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纬今注今译》是一本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读物。通过深入解读易经的思想与哲学,作者为读者提供了更加易于理解和应用的注释和翻译。这本书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易经的文化内涵,还启发了我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无论是对易经的研究还是对人生的感悟,这本书都给予了我很多启示和帮助。
《易纬今注今译》读后感(篇一)
19年还在读书的时候,手头很紧,下血本花了三百买了这本绝版书。认真读了之后,才发现这本书的内容,无价。国内易纬相关书,都不如这本全面,水平高。19年、20年都是艰难的读几章就放弃了,跟15年读尚氏学一样。但是好书都是虽然看不懂,但是一看到就莫名的兴奋,有动力。
这书言辞古朴,晦涩难懂,但是长久的细细的跟着周易原文品读,才能发现这是一本金山,宝物遍地都是,而且很多都是几千年来的注家没一个搞明白的。试举几例说明:
1.恒六五,夫子凶;象曰: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何为“制义”,象从何来,自古注家均隔靴搔痒,《乾凿度》“六位三才”篇明言,“阴阳失位,皆为不正,其应实而有之,皆失义。”
2.为何乾坤为阴阳之主,六子父母,在后天八卦中却处边角位置?《乾凿度》“据正立位”:阳始于亥,形于丑;阴始于巳,形于未;君道倡始,臣道终正。所以乾在亥,坤在未用事,一扫疑云。
3.坤本性:《乾坤凿度》:一刑杀、二默塞、三沉厚。此为坤之本性,与说卦传中强调坤的地象母象不同。此中原因,需读者苦心思索体悟。
此外,卦气学说也是本书相当重要的内容,无论是《稽览图》专论卦气还是前章对易辞的解释,都很明显的应用了卦气来解。总之,易纬应当被学易者视作与《十翼》同等地位的经典,值得经年累月的细细品读。
《易纬今注今译》读后感(篇二)
我等对“纬书”只是读过,然未加细研。在此只能把易学大家丁四新先生对萧洪恩先生大著评论附于下供易友们品味。
远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洪恩教授即已立定志向,准备对《易纬》展开多课题、多维度的研究,而这本新作(《易纬今注今译》)原本就是他的计划之一。当一个半月以前,鄙人收到这部大作的时候,感触颇大,原来洪恩教授在不知不觉中又完成了一部巨著!他的学术干劲和韧性,着实令人敬佩不已!大约在上月中旬,我抽空认真拜读了这部书稿,感觉十分厚重,受益良多。
从宏观上来看,洪恩教授的这部书稿有一个总体观点,而书中八种《易纬》的今注今译都受到了它的指导和制约。这一点,特别清晰地表现在《前言》及各篇种的《简介》中。这个总体观点,洪恩教授用四句诗作了概括,即:“凿度重开正乾坤,览图验卦备类成。教民不倦通天地,为帝演谋铸太平。”在此,他将《易纬》八种简化为两类,一类由《乾凿度》、《乾坤凿度》、《乾元序制记》和《坤灵图》构成,乃理论著作,主要阐述的是“道”的问题,其核心是围绕“乾”展开论述的,它们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强化阳德、崇尚父权;而另一类则由《稽览图》、《通卦验》、《辨终备》和《是类谋》构成,乃实践著作,主要讲述的是“术”的问题,其核心是围绕“谋”展开论述的,它们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强化“豫蓄而待之”,着眼于未来。进一步,在洪恩教授看来,每一类的前两种又各分为上下卷,其中上卷偏重于“理”,而下卷偏重于“术”。而在目标上,《易纬》乃是“教民通达天地”和“为帝谋划太平”之作。因此,将这两类文章合起来看,《易纬》在性质上属于“道”、“术”并重的政治对策文,而体现了西汉中期的思想。
在上述总体观点的基础上,洪恩教授的这部书稿具有五个方面的学术贡献和特点。其一,在形式上,这部书稿采取了“今注今译”的方式;而如此整理和研究《易纬》,这几乎是学界迄今尚未做过的工作。《易纬》八种的文本不但对于普通读者,而且即使对于专业人员来说也存在着较大的阅读难度,因此将它们今注今译出来,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其二,在注译结构的设计上,洪恩教授的办法也有值得嘉奖的地方,比如在今注今译前,每卷(篇)均有题诗和简介,而在注释中他又详分章节,这十分方便读者掌握《易纬》的文本脉络及其思想主旨。比如,对于《乾凿度》上卷,洪恩教授即分为“易一名而三义”、“伏羲作法”、“四正思维”、“八卦用事”、“据正立位”、“五气五常”、“易数一七九”、“乾坤相并俱生”、“上下经论”、“六位三才”、“君人五号”和“顺时变”十二个章节。由这些章题,人们就很容易知道每一节文本的主旨。其三,在校勘方面,这部书稿较以往的同类著作更为周详。从郑玄,特别是从清代以来,《易纬》的版本和注释文献已积累不少。洪恩教授在校勘上先详列诸本的同异,然后作出分析和裁断。毫无疑问,本书所参考的文献也极为丰富,其中有部分重要文献是鄙人此前未曾注意到的。其四,在参照和比较诸家的基础上,洪恩教授的注释更为详细和明晰,为读者扫清了理解《易纬》文本及其思想的诸多障碍。我们说《易纬》诸篇存在相当大的阅读难度,这不仅是从字面意思上来说的,而且从术语和思想上来说也是如此。本书的今注今译不仅做到了明白晓畅,而且善于达意,这是很不容易的。本书的译文采取意译,亦属深思熟虑的结果,既照顾到一般读者,又有利于撰者吸纳诸家意见,并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反映于其中。其五,在中村璋八、安居香山《重修纬书集成》及常秉义《易纬·解释易经》的基础上,本书的佚文搜集更为完备。在各篇种今译之后,本书均载有《补遗》(《乾元序制记》除外);而在全书的末尾,又附录有其他《易纬》篇目的佚文。
总之,洪恩教授的这部新书稿,既是他不忘初心、长期从事《易纬》研究的结果,也是他对于此一研究领域颇具价值的一个新贡献。这个“新”,一是新在“今注今译”本身,二是新在他本是研究《易纬》的专家,却能够将自己对于文本的深层次性理解带入注译之中。鄙人深信,洪恩教授的这部著作出版之后,一定会成为相关学者案头的必备参考文献。
《易纬今注今译》读后感(篇三)
摘要:關於《易緯》的注者,隋及唐初目錄均作鄭玄,玄宗時所修目錄則改爲宋均,疑有誤。漢代所傳《易緯》凡六種,隋唐目錄著錄卷數的歧異,應是其中各篇分卷不同所致,實際所含篇數當無區別。北宋初,館閣所藏九卷本《易緯》尚存唐代之舊,此本散佚於兩宋之交。南宋初重新收得七卷本《易緯》,其中無《乾鑿度》《通卦驗》,而篡入宋人偽造的《乾元序制記》。北宋初即有單行本《乾鑿度》,北宋末則又有《通卦驗》《稽覽圖》別出單行,現存漢代《易緯》中即以此三種保存較爲完備。《乾坤鑿度》產生於北宋後期,初名《坤鑿度》,乃荊南田氏所獻。《乾元序制記》則產生於兩宋之交。南宋館閣所藏《易緯》至明初尚存內府,收入《永樂大典》,但原本大部分散佚於正統以前,僅《乾坤鑿度》《乾鑿度》二種尚有流傳。清乾隆間,四庫館臣閔思誠、鄒炳泰從《大典》中輯出《易緯》八種。
作者簡介:張學謙,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現爲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後。
文章来源:該文原刊《古典文獻研究》第二十輯上卷(鳳凰出版社,2017年),後略有修訂。此據作者修訂稿,注釋略。
延伸阅读:任蜜林:《易纬》各篇形成考
林忠军:《易纬》宇宙观与汉代儒道合流趋向
张学谦:重理谶纬文献刍议——为什么应该离开《纬书集成》重新整理谶纬文献?(节选)
河洛与七纬
目前无人评价
张学谦 / 北京大学出版社
漢代緯書絕大多數散佚於唐代,雖經後世學者鉤沉輯佚,仍僅餘斷簡殘句,難窺全貌,惟有《易緯》至今仍保存了較爲完整的篇目與文本。因此,《易緯》對研究漢代緯書的文本面貌自然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對於《易緯》的篇目與流傳,以往的讖緯研究論著中大多都有論述,但由於對一些目錄類文獻存在認識上的不足,或是使用的目錄文本不佳,導致結論有所偏差,不能準確反映出宋代以降《易緯》篇目的分合、流衍情況。同時,現在學界利用的《易緯》文本是乾隆間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抄出的《易緯》八種,但對於《大典》本的原始面貌和館臣的輯佚過程卻缺乏研究,甚至都沒有注意到《乾坤鑿度》《乾鑿度》所在的《大典》殘卷尚存世間。所以,當前仍有必要藉助宋代豐富的目錄類文獻,從目錄學上對《易緯》的篇目分合及流傳衍變做一番細緻的考察。
現存隋唐目錄對《易緯》的著錄情況如下:
可見諸目差異有二:一爲注者,或作鄭玄,或作宋均。二爲卷數,或六卷,或八卷,或九卷,或十卷。關於注者,唐玄宗開元以前的目錄均作鄭玄。《隋書·經籍志》乃據《隋大業正御書目錄》增損而成,八卷本《易緯》大概是隋煬帝時東都觀文殿的藏書。根據李鳳(622﹣674)自序,《天文要錄》的奏上時間爲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反映了唐初的《易緯》面貌。藤原佐世(847﹣898)的《日本國見在書目錄》成書於寬平三年(唐昭宗大順二年,891),雖然時代已介晚唐,但此目著錄的唐代著述絕大部分成書於太宗至武周時期,甚至玄宗前後的著述也不多。由此推測,此目著錄的《易緯》很可能是玄宗之前的本子,所以注者與《隋書·經籍志》和《天文要錄》一致。變化發生在玄宗開元間,《舊唐書·經籍志》全抄自開元間毋煚所撰《古今書錄》,《新唐書·藝文志》所據則爲《開元四庫書目》,二書皆作宋均注。開元三年,玄宗令馬懷素、褚無量整比內庫舊書,此後修成《群書四部錄》二百卷,開元九年由元行沖奏上,改鄭玄爲宋均或許與此次整理藏書、編纂目錄的活動有關。但宋代目錄又改作鄭玄注,南宋《中興館閣書目》說“宋注不傳”(詳見下文)。現存文獻徵引《易緯》,僅《文選·思玄賦》李善注引《乾鑿度》“五緯順軌,四時和栗。宋均曰:和栗,氣和而嚴正”一條提及宋均注。《舊唐書》和《新唐書》的著錄令人生疑,有可能是沿襲唐開元間目錄的錯誤。
至於卷數,歧異更爲紛紜,作九卷的最多,包括梁阮孝緒《七錄》《舊唐志》《新唐志》,宋代的《崇文總目》亦是如此。此外,《隋志》八卷、《天文要錄》六卷、《日本目》十卷,看不出什麼特別的規律。據《後漢書·樊英傳》李賢注,“七緯”中,《易緯》有《稽覽圖》《乾鑿度》《坤靈圖》《通卦驗》《是類謀》《辨終備》六種。《天文要錄》作六卷,蓋即以一種爲一卷,而八卷、九卷、十卷之別,或爲其中各篇又有分卷所致。
由於沒有敘錄體的隋唐目錄傳世,今日難以詳考當時《易緯》的具體分卷情況,而宋代豐富的目錄類文獻則爲我們細緻考察宋代《易緯》篇目的分合與流衍提供了可能。
北宋初,館閣所藏《易緯》尚存唐代之舊。仁宗慶曆元年(1042)成書之《崇文總目》著錄“《易緯》九卷”(《厚齋易學》引作“《周易緯》九卷,漢鄭康成注”),又有“《周易乾鑿度》二卷”,可見當時已有《周易乾鑿度》別出單行。雖然傳世《崇文總目》爲“紹興改定本”(簡本),各書下敘錄不存,無從知《易緯》各卷細目。但《中興館閣書目》著錄《易緯》,敘錄中引李淑《書目》(按即《邯鄲書目》)亦作九卷,“凡《乾鑿度》《稽覽圖》《通卦驗》各二,《辨終備》《是類謀》《坤靈圖》各一”,即是各篇又有分卷。李淑(1002﹣1059)於仁宗景祐間曾奉命校定三館、秘閣書籍,當曾見館閣所藏《易緯》,其《書目》著錄篇卷當與《崇文總目》著錄之館閣藏本一致。可見宋初雖有《周易乾鑿度》之單行本,《易緯》九卷中仍存其篇,不失唐代舊觀。
其後館閣藏書有所散失,沈括《夢溪筆談》云“今三館、秘閣凡四處藏書,然同在崇文院,其間官書多爲人盜竊,士大夫家往往得之。”徽宗大觀四年(1110)秘書監何志同奏:“慶曆距今未遠也,按籍而求之,十纔六七,號爲全本者,不過二萬餘卷,而脫簡斷編、亡散闕逸之數浸多。”乃提議搜訪圖書,“視慶曆舊錄(按即《崇文總目》)有未備者,頒其名數於天下,……加意求訪。《總目》之外别有異書,并許借傳,……上之策府”。徽宗年間編成的《祕書省續編到四庫闕書目》即“秘書省陸續採編到的四庫原闕圖書之目”,著錄了北宋後期秘閣新增圖書,故基本不與《崇文總目》重複。其中易類有“鄭康成注《易通卦驗》二卷”,又有“《周易緯稽覽圖》一卷”,可見當時又有《通卦驗》《稽覽圖》兩種別出單行。
靖康之變後,宋室南渡,圖籍散亡殆盡,故高宗紹興間著力訪求遺書。爲使各地有目可依,將《唐書藝文志》《崇文總目》《祕書省續編到四庫闕書目》中館閣“所闕之書,注‘闕’字於其下,鏤板降付諸州軍照應搜訪”。檢今傳紹興改定簡本《崇文總目》,“《易緯》九卷”下即注有“闕”字,則此時北宋館閣所藏九卷本《易緯》已經不存。孝宗淳熙五年(1178)編成的《中興館閣書目》著錄有:
單行的三種,卷數與北宋時相同。現存《易緯》(不計宋人偽造者)中以此三種較爲完備,或即曾經單行之故。而重新收得的《易緯》則變爲七卷,篇目也發生了篡亂,其中不再有《乾鑿度》《通卦驗》,而加入了宋人偽造的《乾元序制記》,卷二、卷三的內容也不明確,不復北宋九卷本之舊,內容或許也有殘損。《宋史·藝文志》易類有《易乾鑿度》三卷、《易緯》七卷、《易緯稽覽圖》一卷、《易通卦驗》二卷,云“並鄭玄注”。元人所修《宋史·藝文志》,乃據宋代四修國史中的藝文志刪倂而成,而其中的《中興國史藝文志》又是據陳騤《中興館閣書目》、張攀《中興館閣續書目》及嘉定以前書編成。所以《宋史·藝文志》的著錄與《中興館閣書目》基本一致,惟“《易乾鑿度》三卷”當是“二卷”之誤。
再看當時的民間收藏,晁公武所藏《易緯》包括“《周易緯稽覽圖》二卷、《周易緯是類謀》一卷、《周易緯辨終備》一卷、《周易緯乾元敘制記》一卷、《周易緯坤靈圖》一卷、《易通卦驗》二卷,右漢鄭玄注”,晁氏云:“李氏本注與《隋志》同,卷數與《唐志》同。家本蓋出李氏,獨不載《乾鑿度》二卷,而有《乾元敘制》一卷。”所謂“李氏”當即李淑。晁氏認爲己藏本出於李氏,不確。從篇名看,前五種皆冠有“周易緯”三字,獨末種《易通卦驗》不同,或是某人將單行的《易通卦驗》二卷合於前五種之末。從前五種篇目看,晁氏藏本更接近於《中興館閣書目》著錄的七卷本《易緯》。此外,晁氏還藏有單行的《易乾鑿度》二卷。又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云:“《易緯》七卷,漢鄭康成注。其名曰《稽覽圖》《辨終備》《是類謀》《乾元序制記》《坤靈圖》。”篇目及次序皆與《中興館閣書目》所載藏本一致,可見南宋流傳的《易緯》多是這種篇次的七卷本。鄭樵《通志·藝文略》載“《易緯稽覽圖》七卷,鄭玄注”,亦是這種七卷本,只不過誤以首篇《稽覽圖》統括書名而已。陳氏所藏單行本有《易稽覽圖》三卷、《易通卦驗》二卷、《易乾鑿度》二卷。陳氏謂“《易稽覽圖》三卷與上《易緯》前三卷相出入,而詳略不同”,則七卷本《易緯》之前三卷皆爲《稽覽圖》,《中興館閣書目》所謂無標目的卷二、卷三亦是《稽覽圖》。
宋代產生了兩種偽造的《易緯》,即《坤鑿度》二卷和《乾元序制記》一卷。據晁公武說,前者最早見於“元祐《田氏書目》,當是國朝人依託爲之”。晁氏《郡齋讀書志》著錄《田氏書目》六卷,云:“右皇朝田鎬撰。田偉居荊南,家藏書幾三萬卷。鎬,偉之子也,因成此目。元祐中,袁默爲之序。”《輿地紀勝》有田偉的簡要介紹:“田偉,以燕人歸朝,得江陵尉,即占籍焉。建博古堂,藏書三萬七千卷,無重複者。黃魯直與其子(謙按:田鈞)交遊,曰:‘文書之富,未有過田氏者。’政和中詔求遺書,嘗上千卷,補三館之闕。”田偉以契丹歸明人爲江陵尉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政和(1111﹣1117)獻書自爲田氏後人所爲。而徽宗時編成的《祕書省續編到四庫闕書目》即著錄有“蒼頡注《坤鑿度》二卷”,應該就是田家所獻,可見此書應當產生於北宋後期。
此書卷端題“包羲氏先文,軒轅氏演古籀文,蒼頡修”。“坤鑿度”應該是最初的書名,爲的是與《易乾鑿度》二卷對應。直到尤袤(1125﹣1194)的《遂初堂書目》尚是如此。而此後的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則作“《乾坤鑿度》二卷”,云“一作《巛(坤)鑿度》”。這種名爲“乾坤鑿度”的本子,卷上稱“乾鑿度”,卷下稱“坤鑿度”,黃震(1213﹣1280)所見即是此本。現存明《永樂大典》本、明范氏天一閣刊本、明末自得軒刊本等皆是如此。
《乾元序制記》最早見於《中興館閣書目》,已作爲一篇混入《易緯》之中,則產生時間大概在南北宋之交。《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亦有著錄,《遂初堂書目》之《易緯》中當亦有其目。《四庫總目》疑此篇乃“後人於各緯中分析以成此書者”,張惠言謂“宋人鈔撮者爲之”,孫詒讓則明確指出“以古書援引之文推校之,前半當爲《是類謀》,後半當爲《坤靈圖》,蓋宋人得兩緯殘本,合編之,而妄題《乾元序制記》之名也”。
總之,南宋時流傳的易緯有如下幾種:(一)《易緯》七卷,包括《稽覽圖》《辨終備》《是類謀》《乾元序制記》《坤靈圖》五篇。(二)《易乾鑿度》二卷。(三)《易通卦驗》二卷。(四)《易稽覽圖》一卷(又有三卷本)。(五)《乾坤鑿度》(原名《坤鑿度》)二卷。
經過元代,這五種中,除了單行本《易稽覽圖》不明外,其餘皆存。故明初修《永樂大典》,收入《乾坤鑿度》《周易乾鑿度》(卷一四七〇八“度”字下),《易通卦驗》(卷次不明),《易緯》(卷一五二九七“緯”字下)。據《永樂大典目錄》所載,卷一五二九七“緯”字下爲《易緯稽覽圖》,這是因爲首篇是《稽覽圖》,並非《大典》此卷僅收有《稽覽圖》一篇。雖然《大典》卷一五二九七已經不存,但《四庫總目》“易緯坤靈圖一卷”提要先引“《玉海》(按:實際爲《玉海》所引《中興館閣書目》)謂三館所藏有鄭注《易緯》七卷,《稽覽圖》一、《辨終備》四、……《坤靈圖》七”,又云“《永樂大典》篇次亦然”,則《大典》此卷所載即《稽覽圖》至《坤靈圖》五種,亦即傳自南宋的七卷本《易緯》,祗是內容上可能又有殘損。故《四庫總目》亦云:“今略依原第編孴,蓋從宋時館閣本也。”除了《易緯》七卷(五種),《大典》所收《乾坤鑿度》《周易乾鑿度》《易通卦驗》原本應均爲單行本,仍大致保存了南宋的館閣藏本。編纂《永樂大典》所用之書籍,存貯於南京文淵閣。永樂十九年(1421)遷都,部分南京文淵閣藏書被揀選送往北京,暫存左順門北廊,正統初年入藏新建成的北京文淵閣。楊士奇等於正統六年(1441)修成《文淵閣書目》,其中僅有“《易乾鑿度》一部一冊”,而無其餘各篇。正統十四年(1449),南京文淵閣遭遇大火,藏書悉爲灰燼。所以,不論七卷本《易緯》當時是被取送北京,還是留貯南京,其亡佚都不晚於正統間。
不同於內府藏書,在民間,《易緯》發生嚴重散佚的時間更早。南宋後期,黃震(1213﹣1280)尚見《乾坤鑿度》《周易乾鑿度》《易緯稽覽圖》《易通卦驗》四種,由宋入元的程龍(1242﹣1322,字舜俞)則說“今行于世,惟乾坤二《鑿度》”,胡一桂(1247﹣1314)作“外篇解題”,僅能引馮椅、程龍之說,甚至連“尚存而未泯如《鑿度》”都“未及見焉”,由元入明的王禕(1321﹣1373,字子充)也只提及“今《易緯乾鑿度》猶存”。大概在元代,民間除了《乾坤鑿度》《周易乾鑿度》二種,其餘各篇均已不存,內府雖有收藏,亦不爲人知。
由於《周易乾鑿度》與《乾坤鑿度》題名近似,彼此關係易致混淆,在南宋後期就有將二篇合爲一書者。如《黃氏日抄》以“乾坤鑿度”立目,先介紹《乾坤鑿度》“不知誰所作,矯黃帝而爲之言”云云,然後說“又有《周易乾鑿度》《周易坤鑿度》二篇,又皆矯孔子而爲之言”,顯然黃震所見本,前爲《乾坤鑿度》,後爲《周易乾鑿度》(又將《周易乾鑿度》二卷分別冠以“周易乾鑿度”、“周易坤鑿度”之名)。又如宋末元初的程龍云:“乾坤二《鑿度》序稱包羲氏作,注稱其書謂‘䓆序乾坤之元體與易大行者也’。考其間有所謂太一九宮、卦宮、卦氣、月卦、爻位之法,與夫軌占筭之術、律曆相生之數,古今術家多用之,又似陰陽卜筮者流托爲包羲氏書以自神其說也。”前引“注稱”文字見《乾坤鑿度》卷下,而“太一九宮”以下則明顯是《周易乾鑿度》的內容,可見也是合併的本子。《永樂大典》卷一四七〇八收《乾坤鑿度》,後接《周易乾鑿度》全文,但未標“周易乾鑿度”書名,二者間僅以“鄭玄注”三字區隔(詳下文),《大典》所據之本可能與程龍所見近似。此後,明代仍有合併二書的本子流傳,所以胡應麟明確指出:“《周易乾鑿度》二卷,又《乾坤鑿度》二卷,今合爲一,實二書也。”嘉靖中四明范氏天一閣刊有《乾坤鑿度》二卷、《周易乾鑿度》二卷,版心皆題“乾坤鑿度卷×”,卷端則分題:乾坤鑿度、乾鑿度卷上/坤鑿度卷下/周易乾鑿度卷上/周易乾鑿度卷下,可見是以“乾坤鑿度”之名統括二書,說明也是以二者爲一書。
附:《易緯》篇目流衍圖(宋﹣明)
雖然除了《周易乾鑿度》《乾坤鑿度》二種,《易緯》其餘各篇均亡佚於明初,但幸運的是,《永樂大典》中尚保留了其文本內容。清乾隆間修《四庫全書》時,四庫館臣將《永樂大典》中所存《易緯》輯出,即今日最常用的武英殿本《易緯》八種:《乾坤鑿度》二卷、《易緯稽覽圖》二卷、《易緯辨終備》一卷、《周易乾鑿度》二卷、《易緯通卦驗》二卷、《易緯乾元序制記》一卷、《易緯是類謀》一卷、《易緯坤靈圖》一卷。
《大典》本的辦理流程大致是:簽出佚書﹣抄出佚文(散片或散篇)﹣粘連成冊(即輯佚稿本)﹣校勘並擬定提要﹣謄錄成正本。《武英殿聚珍版書》所收《易緯》八種,八篇提要校上時間皆爲乾隆三十八年四月,距本年二月開輯《大典》僅兩月。初期辦成之書,皆整部從《大典》中抄出者,成書較易。《易緯》各篇當即從《大典》某卷直接抄出,各篇之內不必編排,體量又小,故與《漢官舊儀》《魏鄭公諫續錄》《帝範》爲第一批成書的四種《大典》本。
《易緯》八種的纂修官,除《易緯通卦驗》一種爲鄒炳泰外,皆爲閔思誠。鄒炳泰(1741﹣1820),字仲文,號曉屏,江蘇無錫人。乾隆三十七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充《四庫》館、《三通》館纂修,文淵閣校理。鄒氏《午風堂叢談》云:
所言與殿本題署纂修官一致。閔思誠(1749﹣1788),字中孚,一字讀山,號義亭,浙江湖州府歸安縣人。閔鶚元次子。乾隆三十六年進士,授編修,官至刑部主事。
乾隆三十八年二月辦理《永樂大典》之初,纂修官定員爲三十人,負責從《大典》中簽出佚書。即先將《大典》原本分派給纂修官,由纂修官逐冊閱讀,用事先製好的簽條標明該冊需要輯佚的書名、頁碼及佚文條數,粘貼於各冊之上(一般在內封),然後交謄錄官謄寫。現存簽條中有一署“纂修官閔”者,即閔思誠,所簽爲卷一五〇七三至一五〇七五,知其簽書範圍在此前後。檢《永樂大典目錄》,卷一四七〇八“度”字下爲《乾鑿度》《坤鑿度》,卷一五二九七“緯”字下爲《易緯稽覽圖》,當皆是閔氏簽出。
今檢《大典》卷一四七〇八,大字標目“乾鑿度”下抄寫《乾坤鑿度》上篇,大字標目“坤鑿度”下抄寫《乾坤鑿度》下篇,書名“乾坤鑿度”皆爲朱筆。其後接抄《周易乾鑿度》,但無“周易乾鑿度”書名,僅題“鄭氏注”三字,亦未分卷。《四庫總目》所云“《永樂大典》遂合加標目”,即指《周易乾鑿度》與《乾坤鑿度》合抄,未另立標目。可見《乾坤鑿度》《周易乾鑿度》皆閔思誠自《大典》卷一四七〇八輯出,殿本《周易乾鑿度》分上下二卷,實據錢穀本(雅雨堂本)。《大典》卷一五二九七現已不存,但可知收有《稽覽圖》《辨終備》《是類謀》《乾元序制記》《坤靈圖》五種,是南宋館閣所藏七卷本《易緯》(說見上文)。
通過對目錄類文獻的細緻分析,我們可以獲知隋唐以來,尤其是宋代以降《易緯》流傳衍變的相當清晰的脈絡,其中有四個較爲關鍵的時間節點:
一、唐玄宗時期。關於《易緯》的注者,隋及唐初目錄均作鄭玄,玄宗時所修目錄則改爲宋均,疑有誤。漢代所傳《易緯》凡六種,隋唐目錄著錄卷數的歧異,應是其中各篇分卷不同所致,實際所含篇數當無區別。
二、兩宋之交。唐代所傳九卷本《易緯》散佚於此時,出現了新的七卷本《易緯》,宋人偽造的《乾坤鑿度》《乾元序制記》也產生於此時。北宋初,館閣所藏九卷本《易緯》尚存唐代之舊,而此本散佚於兩宋之交。南宋初重新收得七卷本《易緯》,其中無《乾鑿度》《通卦驗》,而篡入宋人偽造的《乾元序制記》。北宋初即有單行本《乾鑿度》,北宋末則又有《通卦驗》《稽覽圖》別出單行,現存漢代《易緯》中即以此三種保存較爲完備。《乾坤鑿度》產生於北宋後期,初名《坤鑿度》,乃荊南田氏所獻。《乾元序制記》則產生於兩宋之交。
三、明代初期。南宋館閣所藏《易緯》至明初尚存內府,收入《永樂大典》。其中《稽覽圖》等五種即爲七卷本《易緯》,《乾坤鑿度》《周易乾鑿度》《易通卦驗》三種則據單行本,大致保存了南宋館閣藏本的舊貌。但南宋館閣所藏《易緯》原本的最終散佚也在此時(永樂至正統間),僅《乾坤鑿度》《乾鑿度》二種尚有流傳。
四、清乾隆間。四庫館開輯《永樂大典》佚書,館臣閔思誠、鄒炳泰從《大典》中輯出《易緯》八種,收入《武英殿聚珍版書》《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欽定四庫全書》中,廣爲流布,及時保存了文獻,成爲今日《易緯》研究中的主要文本依據。
從以上《易緯》流傳衍變的脈絡中可以看出,今傳《易緯》八種雖經多次轉寫,仍大致反映了南宋館閣藏本的文本面貌。南宋人著作中所引《易緯》文字與今本基本一致,同樣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