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奥梅尔》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寡妇和一只被遗弃的狗之间的温馨故事。通过主人公对狗的照顾和关爱,我们看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纽带。影片不仅展现了友谊和亲情的力量,同时也传递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爱的承诺。观影后,让人深思人与动物的平等与尊重,以及对于生命的责任和关怀。
《圣奥梅尔》影评(篇一)
#CineLumiere #FestivalandSeries
结构非常喜欢,以几次开庭作为分割,每一次开庭后庭审内容也会触及女主内心及现状,而叙事节奏也随着剧情的推进慢慢加快,女主的回忆和现实与庭审内容呼应的效果也慢慢增强,张力也提升很多。而以女主第三人的视角审视这场庭审的叙事角度很棒,观影的观众不光以自己的视角审视这场庭审,也在以女主的视角审视,以女主作为同样的黑人女性带入自己的情感在传递给观众会有一种更加可信的感觉。结尾被告人律师直接对着镜头发表最后的陈述属于越过了女主,直接对话观众,情绪传递效果拔群。
角色设定上也非常好,从旁听人员看除了亲属外就只有女主一个黑人女性,而检察官的问题也是非常的有对照性,讽刺度完全够了,以小女孩不“存在”为基础的讨论对照被告方“不存在”恰当好处。(也第一次了解,原来法国庭审法官倾向性这么强)
听觉上,大量的使用缓慢增强强节奏感的配乐,很好的能反馈女主内心的波动情况,还有对于很多细小的声音放大的处理,效果太好了。还有有几场戏都是利用声音转场,也可以很好的帮助叙事。
视觉上的效果是我不怎么喜欢的地方,多采用固定镜头和摇镜头,有时候摇的没啥意义,构图也不太好,对叙事的帮助太少了。庭审结束后的空镜可以说是最不喜欢的部分了,虽然可以理解是为了结尾过度做个铺垫,但是太出戏了。把这部分直接搬到爱情片结尾,效果极佳。
《圣奥梅尔》影评(篇二)
#2023biff
可能是因为翻译偷工减料了(学法语的同事说翻译的不准确),情节上没太看明白。
电影开始,女作家在和学生们讲解杜拉斯的《广岛之恋》,她一边讲解一边播放女性被剃光头的视频。她说被剃光头是件暂时的事情,但是这件耻辱的事件会伴随女性一生。她(们)总是不时的会想起这件耻辱之事并被它影响。女作家还说,视频的影像让文字描述中的女性更加具体,更加鲜活,成为一个具体真实的人。而电影本身也是按照这套体系来表现女犯人的——喜欢这种“自洽”。
电影中的两位女主角,女作家和女犯人都不叫“圣奥美尔”。我发现“圣奥美尔”的确是一个人的名字(不知道有没有看错,毕竟我只能看字幕)。是陪审团里的一个成员。但是法官在开庭之前把几个随机抽中的陪审团成员踢走了。这个不存在的“圣奥美尔”似乎也呼应了电影最后对“被隐藏(消失)的女性”的定义。
我以为电影最终会给出一种明确的解释,解释一个母亲为什么会稀里糊涂的杀死自己的女儿——并没有。主要是我自己也没有从犯人的陈述、法官的发问、女作家的里个啷中发现一个属于我的答案——残念ですね——可能是女性羞耻?是不是和塞内加尔的文化有关?
电影最后对于“嵌合细胞”(Chimera)的描述也很迷人。百度了下,发现和目前定义的“嵌合细胞”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圣奥梅尔》影评(篇三)
如果说与前作《我们》有什么相同之处,也许是镜头同样抚慰式地记录下人物的细微状态,而将其放置于一个有强烈情感冲突的、女性主义至上的剧情片中,这种纪录感仍然发挥了很好的激励作用,这也许是电影最直观让我感受到情感冲动的地方。除此之外,最强烈的印象还来自于人物诉说时迟缓的状态,相信不少人会认为这样的处理显得笨重、斧凿,但对我而言,这种利用时间的留白逐渐去深化情绪的过程,是阶段性的表达使然。
在第一个阶段,由多方陈词转向被审判者的独白,法官的提问不再有问的意义,而是全然地推动独白的进行。在此阶段,观众显然全身心地投入对真相的追寻、对人物的共情中去,不自觉地期待影片能够在积累的情绪中爆发情感。在第二个阶段,身份消除,真相对于观众而言已经不那么重要,人物的诉说成为影片的主体,在此之中,被审判者的弱者身份也进一步被消解,她的诉说引导观众从事件到人物、再从人物本身延伸至更广阔深邃的抽象感觉中去。而作为旁听者的第二人,以一种通感的方式与被审判者建立起联系,联系的纽带是性别,而通感的状态,却又从女性身份中剥离而出,角色宛如退化为森林中的动物般,这都表现在旁听者的日常状态中。在第三个阶段,陈词,再度回落到现实中,此时的现实议题已然很模糊,观众并不能很好地判断陈词是为了激发对女性社会身份的同情,还是对人性生活的绝望。
人物倾诉的状态确实很容易想到“贞德”系列题材,但从后半部分起,更直接的是杜拉斯电影的变体——它让我回想起杜拉斯电影的种种,也许杜拉斯并不是形式上最锐利的作者,她的作品通常被浓烈的情感所包裹,并将情感的“诉说”向外延拓,产出一种顾左右而言他的效果,人物状态便是这样处理的。
《圣奥梅尔》影评(篇四)
Rather powerful fiction film debut. 导演之前都是做纪录片的,这一部虽然是虚构作品,但是庭审的对白基本都参照故事原型很少改动,这一事实已经足够震撼。
近年有很多探讨母性的电影(如The Lost Daughter(2021)),反思作为个体的母亲和社会构建的母亲角色(社会期望)之间的断裂。本片设置在庭审中很有意思,尤其是考虑到法国的司法制度和其他国家的差异,在法国的庭审中,是个人动机被放置在讨论的中心,而非证据。
个人而言,本片强烈的互文性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开场玛格丽特杜拉斯提到的欧洲女性在二战后被强迫剃头的场景就强烈暗示了社会对女性的污名化、妖魔化。其后庭审中提到的古希腊神话中的Medea和Chimeras也是西方社会由来已久的对女性进行污名化、妖魔化的历史。讽刺的是,庭审中的人们对自身的种族偏见丝毫不加掩饰,不仅质疑Laurence从非洲来到法国高等学院学习哲学的行为,并且将杀害亲生女儿的原因归结为Laurence的”文化“,殊不知弑子也早就以神话的形式烙印在西方的文化基因之中(美狄亚的神话)。
微妙的是,”产后抑郁“在这场审判中的存在感是如此强烈,却没有一个人将这个名词摆在谈话的台面上。Laurence的证词每一句都如此精妙(竟然几乎没有从原型中改动过!),让我感受到真相在每个人的视角中都有不同的形态呈现。
饱受简中观众诟病的mise-en-scene,是的,固定机位很无聊,长镜头很无聊,但是它是否以某种方式呈现了Laurence以及和她有着共同命运、处在类似社会结构中的女性无时不刻被禁锢在一个系统(譬如司法系统、学术系统)之中呢?
顺带提及,我看的是英国院线的版本,一边看位于银幕正上方的人物面部特写,一边又要顾及银幕正下方的字幕,确实顾此失彼。
《圣奥梅尔》影评(篇五)
爱丽丝·迪奥普的这部基于真相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女人谋杀了她的宝贝女儿,这是一部悄悄地、具有开创性的电影。
这是一个直截了当的事实:《圣奥梅尔》是一部法庭剧,它讲述了在法国北部小镇的谋杀案审判的过程。但在爱丽丝·迪奥普这部巧妙的开创性电影中,敲锣打鼓的陈词滥调被一扫而光。这个案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支持他们。被告已经对指控供认不讳,其具体情况将在判刑前确定。被告劳伦斯 (Guslagie Malanda)是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原籍塞内加尔,现居法国。她的罪行是杀害自己的女儿:一个15个月大的孩子在加来附近的海滩上被潮水带走。
现实塑造了这部电影,是法比安娜·卡布的真实审判的戏剧化,她在2013年抛弃了她的孩子艾达,让她死在同一个海滩上。但《圣奥梅尔》与通常含糊不清的“基于真实故事”的信用担保不同。到目前为止,迪奥普一直是一位纪录片制作人。我们听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逐字逐句地来自法庭记录。
然而,在看似简单的重建行为之下,这部电影更加复杂,层次更加丰富。在怀孕期间,迪奥普参加了卡布的审判,被一种奇怪的联系感所淹没。在这里,她的化身是拉玛(Kayije Kagame饰),一个出生于塞内加尔父母的法国学者:也怀孕了,也痴迷于此。
拉玛入住了一家功能齐全的圣奥梅尔酒店,她既是我们的代理人,也是她自己的代表。这两个女人从童年开始就被科利称为“普通”(那个故意无意义的词),她们之间的重叠变得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看到自己的影子意味着什么?
关键的问题:一个母亲怎么可能谋杀自己的孩子?这仍然是核心。迪奥普带着欺骗性的简单问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有目标的电影制作人,她拿着镜头对着马兰达进行长时间的、不间断的独白。(这位女演员非常出色。)我们听的不是不在场证明,而是背景。种族和殖民历史是其中的一部分。母女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
但贯穿全书的是迪奥普隐含的坚持,即我们要寻求最完整的画面,无论多么微妙和矛盾。她认为,我们的问题可能只会引发更多的问题。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问他们,而不是接受陈词滥调的答案。
《圣奥梅尔》影评(篇六)
1,导演想要表现的是她们这样的黑人女性所处的中间状态,无法融入法国这个种族和阶层分化的社会,又无法回归自己祖先所代表的传统黑人社会。“As both a forced and a voluntary exile, a cleaving wherein she was handed a knife by French society but pressed down with her own hands. All of my films, really resides in this guilt that I feel of having, for a time, integrated this French injunction of separating myself from working class neighborhoods”.
2,一定程度上,这个作家女主是导演自身的映射。导演自身曾经就像女主一样十分关注过这个案件(本电影是基于真是案件的,法庭上的对白都是基于真实的庭审记录),也想女主一去旁听过;
3,Euripides’s Medea, a princess uprooted from her homeland of Colchis and brought by her husband, Jason, to Greece, where she is regarded suspiciously as a foreign sorceress, a “barbarian” with “black looks”. Medea is better remembered for murdering her sons in an act of revenge against her adulterous husband.
4,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在广岛之恋的剧本中描写了那些在二战之后因为与德国占领军交往,被剃光头发公开羞辱的法国女性。”Uses the power of her narrative to sublimate reality”,在杜拉斯的叙述中,这些被羞辱的女性被转变成了优雅的形象(in a state of grace)。女主所要做的就是想把这个被控告杀死自己幼女的黑人女性,转变成为真实的女性。
5,影片中不时插入的女主的童年回忆中,她和母亲之间无处不在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让她与被Laurence遗弃的女儿产生了共情。她也开始去尝试理解自己的母亲,也努力去寻找产生这种距离感的原因。是作为一个弱势移民女性被生活折磨得筋疲力尽了吗?还是一个被隐形的母亲无从反抗的无力感?这其中的原因是否也是Laurence杀死自己女儿的原因呢?当女主躺在床上,抚摸着自己的腹部,她是否也在思考自己与即将到来的孩子之间,会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圣奥梅尔》影评(篇七)
拉马被选中参与一场对科利女士的审判,科利被指控谋杀了她15个月的女儿,她乘火车到另一个城市的海边,将女儿淹死,让她随着涨潮消失。在庭审的过程中,科利始终无法讲明她坐这一切的动机。她的证词颠三倒四,自我矛盾,她的讲述每次都是不同的,她的状态很冷漠,甚至将一切归结于巫术…在漫长的庭审后,她的辩护律师终于讲述了她的一切。拉马作为旁观者也在这场庭审中感同身受,生活也在逐渐改变…
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甚至庭审中的大段台词都是真实的。庭审的最后,由辩护律师讲述了这个电影和事件最真实的深意:一个少数族裔,移民的,被母亲给予厚望,但却屡遭歧视的女人,即使上了大学,也只是成为了一个不能出现的情人,她的存在和生育都不被承认,她的女儿甚至某种意义上的“不存在”…最终她疯了,她觉得她救了女儿,她觉得她让她获得了自由,她幻听幻视的一切可能都只是因为她希望她的孩子不要和她一样。
她的谋杀必然有罪,但她所遭受的对待也不该被无视。
电影是在用第三视角去展示故事,拉马这个角色是旁观者,旁听者,但也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没疯的科利。不亲密的母女关系,努力学习所取得的成绩,暂时自己还无法和解的怀孕过程……等等一切都让她陷入了这场语言的审判中。我想拉马不是一个人,她可能代表很大一批人。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个影片所讨论的内容极具社会意义。
但另一方面,也是我不喜欢的,太闷了。几乎没有什么转换的镜头,庭审的大段对白,没什么表情的演员…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有一种在看庭审录像的感觉,很容易让人睡过去。唯一在视觉上可圈可点的就是大面积的橘黄色,很温暖,也很衬托两个主人公,但其他的就确实有遗憾。同样真实事件庭审,前几天的《正义回廊》就明显要精彩太多了。
少数群体不应总用生命发声,社会或许应该更警惕也更关注。
《圣奥梅尔》影评(篇八)
迟到了一会,进入状态比较慢。但后来故事变得非常吸引人。Why did she kill her daughter, the one who made her feel no longer lonely, the one she loved so much?
To protect? It's a reasonable and sad answer, but i'm not sure whether it's the only answer.
电影有两个境况相似的女主角。都要面对motherhood的问题,都是在法国的黑人,都想在大学里实现一些自己的梦想。
辩护律师为madame colly最后的发言很打动我。“她没有有意隐藏自己怀孕、生小孩的事实,只是没有看到她罢了。她只是在隐藏自己。”辩护律师提到的“孤独”让我开始共情了。在那段发言之后,影片展示了一段另一位主角Rama童年时的片段。配上音乐和空镜,我开始(或许是“也”开始)想家了。可是我能感觉到,Madame Colly和Rama离开家是也为了自己,等离开了之后,也回不去了。
Madame Colly说:"they think I behave like a Parisian white women", "my mom also thinks that I have changed."
Perhaps, this story is about immigrants, about identity, about motherhood, about race. For me, it's a story about the loneliness of minority. And this lonely feeling will be stronger during the joutney away from home but leading to nowhere. (PS,里面比较种族歧视的发言是,Madame Colly的大学老师觉得她一个非洲人对奥地利的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感兴趣是没有道理的。)
影片放映结束后,完全沉浸在悲伤之中。比较惊喜的是放映后向演员提问的环节。在问答中,我了解到这部电影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电影的名字Saint Omer应该就是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一个小镇。这个影片中的演员都是专业演员,他们中的一些人是住在Saint Omer附近的。对这些人来说,真实的事件是令人吃惊的,尤其是那个海滩也离他们住的地方不远。有观众问,这个故事和真实故事之间有什么差距。演员回答,大部分都是一模一样的,电影中演员所有的台词都是庭审的记录,除了这个庭审的场景是他们自己设置的。
不过电影没有展示Madame Colly的审判结果。如果没有听错的话,在真实的故事中,这个女主角Madame Colly刚开始被判了20年,后来被判了16年,后来又因为表现良好获得了刑期减半。
在电影中,还有一个被强调了很多次的东西是Madame Colly讲法语非常优雅,能够体现出她是一个well-educated person。
另外,她人生中最脆弱的阶段是,她的爸爸因为她想换专业所以切断了给她的经济来源,且她因为抑郁或者其他的心理问题没有完成学校的课程,所以没有拿到学位。在那样的困境下,她失去了所有social protection. 这也会让我想到youth is the new risk class.
感谢巴黎还有人组织观看有英文字幕的电影。今晚觉得会英语好幸福。
《圣奥梅尔》影评(篇九)
79th Vennice
主竞赛以虚构的庭审、以女性的视角来映射女性觉醒意识永远无法达到的世界病痛,这是一代又一代母体的恶性传递,而这一切的一切,来源于弊病的世界,企图用法律规范性别平等,确有因法而僵化的平等意识,男权意识的存在一天,这个弊病就将存在一天,这个世界真正的怪物,又有谁会不知晓。
1.劳伦斯的幻觉
这是劳伦斯真正恐惧的一面,再博大的学识依旧掩盖不了内心的脆弱,因此梦境幻想成为生活悲苦的理由,而正是这个,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她极有可能有所谓的“双重人格”,这种人格是在家庭的束缚,爱的缺失下形成的。
2.拉玛的感同身受
拉玛的母亲与拉玛的孩童时期预知是一条暗线,这也点名了她的同情从何而来,而她与劳伦斯的共性在于长辈家庭的压抑,但这并没有有过多对她的影响。
3.女律师的一席话
她用科学方式传递了母女细胞的共性与双向性,这也极大地为劳伦斯辩护,这是用一个女性视角从男性的角度(男性的角度在于法律上的僵化的男女平等意识)解剖了这一切,台下陪审的所有女性都为此流泪,也验证了这一说法。
4.拉玛的丈夫
她的丈夫对不傲的就是男检察官,他不断强调以事实为依据,这也是男权的体现,而他丈夫截然反之,以一种逃避与关怀的方式展现了极少数性别下的气质
圣奥梅尔 (2022)
6.8
2022 / 法国 / 剧情 / 爱丽丝·迪欧普 / 凯伊洁·卡戈梅 古斯拉姬·马兰达
《圣奥梅尔》影评(篇十)
在北法小镇圣奥梅尔(Saint Omer)的法庭上,一名年轻文学教授/小说家哈玛,为了为一部改编的希腊神话美狄亚作品取材,而出席旁听一起轰动各界的黑人女性杀婴案:年轻的塞内加尔移民萝伦斯柯利,被控遗弃她 15 个月大的女儿莉莉于涨潮的海岸,莉莉最后溺毙身亡。 随着庭审的进展,母亲的大胆自白与证人们的证词,不仅让场面陷入胶着,更动摇着哈玛的信念。
《圣奥梅尔杀婴案》(Saint Omer)是纪录片导演爱丽丝迪欧普(Alice Diop)的首部剧情长片,取材自「法比安娜卡布(Fabienne Kabou)杀婴事件」,并以法庭纪录为基础,融合纪录片、纪录剧场等元素,重演被告犹如剧场表演般的口供。 2016 年,法比安娜卡布被控谋杀她仅仅一岁多的女儿; 出席卡布审判的迪欧普对这起故事深深着迷,决定将其改写为一个关乎种族、母性、情感撕裂后又缝合的故事,透过被告萝伦斯的自白,呈现真实人类经验中的暴力和奇异之处。
随着片中审讯的进行,观众将逐渐了解这位谜样移民女性——包括她的出身、「不说母语而是一口流利法语」的家庭教育、她对哲学的热爱、她与大上自己二十多岁白人男性的爱情,皆随着法庭上的诘问一一浮现。 讽刺的是,当观众越理解作为「平凡人」的她,却也越更难理解她犯下杀婴案的动机或真相。 而对于犯罪本身,她用一种条理清晰、措辞高雅且文法无误的法语进行陈述,坚称杀掉自己的女儿,并非出于邪恶或情绪不稳,而是巫术和恶魔的作为。
与真实案件不同的是,《圣奥梅尔杀婴案》中有一位富有同理心的法官、多疑的检察官,以及开诚布公且擅于辩论的辩护律师。 诘问的过程中,也大量引用心理学、伦理学和人类学的文本,试图理解这起不合理的犯罪,让本片不只呈现冷冰冰的法庭现场,也染上了些许人文色彩。
导演迪欧普在忠实呈现被告萝伦斯平静而挑衅的证词之余,亦加入哈玛这位怀孕的大学教授/作家角色——她旁听审判,凝视杀婴的被告,同时在审判过程中整理复杂的情绪,思索自己成为母亲的经历,回忆童年时自身与母亲的关系。
和哈玛一样,劳伦斯也有移民的背景; 和哈玛一样,她受过良好教育,讲着一口「流利高雅的法语」; 像哈玛一样,她疏远了她的母亲; 像哈玛一样,她有、或者曾经有过一位白人伴侣。 而当萝伦斯人生的细节逐一揭开,她在庭上的「表演」却对哈玛产生了深刻又令人不安的影响。
中间阶段审讯后的庭外,哈玛与萝伦斯的母亲奥黛尔聊了起来; 奥黛尔一眼看出哈玛正处于怀孕的早期阶段——那种敏锐的直觉,几乎很难相信她对亲生女儿萝伦斯怀孕一无所知。 她向哈玛吹嘘萝伦丝的博学与优雅,甚至买了每份刊登此案故事的报纸,好似那种庆祝儿女获得拼字比赛冠军的骄傲父母。
透过哈玛的眼睛,几乎可以推断奥黛尔在她女儿的生活中是一个压迫、疏离的存在,而这让身为旁观者的哈玛,产生一种难受的共感——对映着哈玛记忆中,自己那同样遥远、悲伤、近乎沉默,一个「破碎女人」的母亲。
藉由哈玛、萝伦斯的人生对照,导演抛出一连串关乎种族、文化、性别,甚至关于殖民主义的提问; 有趣的是,其所叩问的并非某种政治正确的呼吁,这些角色也不是「社会问题」或「失败」的化身,「可以确定的是,这两位女性都经历了情感上的磨难,都正面临着无以名状的生存难题。」
《圣奥梅杀婴案》是一部充满话语的电影,但若引用主角萝伦斯仰慕的哲学家维根斯坦的说法:「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确实,哈玛和萝伦丝的痛苦就像一种秘密语言,一种无法被转译的失落语法,只能在她们时而平静、时而空洞、时而矛盾的脸上读到。
在电影尾声,萝伦丝的辩护律师对陪审团作总结,讲述着萝伦斯曾和她分享,自己梦见那位未能活过两岁的女儿,出现在她的牢房中。
导演以这个相当诗意、却令人痛苦的寓言,作为电影的结尾。 目睹着整场审判的哈玛,最后选择与记忆中那位「好像不爱自己」的母亲和解——片头最初那令人感到些许焦躁的喘息,在尾声终将转变为三个生命平静的呼吸鼻息。
带有命定意味、如幽魂般存在于女性体内的「母性」,《圣奥梅杀婴案》细腻呈现潜藏其中、由情感与生命交织的复杂性。 萝伦斯的自白一层层引领观众进入更加深邃的谜,难以理解她的动机,却也难以忽视她走上「母亲」位置的某种失去——导演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命题流转于空荡荡的法庭,留待观众自己解读了。
《圣奥梅尔》影评(篇十一)
近年来,不少年轻的法国非裔导演开始在影坛上引起关注,凭《悲惨世界》震惊戛纳的拉吉·利、凭《大西洋》一举拿下戛纳评审团大奖的玛缇·迪欧普,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去年又一位女导演加入到这个天才阵营。爱丽丝·迪欧普凭首部剧情长片《圣奥梅尔》在威尼斯电影节赢得评审团大奖,成绩斐然。虽说是首部剧情片,但其实她早在 2005 年已开始拍摄纪录片,并先后多次获奖。其作品多以巴黎郊区生活的黑人为主角,充满着温柔的观察目光,用简洁精炼的画面展示出原始粗粝、鲜明活泼、直达人心的力量。
《圣奥梅尔》同样将镜头瞄准了法国的非裔女性:一位杀死自己婴孩的母亲。这个耸动的题材改编自真人真事,不过迪欧普并不想拍成一个抢夺眼球、哗众取宠的社会新闻故事。她依旧遵循她擅长的纪录片的组织架构,一面以真实事件为蓝本,透过客观冷静的镜头还原杀婴案的法庭审讯过程,另一面大胆置入一位虚构的小说家的角色,这位同样是非裔的女性想参考这桩案件创作小说,却在听审的过程中有了更深刻的发现。
▲爱丽丝·迪欧普
看过迪欧普作品的影迷会知道,她擅长将私人家庭录像素材、公共场所的固定观察视点,以及将个体记忆与黑人群体历史巧妙糅合,在这部新片中均有所延续。她深知这不是一部调查杀婴案的纪录片,所以并没有一上来就拍法庭审讯场景,而是聪明地以小说家的视点切入叙事。先以课堂上一段针对女性的耻辱历史拉开序幕,再转向小说家的私生活,展示她与白人丈夫、母亲的描述,并引出她与母亲的矛盾关系。
这个叙事者的设计大有用意。根据导演本人透露,她当年相当关注这桩轰动一时的案件,甚至私下有到过法庭旁听,因而对被告人感同身受——两人都是与白人诞下过混血孩子的非裔女性。于是,导演将亲身经历复制到这个虚构的小说家身上,借其视角表达出她对杀婴少女的鲜明态度,也借助这个独特的视角使两位非裔女性的命运产生交集。法庭上两人目光交接的一刻,迪欧普将小说家的私人体验悄然潜入到非裔女性群体的困境之中,这种不动声色的手法在她上一部纪录片《我们》中曾出现过。
▲风格化的庭审戏
同样是以法庭戏为重点,《圣奥梅尔》不免让人联想到今年戛纳金棕榈获奖片《坠落的审判》,该片以大段针锋相对、扣人心弦的审讯情节引人瞩目,而《圣奥梅尔》却有迥然不同的表现风格。导演刻意撇除了法庭上常见的激烈对峙情景,尽管也有公诉方与辩护律师的交锋,但整体情节偏向于人物的冷静自述。导演不旨在揭露被告的犯罪动机,或者说无法给出明确合理的解释(这与《坠落的审判》中女主角是否杀夫的叙事策略类似),甚至更大胆省略了最后宣判的一幕,由此明示了这不是一部旨在审判、扬善惩恶的作品。
迪欧普采用固定机位拍摄,偶尔移动摄影机摇拍,譬如法官抽取陪审团成员的一幕,在呆板单调的场面调度里,以特写镜头突出人物的眼神和表情,特别是非裔女性的脸部特征与身体轮廓。随着法官的提问,被告及证人在作供过程里不时陷入迟缓与停顿,营造出不少沉默的时刻。由此,整个法庭成为了一个充满表演色彩的舞台剧场。
▲突出的非裔女性面部和轮廓
在这个舞台上,导演透过各人的轮番自述,尤其是被告的证词,首先引出对非裔移民生存困境的思考。黑人少女跨越重洋来到法国,一方面为逃离母国落后压抑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她到了法国后也不得不面对融入的难题。尽管天资聪慧、学历高,讲得一口流利的法语,但她仍摆脱不了白人社会的殖民思维与种族偏见,她的肤色在其他法国白人看来始终低人一等,知识分子的身份也难以打破对黑人的刻板印象。由此,整个国家对非洲移民的结构性歧视(包括法律司法与教育系统)浮出水面,例如,法庭上除了被告、被告母亲和小说家外,全是白人;学校的老师认为被告应选个跟她文化有关的题目,而不是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论题。
尽管这名杀婴少女身上有显眼的移民与种族标签,迪欧普更在意的却是她的性别及母亲的身份。不论她因叛逆而被父亲中断生活来源,还是充当老男人感情中的第三者,她在原生家庭和婚姻关系中均以弱者的姿态亮相,承受着来自男性的压迫与剥削。更不堪的是她诞下孩子后,得不到伴侣和家人的体恤和关怀,陷于孤独无望的抑郁情绪。
▲小说家和白人丈夫
这种产后抑郁是否导致其杀婴的动机?影片没有答案,按照她的说法,她是被下了诅咒才做出如此骇人的行为。这种带有文化差异的证词并没有引发太多关于传统/文明、迷信/科学的争辩,反而揭示了社会普遍对单身母亲的偏见与误解。剧本始终没有对杀婴动机下定论,却透过女辩护律师压轴的一番陈词而令人感触颇深:母亲和腹中的女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关系,彼此共享DNA,再推演出“女人是奇美拉怪物”的结论。
表面看来,这种女性自嘲的表述似乎迎合了社会主流的观点,暗藏着较为普遍的厌女思维。反过来,从这种阐述母女关系的怪物理论却给小说家提供了与其母亲和解的契机。两条叙事线、两对母女角色均以镜像在此互相映照,耐人寻味。这段令人潸然泪下的陈词(也许)触动了刚正不阿的女法官,撼动了冷漠的律法制度,甚至影响了最终的审判结果。然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段出自白人女性的话语打破了种族肤色的界限,跨越了社会地位及身份,回到了母性的核心表达。导演不再执着于被告的杀婴动机,而是将思考焦点转到非裔女性在法国的生存及身份危机,这才是作品最宝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