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维系》一文探讨了当代社会中心权力的动荡和困境。作者认为,中心权力正面临着来自各方的挑战和威胁,难以再维系。文章提出了对中心权力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呼吁人们应该尊重多元化和平等性,以实现更加和谐和稳定的社会关系。
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维系影评篇一
1,在Didion最难过的时候,她唯一能吃下的东西是congee,中国粥
2,她在剧院有一个铺了红色桌布的小桌子,Didion cafe,工作人员会在上面放食物给她吃
3,Didion接过奖牌非常僵硬,看起来并不十分高兴
4, 总要有人对失去至亲的痛苦上有所书写,让后来的人在痛苦的时候有经验可以参考
5,在最难过的时候我会写作, 我想通过检阅我的痛苦,来解除我的痛苦
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维系影评篇二
镜头里的她八十多岁了,极瘦,脖子周围和手臂上皮包骨头,风度仍然很好。我着迷于她说话的样子。不全像Anna Wintor的那种带着气势的气定神闲,也更不像Hedy Lamarr的表演气息,也许可以形容为智慧沉淀之后的平静。说话时有停顿,但没有支支吾吾的声音,也许是注意过公众表达的良好基本功。手臂不时挥舞,像是要把那些语言从身体里推出来。(看到另一篇影评也注意到这一点,解读为思维太快言语跟不上,同一个特质有不同的解读,这很有意思。)
照片上年轻时候的她真的很好看,特别是眼神,时而很深,像山峦之间平静的湖面;时而疏离,是处在旋风中心的置身事外。看起来内敛也不爱社交的人,但是在书写中又十分开放。说只能通过书写才能梳理思绪和感情。非常迷人。
我在想,在经历了动荡的六十年代,看尽了洛杉矶的繁华,在那样的大起大落时刻,她是如何看到在客人把海洛因落到自己女儿的房间那一刻之后,仍然保持这得体的沉静。
她和伴侣,女儿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都很耐人寻味。看起来和伴侣之间并不是最和美的那一种,但又实在志趣相投一生相伴;和女儿琢磨不透说不清,和朋友们倒是保持着温情(想起那个剧院角落里,朋友们给她设置了一个cafe didion)。
结尾的半个小时格外的抓人。我说不出话来。说起《异想之年》,说起《蓝夜》,说起人的离去像光芒消逝。她像是游客一般在教堂里走动着,旁白说,她是相信人类成就的人,这样的她又如何面对自己心中的这一份罪恶感。
琼·狄迪恩:中心难再维系影评篇三
制作和中文翻译都太好了!
对于奈飞来说,制作一部传记电影并非难事,但这部不同的是,由传主的侄子亲子采访,再说到一些家庭成员共同经历过的事情的时候,就非常有现场感和代入感。非常流畅,且基本上不带偏见的展现了美国著名女作家,琼·狄迪恩的一生。前大半生作为作家,其天赋和笔耕不辍的努力带来的相对,理想顺遂的生活。以及晚年丈夫,女儿相继离世带来的打击,以及琼是如何在创作中,消解悲恸,继续生活的。
台词翻译中的古典美与精巧措辞,与琼作品中的语句和访谈内容一脉相承。大量的照片穿插其中。
印象最深的有两段话:
一段出自『自尊,其源泉,其力量』。有自尊的人会展现出一种特定的韧性。一种道德感,他们展现出一种曾经被叫做品性(character)的东西。这种品质虽然在抽象意义上被人所赞扬,但同其他一眼就能看穿的美德相比,时常相行失色。品性(character)是一种愿意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意愿,这种意愿便是自尊的来源。不论怎么不情愿,我们最终还要独自来承受我们所做之事带来的后果,这其中心酸,你我自知。而我们是否能够坦然面对,当然,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自尊。
另一句是全篇的最后一句:
『仔细观察,然后写下来。』我告诉我自己然后等待某天清晨,等这个世界似乎已经丧失了乐趣,等某一天,我只是机械的做着动作,做我应该做的事,也就是写作。再那样崩溃的清晨,我可以打开我的笔记本,里边就是一本被遗忘的快乐存折,还带着利息。足以让我回归外面的世界。一切都会回来。记得做我自己是什么感觉。这才是关键。
看的过程中,就下单了《奇想之年》,因为暂时绝版,溢价严重。但还是找到了。相对合理的卖家买下了。
希望一这本书作为一个了解琼·狄迪恩窗口。也能帮助理解和看开一些自己已经面对或者即将面对的人生失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