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是一部真实记录大庆油田发展历程的纪实作品。作者通过描绘大庆油田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展现了中国石油工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读后感受到了中国石油工人的拼搏奉献精神,以及他们为祖国能源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大庆读后感第一篇
对于在石油系统工作30多年,且从事记者编辑工作近20年的笔者来说,《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一书,并未给我带来太多惊喜,但是,它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历史及其影响,进行了专业的描述,给我提供了另一个看大庆的视角,跳出原有视域,回望大庆油田的发展史,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阅读体验。
另一方面,作者是长在胜利油田的油二代,90后的译者也在石油石化系统工作,这让本书的文字多了一份情感的色彩,实现了学术与通俗,理性与感性的对接,让这本不厚的小书显出亲民的色彩。
大庆读后感第二篇
“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乃至个人生活所经历的跌宕起伏,无不与全球资本、生产,以及国家财富和权力竞争的构建及其重构息息相关。” 推荐侯丽老师的新书,讲述了大庆油田成为时代地标的故事,空间是表象,背后是政治-社会-经济相嵌的结构。我很喜欢书中穿插着的女规划师一家的故事,善良又坚韧的女性,正好与“人是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相呼应,人本主义的光芒熠熠生辉!跟当时宏大目标下的生产与生活困难而言,现在生活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显得渺小,努力活下去hhhh 当年物资匮乏与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城市户口与跟工作、物资挂钩,户籍作为国家统筹调配资源的工具之一。现在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趋势下,户口又与什么资源挂钩,为某些目标发挥什么作用呢?
大庆读后感第三篇
这本书是潘师兄推荐给我的,因我个人研究方向是“三线建设”的缘故,我就迫不及待地下单购买了一本。在回家途中的火车上一口气读完,顿觉畅快,个人觉得这本书不太像一本学术著作,没有太多那个时代的沉重压抑,也没有学术专著的晦涩难懂,读起来是相当地轻松愉快。就像本书介绍的那样,两个故事线穿插在其中,既有大的宏观的国家视角,也有“晓华”这个个体所代表的数以千万计的时代人物代表。书中有一句话大概是这样写到“我们之所以要回顾历史,不是要回到那个时期或时代而是要看清我们来路的方向,让我们更加自信地走向未来。”另外,本书作为城市规划史方面的专业书籍,好像对大庆城市发展布局的演变并没有涉及过多,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带而过。但是,好像也正是这样的不经意,让我们好像能看到大庆最初的原貌,以及过程中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