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五轮书》读后感100字

《五轮书》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09 19:05:41
《五轮书》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12-09 19:05:41   小编:

《五轮书》是一部关于武士道的经典著作,通过讲述武士的修行之道,揭示了人生的真谛。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阐述了武士的品格、修养和心态,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部书给人启示和力量,让人深思并感悟到生活中的真谛。

《五轮书》读后感(篇一)

【月明清露冷 , 八极迥无尘 。

深树幽禽宿 , 源头水溜汾 。

飞萤光散影 , 过雁字排云 。

正直三更候 , 应该访道真 。】

宫本武藏——“在我的兵法中,并没有“基本技巧”和“高级技巧”之说。我所惟一强调的是,在你的心中细细体会兵法之精髓。”

作为兵法书籍,内容不多,认真的话,一会就可以看完,讲述的也比较直白,并无歧义。而结尾作者及书中都有强调,没有什么武学秘籍,在于学习者规则的遵守,不断练习,慢慢领悟,又不能固守,依据情况随机应变。

有点大道至简。如一个班级里学生成绩差异很大,则在于自身韧性及领悟。

武藏提到自己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想也就是技术的真谛一方面是老师的指点,一方面在于自己的修炼,这点倒有点东方禅悟的味道,内心的修炼重要大于外在技术的修炼,难在于身体力行。

1/4页

《五轮书》读后感(篇二)

沧海湛蓝,深潭静碧,杯水澄澈,但其向下之性一也。大抵世间之事其高深的道理殊途同归。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五轮书》在西方被用作现代企业管理之中。以单兵战法为主的《五轮书》是名副其实的军事著作,由单兵战法升华为博弈学,达到了殊途同归的入道境界。

兵法之道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自强自立,把握主动,永不放弃,维护尊严的求胜之道。而此书中表现的最明显是对于心理状态的调整,对于一种即使行动如风,也要心静如恒的心态的追求——无论是在两人对决或是日常的修炼当中。

此书分为地、水、火、风、空五卷,地之卷在于基础,水之卷讲的是格斗式与剑法,火之卷讲的是战事法则,风之卷讲的是不同的门派,空之卷则是讲述“无招胜有招”随机应变的道理。在现代文明社会治安以及高科技战争的情况下,“剑道”本身的格斗意义已经大幅的削弱,但作为一种民族性的运动在日本及世界其他地方被爱好者修炼。

我从和服的高档质感朴素颜色、枯山水的静谧、武士刀的简洁,都能感受到对静的追求。宫本武藏说:“开朗的性格和宽阔的心胸是习武之人在战场上保持舒缓平和心态的重要条件,拥有了这种心态,战场上你就能体会到什么是瞬间即永恒”——我回忆起了在我上大一时在309国道线上骑着美利达公爵单车,当我骑到一个大上坡上的时候向左转头,那里是漆黑没有路灯的国道上唯一亮着光的地方,那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校门口,一瞬间我感觉眼前的所有一切都像是慢倍数镜头在播放。学校门口卖西瓜小贩切西瓜的刀缓慢的落下,买西瓜的学生慢慢的从口袋里掏出钱。我甚至感觉身边呼啸而过的货车轮子在一点点的转动,可是我低头一看自己的码表,已经是37迈的速度。对于这次奇怪的经历,多年后我在知乎看到了中国跑酷达人高科曾经讲过他是如何走上了跑酷这条路,他当时的经历就是跟我一样,感觉在跑酷的时候眼前的一切都变慢了。

我想那次奇特的经历我所体会到的就是瞬间即永恒。

2/4页

《五轮书》读后感(篇三)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兴趣与膜拜。《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对“兵法”之道做了详尽解说,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

虽然《五轮书》与《孙子兵法》齐名,却有本质区别。宫本武藏所讲的“兵法”,“兵”是兵器,“兵法”是指手握兵器之人如何利用自然环境与精神力量,以及操纵兵器的时机、技巧等,战胜敌人赢得战斗。并不是我们惯常以为的排兵布阵,因此,前面说到《孙子兵法》主要着眼于战争全局的战略部署,而《五轮书》则侧重个人实战,通过个人的防御进攻,构建到整体的战术。

宫本五藏是用刀大家,他一生所有的对战没有败绩,即使面对强过自己很多的对手,也能凭借自己坚定的精神与感悟力,取得胜利,成就经典与传奇。《五轮书》更像是一本用刀的哲学,正如书中所说的:“有人说兵法是一种技能,我更愿意把它当做武士所掌握的一门艺术。” “所有的修炼和学习方法对我来说都不再重要了,我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将参悟到的兵法用于一切才艺之中。从此,在艺术领域,我无师自通,达到了随心所欲、畅达无碍的境界。”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节奏,战争也是一样。学习兵法就是为了掌握战争的节奏,但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习武之人刻苦修炼。一名武士迈开步伐,准备格斗时,痛苦、失望、骄傲、自信等情感也都以各自的节奏进行着。不管在哪一行业,在什么情况下,只要细心观察,都能发现其中的节奏。很多悲剧的发生基本上都是源于节奏的失控。学习兵法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其中的节奏。” 等等。《五轮书》有地、水、火、风、空五卷,强调人与兵(兵器),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兵法。生活有生活的节奏,运动有运动的节奏,就如春夏秋冬同万物生长,都有自己的节奏一样。摸准节奏,才能张弛有度进退自如。到了这个境界,无论是剑术,兵法,乃至其他更为“卑下”平凡的行业诸如砍柴,砌砖,改刀,煮汤等等,也都可以称为艺术了。《五轮书》是一本薄薄的书,很有武士言简意赅的风格。有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

3/4页

《五轮书》读后感(篇四)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年6月第1版 2014年6月第1次印刷

作为翻译的外国经典著作,着实不太好评价,原因有很多,文化差异是一个,翻译水平也是。但是文化差异几乎无法改变,而且一经改变,可能就会丧失原有的韵味,所以翻译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本译著,可圈可点。

前言和附录都是美国作家写的,这个美国作家是两个人,也许是出版社收集的相关书评,这个就不得而知了。我认为本书虽然是中国人翻译的,但都用上美国人的文章就有些不伦不类了,不过这两位作家写的文章能够扩展下读者视野,也算是瑕不掩瑜了。

在前言中美国作家介绍的是五轮书和商业,管理之间的关联。在书的最后是附录,内容多是关于宫本武藏的时代背景,毕竟是本书是日本历史中诞生的作品,附录提供的一些历史背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宫本武藏)的生平经历。

然而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里没有译者序,没有任何关于译者的信息,这给我的印象非常不好,有鉴于此,我首先就会去质疑译者的水平。但是也不排除译者经验缺乏的缺点,故保留意见不做评价。

关键看内容。

我对这本书就四个字的评价:简单,实用。简单意味着可操作性非常强,也就意味着易于实践。实用意味着有效,也就是说最后的实践结果会比较好。

宫本的经历因为缺乏史料记载,显得非常简单,甚至可以用“离奇”来形容。他这样自序道,13岁到28岁,参与大小比斗60余场,未尝一败,从而立之年通过25年的参悟,于55岁悟透兵法的最高境界。

这在当时的时代,足以被称为“天才”。这也就导致了他那传奇的经历广为流传,甚至还几经被艺术创作。

抛开这些不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多或少,作者的经验都是有积极地借鉴意义的。

全书共五卷,地之卷,水之卷,火之卷,风之卷,以及最后的空之卷。

用现代书的结构来理解不同卷本,地之卷就是作者自己写的序,基本交代清楚了所有的理论基础,并且在其中写了许多忠告。我个人最喜欢这段“今之习武者,本末倒置,皆苦研技巧,不问兵道,欲求兵法之大成,难矣。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能以技而通道者,吾未之见也,行此者无异于缘木求鱼,必也戒骄戒躁。”焦虑,烦躁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宗师宫本武藏的劝勉,随后调整心境,重新投入工作中。

中间三卷零零散散地渗透着作者的哲思。如果单独罗列出来,就失去了一分韵味,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名武士,他的哲思都是从大小征战中获得的,唯有以比斗经验的方式呈现出来才最便于作者表述。这也是这本书迷人的地方,也是本书最难阅读的地方。不过有鉴于作者将经验集中在地之卷和空之卷之中,不看也罢。

空之卷最为有趣,这是作者自己的卷尾语,也就是后记。他将自己的经验变成谆谆教诲,以后来者的朋友和伙伴宣扬着自己的想法。倍感亲切,而且那些理论也很容易和现在的经验得到印证。

最后介绍下读法,国外的古书,其实并不好读,关键是时代不同了,国情不同,文化也不同。这些因素林林总总汇在一起就导致了阅读的困难。我是慕名来读这本世界三大兵书之一的,但是怎么说呢,稍稍有些失望,似乎不如《孙子兵法》来的深沉。可是如果说后悔购买的话,又有些不太现实。最少,书的内容作为收藏用途来说是合格的。

如果有更好的译本,排版,推荐收藏一本,也不必纠结于译本的质量问题,能遇见好的译本固然是自己的幸运,如果没有,只要译本传达的是作者的原意,都是可读的。

4/4页

还剩1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