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100字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4 09:20:34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9-14 09:20:34   小编: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是一部描写中年男子内心挣扎与成长的小说。主人公在职场和家庭中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不断思考和反省,最终实现了自我认知和成长。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生中的矛盾与抉择,引发读者深思。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篇一

一个男人最好的年华应该是四十岁左右吧,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总是停留在最好的四十三岁获得一次次死而重生,他以为自己死在了四十三岁,却发现自己回到了18岁那一年 ,他带着未来的记忆来面对已知的一切。说到这里,或许这是大多数人渴望的一种愿望,因为感知自己能掌控一切而得到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确实书中主人公他也赢得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与美好, 直到——他又一次死于四十三岁,再次面对熟悉的一切。 我倒是觉得当一个人什么都得到了的时候,自然死亡来临之时他也就不会畏惧了,不想再得到什么了吧。让书中的主人公告诉你成长的意义。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篇二

一个偷时间的人,能否偷到幸福?

每个人都会在自己漫长的人生中,留有遗憾或者懊悔,当你有时光穿梭的能力时候,会否选择重新开始这段旅程,每一次重新开始我们就能做的更好吗?在重启的人生中就能毫无遗憾的完满生活吗?疑问不断地冒出。。人生的意义又是如何的呢?书中的杰夫重生超过7 、8 次,他圆满了吗?每一次的重生同时也以为着失去,第一次重生貌似是看起来过得不错的一次,有了财富、有了家庭、甚至可爱的女儿;但这些与人生又都是虚无的,当你重新开始或者逝去这些又都有什么意义呢? 不止一次的思考此间一生走一遭到底是要来干什么的?只是为了生活,为了生存,为了父母,为了孩子?到底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人的认同、人的孤独,都是需要自我审视的过程。该如何过这一生,如何算是过好一生,怎么定义幸福的生活?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篇三

人生的终点如果已知,但一切都可以重来,该如何选择?这便是这本《这个男人四十三岁》(原名《倒带人生》)所要假设并演绎的命题。

对于故事的主人公杰夫而言,四十三岁是他人生的巅峰,亦是戛然而止的终点。故事的开头与《人鬼情未了》颇有异曲同工,男主的灵魂抽空而出,目睹自己的躯体死去。然而,他并没有驻留于当下的时间,而是带着经验回到了过去的时光,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先知。

不断的重复,不断徒劳地回到原点。每一次重生,同样的生活再来一遍,却又每一遍幻化出新的可能。最开始,只是杰夫一个人的旅程,回到过去,体验辉煌,抑或无限堕落,最终又重归死亡,一无所有。随着一次次循环,他的生命轨迹亦出现了复调的回响,另一个倒带人生体验者帕梅拉的出现让故事多了更多层次感和可能性:他们相逢、相爱、分开、错失。同时,每一次循环,时间亦出现了偏移,无论在怎样的时空中,想要精准地掌控自己的人生,永远遥不可及。在循环往复的人生中,作者肯恩讨论的是时间与先验之于生命的意义。纵使人们拥有预知,却仍然无法摆脱命运,即使想改变社会,其力量依然渺小。

在《这个男人四十三岁》中,对于改变世界的设定很有意思:遵循了这样的原则:“我们无法使用我们的预知对历史上的任何大事件造成影响。”男女主人公曾经试图阻挠肯尼迪遇刺,抓住了原本的凶手,另一个凶手就像镜像,将历史拉回正轨,作为个体,他们根本无法左右大事件的发生。即使拥有了时间的眷顾,穿越时空所能改变的生命轨迹,仅限于个人,并且依然是带着镣铐跳舞。在循环的生命中,并没有创造出永恒的时光,相反,时光在每一段生命中仍然保持着恒常的模样,永存遗憾,正如书中所说:“时光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事情耽搁,短暂的爱与满足的时刻就像一片孤独的海洋里消失的水沫一样。”永恒与超能力不过是美好的幻象,局限性才是生命的本质。

如果结果已经注定,那我们是否还需要关注过程,如果注定要分离,是否还会选择开始?这大抵就是《这个男人四十三岁》抛给我们的一个思考命题,人生不过短暂,恍如南柯一梦,如何在有限中获得最大的可能,正是合上书页后将要面对的人生之题。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篇四

是重生还是循环

这是一部三十年前的再版经典作品,我看出了《土拨鼠之日》、《忌日快乐》、《恐怖游轮》的感觉,近些年来也的确有很多小说、电影作品的灵感是源于这本书。但是相比之下,这本书离我们现在所在年代有一点远,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虽然听说过,毕竟不是记忆中发生过的事,想必没有当年初看这本惊人之作的人们那么喜悦了。现在大家对穿越和时空循环的文艺作品已经相当熟悉了,故而一定是失去了那样的一份惊喜,其中也包括我。

再回到这个故事本身。杰夫是个四十三岁的男人,有着一般的家庭和一般的工作。在与妻子打电话时突发心脏病,却又突然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二十五年前的大学宿舍里。所有记忆还在,心理还是四十三岁的中年男人,可身体却回到了二十岁不到的状态。其实在我看来这不能说是重生,真正的重生是不应该保留着之前的记忆的,这样的穿越在我看来更应该用循环来形容。他大致记得世界上所有会发生的大事件,还有经济的走势,而赛马会的比赛结果为他的再次人生提供了第一桶金,他变成富豪,利用自己的记忆享受了曾经幻想过很多次的奢华生活,他也有了从未想过的疯狂经历,可是到了四十三岁的那特定的某天,他又会回到二十五年前的起点,再来一遍。

有趣的一点是,他碰到了和自己一样的“重生”人帕姆拉,这是之后类似作品中很少设置的剧情。他们成为知己,他们相爱,他们彼此知道对方对于这样的遭遇的感受,杰夫在再次回去后会主动寻找她,他们是真正相互理解的。可是经过了一次次的循环人生之后,他们明白即使拥有重来的机会,他们依旧是改变不了什么,依旧还是会有那么多遗憾,而有时曾经留下过的美好记忆却不能复原,更是增添了许多痛苦。还有一位和他们一样的“重生”人在这样的不停的循环中萌发了内心最可怕的恶,他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样可怕的事情全都是外星人来操控的,他们这些需要的做的是表演,尽量演得刺激又有趣,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杀人狂,最后住在了精神病院里。在重复的人生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都有迷失的时刻,关键是会不会找回正确的路。

最后的最后,杰夫再次醒来,这一次他依然四十三岁,他明白要如何面对未知的生活,如何对待他谁也无法代替的妻子,他爱自己的人生。

如果有机会回到过去的某个时刻,每个人大概都有想改变的事情,可如果一遍遍重复,付出的努力功亏一篑,才会明白,遗憾是注定的,要紧的是眼前的人生,努力有用的也是眼前的人生。我们看着这些循环故事里主人公一次次希望一次次失望,也应该懂得这样的道理吧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篇五

“一个偷时间的人,能否偷到幸福人生?”写在《这个男人四十三岁》的书封上。让人感触很深,不禁让我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这个被翻译成多达23种语言,热销30余个国家,荣获世界奇幻小说奖,《出版人周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30年间反复再版的经典之作。世界奇幻奖得主,美国文学工会选书,双日读书俱乐部选书,两度获得《轨迹》奖,美国读者选票作品,这样的一部作品能给我带来怎么样的震撼呢?

本书《这个男人四十三岁》是由美国著名作家肯恩·格林伍德所写,翻译李娟所译,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外国文学畅销图书。肯恩·格林伍德,美国奇幻科幻经典小说大师,在欧美小说界与斯蒂芬·金齐名。他曾担任广播电台记者,一生创作不多,皆堪称艺术经典,主要作品有《突破》、《伊莉斯》和《突入深渊》等。

他的长篇小说《这个男人四十三岁》(Replay)1987年在欧美出版上市,1988年荣获“世界奇幻小说奖”(文学性要求最高的美国奇幻小说奖)最佳作品奖, 在距离首次出版20年后,《倒带人生》再度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20年间无数小说、电影从中汲取灵感,如后来诞生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蝴蝶效应》、《重返十七岁》等,影响了整整下一个时代的科幻文学和电影的创作。

作品《这个男人四十三岁》主要讲述了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一遍,你会如何做出选择?

杰夫是广播电台的新闻总监,43岁时死于一次心脏病,醒来后竟然发现自己回到了18岁那一年,他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将会发生什么。

所有的一切都顺利地朝他预想的方向走去:他成为千万富翁,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组成幸福的家庭,完成生前的愿望,这一切看起来如此完美,直到——他又一次死于43岁,再次面对熟悉的一切。

为什么只有他一次次回到过去,却又一次次失去所有?

如果生命的真相是不可避免的失去,那这一生又有什么意义?

小说家巴利•伍德说:“对于‘如果人生重来一次’这个问题,这本书给出了一个令人完全满意的答案。”

本书《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讨论了有关人生的意义,人的认同和孤独,有关爱情和婚姻,有关理想和现实,有关过去和当下,有关一切的选择。是对于人们最渴望追求的主题所做的全面探索。这本书向我们提出挑战,让我们用全新的观点来看待那股无情的力量——时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天路历程》,仿佛一幅严苛但却不失温情的画像。当我读完它,我觉得我被隐藏在生活中的韵律所打动,为那些我比以前看得更清晰,爱得更深的生活的韵律所感动。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篇六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一遍,你会如何做出选择?”面对生命的过程中的种种抉择和过往,我们常常会问这个问题,但如果真的重来一遍,一切就都会变得更好吗?没有人会得到答案,但在肯恩·格林伍德的《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关于重新开始的故事,似乎可以找到一直想要的答案。

关于穿越小说、重生小说近几年层出不穷,《这个男人四十三岁》是1987年在欧美出版上市,1988年荣获“世界奇幻小说奖”最佳作品奖,现在距离首次出版20年后,今天读来仍然十分经典,而且发人深省。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杰夫广播电台的新闻总监,43岁时死于一次心脏病,醒来后竟然发现自己回到了18岁那一年,他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将会发生什么,想要彻底的改变过去的人生,虽然不能改变重大的历史事件,但他利用已知的未来积攒了很大的财富,可到了43岁的那一天他还是面临了同样的死亡,又开启了同样的重生之旅。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重生,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他重生的事件也在渐渐缩短,这样的变故让他对重生有了更新的认识,生命的走向最终如何,是这本书给我们的又一惊喜。

在第一次的重生里,杰夫就发现了对于历史大走向的无可奈何,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选择,毕竟他自身的境遇因为事先的预知有了很大的改善,除了婚姻不如意,一切都很美好,但43岁时的再次死亡,让重生变得很可笑也毫无意义,一次次的选择都没办法改变既定的死亡,当他放弃一切选择远离尘世隐居的时候,另一个重生人的出现给了他希望,两个人从最初的不信任到彼此依靠,经历的许多次轮回和重生,让一次又一次的生命之旅变得有了意义,他们也在一次又一次的重生了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最初他们希望改变历史,但没有人相信这一切,让他们的故事看起来很可惜,于是他们寄希望于科学,但他们成为了政权的工具,让世界陷入了更大的混乱,最终他们总算在有限的生命里选择了为自己活一次,虽然短暂却是那么世里较为幸福的一次,看着他们的故事,才发现重生有时并不是件美好的事情。

随着重生的时间越来越短,对于这次梦幻般旅行的目的变得越来越迷茫,生命重来一次是否就更美好?书中给出答案是否定,那么对我们来说珍惜现在才是,做好当下才是最好的选择。就如同书中所说:“他学会了怀抱着收获大于失去的希望,接受可能出现的损失。他知道,唯一确定的失败和最大的悲哀,就是从不敢去冒险。”

生命只有一次,结局除了死亡我们无法预测更多,但生命中的每个瞬间都是无可替代的,即使重来一遍一个微小抉择都可能改变所有的结果,那么每一次的生命就是都是全新,所以每一个选择都是值得被认真对待的,当下是应该被重视的,时间不容被辜负,生命值得被期待。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篇七

如果可以回到过去,如果一切可以重头来过,你又会对自己的人生作出什么样子的选择呢?

杰夫在此以前是从来不会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的,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这么多的空闲,他要忙着工作,忙着挣钱,甚至于连与自己的妻子好好谈一谈的时间都没有。这一切结束于杰夫四十三岁那年,就在那年,杰夫死于心脏病发作。但是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是美国作家肯恩格林伍德最负盛名的作品了,在这部作品里,格林伍德对于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将会遇到和已经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作出自己的解读,诸如人生的意义、人的认同和孤独,诸如爱情和婚姻、理想和现实等等。。。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痛苦的事情不在于失望与无助,而是在于生命给了你无限的可能,却在你终于决定要大展拳脚的时候,又无情的夺去你所有的希望。更让人崩溃的是,这就像是一个循环一样,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就像故事中杰夫的遭遇一般。他四十三岁时死于心脏病,却在十八岁的清晨再度醒来。他知道这个世界将会发什么,事实上,所有的一切也正如他所预料的那般开始于结束,他以为他终于可以掌控一切,掌控自己的工作、生活与爱情,但是,他一次次的死于四十三岁,一次次的面对曾经熟悉的一切,一次次得到,又一次次失去,即便在强大的人也会被命运的无常所打败,一次次的死亡并没有使杰夫变得更加强大,杰夫慢慢的屈从了,他不在敢去追求自己心心念念的人,不敢再去与自己的结婚对象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他害怕得到,更怕失去。杰夫,不止一次的想,如果生命的真相是不可避免的失去,那么我们的一生又有什么意义?

格林伍德为我们虚构了这样一个不断的在四十三岁时死去,又在十八岁时醒来的男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面,我们看不到那些在所谓重生类的小说中经常见到的YY情节,所有故事情境的发展,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抛开回到过去这个不可能,所有一切的发生都是顺理成章的。而一次次的重生,更会让人想到生命的无限可能与周而复始。杰夫的经历就像是对生命可能的最好诠释,得到、失去、把握、放手。生命虽然存在着无限的可能,但是在面对未知的命运面前,我们到底可以做出什么样子的选择呢?是不是所有都是命运的既定,就像杰夫一次次重生,又一次次死去?或者,对于生命,我们还有其他不同的选择?

当杰夫最后一次醒来的时候,这个不断重复死去又重生的游戏终于结束了,他不会再有下一次了,当杰夫在面对下一次四十三岁的时候,他将要迎来自己真正的死亡了,在此之前,他还有二十五年的时间,这一次,他会好好的活着,他会好好的与自己的妻子琳达谈一谈了。。。

re8L�*9�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篇八

一开始收到这本书之前,我的内心是平静的。真正拿到这本书之后,我却有点小小的激动。

《这个男人四十三》,硬皮精装,厚薄适宜,纸张细韧,排版疏朗。尤其是封面设计,是一个中年男人的背影,主色调是蓝白二色,相当的性冷淡,也很有欧美中产阶级的风格。跟本书的内容,行文格调,都很搭了。

有一种说法认为书评不需要谈书籍的装帧纸张之类的。我倒有一个俗人之见。

如果把书比作世间女子,那么装帧就像她的衣着和妆容,内里所用的纸张就像她的皮肤,书中所传递的意思是她的灵魂。就书来讲,灵魂当然是最重要的,但对一个真正的爱书人来讲,她的衣着、妆容、皮肤都好,才更让人心动。

就本书《这个男人四十三》来说,书的内容和装帧可以说结合得很好。 封面下面印着书的英文原名“Replay”。本书好像还有另一种译名“倒带人生”,这个译名可能更醒目,更有卖点。不过“这个男人四十三”也一下击中了我,嗯,这是讲一个中年男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杰夫温斯顿,是一家广播电台的新闻职员。工作上已经没有了任何激情。他跟妻子的感情也越来越淡,几乎快到离婚的边缘。43岁时的一天,杰夫在办公室里死于一次突发的心脏病,醒来后竟然发现自己回到了18岁那一年,他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将会发生什么……

他通过赌马和投资成了千万富翁,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组成幸福的家庭,完成生前的愿望直到——他又一次死于43岁。

而且他每死一次,回到过去的时间点都会提前,类似第一次是回到十八岁,第二次是回到二十二岁,第三次是回到三十岁。照此类推,总有一次杰夫死时会是回到43岁,那时会怎样呢。杰夫是会真正的死去,还是……作者给出了非常好玩的设想。

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个设定并不太新鲜,可事实上,这全书是 1987年在欧美出版上市的,1988年就荣获“世界奇幻小说奖最佳作品奖”,这20年间无数小说、电影从中汲取灵感,如后来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蝴蝶效应》《重返十七岁》等,影响了整整下一个时代的科幻文学及电影的创作。

因为每一次重生,并不能回到同样的起点,杰夫温斯顿每一次重生都要面对不同的选择和挑战,他也都会面对生命中永远存在的困局和障碍……

作者格林伍德是个讲故事的好手,杰夫的每次重生,每一段故事,他都讲得很精彩。有的很温情,有的很嬉皮,有的很颓丧,有的甚至很惊悚。而在这一段段不同类型的故事里,你会思考一些事物的意义。

这是一本适合油腻中年的书,这是一本有关人生的意义、人的认同和孤独,有关爱情和婚姻,有关理想和现实,有关过去和当下,有关选择的书。

在别人的故事里,读到自己,收获一些属于自己的人生经验,这可能是读这本书,或者读别的一些好的小说,可以给我们的教益。所以,中年男人,不妨读读《这个男人四十三》。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篇九

(本文首发于《深圳特区报》)

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一种抱怨:“如果当初,如何如何。”仿佛只要回到过去,对当时的决策稍加改动,我们生活里一切都会变得称心如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自然不大可能回到过去。不过借助小说家的笔,我们却有机会实现这种可能。美国作家肯恩·格林伍德的《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讲述的正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饱受中年危机困扰的男人,在四十三岁的某一天,突然感到眼前一黑,仿佛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可是再一睁眼,却发现自己回到了十八岁,身边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

这样的故事听上去似乎有些耳熟。对于科幻迷来说,这样的设定显然已经属于“烂大街”的范畴。在几部经典的影视作品《土拨鼠之日》、《蝴蝶效应》之后,利用“回到过去”来“干预未来”,这样的情节早已被无数作品套用。不过,肯恩·格林伍德在1987年出版的这部作品却比它们中的任何一部都要早。换句话说,正是在这部作品的启发下,无数小说或是电影主人公,才有机会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穿来穿去”,寻找自己“遗失的美好”。

尽管设定充满启发性,但仅有这样一个“抖机灵”的设定,对于一部科幻经典而言显然是不够的。因而在这个设定之上,格林伍德搭建的其实是一座复杂的“时间迷宫”。主人公杰夫经历的并不是一次直来直去的“穿越之旅”,而是反反复复的“生生死死”——每当他再次活到四十三岁的那一天,一切便会重来。

如此一来,这样的遭遇,似乎又显得十分不幸。但仔细想来,这里却仍有值得庆幸之处。既然生命反反复复,那么杰夫也就可以一次次地体验同样的情节,修正自己此前犯下的错误,从而抵达某个完美结局。但让杰夫始料未及的是,即便他已经活过此前二十五年的时光,但对于“过去”,他仍然没办法全然掌握。他可以通过记忆,下注“过去当年”的世界棒球大赛冠军,赚到盆满钵满,但却没办法阻止肯尼迪总统遇刺;他可以通过自己从未来获取的知识判断经济形势,从而优化自己的投资,成为惹人注目的富豪,但对于自己在“未来”的妻子,他却没办法在过去的“同时同地”再一次赢得她的心……

因而对于《这个男人四十三岁》的读者而言,这部作品的趣味性,或许正在于“如果当初大法”,在预期和小说里的“现实”之间的落差。杰夫并没有通过回到过去,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完美。他得到了很多,失去的也很多。即便是他以为自己了如指掌的过去,同样也因为许多执拗的“变与不变”而难以琢磨——在格林伍德的设定里,那些影响时代轨迹的大事件,也许会发生偏转,但绝不会被颠覆,譬如刺杀肯尼迪的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可能会被阻止,但总统也必然难逃一劫;而人心,则依旧瞬息万变,所以杰夫在“未来”的妻子琳达,也可能并没有兴趣跟他在“过去”再次约会,即便他已经腰缠万贯。更可怕的是,无论杰夫做的事情再多、再完美,他也无法阻止自己的人生在四十三岁的那一天戛然而止。他被困在时间迷宫里,仿佛无从出逃……

到这里,这个故事似乎有些“美梦变噩梦”的意味了。不过就像我们熟悉的所有恐怖冒险故事一样,身为主人公的杰夫自然拥有特权逃出生天。他的几世时光,仿佛庄周梦蝶,如幻梦般一场接一场。其实如果把这一切当做一场幻梦,其实也未尝不可。在梦里,我们都有重来的机会。只可惜,“如果”存在于梦境之中,其结果也无法写进现实。梦做得再美,也比不上现实里的一寸改变。而当下的美妙,也许正在于此。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篇十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们是否可以避免曾经犯过的错误?

如果企图改变历史的进程,又是否会导致不可预知的结果?

如果注定被困在轮回的时间牢笼,完美的人生于我们是否毫无意义?

......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这部肯恩-格林伍德写于1987年的穿越鼻祖小说,曾荣获“世界奇幻小说奖”(文学性要求最高的美国奇幻小说奖)最佳作品奖,终于在成书30年后迎来了青橙文化的全新译本。译林曾在2010年出过一版《倒带人生》,要说译名与原著《REPLAY》的贴合,我可能更喜欢“倒带人生”,而新版在装帧上则更加精美,封面中一个中年男子独自面对无垠大海的孤独与悲怆,与全书主题不谋而合,勾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

海因莱因、银翼杀手、赛马、职棒、肯尼迪遇刺、越战、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嬉皮士文化...《这个男人四十三岁》简直是对美国60年代至80年代的文化再现,穿越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构建在现实基础上的奇幻大厦,着实过瘾。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故事的主人公杰克,生活拮据、婚姻失败,在四十三岁突发心脏病死亡后,却发现自己回到了十八岁的大学校园,他完美地拥有前世的所有记忆,凭借对“未来”的预知能力,赌场得意很快便实现了财务自由,走上了人生巅峰。在第二世杰克取了名媛为妻,生下了可爱的女儿,然而看似完美无缺的一切,在他四十三岁那年又一次戛然而止.....

历史可以重来,命运可以改变,可死亡依旧如约而至。当杰克明白这一切都是徒劳的时候,生活已然毫无意义,直到他遇见第二个重生人,把彼此引向了探究轮回的终极意义......

肯恩-格林伍德的《这个男人四十三岁》即便在今天读来都妙趣横生,其伟大之处更在于影响了整整下一个时代的文学和电影创作,我们在很多作品中都可以发现杰克的影子。《寻秦记》也好、《步步惊心》也罢,在肯恩-格林伍德面前简直就是小儿科,杰克的第一次重生就已经把这股屌丝逆袭的酸爽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备受推崇的高分电影《蝴蝶效应》、《超时空旅行者的妻子》,甚至近年上映的《重返十七岁》、《超时空同居》,都可以看做是《这个男人四十三岁》的“变种”,似乎稍稍改变原故事的设定,就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化学反应。

很奇怪这么伟大的一部作品,为何至今都没有被翻拍成影视作品,读完发现故事结构的复杂、以及轮回的理论逻辑上的模糊,可能是制约其影视化的最大障碍。一部电影的时间,显然无法把杰克八世轮回和无数次的死亡体验讲透;而没有对轮回的完美解释,纯粹变成奇幻堆叠或哲学探究,又无法把观众吸引到荧幕前。此为愚见。

期待在荧幕上看到这部伟大作品的一天。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篇十一

重生,一个熟悉又觉得有些无趣的词汇,好像已经被泛滥的网络爆红文以及后来无数的追随者重复叠加到无法给到读者新的惊喜了,对于作者肯恩•格林伍德的个人经历也就未去细细查找了解,甚至于本书的中文译名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 都透露着浓浓的山寨气息,总觉得是配不上他的英文名《Replay》 的,特别是作者的作品出版于1987年,且不论故事性的阅读价值与否,在当时社会能够带来这样的奇思的作品,怎么着都不应该给配一个这样土气的中文译名,大约本书在阅读后依然不能给到五星的重要原因就是他的中文译名是在配不上本书的气质吧。

如何在现代人的爆炸式信息阅读下依然值得称赞为“超越了时代”,本书作者做到了,故事的开端毫无意外和我们想得一样,甚至于就好像在复刻你们的想法,如果我们有机会回到过去,想要干点什么,那当然是用最便捷的方式赚取最多的钱,尽可能地享受生活,摆脱一切以前生活中存在的纷扰。这和符合常理,是正常人应该有的反应和做法,我们都可以,我们也会这样做,作者同样给到读者了这样的阅读体验,顺利而流畅的人生体验,没有什么思考的人生戛然而止,停在了同样的时刻。重新再来,也没什么好怕的啊,我们还是这么过生活,依然有钱,依然理所当然的享受金钱带来的魅力。故事如果一直这样不断延续和重复真的是适合他的中文译名《这个男人四十三岁》的,如同中国人常说的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有的是生活的烦恼,家庭的压力,甚至是很多犯错的根源,很多作品也都会聚焦这样的一类人群,在重压之下,因为重生获得了一个逃避的机会,可以去到一个自己经历过了解未来的时间段里去生活何尝不是一种绝佳的逃避手段。

这确实是一种让人会不自觉放松的状态,即使在身边人觉得恐慌的时刻,主人公杰夫还是觉得自己就是在好好过生活,可如果这样的经历太多次了,多到我们已经投注了无数的感情在上一段时间里,而自己能带走的只有回忆的时候怎么办,担心,惧怕,不舍,抗拒,抽离,颓废还是在我们意料之中的剧情,故事还在继续,幸运的是作者给主人公安排了同样被重生颠覆了人生的另外一个故事主人公帕梅拉,同样幸运的还有读者,作者开始为我们展现了不一一样的故事脉络发展。

除开作者之前所拥有的关于细节的描述,人物心理的刻画,出场人物的勾勒等优点依然在线之外,剧情也渐渐开始给了读者很多的惊喜,人生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可能没有文章中主人公们那么幸运的周而复始地开始自己一段生命,在恐慌中等待着命运的安排,开始我们依然会在重复自己的人生,很多时候甚至重生可能是为了避免自己的错误,从而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在无法重复和暂停的普通人生中,我们也在不断检讨,会记录自己的某次失误或者情绪不当之处,寄希望于下次再来改变,在初初发生时会时刻牢记,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依旧会犯同样的错误,接着懊悔,再反省,纠错,改正,变化,看似在以积极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天,但只有自己知道其实我们的灵魂有时候也会孤单,有不为人所能理解的难处,会如同在世界的荒原里奔跑,渴望寻找绿洲却次次失望。

作者通过时空的不断切换,环境的不断变换来加速和正面展现了两位主人公杰夫和帕梅拉的处事态度变化,他们很多时候就如同你我,不是因为他们拥有重生的可能,他们就能心安理得的自在享受,即使是预知了未来也依然会出现烦恼,甚至会犯和我们一样的错。

相对于精彩的故事设计和让人惊喜的构思以外,更让人惊喜的就是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依然让读者保持高度的思考性,不断地反思自己,反思人生,反思在各种感情碰撞之中的处理,更可贵的是,在经历和懂得后知道如何去珍惜。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篇十二

肯恩·格林伍德在国内或许没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但是在欧美文学界是与斯蒂芬·金齐名的奇幻科幻小说大师,是被誉为“穿越文学的鼻祖”,他的小说大多融合了科幻、轮回、悬疑的元素,伴随着惊奇和出人意料的结局。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是他最为知名的小说,它的文学意义在于它在文学史上首开先例描写“时空旅行者”的故事,《出版人周刊》曾这样评价:“格林伍德凭借他细微的观察、写作能力和原创的故事超越了时代。”开创性的构思和创作使得这本书成为一众穿越类电影的灵感源头。在后来出现的很多影视剧如《蝴蝶效应》《时间旅行者的妻子》《重返十七岁》……中,都能看到本书的影子。

在《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这本书中,43岁的主人公杰夫在一开始就突然死亡,这样的开端让读者措手不及,然而作者妙笔一转,让杰夫穿越时空回到了自己18岁那年,人生似乎可以重新开始,再加上杰夫死前是广播电台的新闻总监,手中掌握了大量资讯,他清楚地知道未来25年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事情,一切似乎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杰夫利用自己所知道的“未来”信息过上了完美的一生,他成为千万富翁,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组成幸福的家庭,完成生前的愿望,这一切看起来如此完美,直到——他又一次死于43岁,再次面对熟悉的一切。接下来,他一次次地死于43岁,又一次次地醒来,他掉入了时间的轮回之中。

作为读者,我们像是站在高处注视着所发生的一切,看着这个男人跌宕起伏的不同人生,他的兴奋,他的震惊,他的迷惑,他的无奈,而命运又将会把他牵向何处。可贵的是这本书并不套路,并不是数次穿越的堆叠,而是对生命的价值、存在的意义这一命题作出了非常深入的探讨。

如果有机会回到过去,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想对过去的某一段时间进行修正,是挽回一段感情?选择人生的另一条路?抑或是说一句没有机会说出的话。

在这个故事背后,其实作者一直在向读者提问:“如果让你再活一次,你会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你能活得更好吗?你能否把生活修正得完美无缺?”而再进一步,“如果这一生是不可避免的失去,那这一生又有什么意义?我们又该如何把握这短暂的一生?”这一层意义与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概念极为契合。

书中,杰夫和帕梅拉对于自己为什么能不断地重生而耿耿于怀:或许是时间扭曲;或许上帝发了狂;或许世界末日即将到来,而所有曾经活在这个世上的男男女女的集体心灵意志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来避免人类的灭绝。他们甚至怀疑自己是某种救世主,是某种程度上的先知。他们做了那么多次猜测,还是无法探索出重生背后的原因,而令人动容的是,他们两个却因此互相吸引,成为彼此的精神伴侣,在好几次重生中依然找到对方,相爱相伴。

本以为杰夫会不断地轮回重生,没想到格林伍德引入了时间偏离的概念,这一设定使得剧情再一次紧张起来。而一直到结尾处,在重生的尽头,也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他与帕梅拉的爱极为让人感动,直到看完最后一页,让人大呼过瘾。

流畅的语言,峰回路转的情节,一口气读下来,酣畅淋漓又耐人寻味。格林伍德高超的情节布局让人叹服,对于每个点都有非常精妙的把控,合上书良久,还依然沉浸在这个奇幻的故事中。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篇十三

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人生感悟。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不一样,每个人在生命的尽头也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感悟或者悔恨。

生命在人生的半百之年猝然结束,又将在生命最美好的花季雨季开始。假如生命可以重来,你会选择怎么样度过一生或者几生?

故事的主人公杰夫·温斯顿,就有了这样的一个经历。做为一名广播电台的新闻总监,生活过的不好不坏,跟普通的人一样,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满意。在43岁的某天,杰夫急性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杰夫醒了,不是在美好的天堂,也不是在邪恶的地狱,而是重生在他的大学宿舍,在搞清楚现状后,杰夫利用他对未来世界的了解,全资下注赛马,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去拉斯维加斯潇洒,认识了性感貌美又放荡的夏拉,成立自己的未来投资公司,投资股票,影视等等各种他确定会发生的事情,建立了自己的商业金钱帝国,赢取白富美,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公主,人生如果一直这发展下去,将会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但是生命又在43岁那年结束了,又回到了18岁,赚了很多钱,跟大学女朋友朱迪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然后again and again,不断的重生,不断的轮回。

如果生命中一些东西注定是要失去的,活着还有生命意义?金钱,事业,权利,家庭,女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辛辛苦苦一辈子得到的东西,却又注定要失去,“如果他最大的努力不可避免地被证明是无用功,那为什么还要开始?”。吸毒,滥交,乱交,美国80年代,破灭、迷失的一代经历的事情,杰夫都经历了,生又何欢,死有何惧,反正有大把的金钱,反正还有来生。

在经历飞机险些失事后,杰夫过去了隐居的生活,而开始认识了,跟他一样的重生人----帕梅拉,漫长的岁月,发了一遍又一遍的事情,内心的孤独、苦闷、苦闷,终于找到了一个同病相怜的人,一个灵魂可以产生共鸣的人,“人海之中找到了你,一切变得有意义”。

跟一个你喜欢的人,且又喜欢你的人在一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尤其这个人爱过你的爱,哭过你的苦。“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解决问题,我们有这么大把的时间”,因为有大把的时间,因为有下一次,因为有来生。所以不懂得珍惜。

如果有生命可以重来,只是用来这样度过,生命又有什么意义?!

生命的轮回不是无限次,而是有偏差,每次重生的时间都比上一次推迟,重生的次数越多,推迟的时间越久,而生命终结的时间是固定的。在经历最后一次无数的死亡重生后,杰夫和帕梅拉发现,他们这一世延续着他们第一次死的时候一切。

这一切真的都是幻觉吗,和自己经历了几世轮回的帕梅拉,也仅仅是一个幻觉吗?看到这里的时候,莫名的心塞,难道真的只是幻觉,不会吧,这么悲剧?后来帕梅拉的来电,证明了一切都是真的。

生命只有这一次了,不会再有来生,未来发生的一切一切都将在不确定,必须认真的把握。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篇十四

(本文首发《北京青年报》)

文/夏丽柠

我们常说,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显然,生命是用时间来衡量的。时间,有时比生命更重要。可一旦时间手握权力,便与生命做起了游戏。

美国作家肯恩.格林伍德的《这个男人四十三岁》,便是将这种游戏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小说。霍金在《时间简史》里说,“我们可以回到过去,但终究无法改变历史。”本书对这句话,做了极好的诠释。

事实上,真正优秀的科幻小说要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和“人文思考”三个元素。而奇幻小说更偏向于不可预知的世界,比如魔怪兽的世界。因此,将《这个男人四十三岁》划归奇幻小说,是有待商榷的,虽然本书曾获得过1998年的“世界奇幻小说奖”。

但本书恰恰是在“逻辑自洽”和“人文思考”方面尤为突出的科幻小说。这恐怕便是三十多年来,《这个男人四十三岁》一版再版的秘密。随着时间推移与科技进步,读者觉得小说里,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时间转移情节,在未来有望成真。这种对可能性的笃定,超越了同类的欧美小说,比如《时间旅行者的妻子》、《重返十七岁》,以及菲茨杰拉德的《返老还童》。

杰夫.温斯顿是个普通男人,在1988年10月18日的下午,在办公室里死于突发性心脏病,终年四十三岁。人死掉,生命就完结了吗?不,好戏还在后头。

杰夫睁开眼睛,发生自己躺在大学宿舍里,桌上放着1963年5月的杂志。同窗马丁站在门口与他说话。在杰夫的记忆里,马丁已于1981年自杀了。杰夫穿越了?不,是重生。接下来的故事里,杰夫开始以25年为周期,不断地进行着时间旅行。然而,虽然他的生命在循环往复,但是时间也从未停止过向前的进程。随着重生次数的增加,杰夫发现重生的周期被拉长了,他重生的时间减少了,在八次重生里,最后一次只有三年半。这就意味着,他的生命终将被重生的周期耗尽,与死亡的时间重叠时,生命归零。

那么,杰夫如何渡过八次重生呢?换句话说,如果再给你一次生命,你会怎么做?在杰夫的重生里,我们发现,即便再拥有一次生命,我们也不是生命的主宰,仍然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杰夫在优势在于,他知道历史的进程,世界的变化,以及财富的流向。他俨然一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模样,通过赌马、炒股票,投资新兴科技公司,赚取几十倍上百倍的利润。财务自由,是杰夫重生里最惬意的地方。

可有了钱,并不代表一切如意。杰夫仍然有三次不太幸福的婚姻,甚至还有过一个女儿格雷琴。但在下一次重生时,他娶了别人,便永远地失去了女儿。事业、婚姻、养育,以及无法说出身世实情等人生问题的困扰,令杰夫离群索居,直到遇上了同为重生者的帕梅拉。他们相爱,并具有改变世界,想要将世界推向良性发展,挽救更多生命的理想。他们甚至想阻止刺杀肯尼迪,但失败了。他们终于承认:“那就是我们无法使用我们预知的历史上的任何大事件造成影响。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叫麦科恩的杀手,利用重生的身份做掩护一直在报复社会。杰夫与帕梅拉的无力感,显而易见。

但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杰夫与帕梅拉的感情。他们发现重生的时间线开始发生错位,也就是他们无法做到在“恰当的时候遇上恰当的人”。杰夫重生了,要么帕梅拉还没来;要么帕梅拉是个未成年的小女孩;要么是个怀孕在身的孕妇。总之,一切都不对了。相爱的人,无法在一起,才是重生人最苍凉的过往。这简直如同在做情感拷问:如果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你还愿意独自活在这个世界上吗?格林伍德显然将这个问题留给了读者。我们还不得不思考,当知道生命可以不断地重来的时候,是该越发珍惜时间还是要肆意挥霍?

读罢小说,我认为,不管时光倒流多少次,伦理和道德的问题仍然在哪里,不能改变的是人性。因此,这一生,我们就好好过吧,或许有机会跑赢时间。

转载请豆邮联系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读后感篇十五

戏梦人生 ◎ 东渔 在国内文坛,穿越之类的网文算是畅销类文学,借着网络发达的东风,形成一股潮流,这就是文学现状,快餐网文更容易获得大众读者的青睐,网络写手们也赚足了银子。然而,参差不齐的写作质量令人堪忧,难以形成好的文学作品,只能成为快餐文化的惊鸿一瞥,红火一阵便陷入低迷。整个文学界对这种类型化写作是保持警惕性的,但穿越玄幻的题材的确也有好作品,终归是少数,而放眼国外,这种题材的写作愈加主流,且是畅销国际,比如《哈利波特》系列的国外幻想类小说就走在前列,畅销的同时也不失文学水准。 今天要提到的穿越题材小说,是格林伍德的《这个男人四十三岁》,在风格化的故事中,仍然保持了文学性,注重塑造人物,交代命运际遇。好作品终会浮出水面的,严肃文学也可以选择幻想类别,这当然不同于参差不齐、敷衍潦草的那些网络意淫小说。 《这个男人四十三岁》是由青橙文化出品,李娟翻译的版本,而之前译林出版社出过一版《倒带人生》。作为格林伍德1987年发表的作品,曾荣获“世界奇幻小说大奖”,在当时应是开创性的奇幻题材,不是单纯的科幻作品,更多深入人生命运的思虑,惊奇之余发人深思。“如果你的人生一次又一次的重来,你是否还会再犯下曾经所犯的过错?”这是关于人生的构设,这是格林伍德建立在虚构之上的真实发问。小说是否因为挑战了时间,而赢得更好的人生呢?这是作者不会给出的最终答案,他提供了一个寓言气质的故事,剩下的思考留给我们读者。 打破时间局限去解构人的生存状态,这样一种方式看起来无拘无束,也更大范围刻画了人性,让小说的寓言功能堪比童话之类的题材,能否逗趣的说,格林伍德创作了格林童话的长篇小说版呢。轮回重生只是故事架设的一个支点,发挥了微妙的想象力,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让故事充满不确定性。从八十年代回到六十年代,小说里出现很多那个时代的印记,电影、音乐和历史事件等,比如电影《大白鲨》《教父》《2001:太空漫游》等,让真实突出的时代特征渲染了虚构的层面。 杰夫回到了十八岁,心态还是四十三的中年心态,未来人对证过去人,与其说是自己看待自我,不如说是一个人审视另一个人。毕竟,他们有不同的心态,即便重复经历了先前的人生。杰夫慢慢恢复记忆,重新听老歌认识老朋友,重新与朱迪谈恋爱,但不再矜持,靠已知的赌局获得财富,与狂放的女人夏拉厮混,满足一切欲望,无法做到自控。他事业得意,感情上逢场作戏,所有的欲望都满足了,最后仍是破灭,生命陷入虚无,精神越来越迷惑,这种矛盾透着思辨的意味,呈现小说深刻的布局。 杰夫的人生就像坐上了时光机,第二次的十八岁轮回充满美好,他与朱迪结婚,开始了平静的生活,仿佛杜绝欲望之后的梦幻境界。第三次回到十八岁,他选择了淫乱的生活,当遇到另一个重生人帕梅拉之后,同病相怜的灵魂走到了一起,彼此分享生存感触,备受摧残的人互相取暖。再次重生醒来,接着一次次重生,只有他们知道重生的秘密,怎样去享受生活,抗争这轮回的折磨,共同的信念让他们精神相通,最美好的寓意,是作者安排他们驾驶飞机勇敢上天,让生命飞翔了起来。他们似乎明白了,被控制在循环的时间里,已经无法避免,即便成了时间的囚徒,也要用最后一世走向豁达的精神状态。小说的主线也就明显了,在杰夫和帕梅拉的感情纠葛中生命变得扑朔迷离,又坚定无畏, 结构是一次次不同的重复,重生换来的是主人公的对生命的珍重。这种设计此后一直被电影桥段所引用,《蝴蝶效应》《回到十七岁》《盗梦空间》多少都受此影响,包括周星驰和刘镇伟的《大话西游》也有此类桥段,周星驰被称为解构主义大师恐怕也是因此。轮回的设定仿佛有些佛教的意味,小说中多次引用《薄伽梵歌》,这轮回之歌贯穿了现世的故事,一个人本没有三生三世,只有这一世的梦幻离别,或许杰夫一个人在一世中经历了所有的欲望折磨,就像赋予一个人悲伤和快乐并存一样,你才能体会这生命的虚无和珍贵。在二十一章《时间尽头》中,杰夫死亡前的一点时间,不正是一场缥缈的梦境嘛。即便没有时间的错乱,人生不也是在一次次对外界的感触中获得升华,才有了规避。 如果人生真的有很多世该有多好,可以肆意实验种种生活,最后选择一种合适的,然而可能吗?如果这一切都只是梦,或许是成立的,一次次梦境解构寓言了杰夫的人生,而小说最后的《尾声》又是一个新的回环,一个新的重生人彼得诞生了,从一九八八年开始,那是未知的,或许是有所把握的人生,也许格林伍德是在形容自己的未来,小说成书于1987年,格林伍德把希望就留给了未来,不是吗。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