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读后感100字

《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3-28 08:10:27
《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5-03-28 08:10:27   小编:

阅读《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向读者传递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文章中强调了积极的思维对于改变人生的重要性,提倡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挑战和困难,相信自己的潜力并不断努力实现梦想。

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读后感篇一

作者从抱着消极心态的自己的人生开始总结一些规律、道理。

很好的治愈那些消极心态的人,里面写的道理都有关心理暗示。

作者的成功经历大部分归功于这些暗示吧,也许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强大之处。

我很同意作者的观念,做好当前该做的事情!不要眼高手低!淡然的对待一切事物,也许结果会出人意料。

这就是中国的那句话“期望太高,小心失望越高”的真谛吧!

1/5页

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读后感篇二

如果你有梦想,想一秒钟就好,然后忘记。不要被梦想所束缚,越是积极的思考,越不能躲开消极负面的心理。

对成功的欲望过强,反而会影响自已的当前状态,从而不能发挥自已的最好的水平。

人生都是有关联的,不要刻意而为,珍视眼下,必然会有明天的收获。

用中国话来说,也就是心存志远,但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用平和坦然的心去面对每一天。

2/5页

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读后感篇三

书的简介说得跟书里写得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本书从在遗忘的状态下更容易实现目标的观点开始。简单的说就是定好目标以后,就把目标点放下,而一心关注于如何实现,说明心理暗示或者潜意识(当然作者本人未用此词)会深印入心境,然后会自动去努力实现。

一句话,只要你够想,在内心当中真的够想,那么在神秘的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就一定能够达成你的目标,比如作者举的加入A公司的例子。

看这本书的时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 万法唯识,一切有情的唯识论观点,所以说,这其实是一本心理暗示的书,如果你真的这么想了,你的人生肯定是会不一样的----思想改变命运。

3/5页

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读后感篇四

给3.5星

身上附有悲观性自我防卫习性的人,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的情绪中转移走,于是他们所能预测到的尽是悲观的结局。

所以那些积极心理学的训练方法——想象自己成功的景象然后让它自我实现是不太现实的。因为这种想象并不具体,更不真实(没有经历过),所以潜意识里有很强烈的怀疑和抵制作用。

所以,要改变视角,让“消极”成为武器。做好最坏的打算,因为有了这种心理准备之后,才不会有心理压力。使用“很抱歉”法则:“这样肯定时不行的!但是很抱歉,因为外界原因,我不得不这样做”,通过外界原因强迫自己。

其实这里所谓的“消极”指的是顺其自然。

不要刻意追求积极,如果你是个消极的人的话,否则只会让自己的压力更大。其实作者想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很消极,那与其整天怨天尤人,不如顺其自然,做好最坏的打算,然后尽己之力,只求无憾。有时候我们干着急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不过书中介绍的“很抱歉法则”让我觉得有点自欺欺人。

然后书中的一些说法比较极端,很多例子都让我觉得没有说服力。比如说“一秒钟魔法”:如果只祈愿一秒钟,之后便忘记,梦想就会实现。

这种说法有点偏颇,它得理由是目标越鲜明,希望之路越坎坷。的确,当我们太过于渴求实现愿望时,有可能由于太过于关注目标而导致紧张或者没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上。但是,如果没有目标,何来愿望实现?

我觉得作者想要表达的应该是我们要有目标,然后对这个目标的实现做好最坏的打算(不刻意去想着它),对它抱平常心。这样我们反而能从容地做好事情。

4/5页

这样想,人生就会不一样读后感篇五

首先吐槽一下这本书的名字,这样想,人生会不一样。这个名字一看就是心灵鸡汤,成功学类的书籍(但书中的内容恰恰是反对成功学的),非常大众化,很容易被淹没在茫茫书海当中。不过这个书名有可能是因为翻译的原因,日语名里貌似有个一秒钟魔法,而翻译过来就给省略了。我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百度的时候偶然看到书中的内容,感觉不错,不然我只看书名我是肯定不会去看的。 回归正题。作者在书中谈到了一些他的经历,如他算术考试前想着一定要考满分,最后却因粗心得了九十几分。作者过于关注目标反而使得他乱了步伐,动机太强烈,反作用会伺机而来。 这和我的经历非常的相似,我就是非常在意目标的人(可能是受了成功学书籍的“毒害”,我相信像作者和我这样的人不少),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远。人一旦太过于关注自己的目标,就会变得时而野心勃勃,时而垂头丧气,为物而喜,为物而忧。这时,幸运的风向也容易产生混乱。就像渴望成功的意识越强烈,希望之路也就会越坎坷一样。 而我发现当我不那么在意目标,专注于眼前都事情,以淡然的态度来面对的时候,反而可以做得更好。 因此这本书提出了一个观点:成功的人都不过分关注目标,而是将精力集中于眼前,带着淡然的态度为人处世。 当然完全没有目标,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生活也不好,这里强调的是不过“度”。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即想自己的目标一秒钟,然后遗忘。忘记目标,才能实现目标。同时不那么在意结果,成败,如果很在意的话说明依然是很在意目标,应该学会以淡然的态度来面对。 最后,愿我们都能放下骄阳般的期望,回归无所为而为的淡然。

5/5页

还剩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