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存》是一部描写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之间依赖关系的小说。主人公在社会中一直依赖他人,直到意识到自己需要独立。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成长故事,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关系,并呼吁人们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阅读后让人深思。
《依存》读后感(篇一)
上一本《苏格兰游戏》补完了高千的过去经历和性格形成之后,这本《依存》继续补完了匠仔的身世,令人不禁期待是否下一本就会轮到漂撇学长了。此外,破天荒采用小兔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也让小兔的性格更加完整和立体,令她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可爱的萌系角色那么简单,而是拥有更加丰富而细腻的心思。
整本书都没有发生什么严重案件,几段插叙的小故事全都是日常推理,延续了一贯以小见大,东拉西扯的脑补流推理风格。而且这次参与的人数更加多,每个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真的有种不知道谁在说话的混乱局面。这些小故事虽然有一两个还有点意思,但大多缺乏亮点,总体质量不如之前几本,而且我原本期待这些小故事之间最后会形成像解体诸因那样的紧密关联,但最后发现基本没有多大关系,反而因为一再的插叙和生硬的转折,导致主线故事支离破碎,影响了整本书的节奏。
至于高千和美也子的最后对决有点雷声大雨点小,没有预期的那么精彩。虽然高千明显抓住了主动权,但美也子也没有露出什么明显的破绽,最后就被高千瞪了两眼就这么轻易被眼神给折服了?似乎缺少了必杀一击的效果呢。但是最后两人相伴远去的场景还是令人十分感动的,学长那句“他们相遇的命运就是为了拯救对方”(大意)实在是点睛之笔。
全书的主线和几起事件都围绕着一个共同主题,那就是不同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对某人某物某事的依存症。这是一个深究下去十分严肃的话题,本作的风格相比最初解体诸因的没心没肺嬉笑怒骂也变得沉重得多,不禁令人怀疑西泽保彦本人跟家人的关系是否也是如此恶劣才会在书中写下如此多仿佛感同身受一般的感慨。
总体来说是一本故事大于推理的小说。对于一直追看匠千晓系列和喜欢酒鬼四人组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但是对于一般推理迷来说这不会是一本满足你预期的推理小说。
1/3页《依存》读后感(篇二)
首先感谢豆瓣网友“死狼”的翻译,才能让我这么早就看到这本书的中文版><
说起与《匠千晓系列》的缘分,还要从《解体诸因》说起,第一次看西泽保彦式风格的“无实践空谈推理”,被主角们各种不可思议但又合情合理的推理所吸引,于是跟着匠仔、高千、小兔还有漂撇学长一起参与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匠千晓系列》里,我最喜欢的即是这一本。不用说,当然是因为匠仔表白>///<。但除开这一本,我最喜欢的是《苏格兰游戏》,因为是以高濑千帆为主角展开的一系列故事,并且是对高千影响巨大的事件,因此高千的人物形象以及她的性格在《苏格兰游戏》里被描写地十分丰满和生动。高千这个人物的性格养成原因及轨迹也能从《苏格兰》里被窥知一二。
匠仔和高千非常明显的羁绊也是从《苏格兰游戏》里后半部分,高千带匠仔回故乡那里开始的。
虽然明明还有小兔和漂撇学长都可以带回去,即便是因为匠仔很闲,也依然没有非带匠仔回去不可的理由。大概这就是两人间的羁绊,明明没有非常特别的理由,但最后偏偏就是他们俩一起。
匠仔和高千的关系,从相遇开始就让人觉得非常奇妙。明明不是一路人,没有漂撇的话也许到毕业也一直不会认识,即是都被漂撇约在店里见面,相互面对面等了漂撇几个小时,明明高千都坐不下去打算回去了,却被匠仔的话影响突然决定要坐下来吃过晚饭再回去。
按说高千不是这种会被别人的言语所影响的人,却被匠仔无心无意的一句影响了自己的决定,不得不说从两人相遇起,就开始了两人之间深深的羁绊。
其实看到匠仔表白那里我是非常吃惊的。
因为在这之前,我真的一点都没有想过这两人会在一起。虽然高千并不是会在别人面前哭的人但却在匠仔面前哭过好几回,虽然两人被学长和小兔开过玩笑,就算是这样我也觉得两人之间的羁绊可以用“默契”来形容。
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苏格兰游戏》,高千虽说和小惠谈过一次刻骨铭心的同性恋情,但我还是觉得高千偏向于双性恋。高千自己在《苏格兰》里也说过,也许不一定非是小惠,换一个人无论是男女,也许她也会接受。
而匠仔这个人,在《依存》之前也无法窥探到他的过去(现在发现他的过去也挺惊心动魄的,一点不亚于高千= =),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简朴的家庭陈设以及不愿意买轿车或者自行车代步的“责任论”。他说是因为“拥有”就会附属“责任”,会非常麻烦。
但我觉得匠仔是个非常自由的人,不愿意被任何东西束缚,也不愿意负各种麻烦的责任——当然这倒不是说匠仔是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只是因为他不想被这些责任捆绑,所以干脆选择“无欲”,对任何人和事物都没有欲望,也就不会想要拥有,就更不会产生拥有以后的责任了。
我相信在遇见高千之前他一直是这么想的。
所以,我一直觉得两人之间只有默契可言,但还没有越过爱情那条线。
不过也可能是我太迟钝,两人之间那么多别人无法得知也无法参与的事情,明明已经形成了两人之间再插不进任何第三人的气场,我却还是迟钝地认为是默契。
匠仔表白真的震惊到我了(虽然在那种场合和气氛下,略微戏剧化,但匠仔和高千的表白还是让人好感动T T)——直到这时候,从头细数,却也发现,好像真的除了高千和匠仔,再也没办法想出另一对的搭配了,俗称“绝配”。
明明天差地别的两个人,让人觉得永远也不可能走到一块的人,互相告白以后,又会让人觉得“啊!真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绝配!”,发出这样的感叹。
或许也要感谢匠仔妈妈,不然匠仔一辈子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无欲”,终于在面对高千这个人的时候土崩瓦解,终于产生了想要拥有一个人,想要一辈子呆在她身边的强烈愿望。
不知道《匠千晓系列》会不会一直出下去,但我由衷地喜欢匠仔和高千,还有小兔以及漂撇,也很喜欢作者,希望能一直陪着他们参与更多的故事^^
2/3页《依存》读后感(篇三)
首先,感谢民翻死狼大大,在一众不靠谱的出版社里,我终究还是没忍住,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匠千晓系列中的高潮。
西泽从来不是一个人见人爱的推理作者,爱玩剑走偏锋的科幻推理,喜欢喝的烂醉的日常推理,还一而再的玩线索重组的逆转。
很多人看一本觉得新奇,看两本觉得赞赏,看三本就觉得无味一般了。
但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拯救推理小说的,能够无条件逆转我对作品观感的大概就是感情线的处理了吧。
对于日系推理里的感情线,我虽然看的不多,但受的伤太多。
最早看岛田庄司的吉敷竹史系列,在刚对这位热血又重感情的刑警有好感的时候,作者把女主角通子黑的体无完肤,再把通子塑造成一个彻底下贱淫荡的女性后,作者让男主角原谅她,然后惩罚她不能和男主角在一起。完完全全的导致最后本系列成为我的第一个阅读烂尾作品。
再看西泽的匠千晓系列的前几本的时候,对于高千和匠仔之间的牵绊我的态度总是模糊的,心里小小的说,是伏笔吧,是有好感的吧,真是美好又决绝的感情啊。
一边又觉得,如果真的摊牌了,估计也是个两败俱伤的悲剧吧,西泽不可能写出结果的吧,是吧,这种事情期待不来的啊,不然,怎么是推理小说呢?太无理了吧?
然后,就一口气读完了《苏格兰》和《依存》。
看着高千在《苏格兰》里的样子,觉着:啊~这样的过去也就是小小的青春黑暗期吧~毕竟对于性向,对于家庭关系,对于自己的孤独,都是青春期的时候会出现的问题吧?对高千这样的女性设定,在本作中,让我彻底成为了和那些追着高千不放一样的的女性粉丝。
接着是本作《依存》了。阅读之前,就知道这本是关于匠仔的过去,很惨。
我真的没想到是这么惨。
不是,匠仔的遭遇多么惨和颠覆三观,而是美也子夫人的角色实在是让我作为一个女性都感到反感了。
西泽把女人塑造成了这样一个让人觉得作呕的设定。不管是那个最终被儿子杀掉的铃木太太,还是匠仔的妈妈美也子夫人。我不是彻底的女权主义者,也喜欢接受传统观念中对女性的社会身份安排。
但,把女人设定成如此怀有恶意的角色,实在让我喜欢不起来。
铃木太太和美也子夫人都是一个喜欢把自己的不幸强加在儿子身上的恶人。“因为我经历了如此多的痛苦,你也应该能承受,也应该让你知道我的不容易。” 这样的想法,本来就是人皆有之的人性黑暗面。
可是,这些黑暗面,被作者在作品中无限的扩大了,以一个男性的角度去思考这件事。
把女性看成了一个恶毒至极的物品。女人总是这样的去逼迫男人,是美也子夫人先去诱惑父亲,是铃木太太自己承受不了家族的压力,是keiko的妈妈先不能理解爸爸的苦处。
然后,又从男性的角度把女人看成了毫无悔意,没有人性的异类。所以,铃木太太最终只能被她的儿子所杀,美也子夫人得了性依存症,不仅和父亲乱伦,还紧盯着自己的儿子乱伦不放过他。
在作者笔下,女人最本质的样子,就是美也子夫人这样的白莲花,穿着纯白的睡袍,表面上看起来纯洁无比,其实是个内心淫荡,无所不做的恶魔。然后把恶魔的形成,归结于对女性心底对欲望的渴望和女性深不见底的冷酷无情。
作者认为,美也子夫人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女人呢?
他可怜她的家庭悲剧,身不由己的被父亲所利用而拖入深渊。
但他不认为她会反抗,理所当然的认为她会忍耐和妥协,然后产生对男人对性偏执的幻觉,然后变成一个对自己儿子下手的蛇一般的女人。
最后还假惺惺的感叹,啊,一个能对自己儿子下手的母亲是多么的恐怖。
我想说,就算是虚构的极端个例,就算是为了突出匠仔的悲惨,这样的女性角色设定出来,的完全就是在映射和意淫男人自己的伟大吧,大男子主义什么的已经完全不适用了,应该是变态的对女性的要求吧。
且不说,小说中为了人物情节的冲突感,把美也子夫人的变成性依存症的合理性。一个女人精神失常到如此地步,变成如今这样子,没有任何从女性角度的解释,不去想美也子夫人到如今这个地步究竟是谁的责任,而去怨恨女人的恶毒心肠,怨恨女人的没人性,咎由自取。这种心态的根源就是作者希望女人是这样子的,或者说,作者觉得的,女人不就是这样的烂玩意儿吗?
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感到受伤严重。日本社会果然好黑暗。虽然在最后匠仔的表白,让我稍稍感到了小欢喜,但本作中,最惨的从来不是匠仔,而是美也子夫人。身在八嘎推理,女人总是身不由己,躺着中枪般的被黑。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