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读后感1000字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1-09 06:05:42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5-01-09 06:05:42   小编: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是一部深入解析古代生活方式的著作。通过对衣食住行的细致描述,揭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社会风貌。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的朴素、勤劳和智慧,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整部书籍让人感受到了古代中国生活的魅力和多彩之处。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读后感篇一

在公交上看完的一本书,不长,属于大家小说系列。跟题目一样,涵盖了衣食住行各方面,全而不深,内容比较基础,主要是介绍古人对各种与衣食住行相关名词的古称及分类,对读古籍有很大帮助。但所有不分朝代的资料都有个共同缺陷,就是针对大部分时期而言,缺少时代特征也经常在很多时代并不适用,但考虑到篇幅问题也算是可以理解了。 可以当做入门资料翻翻,收获肯定是不小的,但要针对朝代就需要找专门的研究类书籍来看了,可以作整体了解用。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读后感篇二

从书中的引文就能看出来先生学问的厚度,《尔雅》《方言》《释名》信手拈来,《毛传》《郑笺》以为旁证。三礼提供制度实录,书之所载可征于典册,《论语》《左传》《史记》《世说》提供具体场景,是为所载发挥于现实,《诗经》、后世诗文则将典制落实于常者之咏叹,更显鲜活。先生于《序》中言及作是书之目的,打破初学者阅读古书时在典章制度上的障碍,此书可贵之处正在于其简要平易,不是专为考据而作则亲切友好,读来不隔。三礼所载不尽施于现实,或只为制度理想,先生则验之以《左传》等书,所征引者尽乎是耳熟能详的故事,又必辅以该要的讲解,如庭训,如步趋,如彫墙,如韩厥易位,如樊哙啖肉。若陆游《老学庵笔记》,宋人之作,先生亦常引用。读古书时的“隔”,确是古人衣食住行与今人悬殊,须得有相关知识积累才能进一步体悟“作者”于细节处的用心。

给四星不是因为许先生的学识和文笔,而是因为此书虽有插图,但插得实在敷衍。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读后感篇三

★服装和配饰

一.头衣(帽子,上古直至秦汉没定名),元服。

男子:

冠 (一般贵族戴的普通帽子)不戴冠只有四种人:小孩、罪犯、异族人和平民。

冕(天子、诸侯、大夫的祭服)

弁(毕竟尊贵的贵族)皮、爵弁

胄 (打仗时戴,在冠上加胄,见尊、长者摘)防矢掩面

平民:

罩头巾,称帻

妇女:

唐代以前无冠

用髢(dì),假发

用簪镶珠玉,步摇

穷苦人用骨、竹及荆条作簪钗

二、体衣

短上衣叫襦,长襦称褂

襦本身有长短,而深衣长至脚踝

襦是一般人(包括奴仆)所服,深衣则是贵族上朝祭祀穿,庶人用深衣为礼服

罩衣叫裼,加在狐裘之上,衣加文饰是礼仪,庶人犬羊裘不加

裆是上衣,类似今天的背心、马甲

裳,裙

裘,皮衣,狐、虎、豹、熊、犬、羊、鹿、貂、狼、兔,狐豹最珍贵,鹿羊最一般。狐腋毛最轻暖,最高级,纯白,又称狐白裘。羔裘也是高级品。

袍,有絮,乱麻和旧丝绵,比较低级。战士所服。

茧,棉衣,较高级。

裤子:绔、袴,没有裆,只有裤筒;纨,细致的生娟

上古无棉花,只有皮毛、丝、麻

三、足衣

鞋:履、屐、草鞋(屣)、丝鞋(蹑履相逢迎/绣履娇行缓)

四、佩饰

玉:君子必佩,不止一玉,上有葱衡(青色的珩玉)下有双璜冲牙,玭玉(蚌珠)以纳其间,称杂佩

帨:佩巾,拭手、去污垢

“子生,男子设弧(弓)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

香袋:称容臭,多为未冠笄者佩

★饮食和器皿

一、主食

五谷:黍(黄米)、稷(小米)、麰(大麦)、菽(豆子)、苴(麻籽)贫苦人吃,富贵人难以下咽,“蛰于口惨于腹”、粟(黍籽粒)、粱(稷的良种)、稻(黏稻做酒)。粱稻是细粮,精美的主食。

糗:炒熟的米、麦,类似炒米、炒豆、炒玉米,再舂或碾,便于携带,行路之粮

麦粉做的叫饼,米粉做的叫粢

稀饭稀粥

盖浇饭

二、肉食

祭祀牛猪羊三牲齐备叫太牢,牛羊叫少牢,是最隆重的礼

三、烹调

煎:把醢(肉酱)煎了之后加到稻米饭上,再用动物油浇在上面

炮:在畜禽外面裹涂上泥巴后放到火中烧(乞丐鸡),先去内脏,填满枣子,乱草裹住涂上泥,火把泥巴烧干后掰开去泥,把发过酵的米粉涂在上面再放在油里煎,油没过它

醃:(渍)新鲜牛肉切成薄片,放在好酒里浸泡一昼夜加佐料

熏烤:用草扎起牛肉洒上桂、姜、盐,烤干做成牛肉干,也可以做成肉松

醢:先把肉制成干肉,然后铡碎,加进粱米制作的酒麯和盐搅拌,再用好酒浸渍,密封过一百天

羹:肉加五味煮成肉汁,贫苦人用野菜煮成糊糊

脯:条状干肉,腌咸肉

调味品:醯、醢、盐、梅、姜、桂、酱、豉,醋难得,盐醋酱在南北朝还是奢侈品。糖(蔗)在唐代始有,之前用麦芽糖(饴),不溶于水无法烹调。饴掺上米粉略硬叫饧。

四、酒

黍、秫煮烂后加酒母酿,成酒过程很短,没有经过蒸馏,烈性酒出现至早不过南宋。

浊酒清酒:渣滓过滤(漉)与否

糯米做的酒未经过滤叫白酒

五、食器和饮食习惯

石炊法:先把石块烧热,再把谷物烫熟,如果要煮,把水和食物放在石坑里,用火把石头烧热不断的探入水中直至水沸物熟

鼎:煮肉盛肉,牲体解成几大块

鬲:煮粥

镬:专门煮肉

甑:蒸饭,类似笼屉,米放在甑中,甑放在鬲上,鬲中放水

箪:竹制或苇制,用以盛饭

壶:装饮料

古人一日两餐,第一顿叫朝食,上午九点左右;第二顿叫餔食,下午四点左右,没有睡午觉的习惯,用手抓着吃,饭前洗手

★宫室和起居

一、室内陈设

南北朝以前没有桌椅凳,而是坐在地上铺张席子席地而坐,睡觉也是

东汉末年出现“胡床”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读后感篇四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插图珍藏版)

作者:许嘉璐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14年11月重印

《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从古人的衣、食、住、行方面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现了古代的生活。同时,许嘉璐先生又引用了大量的古籍记载,从而使古人的日常形象鲜明而生动地跃于纸上。古人的衣、食、住、行不单单塑造了古人日常的外在形象,还渗透着古人的文化观念,折射出社会生活的百态千姿与发展变化,影射着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背后巨大的贫富差距。

一礼仪之邦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族。”中国古代的穿戴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作为自古以来的礼仪之邦,“礼制”文化在古代的文化观念中是根深蒂固的。

书中这样写道:“在当时的贵族社会,当冠而不冠是‘非礼’的……(齐)景公……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反,不果出,是以不朝。不仅帝王将相如此,有‘教养’的平民也是如此……马援未做官时‘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摘自《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第四页)。

此外,书中还引了太子疾数浑良夫三罪——衷甸(卿乘坐的车)、紫衣(国君之服)、袒裘带剑(对君不敬)而杀之的例子。《说文》:“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沈纩。”古代的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也对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做了外在呈现。所以对于服饰的僭越就是对“礼”的僭越。在一个礼制文化浓厚的社会氛围中,对等级的突破容易引起统治者的威胁感与不满,也是浑良夫被杀的原因之一。

除了服饰之外,古人的餐饮、住所,乘车也其身份地位的有效呈现,同时具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礼记•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摘自《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第六十七页)。

老妪因刘道真善于歌啸而杀豚款待他。后来刘道真官至吏部郎,为感谢老妪,破格提拔老妪之子。老妪之子为感谢刘道真又以牛、酒前往拜访。就此例,书中言道:“老妪之子进以牛、酒,是因为刘宝的地位变了,礼需与人相称。”(摘自《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第七十页)。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共叔段对城墙的扩建便引起庄公臣下的极大不满,也是最后庄公伐京逐共叔段的原因之一。

而就乘车而言,大约汉代时,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六匹马拉的车。连天子的马也有专称——“路马”。其次,古代的达官贵人也要乘车。晏子有云:“有车之家,是一国之权臣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再者还有一例,颜渊死后,颜路希望孔子能够用他的车为颜渊做外棺,孔子对于自己如此宠爱的弟子都没有同意这样的请求。不是因为孔子舍不得私人财产(马厩失火时,孔子问人而不问马也可得见孔子不是重利之人),而是因为孔子身为鲁国大夫必须乘车出行。这是孔子对于礼制文化严格遵守的体现。

车不仅是对身份地位的一种彰显,而且是等级制度的一部分。齐晋鞌之战中,王孙满因秦师超乘而批之轻而无礼。这就是书中说的“超乘”的礼节。

在浓厚的等级色彩之下,礼仪之邦自然摆脱不了对人的个性的束缚这一缺点。卫国内乱中,子路因停下来结被砍断了的系冠的缨而被对方杀死。其中就是“君子死,冠不免”的迂腐思想的作祟。臧对鹬冠好之成癖,但他的冠带因不合乎法度而遭到郑伯的厌恶,从而被杀。却还因此被扣上“服之不衷”的罪名,实在是对人个性的残忍抹杀。而封建时期对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要求更是对女性独立与自由的无情剥夺。

然而礼制文化也不是仅有弊端,否则也有负“礼仪之邦”的美誉。“礼”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对他人的尊重,是中华民族文化涵养的体现。

“头上戴着胄,见到尊者、长者就要摘掉” (摘自《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第十页),表现出了一种尊卑有序的礼仪文化。

对于客人的饮食招待,古人总是尽心为之。子路遇隐者,隐者“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陶侃家贫,陶侃的母亲卖发“设精食”以招待陶侃的朋友及其家仆。可谓着实做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由此可见,“礼”对于古人的文化观念和生活的影响非同一般。

二社会百态

古代的衣、食、住、行无不反映着社会生活的现时状态和发展变迁。

一方面,我深深体会到不同阶级的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差异。另一方面,我也对古代社会的不断进步颇有感受。

冠是贵族的常服,其制作也十分考究,质料要求以及上面的装饰品更是讲求精致,因为它们标志着他们的身份地位,也彰显着他们的财富。但非贵族中人是不戴冠的,只用“幘”。

麻因为可以充饥而列入谷类。《列子•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苔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之。” 贫苦人与富贵人的饮食有相当不同。贫苦人认为味道还可以的东西,富贵人却难以下咽。

《汉书•董仲舒传》中毫不讳饰地写道:“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小人之事也。”

《小雅•黄鸟》:“交交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后汉•五行志》:“……以钱为室金为堂,石上慊慊舂黄粱。” 农民因无粮而饥肠辘辘地哀求于黄鸟,而桓帝的宫室极尽了奢华富丽,粮食堆积如山。虽然两句诗不是同一时代所作,却反映了古代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强烈展现了封建社会激烈的阶级矛盾对立。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则展现的又是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另一面。随着中原地区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古人逐渐摆脱了野蛮之风和落后的面貌,在衣饰上更加讲究齐整。

饮食上,富贵之家逐渐以菜蔬为配料。“蔬菜在副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这不但反映着菜圃技术的提高,而且也与烹饪工具和技术的改进相适应。” (摘自《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第六十七页)。

现代烹调的主要方法在从春秋到秦汉阶段已经具备了,后来又不断改进。古代对“八珍“的烹调方法已经发展为煎、炮、腌、捣、熏烤等十分精细的做法。

古代城市的发展也是引人注目的。战国时期,城市便日趋繁荣了。《史记•苏秦列传》中说齐国国都临淄“七万户”、 “车毂击,人肩磨”。到了隋唐时期,长安的规划更加统一、细致,小巷与大街纵横相连。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以后,城镇就更为繁华了。

行的进步也不可忽视。《淮南子•说山训》:“见窾木浮而知为舟,见飞蓬转而知为车。”前一句是说挖空木头作为船。对于后一句,书中解释道由于飞蓬与车轮的性质相差太远,很难想象古人是如何从飞蓬得到启发的。但这一传说突出了“轮”,可以推想,原始的车子只是借助滚动,减少物与地的摩擦力而已。可见,原始的车、船都是十分简陋的。所以交通工具的发展演进必定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时间。看但是相对于船而言,车的发展较为迅速。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人力——畜力——多种用途、多种形式的过程。畜力也从骈马发展为驷马。在汉代,发展为六马。与此相应,道路设施也越来越发达完善。

三与惩罚和刑罚相关

古代的衣、食、住、行还与古代的惩罚、刑罚相联系着。

古人不戴冠的只有四种人:小孩、罪犯、异族人和平民。对于罪犯而言,古代有一种刑罚叫做“髡”,即剃去头发。所以剃去头发不戴冠也算是一种刑罚。当时的奴隶多为受了刑罚的罪人,既已剃去头发,就不需要头衣。未受过髡刑的奴隶则以青布束头,“以别于良人”。这就给奴隶打上了鲜明的阶级烙印。

古代的肉酱叫“醢”。与之相应地,有一种酷刑也叫“醢”。《史记•殷本纪》:“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紂怒,杀之,而醢九侯。”就是对“醢”的一段记载。把肉切成条状叫做“脯”。如此对人,就叫做脯刑。据说,纣王对鄂侯施以脯刑。

古人一般都是“席地而坐”,但是“坐阵不席”,“狱讼不席”,“尸在堂上不席”。“三者皆忧也。故不敢以忧侍坐。”这既是以示庄严或者哀悼,也是内心忧虑的自我惩罚的表现。鲁昭公流亡到齐时,因为忧事,所以不设席。

车上立盖,是有一定地位和财富的人享用的。而“去盖”就是对有罪的人的一种惩戒。

《汉书•王嘉传》:“嘉遂装出,见使者再拜受诏,乘吏小车,去冠不盖,随使者诣廷尉。”王嘉身为丞相,有了罪则去盖,与晏子正成对照。(摘自《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第一百五十九页)。

《古代衣食住行》一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古代社会浓厚的等级色彩,也凸显了封建制度的残忍与血腥,让人赤裸地看见了封建制度中的愚昧与落后。但仍然会让人在无限黑暗与压制中里窥见一点人性对生命的敬畏,对法制的尊重,对自我心灵的审视,以及对人生追求的渴望。我对本书的全部感悟基本都在于此了。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