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名匾读后感第一篇
泰山,自古以来便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五岳之首,它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人文精神的璀璨结晶。丰厚的泰山文化,滋养了许多的艺术门类,如石刻、匾对等,他们集文化内涵和书法艺术为一身,千百年来,佳作频出,为泰山文化增添了新的艺术生命力。王子正史先生所著的《泰山名匾》,便是一部全面而深入探索泰山匾额文化及其历史背景的佳作。
月前,王子正史先生以此书相示,捧读一过,眼界顿开。首先,此书由部分而成整体,脉络清晰,颇具《岱览》意味。正史先生用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生动的语言文字,将大泰山地区的匾额有选择的加以记录,从岱庙到玉皇顶,从普照寺到扇子崖,从东御道至中天门,再到灵岩寺、五峰山以及岱阴、岱阳,下及周边区域。此次搜罗,存世之外兼及佚失,诠释字意,及其来源经过,相关人物,历史变迁,可谓全面。其次,内容取材,已远远超过了对匾额本身的论述。在解析匾额内涵的同时,对它所在的建筑本身的历史也进行了梳理,征引了许多历史文献及各个时期的老照片,让人们在了解匾额的基础上,对于它的物质载体——泰山古建筑,以至于对泰山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尤其,书前概括,从《泰山匾额的内容分类》《泰山匾额的形式分类》《泰山匾额的社会功能》三部分加以论述,剖析深入得当,将泰山匾额文化讲出来、讲透彻,颇见功底。此书不能简单的以泰山匾额的集成而浅视之。《泰山名匾》是正史先生费心力之作,不仅行文考究,而且对于细节的把握也很用心。以往同类著作,往往顾此失彼,正史先生在论述匾额内容的同时,对于书写者以及印章,也进行了描述,匠心由此可窥一斑。
泰山文献虽然浩如烟海,但专门从匾额角度出发来论述大泰山文化的著作,我想这本书在我看来还是首见。这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式,是由小见大研究泰山文化的成功之作。与匾额相类似的泰山楹联,前期虽已有多人做过研究工作,但在内容和形式上与《泰山名匾》相比,还是有所逊色,未来泰山文化的研究大有可为。这本书的出版,为同类研究提供了范例,无疑是对泰山文化研究的重要贡献,同样也是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一次有力推动。
总之,《泰山名匾》是一部值得每位对泰山文化感兴趣的人细细品读的作品。这些匾额,不仅仅是雕镂的文字,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泰山名匾》,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把打开泰山文化之门的钥匙。
泰山名匾读后感第二篇
翰墨心迹,凝于刻琢,百千往事,聚收一方。泰岳文史之广厚,或依于殿宇,或雕于顽石,其间匾额为山岳文脉遗珍,自宋元定型之后,便不断涌现出山木、砖石等样式,此恰如文章题眼,点染于楼阁和传说之间,常与楹联一道,构成泰山建筑艺术的重要脉络。
泰岱以文石著世,复有木刻石雕匾文作为书迹关钥,串联起山岳各区的游息节点,与所处环境相生相合,故泰山匾额在古迹指示、史料参证、民俗传衍等层面已形成良性社会互动而发展至今。观泰岱一区书刻、诗文,多有整合著述,而匾额乃少于考辨,现正史兄的《泰山名匾》初已付梓,首将泰山地区匾额汇揽一册,可谓咏怀绘事之大观。
读碑观字,日常便采取三条大路,一为史,二为书,三为文。这三者同属于历史范畴,又各自取势多端,字组合为文,文积淀为史,其间必综以观之乃得趣。是书所辑匾字,诸体皆备,多与泰山古典传说及文人哲思相关,由史学切入是其主旨,并辅之以必要的书家简介,文简理清,足以作探求匾额史踪的绝佳范例。
观览此书,已见正史兄亲访众匾,摄影以记,广泛征引最为可信的文史资料。由此既可作为查阅泰岱牌匾所处地区之工具书,又可作资料汇编,包容万方。综览于此,可知特质有三。
一是视野宏阔,分类详明。全书以大泰山区域为匾额收集范围,囊括岱麓四方,除却泰山主峰本体,岱阴灵岩及岱阳亦为收录重区。据匾文而言,如此则构成:山中标楼榭,山下咏文典的独特布局。又于开篇进行书刻内容归类,脉络鲜明,使人读至书后,心中亦自有关于典籍类、建筑类、哲思类的主旨在,故匾繁而义明。
二是考实源流,典籍证因。对于存世匾额的发展历程,能尽则详,缕清辞源、书者和所处地点的变迁。如“资生普润”匾,首先进行文辞释义,后言书者与匾额状况,具有多位一体之分析特征。在岱顶匾额便较多指明宗教信仰内蕴,除碧霞祠“诚有感应”、“福绥海宇”等以外,将遗失无存者悉列书中,即“广生泽溥”、“德溥坤舆”等,分别详尽描绘嘉庆帝祈雨感验、乾隆帝祈福恩谢之意,而其过程更博涉《岱宗感应记》、《泰山祈雨文》等文书,丰实了匾中四字所给人的观感。
另在录匾之时,提出收录标准,得以文图相辅,能切实标志出泰山匾额所承载的地域独特性与哲思深刻性。文中大量参证《岱联拾遗》、《泰山小史新注》以及儒道经典,在选匾和录文之内遴选细致,以佐主题。
三为图文互见,古今同参。是书一大特征即收入匾额彩照,通过多方查证使照片与讲述内容相比对,直观明晰。此外,匾额故事与图中环境遥相对照,将读者感知锁定于特定环境去品读匾文。在“宋天贶殿”匾一节中,附以天贶殿东北向仰观实景,以示殿宇层级。撷取清末民国旧影,剖析其中匾额,可见收录之广。“中有一道士”、“六贤祠”、“凤章褒赠”、“包公祠”俱由旧影而出,则想见石介、孙复、萧公、冯将的经年奉泰往事,揭示罕见的匾额故事,诸多匾额虽无存而留于此书,也使旧匾与建筑或传说之间的脉象得以重光。
门辟九霄望四海,匾传万殊纳群贤。是书对已佚匾额考证精细,借助史料以一匾上溯一楼、一殿,由小明大,便似常人登岱易忽视泰安古城遗风,此书则点名岱庙西南关帝庙旧有知县徐宗干所题“夫如何轩”,意旨城中见山,将此匾额明示是谓善事,让游人常来常往之地变得陌生而富有意味,颇似熟词生义之感。书中在回念古匾深意的同时,广益今日新匾,平添了岱匾数目和时代新风,使“虎山阁”“甘泉谢”“嘉木堂”“水音堂”一道成为泰山匾额的当代余音,且呈现了更为古雅正脉的笔墨价值。
观览此书,便了解到泰山地区匾额重制数目亦多,故似石刻一样,反复凿刻,淡而染墨,其间或古文今字,如“配天作镇”“廽马岭”,或今文古法,如“有容乃大”“梳洗亭”,亦或古文古字,则“膚寸升云”“谢恩处”等,这体现出时移世易的传承。故而《泰山名匾》,体史迹以见文典,察风物而彰厚德。古今墨客的目光业已汇聚在匾额与磐石之上,不断印证着泰山文脉中三教合流的达观以及诗词咏物的宏旨。
名匾是泰山自然环境与人文思考的引言,于此书将引领更多读者仰观并体悟文以载道的深趣。正史兄著成此大作,为我们青年之辈树立治学榜样,施展文史新功,同愿顺泰岱东风,以传史迹遗韵。
(李元熙)
泰山名匾读后感第三篇
《泰山名匾》是一部集匾额研究、历史考证于一体的著作。在这部书中,作者以匾额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泰山历史文化的底蕴,展现泰山匾额的独特价值和深远意义。该书不仅是对泰山匾额的全面梳理和系统研究,更是对泰山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珍贵呈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泰山。总体来看,该书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选题立意新
泰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大量古建筑分布在泰山上下各处,是重要的历史古迹与人文景观。每一处古建筑内,都有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匾额存在。有的明示建筑名称,有的传达封建帝王的思想态度,有的是文人墨客的唱酬题咏,还有的则是香客信士的虔诚表述。这些匾额串联起泰山的人文古迹,支撑起泰山文化的格局框架。以言简意赅的形式,凝聚成一幅恢弘写实的泰山全域图。
泰山匾额历史源起甚早,唐代《神宝寺碣》中有“自齐梁已来,不易题榜”语,所谓“题榜”,即匾额之别称,当中不乏帝王御笔、名家墨宝。北宋真宗建天贶殿,“慎择灵辰,揭之题榜”(《天贶殿碑》);金泰安太守姚建荣西溪建亭,“榜之曰‘萃美’”(《萃美亭记》);明代建红门阁,“方元焕书匾曰‘梯云’”(明《泰山志》卷二);清代于岱顶建乾坤亭,康熙帝“乃亲洒宸翰,题‘普照乾坤’四字,刊成匾额,建亭而悬其中”(清岳濬《圣祖御题匾额记碑》)。乾隆皇帝南巡题匾颇多,《东巡金石录》著录就有数十条。但自古至今尚无一部匾额专著来解读这些名匾,前代有关泰山的著作中,对匾额题写背景、社会功能、内容含义,均未有详细的阐释说明。《泰山名匾》一书的出版,刚好填补了泰山著作的一大空白。
二、著录范围广
《泰山名匾》以系统、详实的资料和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全面介绍了“大泰山”区域内的匾额,以山体划分区域,而非以行政范围划分。范围包括岱庙、泰山中路、泰山西路、东御道、灵岩寺、五峰山、岱阴、岱阳下及周边地区的匾额。并且不局限于悬挂在建筑上方的木质横匾竖额,还囊括了山洞洞额、泉水泉额,拓展了匾额研究的范围。如考证出岱顶“鲁班洞”的题刻年代,以及书写者徐希震到泰山游览的原因。再比如岱阴后石坞“古洞生天”石匾的首次著录,为历代泰山石刻书籍所不载,并关联到清康熙年间后石坞吕祖洞的重修情况。这些山洞宛如一处处天然的“石室”,而“洞额”也如同“石室”之匾额,在本书中对洞额的收录,成为研究匾额文化的新角度。同时,泉水文化亦是泰山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如岱阳“白鹤泉”、岱西“鉴我泉”、灵岩寺“卓锡泉”“甘露泉”等。这些名泉都位于名胜古迹、交通要道,以其甘洌的口感、充沛的形态,得到了名士高僧、文人墨客的渲染着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人物趣闻。
三、史料价值高
泰山石刻、碑刻众多,但作为重要文化符号的匾额长期以来未引起史学界的研究关注。同时泰山具有“政治山”的属性,尤其是那些“御匾”,是历代帝王致祭泰山、阐述政治态度、彰显意识形态的显现符号,这类匾额在清代帝王致祭泰山的活动中尤为显著。明代碧霞元君信仰兴起初始,受到一些官吏士人的激烈批评,称其为“淫祀”“凌驾岳帝”“乾坤倒置”“伤风败俗”,这样的声音到清朝初年愈演愈烈。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亲自到碧霞祠致祭碧霞元君,并御题匾额“坤元叶德”悬于大殿之中。这是历史上首次皇帝亲自到碧霞祠致祭,彰显了官方意识形态中对于碧霞元君信仰的高度认同,为其扫除了不和谐的声音。
清雍正九年(1731年),内务府掌院郎中丁皂保、营造司郎中赫达塞主持泰山整修工程。竣工后,雍正皇帝为碧霞祠御题“福绥海宇”匾额,表达了对前代政策的肯定与延续。到了乾隆皇帝执政时期,不仅在政治姿态上,更在心理上接受了元君崇拜。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曾两次重修碧霞祠,还确立了在每年“四月十八”的碧霞元君圣诞日,派遣使者到泰山致祭碧霞元君的制度。并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南巡驻跸泰安时,御题“赞化东皇”匾额悬于碧霞祠大殿之中。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为碧霞祠所题写的匾额,彰显出官方意识形态的变化。
作者王子正史通过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档案调阅分析,甄辨出许多泰山御匾之古今变迁。如岱顶碧霞祠“福绥海宇”匾额在乾隆五年(1740年)火灾中被烧毁,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迎接来年乾隆皇帝南巡,山东巡抚阿里衮奏请重制该匾,并亲自前往泰山悬挂。这份藏于台北故宫的奏折,可以反映出“福绥海宇”匾额烧毁后重制的详细情况。然而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藏有一道嘉庆十九年(1814年)山东巡抚同兴《奏为查明泰山碧霞祠乾隆年间被火毁康熙年间赐额无存事》奏折,当中却记载匾额“当时赶紧请下,得以完整”。作者经过比对研究两岸分藏的奏折,判定出其中谬误,理清了历史脉络。
同时注重利用大量泰山游记、诗词、乡邦文献、碑文谱牒中所反应的史料信息。例如从唐代《神宝寺碣》碑文中确定了泰山匾额年代的最早上限,在金代《谷山玉泉寺敕牒碑》中梳理出匾额是作为朝廷“赐额制度”的最终体现。在泰城下旺清真寺内的清光绪《重修清真寺碑记》中,梳理到同治年间李氏族人捐修寺院后,重制赵国麟“清静乾坤”匾额的信息,解答了为何生活在康乾年间的赵国麟题匾却落款“同治十一年”的原因。在泰安石氏族谱中查询到泰山学派创始人石介后代集资重修泰城二贤祠,以及修造匾额楹联的详细过程。对于当代某些极具话题性的匾额,作者走访当年相关亲历者,采访到不为人知的种种细节。这些丰富详实的资料,将匾额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进行解读,揭示了匾额与建筑、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关联,并进行深入剖析。读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泰山匾额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全面地了解泰山文化的多样表现形式,感受泰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独特魅力。
毋庸置疑,《泰山名匾》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和文史价值的专著,为泰山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重要的参考资料。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泰山匾额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感受泰山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