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的姑姑三毛》读后感1000字

《我的姑姑三毛》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4 16:05:09
《我的姑姑三毛》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6-24 16:05:09   小编:

《我的姑姑三毛》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作者用真实感人的语言,深情地描绘了自己与姑姑三毛之间的亲情纽带。姑姑的坚韧、勇敢、乐观,成为了作者的榜样,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坚强的力量。

《我的姑姑三毛》读后感(篇一)

看三毛的书,记不清是在高中还是大学了。但是把图书馆里三毛的书读了遍应该是大一,在北校区。一读就爱上了。从此微信名字也变成了Echo. 其实我对书的记忆力是比较差的,总是喜欢囫囵吞枣,讲究数量不重视质量,所以很多内容都忘了,自己的缺点自己很明白,希望端正态度,好好改正。 三毛的侄女写的一本书,关于三毛。我看只是因为它关于三毛而不在乎其文笔逻辑等。看了之前看过三毛的照片,从另一角度又认识了三毛。那个善良、浪漫、自由又特立独行的女人,一直在我的心底,永远不会磨灭。 永远的Echo~

《我的姑姑三毛》读后感(篇二)

在图书馆里无意间看到的,因为书名才看的这本书,而且也只细看了里面描写三毛的部分,就仿佛小时候挑食,一碗饭菜中我只挑自己喜欢的食材吃。书中三毛弟弟(本书作者父亲)的序,有一句话,“三毛给我写了一篇《他》,把我写的铁汉柔情,如今看来更是老泪纵横”。我读了这句话,就眼泪几乎要掉下来了。我立刻去找到那篇《他》,重读一遍,忍不住泪流。我真的喜欢三毛的文字,因为它能触碰到我的心。想起大学时的某一天夜晚,我躺在宿舍的床上,就着柔黄色的台灯灯光,拿着从图书馆里借来的《撒哈拉的故事》,静静地读给室友们听。那样的青春,那时的爱情,那里的故事,都远去了,不再回来。而今天,我却被命运安排着坐在另一个图书馆里,再看三毛,默默地同遥远的回忆遥遥挥手。。。。。。

《我的姑姑三毛》读后感(篇三)

在书店和网上都有看到这本书,喜欢三毛的我自然没有错过。虽然不太熟悉她的侄女,甚至有点儿怀疑她借三毛来提高名声,但是几篇小文章读下来倒也不反感。作者带着读者在往事中来回穿梭,讲述着有关三毛的过往。我在读这些小故事的时候也在慢慢回忆三毛写过的那些故事,也回想起自己痴迷读她小说的那段日子。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很多三毛的照片,可能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吧。作为喜欢三毛的读者来说,看到那些没见过的照片内心还是有些波澜的,也给喜欢三毛的人内心带来了一些慰藉。作者踏寻三毛过往的足迹,去了西班牙,见了荷西的家人,去了他们以前住过的地方,看了荷西消失的那片海还有他的墓地,附上的那些照片都是第一次见,真实也惹人伤感。有些人在质疑作者的写作功力以及这本书的逻辑架构等,其实我只是想看看一些关于三毛的记录,并不在乎写作者的文笔,所以也并没有什么失望可言。读过三毛的就当回忆回忆那段日子,没读过的就当以此来认识三毛,如果有缘就再去读一读她的作品。不需要那么苛刻。

《我的姑姑三毛》读后感(篇四)

这本书是很早以前就想看的了,想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三毛,但图书馆没有,就看了电子书。看之前发现挺多中评的,所以也没抱太大期望随便看看了。看完后感觉一般,作者想往三毛的文风和写作方式靠拢,但总没有三毛的深度,读起来算是很轻松轻快。 前面写得是不是有些乱啊,还是我没仔细看,时间线有点乱。 这本书提供了另一个角度让我去了解三毛。三毛对小孩侄女的态度,可以看出那个受她们俩喜欢的小姑的善良温柔可爱。还有三毛父母,即使心疼女儿在异国他乡艰苦生活,仍然以最大的宽容和理解支持三毛的梦想和追求。 作者走了一遍三毛经历,住过的地方,兰屿,西班牙马德里,加纳利群岛,拉芭玛岛,帕尔马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加纳利群岛上当地政府和志愿者设立的三毛之路,三毛角落,三毛花园,三毛丸子……三毛的影响可谓巨大,也是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异国他乡,西班牙的亲戚,加纳利的邻居甘蒂(在三毛书中出现过很多次,她们关系很好)等等,还有荷西墓前全球各地的人留下贝壳寄语,他们都还记着三毛,仍然敬佩她的善良与精神,莫名感动。 作者是19年去的加纳利群岛,还有三毛最喜欢的拉芭玛岛,也是我最喜欢的,它们依然宁静。我蛮想去的,三毛曾描写过那个岛上的场景,山坡绵延,绿草如茵,点缀着小花,三毛站在这座山头上,迎风而立,看到对面山坡上,一家农舍,一位老妇人戴着草帽整拾着家门前的一块菜地。当时真的被这幅画面击中。真好哇,那座小岛依然宁静,三毛就喜欢安静。

《我的姑姑三毛》读后感(篇五)

回忆中的姑姑… 上半年集中读了几本关于三毛的传记类作品,而三毛的文学作品自己并没有去系统的读过,所以在阅读这几本书之前,自己对其了解只是,一位文笔很不错很做自己被很多男男女女喜欢的却过早离开人世的台湾女作家…自己对其了解最多的是她与荷西的跨国爱情还有波西米亚风格… 陈天慈是三毛的亲弟弟的女儿,窝我的姑姑是三毛,这本是自己今年读的第一本。 不同于一般的传记类作品的视角,因为是亲人,而且是晚辈,所以注定的字里行间更多的是以孩童的视角去看一位家族中年长的成年人的感觉,也许不够客观,也许无法面面俱到。 这不是一本编年体的传记,你可以说作者叙事时候太多的意识流的方向,有一种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错觉,可是也许这就是我们对于家中的长辈亲人的最真切的一种感受。 虽然作者叙事逻辑不严密,但是在一件件小事中,三毛的善良,三毛的独立,三毛的勇敢,三毛的洒脱,还是可见一斑的,虽然是家中的长辈却又不同于其他长辈,一个很"酷"的姑姑也许是作者对其最深的印象吧。 后半部分内容上虽然会让人觉得像是旅行游记但是也可以当做作者重走自己姑姑的青春人生之路的感悟吧。 总的来说,作者的文笔确实不算出彩,但是难得的是以亲人,晚辈角度去讲述孩童眼中的三毛,某些一般传记无法得到的细节在这里显得弥足珍贵,至少本人在阅读完了这本书后对于三毛这个人的感觉就是那种家族中很洒脱很独立却又很懂得孩子的"特别的叔叔或者阿姨"的感觉,情真意切是这本书最吸引本人的一个地方,个人评分7.8分,推荐指数三星半。

《我的姑姑三毛》读后感(篇六)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树梢鸟儿在叫。

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看《我的姑姑三毛》,翻开正文第一页,红了眼眶;第二页,眼泪已经默默流下。三毛是我对生活渴望和对自由向往的引路人;是青少年时期,通过文字带我万水千山走遍的人。

这本书的作者是三毛大弟弟陈圣双胞胎女儿中的陈天慈。天恩、天慈在青少年时期,曾与回台定居的三毛有过一段快乐的相处时光。天慈在书中回忆了与小姑相处的往事,第一次与荷西的家人在西班牙相聚,重走了当年加纳利群岛的那些三毛印迹。

自1991年1月4日至今,匆匆三十余年。三毛不仅还活在华人读者心中,也成了西班牙加纳利群岛官方认可的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她的书被翻译多种语言的版本;荷西的家人依然记得早已离去的俩人;岛上的邻居、朋友还会和追寻三毛足迹的读者谈起他们;政府以“三毛公园”、“三毛之路”、博物馆展厅等诸多形式来纪念三毛。那岛、那海、那两人,与世长存!

对于这本书的讨论,我们无需考虑文学上的意义,只当是家人对三毛的回忆录,一两件不知道的往事,三四张没看过的照片,聊以稍解怀念。亦或是加纳利群岛的三毛地图,若有机遇寻访旅行,也是很好的导游了。

《我的姑姑三毛》读后感(篇七)

我非常羡慕她能走出这片小天地,去探索更多新奇世界,去体会人生的与众不同。

三毛太有名了,无论你是喜欢她说走就走的勇敢,还是羡慕她和荷西至死不渝的爱情,亦或是喜欢她文字中的跳脱与飒爽,都只会让你对这个个性的女人,越来越爱。

这是一本回忆录,是她的小侄女纪念她的最好的方式。其实,写三毛,提到三毛的文章和书籍很多,林青霞的《窗外》、贾平凹的《哭三毛》、白先勇的《生命的流浪者》等等,但我还是觉得这本《我的姑姑三毛》是我看的写的最温情感人的回忆录了。

整本书以两个小孩子的视角,去解读她们眼中的三毛姑姑。从对小姑的陌生腼腆,到对小姑的好奇在意,再到最后和小姑互相治愈,作者陈天慈简直就如同三毛附体一般,写的是那么的精彩。三毛的形象饱满动人,天恩和天慈又是那么的精灵可爱。她们既是三毛的跟屁虫,更是三毛的小天使。

天慈的文章一派清纯、灿烂如花,如同午后墙角处新长出来的一簇小雏菊,明媚温暖。能在这么浮华造作的时代中,邂逅这样一本真诚不做作的好书,简直太棒了。

三毛说过,这个笔名总共七画,三加七是十,十全十美都在这平凡无奇的笔名里。相信三毛在很多人心中都拥有传奇的一生,用生活的经历来创作,创作也来自生活。我也曾羡慕过三毛的生活,想象过像她那样说走就走,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或国家,开启一段未知的旅程,但我终究是没能像她那么勇敢的迈出那一步。三毛的人生是独一无二的,不必可刻意去模仿,因为我们的人生也是不可复制的。

《我的姑姑三毛》读后感(篇八)

〝不是的,在对面城堡的门前,一棵树下。”他指着对街的一个小城堡和一扇拱门继续说道,“每天下午她都坐在城堡右侧的那棵树下看书,不太和人说话,就是等荷西下班。我父亲当时负责管理那个城堡,所以我小时候常在那里玩,总是看到一位东方女子坐在那儿,慢慢地从好奇到习惯。你小姑不喜欢被打扰,我们也只是点头问候。

《我的姑姑三毛》读后感(篇九)

第一次从别人的作品中读三毛,喜欢天慈温润的文笔,更喜欢她称呼三毛为“陈家女儿”。是的,不是我们认识的任何一个时间段的三毛:不是作家三毛,不是深爱荷西的三毛,不是到处讲演的三毛,只是一个小姑娘,是父母的掌中宝,是侄女的别样小姑,是陈家的女儿。

很多年不敢再触碰书架上那一整套三毛作品集,不敢去翻看那些前卫又古朴的情感。那些在我少女时代给了我梦想又给了我无限伤感,甚至让我在某一个特定时间里陷入抑郁的文字,都是我后来不太敢去提及的心结。哪怕不经意想起,都会觉得心中千斤沉重无法释怀。那段岁月太漫长、太深沉、太叛逆……

从前读三毛,读的事一种情怀,一种少年老成,一种追寻梦想的勇气……会在笔记本上写下那些让我内心柔软的句子“我每想你一次,天下就落下一粒沙,于是有了撒哈拉。”

在那些年纪很轻的日子里,连风和云朵都没有重量,唯独三毛的那些爱和文字紧紧地压在心头。在无数个孤独的夜晚,我为她和荷西的爱情而欢欣雀跃,为荷西的逝去而泪流满面,为他们在撒哈拉的生活而叹为观止……每次合上书本,脑海里总会不自觉地出现那个画面——夕阳下,年轻的荷西一步三回头,挥挥手,一遍一遍喊着“echo、echo……”

二十多岁我曾在三毛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三十多岁的我会不会在新的世界观里有不同的体验呢?现在再读三毛,更愿意像天慈一样,只单单把她当作“陈家的女儿”,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哪怕没有轰轰烈烈地爱过,没有光环也没有沉重,哪怕还是那个溜到街头书摊看书的姑娘……人生总是新的,日子还要过着,这大概就是生活本身的含义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