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心姐妹》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心姐妹》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3-31 23:16:04
《我心姐妹》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5-03-31 23:16:04   小编:

《我心姐妹》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两个性格迥异但情同姐妹的女孩之间的友情故事。通过她们的成长历程,展现了真挚友谊的力量和温暖。小说细腻描绘了人性的复杂和变迁,让人深深感受到了友谊的珍贵和可贵。

我心姐妹读后感第一篇

这是写一堆印度姐妹冲破束缚相信相爱的故事。

但是最触动我心弦的是关于苏德哈的父亲。

而这对姐妹,她们身上的故事实在是令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作者说她们无话不谈,各自知道彼此的心事,但一件小事就能在彼此之间划上一条很深的隔膜,当然,自己的父亲是个杀人犯这不是小事,但这种时候,作为好姐们完全可以相信她不会因此瞧不起你不是吗?当然,这是小说里,作者完全可以说是因为太在乎所以不敢说。

还有,苏尼,这个人从都到尾都是模棱两可,轻易喜欢上了苏德哈,又轻易让安玉知道自己喜欢苏德哈,这个男人是害怕将来过的太幸福吗?

阿硕克至始至终都是杯具的存在,一,一见面就爱上,二,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结婚所以想逃婚,三,为了姐姐所以不逃婚,四,离婚后他来求婚因为肚子的孩子所以苏德哈拒绝,五,想接受孩子了苏德哈却因为不想再依靠男人了再次遭拒,我认为他是本文最大的萌点。起码萌到我了。

还有三个妈妈,因为很疼他们所以让她们早早嫁人,真是疼到了点子上。

至于两个姐妹迂回的心里历程,我不想说了。我想问,最后,他们到了美国,苏尼这个人是不是又会对两个小姐妹造成什么更曲折的爱爱恨恨呢?

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

1/3页

我心姐妹读后感第二篇

我看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它像极了另一本书,同样是美国国籍,同样不是美国人,邝丽莎的《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与这本书真是惊人的相似。并不是内容有任何重合,而是给人的那种感觉。蒂娃卡鲁尼,这个美籍印度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原汁原味的故事。

两位女主角,苏德哈与安玉,我是更喜欢苏德哈的。这样一个有着惊人的美丽,对于男人有着不可名状魅力的女人,却从未真正顺从自己的内心。而安玉,我行我素,比苏德哈幸运得多,但是最终也是伤痕累累。两个过程不同却有着相同结局的表姐妹的感情是那么的感人。

本来我对于前面关于苏德哈父亲的描写觉得有些多余,因为这情节与两位主角有太大的关系。辛吉,这个有着丑陋的面庞,温暖的眼神的司机却给我留下了难以名状的感动。他希望苏德哈幸福,为她做出了各种努力,不曾离开过她的身边。然后,当最后的谜底揭穿,辛吉就是苏德哈那传说中害的一家人不幸福的罪魁祸首的父亲,我的心中起了太大的波澜。

我爱苏德哈,希望她幸福,从头到尾我都希望她能接受阿硕克,可是最终也没有,而是来到了美国,来到了她的姐姐安玉的身边。虽然到这里小说戛然而止,但当合上书,看到封面“我心姐妹”这几个字时,留在心中的只有感动和释然。

这是一对一起长大的姐妹,这是一对有着相同命运的印度姐妹,这是一对永远无法再印度社会中唯所欲为而只能顺从于社会的姐妹,这也是一对最终离开了印度,追寻属于自己幸福的姐妹。

我只能说,我真心希望苏德哈幸福。

2/3页

我心姐妹读后感第三篇

读过此书之后,我深叹了一口气,想说:也只有美国才会让该书入选二十世纪百大好书。因为书里面的自由、民主、博爱只有美利坚合众国才可能给予。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两个表姐妹从出生以来的深厚友情。两个人一起长大、一起设计自己的未来和梦想、一起结婚、一起面对生活里的痛苦和现实,最后在互相帮助下一起走入新的生活。

在故事里,我认为作者设计的两个人物代表了两种文化和精神。妹妹叫苏德哈,具有比较东方的个性。她个性非常善良,比较容易委屈求全,喜欢用牺牲自己的方法来成全别人。结婚之前,为了赎罪她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来成全姐姐的爱情。她为了母亲,任家里人摆布。结婚以后,她更加成为婆婆、丈夫的木偶,尽量让自己没有思想,不要有任何不符合道德的行为。

姐姐叫安玉,她代表了西方新思潮女性。从小安玉就非常不安分守己,总是带着妹妹做不符合家族规定的事情。她喜欢追求自由,不愿意任人摆布,有理想有抱负。她总是想做命运的主宰者,甚至婚姻她也是尽量操控,寻求真爱。最后,她跟随着爱人去了美国,又读了大学,过上了现代女性的生活。虽然中间有过两次挫折,一次是发现丈夫爱上了自己的妹妹,一次是为了妹妹来美国打工使自己流产,但最终她还是把妹妹带进了新生活,妹妹也让她从失去孩子的痛苦中走了出来。两个人的生活和个性像是完全被作者设计出来的对比,在一定的程度上让我觉得整个故事没有那么自然流畅。

我个人认为比较印度风的桥段是,妹妹苏德哈一直以为自己的爸爸是骗子,他害死了姐姐安玉的爸爸。到最后却发现爸爸只是一个被压迫的善良人,毁容之后一直在她们身边帮她们做司机,默默地保护着她们。这个故事没有一个坏人,算是功德圆满的结局。说实话,刚读到司机辛吉送给苏德哈一包钱的时候,我暗自祈求他一定不要是苏德哈的父亲,但真是让我失望的结尾,和很多印度电影一样的桥段。

另外,让我比较失望的一点是故事里的人物都不够真实、不够立体。苏德哈的善良太一贯性,她总是要赎罪,对于别人的伤害没有怨恨也没想报复。

另一位叫阿硕克的男人也太具有偶像剧色彩,这个男人在电影院和苏德哈一见钟情,他是典型的高富帅代表,但是为了苏德哈他多年不娶,一直等到苏德哈离婚生子以后还坚定要和苏德哈结婚。最后,苏德哈决定去美国依靠自己重新生活,他又是给钻戒,又是给无限额信用卡,简直不是人,是神。看到最后我都觉得这个男人神经有问题。

安玉的个性还能稍微好一些,她有妒忌丈夫爱上妹妹的一面,有纠结,但最终都是东方式的原谅。

安玉的丈夫苏尼也是一个比较暧昧不清的人物,虽然他是在美国学习生活多年的男人,但是却不被欧洲性感美女所打动,最终也是对苏德哈一见钟情。面对安玉的无理取闹,他一再包容忍让,很少爆发。到最后我也没有明白他到底爱不爱安玉,有多爱,他到底是不是花花公子。总之,让人很困惑。

故事里还有一个圣母玛利亚,她就是安玉的妈妈葛丽,她一个人要支撑整个家庭,不但原谅害死自己丈夫的人的妻子、女儿,还呕心沥血地抚养她们。即使如此,她还总招受苏德哈妈妈娜莉莉的抱怨、挑剔、不满。估计这种女人孔子在世都要拜她,完全缺少一个人的真实情感。

说了这么多该书的负面东西,再表扬一些我觉得还不错的地方。首先是它的主题,不知道让多少在东方社会里受委屈的女人看到了希望。它让我们明白,无论什么样的状况里,女人只要靠自己就会迎来幸福。不要懦弱、不要害怕和悲观。另外,它的写作手法也是不错的。这本书一直用苏德哈和安玉两个人的主观角度来轮流讲故事,整本书像是两个人的日记拼凑出的完整故事,写作手法还算新颖。最后,这本书让外国人了解了很多印度妇女水深火热的生活,像印度思想的一部分民间版图。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想法。

3/3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