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活在鱼缸里的她》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被困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无法融入社会,在鱼缸里孤独生活的故事。通过她与外界的互动和内心的挣扎,揭示了当代社会对个体的压迫和困局。读后感叹生活中的困境和挣扎,引发对自我认知和社会关怀的思考。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第一篇
活在鱼缸里的她
一篇感性细腻、幽怨缠绵、向内探寻的一部小说。玛莎来到丈夫死前留下的小屋—坐落在西斯凯利格斯(相距7世纪隐修士开辟的大斯凯利.迈克尔岛最近的地方)整理遗物。她在似乎与世隔绝的地方舔食自己的创伤—儿子布鲁诺意外死亡、艺术评论家兼收藏家丈夫不仅有婚外情且英年早逝,原本想将该屋子卖给商人,但是她不喜欢商人的本能—唯利是图,用虚假的谎言,如给予就业机会等措辞,又得知另有单身汉奥姆死守故土不愿搬迁到被玩弄到骨折。
与此同时,她爱上了一位岛上的愤世嫉俗的诗人—代表着爱尔兰的粗放、狂野和原生态的诗意。忧郁的心结似乎在电光火石间被解开。疗愈完之后,她找到了最终的答案,离开该岛,不愿搬迁,仅寄回伦敦丈夫的经典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第二篇
拿起书的时候,有一种想读又不想读的感觉:封面蓝色的大海,让人平静,乌云笼罩,又觉压抑。还好云层间有缝隙,让人有喘息的机会,于是还是翻看了起来。
翻开书后也确实如此,五月天的歌词刚好能呼应书的封面与内容:天空和我的中间,只剩倾盆的思念。
前四十页压抑到我想哭。作者可能是故意的吧,强大的笔触把我完全代入了女主视角,让我这个三十刚出头的人跟随着女主的情绪起起伏伏。
在丈夫去世后,女主重回故地,屋子里的随便一个物件都是一个记忆开关,眼到之处皆是过往的婚姻片段。她整理丈夫的遗物,拾起往日的画面,也发现了丈夫不为己知的事情:原来他曾单独去过约定的地方啊!有欣慰,也有懊恼。这是我第一次发现,人类的情感真的很复杂,在经历过失去后,有的不仅是悲伤一种情绪。我甚至为女主庆幸:她用一些恨来抵消对丈夫的思念,可以更快地走出来。
后知后觉如我,读到邀请函的时候终于意识到了哪里不对劲:作为一部小说,书中的对话少之又少!但细想也很合理: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应该没什么心情说话,倒是身边那不会说话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更能支撑她活下去。 还有一点我觉得很有意思:布兰登一个人前往约定的地点、玛莎一个人回故居。布兰登的行为动机已无法追溯,但据我观察,一个人的旅行,往往是疗伤之旅。从这点上来说,夫妇俩事实上是一类人(即使丈夫出轨)。
又或许,作者想表达的是:人生本就孤独,有些路,必须自己来走。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第三篇
感谢好友赠书!也因这篇拖了一年多的文字致歉!
读完这本书的那天,正是在三亚度假期间,与书中女主角玛莎的相同的是,一个人+面朝大海的孤单,不同的是,即使在28℃的空气中呼吸,依然对爱尔兰冬季的寒冷肃然起敬。
只是没想到,从读完鱼缸到此刻动笔的这一年多的时间,人生再度掀起波澜,无暇感慨世事难料时,却又遇亲人离世。
虽然“三十未立”,似乎陷入一种人到晚年,找不到情绪宣泄出口的境地,只能在“前半生”人在旅途、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里寻求呼吸的机会,虽然这一切很快就会消失殆尽,未来也将烟消云散。
此刻似乎更能理解孤独的意义:现实中绝望、迷茫的玛莎,只能在对丈夫的回忆、不解和对儿子的思念中寻找出口,但每一次回忆结束,却要接受独自面对今后漫长日子的现实。想逃离现实,却又无路可逃。
此刻似乎也更能理解救赎的方式与意义:书中的对白并不多,细腻的心理活动、景物描摹更加贴合她的心境,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景一物,以及某一个回忆的片段,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她“走出来”的力量。
逝去的终将逝去,发生的已无法挽回,纵使不甘,纵使理解你的人很少,纵使你真的只想生活在鱼缸里,但和玛莎一样,作为“当局者”,我们比谁都清楚,生活依然要继续,我们总要走出人生的至暗时刻,没有必要因为执著与痛苦惩罚余生。
也许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一切交给时间吧。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第四篇
56岁的玛莎在丈夫突然病逝后,到他生前的小木屋整理遗物。20年前她失去了爱子,如今又回到爱尔兰凯里这个地方,整理丈夫的遗物过程中充斥着玛莎的回忆,拉长了时间跨度,也拉近了空间的距离。一个阴雨季节一个悲伤的妇人,在一个稍显原始的环境中,住了短短的两周,遇到一些人,想了一些事。
本质上玛莎是一个不断逃避,不愿面对的人。爱子去世,她的生活也跟着脱轨,不愿面对现实,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对于出轨的丈夫,她也不说破,只有猜测,似乎这样就能减轻内心的伤痛。她就像鱼缸里的鱼一样,只是看着外面的世界变化,转身仍然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游荡。虽然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但对于玛莎而言,也许在没有答案的时候,把问题交给时间就是最好的方法了。她依旧逃避,用两周的时间只是做了一个决定而已。她拒绝卖掉小木屋给地产开发商尤金,她把小木屋留给了愤青科尔姆,让他继续他诗歌的创作。她还是告别这个地方回到她原本生活的大城市中。
玛莎并不是本地人,她多年的生活空间是在伦敦,一个跟凯里完全不一样的大都市。在凯里的两周于她更像是短暂的休假,一段在旧时代生活中找寻自我的经历。她不属于凯里,她只是过客。凯里的存在宛如另一种世外桃源,那里的乡村生活依然原始,有原汁原味的爱尔兰的风俗。
据说爱尔兰是个最适合养老的国家,自然风景美如画,而凯里代表了原始的爱尔兰乡村生活。有崖壁上的小木屋,需要烧炭填煤,有自由自在散养在山上的牛羊,有乡村的小酒吧。甚至对黑布丁的制作,都有很细致的回忆描写,展现了爱尔兰的乡村生活,其实到现在黑布丁仍然是英国本土食物的代表,黑暗料理就这么来的,食物本身就是一段记忆。用公羊集市来计算日子,也是乡村特有的记忆。
有点愤青的诗人科尔姆的大段抱怨说出了新旧文化的冲突,爱尔兰的变化跟每个文明发展的变化一样,拥抱世界时,迷失了自己。有一种文化不自信,但又被本地人深爱着。
结尾2年后,玛莎再回小木屋,悬崖上还是会有炊烟,世代居住在此的人们生活依旧入故。而由于世界经济局势变化,想改变的资本家反到碰了壁,凯里还是那个凯里,没有一丝丝改变。结局多少有点逆趋势的乌托邦,但全书中对凯里生活的描写还是很让人向往的。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第五篇
这是一本好书,真的特别好,读起来不费劲,而且读着读着会有共鸣产生,但是落笔的时候,却无法思如泉涌,就好像站在一幅特别美的画儿跟前却词儿穷了,这样的感觉好久没有过了。
全书从第三人称的视角,讲述了玛莎为了整理亡夫布兰登的遗物,从伦敦来到了大西洋边缘的凯里,她带着惊诧、无助、悲伤来到这里,在数次大风雨的夜里回忆他和丈夫布兰登的点点滴滴,从相识到相爱,而当他们十一岁的儿子突然死去,他们之间原本可以相守的情谊被两地分居代替,她知道丈夫有个小情人,但是却不确定。
时间跳跃在现实和回忆中,逐渐勾勒出玛莎和凯里岛上的邻居之间的关系图,总不想停下的商人尤金,继承父业的派迪,还有热心爱写诗的科尔姆,甚至于活泼而意外夭折的布鲁诺。作者花了不少篇幅描写岛上的风景,让人读起来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故事的最后,玛莎带着布鲁诺的期望,登上了他们一家三口曾经梦想要抵达的大斯凯利格,那个隐藏的海中的小岛,那里曾经是与世隔绝的修士们居住的地方,苦难让他们感觉离上帝更近些。玛莎把布鲁诺的照片放在了小岛上,她想有海鹰、海鸥和旁边孩子的陪伴,布鲁诺会开心的吧?曾经因为布鲁诺的死,她万般的无法放下,进而影响了她和布兰登的感情,如今,算是真的放下了吧?
全书散发的淡淡的忧伤,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在听一个从他人嘴里说出来的故事,讲故事的人情绪稳定但情感饱满,眼神望向远方,空洞但又藏着隐隐的期望,似乎这个世界与他无关,但他却真真实实的存在于这天地之间。
书中很多句子读来都让我心生欢喜,进而感同身受。当玛莎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她最亲的丈夫和儿子都不在的时候,当有形的白天和孤独的夜晚在提醒她“形单影只”的时候,我在心底默默的对玛莎说:我已经形单影只好久好久了,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人生要学会享受孤独,感受孤独之美!
是啊,对于那些幸福的人而言,什么是孤独他们是不知道的,而对于曾经幸福或者还没有遇到幸福的人而言,孤独就是生活状态,什么时候都是一个人,但是孤独的人却有及其丰富的内心,他们感知这个世界美好的能力太强了,记得有句话说:孤独和寂寞是两回事,是的,孤独的人有充盈的内心世界,而寂寞的人却是空虚的代名词。
如书中所言:我们先用我们的前半生来习惯,来熟悉情况,犯错,为今后做准备,然后,有那么片刻,我们有种感激,一切终究还算有意义,我们到达终点并理解了这个世界。再然后,不等我们明白,一切全结束了。潮水涌来,洗去我们的足迹,留下一片没有任何印记的沙滩。
既然“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么不如收起悲伤,学会享受当下的生活和自己,认认真真的过好当下,期待未来!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第六篇
我们有时候会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躲到一个毫无人烟的角落,这时横亘在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会随着各自环境的差异和不理解而加深。而在躲到远方的独处中,我们有可能会获得心灵上的救赎,也有可能坠入无法自拔的深渊。我想,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如此之困难,有时则不可不归功于距离上的疏远。
《活在鱼缸里的她》把人与人之间此类疏远描绘到了极致。从地理上的疏远,到民族文化之间的疏远,再到两个人心灵上的不理解与伤害背叛,布兰登的死将疏离推向了高潮,故事从此刻开始。
玛莎在整理布兰登的遗物时,不断回忆着两人之间相处中的不理解和分歧,痛苦的经历却因为现实中回到布兰登曾经生活的地方,逐渐切实体验到逝世的丈夫生活的文化及社会环境,而变得逐渐能够接受。玛莎以英国女子的视角审视爱尔兰这一小片独具魅力的土地,从不理解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变成逐渐接受他们与自己文化不同的独特生活方式,并且尝试着感受丈夫曾经生活的场景。
在玛莎和布兰登的故事中,不能忽视的是他们的儿子布鲁诺的死亡带给这个家的巨大转变。文章中没有按照常规叙事逻辑讲述儿子的死亡的始末,而是通过玛莎一次次回忆与她看到儿子照片的情感变化来体现她对亡子的思念。直到文章后半部分,才点明布鲁诺的死是夫妻二人产生隔阂的原因。
整本书的叙述方式是全书一大亮点。在阅读中,我们会跟随玛莎的情感走向与她到达爱尔兰之后经历的事情,一同探明死去的布兰登在爱尔兰的经历与思考。这不仅是玛莎本人对丈夫的一次探索,也是她探索自身,把自己从儿子死去的阴云中救赎出来的心路之旅。作者写作手法偏向于描绘片段化的事情发展和情感,写法细腻,但是不利于理解故事本身情节。初读时由于对发展没有整体把握,语句的故事性不强,比较容易读不下去。
宣传词中把这本书和伍尔夫的小说相提并论,我想这一点应该很吸引大多数读者。不过我在读这本小说时没有体会到太多伍尔夫的风格,伍尔夫叙事偏重思考与意识流,但整体叙事主线较为清晰,将思考与背景穿插进事件当中。本书的故事性相对较弱,故事主线在叙述中并不是很清晰,而且叙述的视角经常从女主人公变换到其他人身上。
总体来看,虽然宣传有一些夸大的嫌疑,但写作手法尚可,是一本可以一读的书。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第七篇
本书的笔触一如书名Rainsongs,轻柔,透明,带着雨天特有的愁思与阴郁。
书名源自书中那句“她就像一条陷在鱼缸里的金鱼,真实世界在玻璃的另一边。”
故事发生在2007年,全书开头便是丈夫病故的玛莎身上,为了打包丈夫的遗物,她驱车前往夫妻两人之前的一处房产。若故事如此梗概,似乎会觉得这是一对模范夫妻,但每段感情中都有一段不能揭开的回忆,布兰登和玛莎自然也有,这些故事关乎爱,也关乎逝去。在看似平静的故事主线中,苏·哈伯德插入了一下这几条支线:
1. 布鲁诺之死:玛莎与布兰登的儿子布鲁诺在二十年前在参加童子军夏令营时因为一场意外去世。
2. 布兰登出轨:他曾经一度出轨过自己图书的责任编辑、比他小二十岁的苏菲·鲍登,两人的进展曾经一度让布兰登考虑放弃和苏珊的婚姻,但后来还是选择通过一段罗马之行来宣告回归家庭。
3. 玛莎与科尔姆的心意相通与短暂情爱,最后却选择分开。
4. 尤金·瑞奥登的地产收购计划,最后却
5. 派迪·奥康纳对故乡之爱和雨夜之死。
这五件事的主旋律,全部围绕着爱与逝,布鲁诺曾经与玛莎和布兰登的爱与回忆逝去了。布兰登的出轨则代表了他与玛莎曾经的爱情逝去了。玛莎最后没有与科尔姆在一起,而是选择搁置那一晚的温存,将房子的使用权留给他,同样是忘年之爱逝去了。尤金的收购计划因为他的死亡而告终,代表了财富之爱的逝去,而派迪的死,则是对故土之爱的逝去。
由此,这份情绪通过五条故事线的反复强调,始终流连在读者的心中。
除了故事本身之外,苏哈伯德的笔触也带着女性特有的细腻,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反复切换,着笔在现在,但时常间杂过去,巧妙地阐述了与现在相对的过去的故事。有些时间线转的相当细腻,比如第一天的第一节,玛莎驱车前往海边,看到了夜空中的北斗七星,短暂闪回后又通过海浪连接到了现在。作者始终在通过叙事带出情感,同样也通过叙事来隐藏情感的剧烈,让整本书都处在一个十分平静、哀愁的情绪下。这是一本适合雨天读的书,在下雨的时候,阳光似乎也没有那么剧烈,仿佛一切都是回忆中存在的画面。最初的强烈情感已经被冲刷只剩下了骨架,而观察着过往生活所留下的森森白骨,也能推测出它生前的形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十分出色,封面略带皱纹抚摸起来好像带着水彩纸的肌理,封面的水彩画也极美,好像一个烟雨中的梦,淡蓝色的哀愁。
整本书连贯性较强,而且重要的是氛围和情绪的渲染,最适合的阅读方法,便是利用几个下午迅速地一口气读完。如果要问阅读后的感觉,更像是Big Little Lies的文字版。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第八篇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总觉得有点读不进去,一方面是对作者写到的爱尔兰文化风情不熟悉,一方面是感觉文笔哀伤,心头沉重。
后来,随着文中玛莎以及她对亡夫布兰登有过交集的人的交流,故事脉络清晰了起来。
玛莎的丈夫布兰登是突然去世的,她没有丝毫准备,而在此之前,他们失去了十岁的儿子,并且由于哀伤太过,夫妻产生了嫌隙。也就是从那时起,布兰登开始有了她不知道的秘密。
布兰登死后,玛莎来到了他生前进行创作的海边小木屋,在这里,一点一点,发现一个她从未深入了解过的布兰登。
也是在这里,她的丧子、丧夫之痛,很神奇地在一次次回顾中,缓解了。
书中,玛莎说,在这里,她感觉布鲁诺每天都和她在一起。因为当年孩子意外死亡之后,她长时间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待在孩子的房间,忘记了与丈夫一起携手。
而布兰登,其实也是处在伤痛之中,他把这份伤痛和怀念,带到了这个小木屋。最终,还是由玛莎来接收。
本书有大量的景色描写,前半部分几乎总是给人一种湿哒哒、黏糊糊的感觉。就像玛莎的心境,凌乱、张皇失措。她整理布兰登遗物,与当地人打交道之后,发现了许多丈夫生前从未和她提过的事,丈夫在这里的人眼中的印象,和她所知的有很大不同。
可以说,她是在丈夫去世后,才真正了解了他。
我们生活中也不乏如此,身边最亲近的人,却往往疏于沟通。一个人死后,他留下的东西,才让我们发现,原来那个枕边人,还有着另一面。
玛莎也曾对布兰登有过抱怨吧,特别是他们的孩子布鲁诺死后,她整日沉浸于悲伤,布兰登出轨了。那个时候,她显然陷入了更为孤独的境地。
而当她来到小木屋,开始整理布兰登的东西时,却奇迹般地在这里找到了安慰。
她和年轻人科尔姆交流对他诗歌的看法,鼓励他发表他的作品。她到海边欣赏原始的爱尔兰海滩风情,最后决定不与地产开发商尤金合作。小木屋留给科尔姆居住,顺带照料。
而顽固地守着旧日生活模式的派迪,也依旧在他的老房子里,安然如旧。
对于玛莎来说,一切都不一样了,儿子和丈夫先后离她而去,她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挽留。无论怎样的痛苦、悔恨,都无法让他们复生。她来到小木屋,才发现丈夫生前居然对爱尔兰如此熟悉,尽管他一直在英国求学、工作,日常生活中,也从不提到爱尔兰。
她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宽慰。到最后,她终于从一开始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迷茫状态,找到了自己余生要做的事——去教难民,让小木屋保留原样。
或许这样,布鲁诺和布兰登就像是还和她在一起。
读到末尾,我想起了三年前去世的奶奶。每当我回到家,看着奶奶曾经谁过的卧室,那里基本没怎么变过,卧室门只要半开着,我总会有种恍惚感,仿佛下一刻,奶奶还会像从前一样,从里面走出来。
我们的至亲,也许在人类历史长流中留不下什么,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
我很喜欢书的封面,淡雅的蓝色,仿佛从封面都能感受到海风。书里大量的景色描写也让人十分舒适,虽然刚开始看着可能温温吞吞,可那种内在的劲儿是缓慢渗透的。读完之后,我们如主人公玛莎一样,选择放下,与世界、自己和解。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第九篇
苏·哈伯德的文字像是有着冥想盆般的魔力,不消几段就将人带进那个充斥着冷雨寒风的爱尔兰:绿色岩石,海风,羊群,沼泽地,炉膛内闷声燃烧的泥炭;破旧不堪的木屋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在大西洋的盐雾侵蚀下飘摇欲颓。
十多年前,玛莎年仅十岁的儿子布鲁诺在一场意外中丧生。十多年后,玛莎的丈夫布兰登突发心脏病去世。这个来自伦敦的英国女人,在她的知命之年,似乎人生中的最后一点暖都在渐渐消散。生命于她,仿佛停滞了。她来到世界尽头的爱尔兰凯里,整理丈夫生前居住的木屋。这儿的雨下个不停,衣服永远晾晒不干,四处都是泥泞和荒寒,零零散散的居民性子古怪。在这儿她能得到什么救赎呢?
故事的结尾必定是温暖的,因为同样的情节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苏·哈伯德的这本书,无非是让读者对孤独有了更深层的体会:终其一生,人与人之间不过一座座孤岛相逢。没有人可以完全了解、理解另一个人。那个与你朝夕相伴,分享衣食起居,熟睡在枕畔的人,也许有一天你会惊讶于他的全然陌生。玛莎在整理丈夫遗物时,逐渐发觉自己并不了解这个男人,她从丈夫的信件照片中觉察到其生前一段短暂的婚外恋情。结婚几十年来,她以为对他了如指掌,但其实他有属于自己的港湾,也有大片大片她没参与过的闲暇。“玛莎想人与人之间是何等晦暗不明,在我们的黑暗时刻,彼此之间能提供的安慰又是何等之少,别人无法回应我们内心最深处的需要”。冷静旁观,逐渐释然。苏·哈伯德笔下的妇人,以一种悲悯的眼神凝视曾身处暴风雨的自己和丈夫,并默默处理这些细密的伤心和情绪。怨艾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好奇和理解。
科尔姆的出现,是照向玛莎灰暗生活的一道阳光。他帮助家里饲养牲畜,给玛莎送来泥炭等生活用品。后来他们开始谈论诗歌——科尔姆的志趣是写诗和音乐。身为教师的玛莎,阅读科尔姆的厚厚诗稿,并认真点评,分享感受。“在你最好的诗歌中,你的灵魂渗入了这片荒野,仿佛这片土地有记忆。……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对我而言,这个本质是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的内在个性和与生俱来的孤独。通过你的诗,我开始多少有点理解这里人们的生活和构成爱尔兰社会的结构,这个结构在这个新兴的财富大杂烩中正逐渐毁坏崩坍。”
另一条贯穿全书的线是尤金这个人物。他是布兰登生前的朋友,如今也是精明算计的商人。他试图说服玛莎将小木屋卖给他,好让他在凯里大兴土木,建造自己的现代化水疗项目。尤金代表的其实是一部分人:他们无视自己土地上的传统文化留存,专注于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所到之处,留下的是新鲜的建筑,和文化的荒漠。而凯里是爱尔兰所剩不多的最后的净土,尤金无疑是想用资本将此处吞食,抹掉最后一丝爱尔兰气息。
玛莎最终拒绝了尤金的要求,离开凯里,回到伦敦,并把小木屋留给科尔姆照料,供他继续自己的文学创作。“我希望这个地方能维持原样不变,科尔姆。现在一切都在变。许多真正的东西都消失了。我想记住这个地方,我要尽自己一份力来保护它”。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之间的冲撞,很多时候确实令人手足无措,落寞难言。
爱尔兰有太多优秀作家,而这本书是一个英国女人写给爱尔兰的一封情书。如诗如画的语言,营造出一个古怪、苍凉、质朴、粗糙的爱尔兰,它不再是“欧洲的附加之物”,而是茕茕孑立在世界尽头,承受大西洋的风浪抚摸,成为无数本地人和外来者的艺术灵感源泉。
这本书有关孤寂、疗愈,以及人生的重启。纵然人与人是一座座漂浮的孤岛,但生命中也终将会有孤岛相逢、慰藉的时刻。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第十篇
入手这本书,当然是因为封面上的广告——“昔日再熟悉不过的身边人,竟有这些她从不知晓的过去;而她的心里,还有另一块不敢触碰的地方郁结着……”
生活在这个年代谁还没有些秘密,自己的不愿为外人知,别人的秘密避之惟恐不及。所以,每每会被这类书吸引,期待在触不到的虚拟世界找到一丝默契的共鸣。
看到书,心就不自觉的柔软了1度。封面像是被水晕染过的蓝,氤氲出海天相接处的一座岛,以图像传达出一种诗意。
读进去,却发现吸引我的秘密已经不再重要,我开始被女主人公无所适从的孤独感打动。她以为亡夫收拾遗物为名来到了凯里,却漫无目的,正如作者写下的“物是人非。这是新的一章的开始,可是她还没有任何计划盘算。她父母双亡,现在又成了寡妇,在这个世界上她无牵无挂,她想要什么便可做什么。可是她想要什么呢?她唯一想要的却永远不可能实现。”
家,已经变成了房子,或者更没有意义的存在。
一旦进去,就不想出去,出去之后,又不想回来。对家人的亲情与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长久的习惯,意外的失去,除了彻骨的悲伤,更是灵魂的平衡被打破。
代入去想,去体会,整个人都不好了。家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不愿意出门不是因为懒或社恐,而是害怕回来,因为要面对空荡荡,不再有灯,不再有暖,甚至没有声音……男主就那么“洒脱”的走了——“他在状态最佳时离开人世”,把她一个人留在那里。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猜大家都能理解这种状态,感知这种情绪,不只是孤独,还有像被“抛弃”的愤怒,“与世隔绝”的无助。
不要轻巧的说去建立新的关系,寻找新的幸福。你比谁都知道,那不容易。那个人不在了,意味着某个特定位置被清空了,那个位置多年以来经过磨合也已经变成了特定的“形状”,而世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想嵌入新的谈何容易?所以,作者才智慧的安排了一段所谓“忘年恋”,表面的不和谐,才是真合理,因为他不是原位的接替者,而是闯入了一个新位置。无论结局是否圆满,他都扶了她一把,用诗、用爱,搀住了她快摔倒的灵魂……
书里的人物很少,另两个人物——农夫与商人,也戳到红心,不想跟人建立联系就是不想,跟财富、身份都没有关系,尤金的新年聚会简直是神来之笔。原来主、客双方都是局促、尴尬,都是勉为其难,细想有些可笑,但今后我更多几分拒绝无意义社交的坚定。
语言像诗一样美的一本小书,作者无愧于她诗人、作家、艺术评论家的三重身份。娓娓道来的讲述,不疾不徐,不靠紧张的情节,只靠情感的共鸣,同样让读者不舍释卷。并且从任何一页翻开,都能安静的读下去。
也该归功给译者,她/他的文字功底也很强。不过,个人更喜欢《rain songs》这个名字,书里缠绕所有人的孤独不正像是海风卷来的雨?丝丝不断、绵绵不绝……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第十一篇
英国艺术评论家、小说家、诗人苏·哈伯德在其近作《活在鱼缸里的她》里讲述了这样一个伤感的故事:挚爱的丈夫布兰登于一个午夜在重症监护室辞世,没有一句遗言,没有任何交待,她就这样永远失去了他。其后,56岁的玛莎怀着对丈夫的悼念,心情复杂地来到生前作为艺术评论家的丈夫写作的小屋整理旧物。三十多年来,玛莎与布兰登日日同床共枕,看着他日益变粗的腰围、听着他粗重的呼吸才能安然入睡。然而,看似宁静祥和的表象下,在玛莎的心里,始终都有一个伤痕在隐隐作痛,多年来折磨得她痛不欲生……
在发现多年来相濡以沫的丈夫出轨后,玛莎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她想要陷入无尽的悲伤里,就像躲在鱼缸里的鱼一样,将伤痛隔绝在玻璃的另一端。多年来,对布兰登的爱早已深入骨髓,变成了一种无条件、无保留的习惯。这种消极心态下的她该如何与过往那漫长的疼痛告别?当失去挚爱的人,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婚姻居然是一场镜花水月的假象,一切都只是她在自欺欺人,她该如何面对这一切?让我们跟随玛莎的视角,去往风景如画的爱尔兰凯里,完成一场疼痛与救赎的旅程。
故事伊始,玛莎便在书架顶上的盒子里发现了苏菲写给丈夫的多封信件,从而证实了丈夫的出轨。让她吃惊的是,多年以来,布兰登依然把这些信件视若珍宝,按时间顺序保留得很完整。此时的玛莎心情无疑是微妙的,但心中却也疑窦丛生,她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留意发生在丈夫身上的蛛丝马迹,自己当时在做什么?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他们之间有过怎样的柔情蜜意?此前她虽然知道丈夫有意结束与自己的婚姻的,但却并不明白个中原因。
小说中写道,丈夫布兰登虽然最后还是回归了家庭,但由于儿子布鲁诺的意外早夭,夫妻之间的裂痕已然不可弥补。玛莎常常从学校下了课后,回到家就在儿子的房中一待几个小时,丈夫也与他同床异梦,貌合神离。书中这样写道:她就像跟木头俄罗斯套娃一同生活,而她真正的丈夫躲藏在套娃里面”。每天只有依靠抗抑郁药才能安睡,当她在逐渐消失的晨光中苏醒过来时,她无法消除脑海中“生活现在就这样了”的认知,不管向谁哭泣祈求,抑或向神灵抱怨,每天,她还是照样要起床,刷牙,梳头,面对这持续的、顽固的魂不守舍。
失去的终归已失去,日子还是要继续。纵使她再不甘,再挣扎,对于无能为力之事,终究也是徒劳。她知道必须走出伤痛,心理医生告诉她: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我们不能改变行星的运行轨迹。事件的发生是随机的。我们无法控制,她无须为这种神秘或神奇的事件承担什么责任,她也无须用余生来惩罚自己。
我们说,诗人笔下的雨丝都是浪漫的,缠绵的,正所谓:“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然而在这本小说里,爱尔兰的雨如影随形般伴随着玛莎,让她心生绝望。而最关键的那场雨,致使玛莎没能完成儿子布鲁诺一个微小的心愿,让她从此抱憾终生。好在雨终于停歇的时候,玛莎也走出了人生的至暗时刻,以崭新的姿态与心境面对新的人生。“她转过身最后再看一眼那奇怪的岩石,之间太阳穿破厚厚的云层,在古老的天空涂上一道银色痕迹。”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第十二篇
作为女性,每一个人都努力扮演着生命传承者的这个角色。但,生活似乎总想和我们开个玩笑,总会在无形之中给予我们当头一棒。 这本《活在鱼缸里的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幸与不幸,带来一些深思和体会。
我们无法想象临近晚年,却要承受爱人离开之痛的悲哀。面对这突如其来到访的一切。她彷徨失措,她惴惴不安但是终究寻找了一条开解自己的道路?
书封设计
她56岁早在20年前就痛失爱子,那次锥心之痛让她久久不能释怀。而如今又失去了相濡以沫的丈夫(尽管丈夫已经背叛了她),她对于生活丧失了一些希望,开始反思,开始寻找。 她回到丈夫生前写作的小屋整理遗物。悲伤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有在时间的慢慢流逝里重新找到自己,对逝去之物放手。一场突如其来的失去,一座世界尽头的小岛,一次与过往的漫长告别。这是一位风雨中飘摇的女性踏上孤独、忧伤与疗愈的细密征程。
装帧精美用心
在这个平缓的故事底层中,是一位母亲对于儿子无尽的思念更是一位妻子在爱人离开后疯狂蔓延出来的思念和爱人背叛的不解,困惑。在短短一周多的时间内,56岁的玛莎需要消化接受的东西太多太多,看着逝去爱人的旧物,难免回想起一些珍贵的记忆。或许那一刻,是她多年来唯一能感知的到其实自己的存在,感觉到原来自己也可以如此顺畅无比的呼吸。 在书中有们随处可见玛莎的挣扎和逃避,她想要寻求自我救赎,按照心理医生的方法开解自己,但是她知道这对于当下的自己来说究竟有多难。
内页封面
她回到丈夫的小屋整理旧物,看似是整理遗物其实是想要为自己内心的不甘寻找情绪的宣泄出口,她试图为丈夫出轨找到缘由,试图找到自己的缺点来进行修正。 可找到又能怎么样呢?
人到晚年,身边已经没有一个人可以言说自己的情绪。前半辈子那些美好与幸福欢乐的记忆正在一点点的化为灰烬消散而去。她孤独吗?我想是的。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了她时常回忆那些与爱人相互依偎的甜蜜日子,回忆儿子带来全家人的那份幸福与欢笑,她潸然泪下。其实,她是惧怕的,她是孤独的。
仔细想想在今后的漫长岁月里她必须一个人面对生活种种,没有人可以依靠,是怎样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滋味。此刻她不想承认自己所处的境地,只想要陷在悲伤的长河里,就像躲在鱼缸里,将真实世界隔离在玻璃的另一边。
译后记
一个人看似不可怕但是在漫漫的长夜里孤独和痛苦会席卷我们的身心让我们彻夜难眠。我记得爷爷刚刚去世的时候,奶奶一个人总是睡不着,总得让儿子们轮翻过去陪着才能安然入睡。 正如扉页里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对于无能为力之事,悲伤亦是徒劳”。这是一本自我救赎之书,为的是救赎自己也是救赎每一个会有相同经历的人。
书籍内页
生而为人可能生活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风雨过后总会带来不一样的彩虹美景!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第十三篇
读这本书是因为本地咖啡馆的一次招募读者活动。
读小说最棒的感受是,书和生活,开始有联结;书里说的,正是我想说明但不可名状的。
很久都没听到弗吉尼亚·伍尔夫这个名字了,打开书看到开篇引言的第一句,着实欢喜。我知道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因为一部叫《A Ghost Story》的电影,改编自她非常短非常短的一篇小说——《A Haunted House》。我在那部电影下写的评论是“Almost a ghost story”,那是一部非常迷人的爱情小品。她的《到灯塔去》,让《活在鱼缸里的她》,多了一分宿命似的迷人感。
Rainsongs.
提到“雨”,我会首先想起西蒙·范·布伊。他写一位失去太太的丈夫:
“悲伤是这样一个国度 ,这里总是在下雨、下雨,却什么也长不出来。”
“大雨总有停的时候。”
“可是那片土地已经寸草不生了。”
我一直不喜欢雨天。直到有一次,和爱的人躲了一场长雨。在那场雨的时光里,我们慢慢地,看书、听歌、影相。后来,我们不在一座城市里,但只要一下雨,我们就会默契地告诉对方,那意思大约是,“我又记起那日午后。我好想你”。时至今日,我依旧不喜欢雨天,但并不妨碍我常常忆起那个意味深长的雨天。书里写,“这张相片却有种魔力,将多年前一个普通的八月黄昏变成有形可触的实体。”“生蚝、香槟、还有壮丽的日落。除了相拥而眠的漫漫长夜之外,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美好?”就是这种感觉,温柔、细碎、可触碰、撒满金粉、只敢轻轻触碰。
我在所有的爱情小说爱情电影里读,爱情的本质并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其实对于其他类型的感情,也是一样。书里写,“每个故事都有开头,有发展,有结局,只是没必要按顺序来。”
两年前的10月,我拿到第一盒芬理希梦,我说希望31岁生日月的最后一盒,是你和我一起打开。我说了很多事,留了很多事,希望是和你一起做;希望看《逍遥法外》最后一季的时候身旁有你;House MD最后一季留着想与你一起看;想与你在某年最后一天的21:56开始看《闪灵》,好以尼克尔森劈开门的那一斧头作为跨年仪式;无数个只想与你拖手去的旅行计划。
有很多愿望,跳跃式地实现了;还有更多,我害怕变成Hearth。这是书里的一个梗,读起来却让人无限感伤。“Hearth离心多么近,只差一个字母的距离。”像李志唱的那句,我们之间从来没有想象的那么接近,只是两棵树的距离……我多么想念你走在我身边的样子,想起来我的爱就不能停止……
读书还有一项乐趣,就是在书里发现一些“暗号”,然后写给爱的人看。看《数字城堡》的时候,我给爱的人写“Without wax”;看《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时候,我写0.09001215220500251521。我害怕有一天会写Hearth给爱的人。
以前有位初学西班牙语的朋友教过我一句
,Ha llovido mucho desde entonces. 翻译过来是,“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下过很多场雨了。”意指一件事情过去很久很久了。这本书里写,“他离开家乡已经有三个公羊集市了。”来说明时间过去了三年。
外婆过世一年半了。我不记得是怎么跟外公说外婆过世的消息的了,只记得,外公知道后,一个人躲进房间,嚎啕大哭。那么一个内敛的人,嗓子哭到几乎说不出话来。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他总是喃喃自语,“我们一起生活了57年……”,然后就开始抹眼泪,或者会看着照片说,“我马上来找你……”在那之后,他大病一场,几乎送掉性命。
一年祭的时候,我几乎不敢相信时间会过得那么快。但又觉得外婆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了。我很久没有和外婆一起吃饭了,以前,外婆的餐桌上,总是四季迷人。
最近,外公终于缓过来一点,对于我经常来看他这件事,重新有了兴趣,开始会像以前那样,站在窗口望着我来,望着我走。
直到现在,在家里,我和爸爸妈妈还是会说,我们明天去外婆家吗?/你哪天去外婆家?即使,现在外公住的地方,其实并不是他们一直住的地方,搬新家后,外婆只在那里住了13天。外婆,就这样长久地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
我想,这就是书中的“凯里”吧。
读完全书,其实我并不太喜欢现在的中文译名。我觉得雨的细密感和在巨大空间里的无孔不入,与鱼缸的逼仄感和令人窒息的溺水感,无论是在意境上还是眼界上,都相差甚远。这本小说里,爱尔兰的雨,几乎从头到尾,伴随着女主,让人绝望。最关键的那场雨,导致女主没能完成儿子一个小小心愿,差点抱憾终身。好在最后的那场雨停下了,女主走出人生的至暗时刻,快要重获新生。“她转过身最后再看一眼那奇怪的岩石,之间太阳穿破厚厚的云层,在古老的天空涂上一道银色痕迹。”
但还是谢谢这个译名,让我能遇见这本书,有这么多细微的感同身受,让很多情绪都有了出口;让我能遇见fishtank,遇见一款好棒的同名咖啡。
我想有一日也能对自己说,谢谢你的帮助,让我在今日拥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