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酒徒》,我深深被主人公陈清扬的坚强和不屈所感动。他在挫折和困境中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以及对爱情的执着。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令人揪心,但最终主人公的坚持和勇气赢得了自己的尊严和幸福。整部小说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执着,让人深受启发。
酒徒读后感第一篇
中国首部意识流小说,小说中跳跃性的思想和情感描写让人惊叹新奇,我本来以为最后这位酒徒,或者说是我希望他能够改过自新,即使是饥贫交迫也能坚守自己的文学梦,但处于那个时代,充满着资本金钱至上味道的香港来说可能是不可能实现的。最后与其说麦荷门看不出“黄昏”的杰出优秀,我隐隐觉得他是对于眼前这个人的赌气,恨他不能把文学坚持到底,恨自己没有吸引到可以改变香港文学之风的力量。既然你当初抛弃了梦想,那我否决你,你也会不好受吧?中外历史上能够流传至今的名作家无一不是生活经历坎坷,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里面提到的乔也斯,生前没有钱,很穷,吃不上饭,疾病缠身,被人诋毁,不被认可,写出来的书也被盗版商牟利,而他的作品也是在死后的二十年后才被人们真正接受,勤奋,而不辍,又有哪些作家能够忍受这样的寂寞呢,所以酒徒的存在也不足为奇了。
酒徒读后感第二篇
《酒徒》刘以鬯 不得不说,王王家卫的电影真的深受刘以鬯的影响,刘以鬯的笔下呈现出了一部分真实的香港,读书的时候主人公使我立马就想到了2046里梁朝伟的角色,这本书开篇蛮惊艳,“生锈的感情又逢落雨天,思想在烟圈里捉迷藏”“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不喝酒现实就像一百个丑陋的老妪终日喋喋不休”,“站在镜子前,我看到一只野兽”,他的比喻真的很会道出我们一些隐晦的不为人知的情绪,不过后续有些乏力,大段的文学评论稍微削弱了文学性,很有自己风格的小说,值得一读,不禁让人思考在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快节奏的时代中,该如何去认识自己,又想到这期非正式会谈探讨的一个主题,人际关系都是可以碎片化的吗?以我目前的想法,我想人都追求一种志同道合的关系,寻找着真正的灵魂共鸣者,而在这个旅途中,碎片化在所难免,关键是坚定着自己的内心,重在立心
酒徒读后感第三篇
意识流小说中真正读完并且享受阅读过程的是《麦田守望者》,印象里还是初高中阅读的。至此就再也没有真正看完过意识流。 酒徒最开始前几节我也没有很快读进去,最近一直在读一些事实描写的小说,意识流动的描写仿佛很陌生。但当我第二天继续阅读时,这本书变得很有魔力了,我的眼前已经不是文字,而是一帧帧电影片段,看得到酒徒意识流动的色彩,看得到颓废、萎靡、自我否定以及挣扎的意识在演映。 当然也有读的不太理解的地方,不过很感谢能遇到这本书,开启了一个新的阅读空地,并且从这本书里变得警醒,关于写作关于文学关于生活关于思考等等,里面的一句一句对话好像古言那些师生对话,说给我听,说给要成长的学生听。 我以为刘一鬯是酒徒本人,读着读着才发现,他并不是酒徒,或许酒徒才是我。想起电影《走出荒野》,女主因为母亲去世后性上瘾嗑药迷失自我,最后徒步自我寻回了。大概,人会在某个人生阶段,丢失了一些自己并且过得十分糟糕。刘以鬯说“在忘掉自己的时候寻回自己”,应该,每个人都会有忘掉自己的阶段吧,戒掉酒戒掉那些让自己精神上瘾的东西、麻醉自我的东西,出去走走,与真实的内心发起对话,哪怕破落不堪,也已经是在寻找自己了。
酒徒读后感第四篇
第一次读意识流小说。这种文学作品本来是作者本人自我个性的完全流淌,但是却能让我抛弃理性和逻辑,在酒醉之后的意识世界里踱着易碎的小步。
主人公本质上是个极其悲哀的复杂角色。书中出现的角色并不多,风情万种的张丽丽、早熟放荡的少女司马莉、被侮辱与被损害者杨露、渴望爱情的包租婆。对于这几个女性人物,“我”似乎是个感情中的浪客,但是由于心底的胆怯和懦弱,却始终只能自我意识沉沦,未尝甜果。
而在文艺工作中,遇到的卑鄙的文化骗子莫雨,热情很高能力不足的文艺“傻子”麦荷门。“我”的人生路径也可以算是“高开低走”,从十四岁开始从事严肃的文艺工作,编过纯文艺副刊,编过文艺丛书,又搞过颇具规模的出版社,出了一些“五四”以来的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到后面来到香港后,为了生活,只好将二三十年来的努力全部放弃,开始用黄色文宇去赚取骄傲。
从故事开篇“酒不是好东西,应该戒绝”,到故事最后“从今天起戒酒”,“我”一直没有放弃喝酒,哪怕是稍微下定好的决心也会立即被酒精冲淡至烟消云散,成为书名中所说的实至名归的“酒徒”。
酒徒读后感第五篇
饭量大,被贬为无用;酒量大,被赞为英雄——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呢? 饭量大的代表人物,是猪八戒。他的负面形象,是因为他的重大错误,广寒宫调戏嫦娥、婚宴上显露原形。 关键时刻,酒后乱行——如果猪八戒的酒量大,就不会醉,继续“天蓬元帅”的辉煌人生,至少在高老庄“老婆孩子热炕头”,而不会沦为嘲笑的典型。 武松,其实也很能吃,打虎之前四斤牛肉。可是,因为他酒量大,人们就把他吃的那些当作下酒菜,饭量大也无声无息地淹没于酒量大之中了。 更重要的是,武松的英雄气概,喝酒之后才达到顶峰,不仅能用粗蛮的拳头打死老虎,还能用精湛的醉拳击倒蒋门神。 唐诗宋词,有酒前写的,也有酒后作的,还有一边喝酒一边吟诵的,“举杯邀明月”。男诗人,女词人,酒的醇厚和他们的才华一起流溢,酒的芳香和他们的意兴共同飞舞。 可是,他们很少赞美吃,因为“馔玉不足贵”。偶尔涉及到吃,也是为了下酒,“烹羊宰牛且为乐”。 酒,是文人生活的一部分,和诗词曲赋一样,代表了雅。 其实,酒还代表了权力。历史上,酒的酿造、售卖,长期被官方垄断。所以,诗词之中的赞美,也包含了享受特权的惬意。 现代社会,喝酒和交际密不可分,酒量大意味着圈子大,酒量大是一种技能——却没有人关注他吃了多少菜、吃了多少饭。 酒量大,是交朋友、谈生意的必要条件——对于男人基本是肯定的,对于女人也差不多。
酒徒读后感第六篇
刘以鬯的文字真是让人欢喜。每字每句都像在安慰自己,又像在讨伐世界。
《酒徒》的主角就是一个酒徒。人非的有点“恶习”才好。这个恶习既能让你解忧排闷,又能让你念念不忘的想戒掉它。这就是一个人的出口,遇到再伤心难过的事,喝几杯就熬过去了。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也可以给自己立个标杆:再也不喝了。刘以鬯说:没有恶习的现实就像一百个老太婆的喋喋不休。
这个酒徒深爱文学,而且对自己的欣赏水平与创作能力相当自信,他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如数家珍。
但是,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为了生存,为了碎银几两,他要迎合读者,写武侠小说,写黄色低俗小说。
这是他的纠结与不幸,也是整个中国文学的尴尬与不幸。中国作家写不出《战争与和平》的原因,书里列了七点。中国既没有读者,也没有书评家。
他喜欢风淡云轻的女子,比如舞女。不喜欢爱他的小姑娘。房东家女儿在追求他,他只好搬家了。
跟布考斯基有点像,但比布考斯基文雅很多。非常棒的香港作家。
酒徒读后感第七篇
形式上来讲,意识流是刘以鬯的一种对西方文学的借鉴,也是对小说创新的一种探索,他将诗与小说融合,也是一种探索。刘以鬯认为,在电视剧电影这种媒介发展热烈的时代中,小说如果还是因陈守旧势必要被淘汰的,所以要求新求变。除此之外,书中还多次借酒徒之口,让其酒后吐真言,表达出自己对于文学的看法。
这对我来说是新奇的,这是我第一次读这样的小说,作者的观点看法直白的、长篇大论的写在书中,如果是阅读理解一定很好找到答案吧。
之前也读过意识流的书,导致我在翻开这本书之前很头大。但这一本却很好读。我觉得很大的原因是作者把诗和小说结合起来的处理,读起来很优美又引人联想和思考。
内容上,刘以鬯所讨论的,香港市场没有文学生长的土壤,这样的困境延续至今。不仅是没有土壤,或许现在早已没有种子。文人的笔墨是统一发放的,所有的文字服务于赞美,所有的色彩归于红色。
癌症相肿瘤是世袭的,人年轻,病却老了几十年。不治病,人要让病吃人。
人总是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只要拔掉几代人的喉舌,再成长起来的生命,即便是健全的,也不会说话了。更何况,记得如何说话的人,也越来越不愿意说话。附录里有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讨论,那里面的内容我就不滕抄了。
酒徒读后感第八篇
近年来《困在时间的父亲》被称为沉浸式体验爱茨海默症患者的视点,那刘以鬯1963年的《酒徒》就是沉浸式体验酒徒游离在醉酒与清醒、思维/意识与理智/逻辑、回忆/迷梦与现实之间的混沌世界。
文字上是小说与诗的联合。
作为高逼格的文学青年酒徒“我”,现实与理想存在三重的差别:
1、地域身份:因战争颠沛流离,造就回不去的故乡,而身处充满铜臭味、唯利是图的商业社会香港;
2、文学理想:“五四”后文化运动新文学的百花齐放,而眼下无人再读严肃文学,而四毫伪文艺小说、武侠小说、黄色小说,好不容易出了佳作却被盗版商窃取赚得盘满钵满。自己也为稻粱折腰写黄色小说,放弃《先锋文学》杂志的编辑工作。
3、爱情理想:可笑地爱上了舞女杨露,大家都是同病相怜,被生计“逼良为娼”。而杨露嫁做他人妇,他继续流连于手指舞厅,买醉买廉价的爱情。
酒徒三次搬屋。第一次搬离司马莉-17岁的人老鸨的灵魂,因为看不清前途而叛逆、过早付出肉体,不断挑战“我”的戒。第二次搬离老公常年在外走船、女人遍布各个码头的房东太太,因寂寞一直想上他的床,但作为受过高等教育、高风亮节尚存的“我”不会接受这样的不明不白。第三次搬离雷老太,视他为战争中早逝的儿子,却被他酒后吐真言戳破幻梦,从被疼爱的精神寄托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酒徒的良心无法直视雷老太的善和可怜。
看完这本书再看《花样年华》,实在太多《酒徒》《对倒》的影子,喝得醉醺醺要人扶进房的邻居酒徒顾生-酒徒,周慕云的工作是编辑且帮报纸写武侠小说-酒徒,喝喜酒的房东夫妇-司马莉父母,周慕云和苏丽珍双方的另一半出轨和他们的结合-《对倒》的错位……就是1963年的味道。每一帧都值得截图下来学习摄影。
酒徒读后感第九篇
如题。我总自称酒鬼,这个名号无非是因为的确爱搞两杯,一人自酌也是极为享受。常去的一家酒吧老板聊天过程中说起的书,一次意外的相遇,但不得不说也算是一次美好的相遇、一场与自我心灵的对话。
所谓美好,是作者的文字太美了,找不到别的形容词,只有这个字,有种想把每句话都记下来的冲动,当然,我也这么做了,只不过难以全部记下来而已~作为我的第一本意识流书籍,我很庆幸,它没有那么难读,因为文字太生动形象了,读着读着,香港的场景依然展现在了我的眼前。加持的另外美好是因为一次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恰逢到长沙,偶遇一家酒吧《2084》,老板拿出这本书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事实证明,那一夜的确是十分美好的相遇。
与自我的对话嘛,看过的都知道,书里是的文字有的有括号,有的没有括号,有的段落没有标点符号,这都是笔者的心思,括号内部是内心的声音,括号外是从嘴里表达出去让外界听到的声音,而没有标点符号的文字则是梦境的描述。所以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主人公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合集,而在这对话中,不由得就发现了引人入胜的点,你有没有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时刻呢?无论是一人独处或是一群人狂欢。如果有,我想你会读的更加尽兴。
无论是书和影视,总是因为会引发对自己的思考和成长的影响,才会让我们印象深刻。这本书至于我本人来说,又是这样一本书,而又因为经历的奇特,我想将是难以忘怀的一本书。
对了,看完之后引发了下一个影单的挑战,就是把王家卫的片子看一下,看看在意识流文字的熏陶后,能不能别有一番感悟呢?至于二者的关系,有好奇的小盆友们自行探索去吧~
酒徒读后感第十篇
前两日看《岛屿写作》之刘以鬯1918,片中展现了许多摘自《酒徒》的文字段落,不断惊艳我,便立即拿出书架上的《酒徒》一睹为快了。
起初觉得切口略小,大概因为主人公是个生活单调且不得志的文艺工作者(前面关于他本人创作表达方面的表述又太少),所以透过他所展开的社会面比较窄,而且多少有些阳春白雪(也许和刘先生的生活经验及香港逼仄的生存空间有关)。很快,随着出现的女人越来越多,辐射范围逐渐扩大,六十年代初期的香港城市面貌也呈现得越来越广。而原本觉得阳春白雪的一面,也在一段段酒醒或酒醉的言之有物中透出一位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违背良知所致的苦闷,并且作为镜像,映照出当时“只讲价格,不论价值”、漠视文化与艺术的商业氛围,以及在此之下人性的麻醉和前景无望。
作为创作于六十年代的一部小说,《酒徒》的时代性显而易见,艺术性和实验性也毋庸置疑:刘先生用一对括号划分出了两个时空,一个是绝对当下的“彼时”,一个是正在书写的“此时”。两个“当时”构成了一种重合。除了这时空的重合之外,还有小说与诗的结合。这些新的尝试放在今天,也是值得关注的。
但是技巧方面,我总觉得略显刻意,不够浑然天成。书中时而的一些用语稍有说明之嫌(如在括号中加“我想”),感觉对于意识的流动和跳跃方面,处理得并不十分自然,对节奏也有影响。另外,像“思想在烟圈里捉迷藏”这种对当时状态的具像化描述,放在第一人称上多少感觉有些断裂。谈论文学本身我倒觉得还好,毕竟“我”是个文人(普鲁斯特谈得更狠),问题在于谈论的方法非常生硬,全无意识流的轻盈之感,这点实在可惜。相比之下,更喜欢他写于十年后的《对倒》,感觉更成熟,也更巧妙,可以看到写作者的求索和进步。
《酒徒》的文字当然是美的、灵的、哲思的,它们是诗。而且刘先生夹在其中如文艺评论或宣言般的段落,六十年后的今天读来也依旧受益匪浅。其实我认为他是可以写得更好的,但是当时的环境、生存压力和写作经历多少还是限制了他,像他在书中写及的旅英作家,无论如何也有些眼高手低、力不从心。
文艺作品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所以刘先生不断闪回到种种过去。只是,当时的他念着当时,殊不知如今的我们,也念着当时了。
酒徒读后感第十一篇
读这本书籍的时候,我总会联想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深圳。不得不说深圳有很多与香港的太多相似之处。高度的资本化、稀少的文化土壤、被称呼为文化沙漠以及过度早熟的孩子们。在深圳你可以看到如司马莉一样的女孩,如张丽丽一般的女子、如包租婆一般势力的人们。大家为了生存以不同的手段努力的挣扎。看这本书籍的时候还有一种你在看一个醉鬼的感觉,看他摇摇晃晃对你说东拉西。
书中的作者在香港的时候,不得不去写武侠小说或者是去写一些H的文章以养活自己。而再这种表象的背后,是资本对人的疯狂压榨。每个人在超负荷的工作一天后,浑身疲惫只剩下了最基本的欲望——发泄快感。没有人想在去思考什么,再动脑子,于是武侠文、四毫小说、H文、情欲会在那个时候的香港盛行起来。就好像今天每个人都在刷着短视频。以前在上班和下班的地铁上还可以看到拿书看书的人,而现在都是清一色的刷手机。这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不能确定如今手机端移动互联网是否真的让人过上了幸福生活。但我知道的是,它再次压榨了我们仅有的一些碎片时间,让我们逐渐丧失了提出问题的能力,丧失了独自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我们在汪汪的信息流中看着数据,但越看越多,越多越容易焦虑起来。误以为信息是知识,但那可能只是一个小聪明,并且可能还会觉得这个小聪明是人生的经验,然后经验就可以对后辈说那是智慧。
资本让一切都变得很肤浅,让人们离开了地面脚踩空气;资本让爱情变得廉价,只要有钱就会拥有爱情;资本让人抛弃了自尊,哪怕为了一斗米也可以折腰;资本也可以让你抛弃理想,不然你在这个人吃人的社会中无法存活。它摧毁了很多东西,它很繁荣,但这背后却格外的惨不忍睹。这也就是会出现合肥师范学院教授那种不堪的言论的原因吧。
作者借酒失言,但句句都是真话。他是一个漂泊着的人,从大陆飘到香港居无定所。独在异乡,而故里已经回不去了。父母在战争中去世,他也没有了任何退路,孜然一身。工作还不稳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雷老太的死亡。雷老太一直把“我”当成了已经去世的儿子,但他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这份爱,于是,酒后再次失言,冲雷老太发火说了真话,雷老太受不了这种刺激于是自杀了。此时,作者懵了。他终于找了一个归宿,一种家的感觉。而现在,这个短暂的“家”,短暂的归宿还是被自己打碎了。以最惨烈的方式收场。如果他一直独自生活下去,没有遇到雷老太,他就不会向往回家,但现在他得到了本应该属于雷老太儿子的爱,那种母亲对儿子最纯粹的爱,那种毫无所求的爱,他又觉得有罪恶感。于是还是毁灭了。虽然说要借酒,但最后还是去饭店要了酒喝。
世界是丑恶的,所以要喝酒。
酒徒读后感第十二篇
这是一本意识流的小说,王家卫根据这本书改编成了电影《2046》。作者刘以鬯的文字很美,运用了大量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主人公的内心变化。用词遣句很自由,有点像书法中的狂草,但却依然不脱主线。他纪录了一个有才华的作家在纸醉金迷的香港四处碰壁,想从事严肃的文学创作无门,只好写黄色小说来糊口。他面对生活充满了无力感,于是在酒中寻找解脱。但酒瘾却让他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他一次次想要改变,想要戒掉,却又一次次重新投入了酒的怀抱。文中不断穿插着他在醉酒之后的无序的思维,用意识流的手法描绘那些仿佛发生在前世的战争场面,描绘他无处诉说的愤懑,描绘他自己的懦弱。
这本书写于1962年,在作者的笔下,那时候的香港,金钱至上。什么都可以作为商品,爱情,梦想,亲人。而时光不断轮转,历史总在重演。书里曾提到当时法国的戴高乐总统反对英国加入欧盟,而这几年英国脱离了欧盟。曾经多年的努力一夕化为乌有,真是讽刺。而我们的今天同那时的香港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同样崇拜金钱,喜欢快餐文化,以同样的方式在迷失着自我。书里,作者表达了对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普通人的尊敬,不好高骛远,真实地去生活的确已经足够伟大了。
刘以鬯借主人公的口写出了他自己对文学的审美。他欣赏沈从文,张爱玲,海明威,乔伊斯。相比于叙事性,他可能更注重独特的风格以及作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能力。他追求一种现代感,希望能把诗性的语言引入小说,以此来创作出新的风格。他写“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写的真好。记忆仿佛一滩水,你如果想捧在手里,那它会从指缝中溜走。如果你用手指触碰这滩水,那记忆会因你的触碰而变形。记忆会汇合,分离,散发。
书里出现了几次不同人物的自杀的情节,我在想或许在某些情况下,自杀是一种极致方式的求助,可能向自己求助,也可能是向他人求助。他们也可能想要用一种极暴烈的方式去做一种了断,又抑或是一种新的开始。
“有忧郁在玻璃缸里游来游去。”
“生锈的感情又逢落雨天,思想在烟圈里捉迷藏。”
“黑暗似肥料,将欲念孕育成熟。现在是冬天,最好用长刀切一片春之温暖。
“思想乱极了,一若岩石罅隙中的野草,思想乱极了,一若漏网之鱼,思想乱极了,一若繁星。”
“诗人受到外在世界的压力时,用内在感应去答复,诗就产生了。诗是一面镜子,一面蕴含在内心的镜子。”
“影子压在失名的石头上,石头出汗。春天躲在墙角,正在谛听踩在云层上的足音。”
“当提琴的手指夹住一个叹气时,酒窝还没有苍老。”
酒徒读后感第十三篇
英国意识流写作名家V.伍尔夫曾说:“忘记自我是表达的开始……或许已经宣泄了描写自我的冲动。她或许已开始把写作当作一门艺术,而不再是自我表达的方法。”
小说艺术作为一种专门的技术门类,它的理性特质始终没有被完全重视。在大多数写作者以及读者的心中,小说该是某种”天赋的产物”“灵感的产物”,应该充满了作者感性的自我宣泄与极致的情感表达。然而这样只能写出劣质作品。小说更重要的特质在于克制,是作家对于宣泄自我的克制,而转向用理性的方法客观地描写某种事件,在技巧的科学框架内增添自我表达的色彩。
一切都应该首先在理智的范畴内。作品应该先成为一件产品,再成为艺术品。
然而刘以鬯的这一部《酒徒》就是一部未能完全克制自我表达的冲动,失之于感性而损害了小说记忆的作品。
整部作品最好的就是开篇第一段落:
开篇这一段显著地表现出了二十世纪上半期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意识流技巧,从一开始我们就可以预见到这部小说的非线性叙事、无情节的散乱组织、长篇的人物心理独白等典型的意识流叙事特征。我想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开头的精巧,意象的选择和组织、对人物情感以及行动的安排都自然流畅。全文中也的确贯彻了这种写作技巧,尤其是展现出了一种独属于香港隐喻味道。被选择的喻体都带有浓郁的“港味”,一读便知是从香港这片土地诞生的文字,像是一封献给香港的婉转美丽的情书。
然而这篇小说在很多章节突破了小说该有的“客观”与“克制”,作者显然是将自己对于香港从五四以来至六十年代文学创作的思考融入了小说当中——并且是大量融入,他无法克制地大篇大篇地写作自己对于文学的看法,写作当时严肃作家生存在香港的苦闷,也写心中对于理想文学的判断标准……但是这一切都显得有些过度,甚至时而令读者产生作者就是为了发泄自己的苦闷而创作了这篇小说的感觉。阅读时,我时常怀疑,作者其实并没有准备在这篇小说中真正地探索严肃文学,他只是巧妙地借用了一个故事,套用了一种技巧,制作出了一种能够装在自己个人情绪的容器。正如《简爱》,我们也能从女主人公部分时刻的对白中看到忍不住“跳出来说话”的作者本人。而这样不加节制的冲动的自我表达,显然会损害小说这门技艺的完整性,减低它的艺术美。因此,刘以鬯的这部《酒徒》因为作者的真心话,反倒是留下了不少遗憾。
酒徒读后感第十四篇
刘以鬯《酒徒 》:
余华在《第七天》的倥偬回首中,于每一天的再次遇到的回望,平复着内心的缺憾和不曾遇见——或者,是预见。
灵魂只回来了七天,穿过生前出现的那些,熟悉的场景、人物和纠葛,但是我们始终还是——什么都未能完成……徒劳的无力感原来不是活着的时候才有的,原来死亡,亦然,所以死亡,它从来都不是终结啊……
哦,原来如此。
【Remember me 】
你在说些什么?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你刚刚明明说了什么?——繁复,而又纠结……
笔者全书用了同样的重复,于日月星辰的更迭中,反复,他无奈了,然后自问了一下,为什么他们的那个当下没有像《战争与和平》一样伟大的作品?而人,或者人性,或者人类的本身,都会给予自己或他人或当下或时代一个预先假定好的借口来掩藏,比如待遇、比如环境、比如版税——比如所有的一切,比如其中之一……
米兰昆德拉说,“预先被原谅”,这个“预先”的设定的高明之处在于: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发生归咎于一个已经有可参照的心理预期,然后假定了它的合规性,也就假定了——其没能产生的合理性!啊,人类是多么的聪明,又多么地自欺欺人啊?!
他想着毕加索那副《摇椅上的女人》,他说论中国风,属沈从文先生,国风有论调,其实也不是论调,在我看来,沈先生把脚踩在泥土中,天地之间,扎扎实实定下来踩下去走出来,是基调——中国人最本源的样子,辜鸿铭老先生所言的:温良恭俭让,沈先生笔下,笔笔未提,笔笔皆是……
为什么世界看不懂鲁迅呢?他说了,他们(外国人)看阿Q,看出来的,是形似于素描画,局限于其表,而未懂其深意……
他说,“人生原是上帝嘴里的一句谎话”,芥川龙之介在《罗生门》有指,人间为什么就是地狱本身呢?因为地狱不过是一个人犯了什么戒,便一项项惩戒罢了,比如浪费了食物,不过是吃饭时把食物呈上,在你垂涎欲滴的那一刻撤下——如此周而复始,挨打便失去了痛;熔炉退化了疼;只剩麻木,而麻木着的无知,便是摒弃了五感七情和六欲,而人间的残酷在于:好不容易捱过了今天的困顿,而明天将要迎来的未知,可能更甚……
《盖亚时代》中人们花费几年的时间来研究阳光与雏菊颜色深线之间的关系,读来觉得人类可笑又可爱:那反复的种种是为了给自己找事儿干?还是为了向大自然表述一下:我,看懂了你?
可是如若真的懂得与敬畏而抛开数据以人性的感知力去用心对待,不过于一日之内的晨曦和落幕之间,就能看的出来那足足研究了好几年才研究出来的植物本身颜色深浅对阳光的感知力……
所以张文宏大夫说,他觉得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发呆,什么都不想,只是发呆……
酒徒读后感第十五篇
很多人知道刘以鬯都是从《花样年华》开始,然而除了王家卫铁粉,很少会有人专门找来阅读刘以鬯的小说。
更多人都是在刘以鬯先生逝世后,才开始接触到他的小说。
作为香港文学的奠基人,刘以鬯的文学史意义毋庸置疑,他编辑过多个刊物,巅峰时期日更万字,同时给好几个杂志写稿,发掘栽培了许多新人作家,比如现在著名的作家西西,就受过刘以鬯的扶持。
刘以鬯最知名的小说是《酒徒》,2011年还改编成电影上映,刘先生本人自述“这本《酒徒》,写一个因处于这个苦闷时代而心智不十分平衡的知识分子怎样用自我虐待的方式去求取继续生存。”
全书探求内在真实,描绘「自我」与客观世界的斗争,刘先生大胆作内心的探险,又在文中批判HK的商业化,斥其为文化沙漠,但刘先生的书写恰恰证实了香港并非沙漠,她的丰富性正与日俱增,这必须要感谢前辈们的努力。
《酒徒》被人称赞为中国最早的意识流小说,但其实刘以鬯的意识流更像是一种理性的意识流,跟西方通行的意识流还不太一样,他创造的酒徒是非常清醒的,似醉而非醉,在高度商业化的城市里,是不会留给你醉倒的机会的。
所以一方面主人公总是以醉的姿态消极抵抗,另一方面又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于是醉而不得,在这夹缝中喘息,且不断地苦痛着。
相比写作技巧的创新,《酒徒》更好玩的是夹杂了许多刘以鬯本人对文学的评论。
就像小说中,麦荷门提问“酒徒”一些文艺上的问题,尤其是五四时期的小说成就,“酒徒”明明醉得不行,却依然能清晰地说出各个小说的优劣之处。
甚至刘以鬯还借“酒徒”之口对小说的创作问题进行分析,他认为现实主义应该死去了,现代小说家必须追求人类的内在真实。
《酒徒》这本小说,不管读者怎么读都会有收获,它融入了刘以鬯本人的阅读趣味和文学思辩,即使看不懂那复杂多变的形式,依旧可以把它单纯看作是一个书单,是的,这是刘以鬯自己开出的书单,包含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
当记忆逐渐潮湿,我们会记得刘以鬯曾在“文化沙漠”里默默耕耘,为香港带来了椰风蕉雨,几十年如一日的写作,他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文学风格,想象力天马行空,他种下的文学种子,已经生根发芽,且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