果进行的介绍。

序言中对全书各章节的介绍也很明显是学术专著的体例,只不过全书内容需要结合大量的历史、人文知识来讲述“演变”的过程,所以极大地提升了全书的可读性,易给人造成这是一部科普的误解,其实这是一部典型的学科交叉性质极强的学术专著。

其实,从文中引用的图表和注释来看,也可以发现其专业性,很多内容其实是需要读者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尤其是坐标形式的图,以及一些微观形貌。从出版规范的角度讲,这些图标的体例仍有需要修改指出(顺带一提,25页表中ppm浓度按照出版规范,是不能继续使用的单位,需要换算,这是我们工作中经常强调的问题,可能不同单位要求不一样,仅供参考);从读者角度讲,如果不会看数据,看不懂比例尺,那么这些精彩的图片反而失去了它们存在的意义。

当然,定位如何并不影响本书仍是一部优秀的译著。初翻这本书时发现“彩蛋”的惊喜是直到本书读完仍萦绕在脑海中的“多巴胺”,非常感谢编者的巧思,一来减少了注释所占的篇幅,二来可以让读者更多地留意到这些精彩的内容,不至于在阅读的过程中被前后翻看扰得失去了耐心,真心佩服。这也为作为同行的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受益匪浅。

同时,这本书涉及的诸多历史、人文知识在翻译上难度很大,想必译者和编者花费了不少功夫核查、修改,翻译的功底很扎实。

在goodreads上查了一下原著的评价(3.64/5),中文封面沿用了外文封面的设计,看起来和书的内容很搭,比重新设计奇奇怪怪的封面要好。

这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收藏的作品,既有深厚的学术价值,也可以作为深度拓展关于风味的认知,感谢文汇出版社和贝叶图书。

风味传读后感篇十五

翻看了一下豆瓣在《风味传》条目下的评价,好像在我写完这一条书评后,我将是第一个评价的读者,何其有幸,此书是偶然间收到一条活动通知,参与并成为幸运儿,成为第一批阅读此书的读者,用了一天的时间仔细读完,翻译很流程,阅读体验佳。在此向豆瓣活动组织方和贝页图书表示感谢,以上,是以为序。

书的封面装帧很有新意,拆开前,我以为这本书会是一本趣味杂记,但实际上封面中略显卡通的图案,皆能与书的内容对应起来;书是纯质纸印刷,2023年7月1版1印,打开书扑面而来浓浓的书香(果然是好“风味”),印墨质量实属上乘;硬壳精装,内封可以用简约而不简单来形容,总之这是我正式阅读前的整体感受,第一印象佳。

本书副标题是《吃的探险与人类进化》,非常贴合主体内容,本书共九个章节,大体是以人类进化史的顺序为线索展开,同时对植物果实、奶酪、香料、发酵食物的产生进行”风味“的探寻,其中也穿插着各种动、植物在”风味“主题下的进化。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经过百万年的进化,已经进化出能感知咸、鲜、甜、苦等味道的能力,但这可能主要受食物和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相关的遗传信息也已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基因序列当中。很多情况下,味道的辨别能使人类趋利避害,早期的人类是脆弱的,只能被动接受大自然的馈赠,这个过程中,我们习得了如何通过气味分别食物的好坏以及营养价值的高低;大概到人类进化到智人阶段,得益于工具的精进,人类开始有了追求美好气味的能力,这一段故事中,最有趣的观点是人类猎杀史前巨型生物,很可能是因为对美味食物的追求,据说,大象肉的味道非常鲜美,但可悲的是,这同时又是导致生物大灭绝的一大原因;再到后来,人们开始向动物们学习,发现更加隐藏的美味,这个时候,松露等便大放异彩;很多植物有色泽鲜亮、气味芬芳的果实,这种气味可以更好的吸引动物来帮助他们“运送”种子,同时也进化出避免种子被嚼碎的特征;我们现在使用的众多香料,原本是来自自然界的警告,但却被人类利用,调制出更加复杂的味觉嗅觉体验;对肉类发酵的讲述令人意外,原来我们的祖先是将鲜肉存放在水下进行发酵,原来这样发酵出来的肉类味道更加鲜美,口感更好;在对奶酪发展史的讲述中,人类对美好风味的追求可谓体现到了极致;最后,作者认为人们聚在一起体验美味,是人类独有的体验之一。

以上是我对书中主要内容的一个简单梳理,我不想剧透太多内容,但确实是这本书能在“风味”这一角度让读者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其实我觉得看完这本书,更多的应该思考人类进化到现阶段,应该如何更好的与自然共存,毕竟这么多年,我们索取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多到很多“美味”已经消失了。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