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最后之人》读后感1000字

《最后之人》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02 03:35:13
《最后之人》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2-02 03:35:13   小编:

《最后之人》是一部充满人性深度的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在末日灾难中的生存与挣扎。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坚韧不拔的生存意志。小说引人深思,让人反思自身的生活与选择。是一部令人震撼的作品。

《最后之人》读后感(一)

说说我的理解,这只是我一个人的理解,没有看别人的分析,错了不要见怪,在第一部分,“她”表示的是青年儿童的时候,“我”表示的是壮年中年,具有侵略性的年纪,而“他”表示的是衰老的老年,文中的“她”和“我”已经死去,表示了老年的到来,文中说到,最开始来的是“她”接着是“我”,最后是“他”表示年纪的衰老,“她”和“我”以一种超自然体(不知道怎么形容,应该是本来不存在,别人都看不见,但是男人,也就是“他”一个人能看见能对话的人),存在,窥视和观看照护着他的行动。

接着第二部分,叙述者改变,第一人称变为了“我”,这个“我”其实是第一部分的“他”的精神,而这一部分后面的“你”则是第一部分“他”的肉体,他以一种垂死但是不屈服的精神和自己冷静厌世的肉体对话,而这一部分“我们”,则表示了第一部分的“你我他”的整体。

《最后之人》读后感(二)

我读完了最后之人,读的无比轻松,因为我一开始就没有想要去解谜,只是在迷宫中漫游。

看到有人说布朗肖是博尔赫斯的一体两面,真是无比同意。他俩都是把所有可能性同时说出来,又什么都没说。

他们面临的处境是如何用一只只蜜蜂去讲述蜂群系统呢,蜜蜂是雌蜂,蜜蜂是雄峰,蜜蜂是工蜂,蜜蜂是活的,蜜蜂需要自私,蜜蜂又是无私的……

你看,他讲把细节展示给你,把可能性展示给你,看似冲突,又没有冲突。

《最后之人》她/我/他 吸引/纠缠/抵触 如同我们本身,我们是一种无形的持续的意识流,有流动的思想、欲望和形象组成。我们了解自己的忧虑和缺陷,同时我们又对自己一无所知。

在这些思想的迷雾中,我们无法区分彼此,因此我们是一个整体。在观念的迷宫中,我们清晰的定义各种概念,概念之间形成彼此分割相对独立的表象,然而本质之下的生活又是彼此连结。

布朗肖是一个深渊,那里没有真理,没有意义,没有存在,经验不再是个人的独特体验,而是所有人共有的经验,语言只是语言本身,不代表任何意义,如同被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敲打出的语言,通过听到看到他的人,产生熟悉感,陌生感。深渊不能被沉默,因为他是无止境的,源源不断的生活本身。

《最后之人》读后感(三)

我读完了最后之人,读的无比轻松,因为我一开始就没有想要去解谜,只是在迷宫中漫游。

看到有人说布朗肖是博尔赫斯的一体两面,真是无比同意。他俩都是把所有可能性同时说出来,又什么都没说。

他们面临的处境是如何用一只只蜜蜂去讲述蜂群系统呢,蜜蜂是雌蜂,蜜蜂是雄峰,蜜蜂是工蜂,蜜蜂是活的,蜜蜂需要自私,蜜蜂又是无私的……

你看,他讲把细节展示给你,把可能性展示给你,看似冲突,又没有冲突。

《最后之人》她/我/他 吸引/纠缠/抵触 如同我们本身,我们是一种无形的持续的意识流,有流动的思想、欲望和形象组成。我们了解自己的忧虑和缺陷,同时我们又对自己一无所知。

在这些思想的迷雾中,我们无法区分彼此,因此我们是一个整体。在观念的迷宫中,我们清晰的定义各种概念,概念之间形成彼此分割相对独立的表象,然而本质之下的生活又是彼此连结。

布朗肖是一个深渊,那里没有真理,没有意义,没有存在,经验不再是个人的独特体验,而是所有人共有的经验,语言只是语言本身,不代表任何意义,如同被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敲打出的语言,通过听到看到他的人,产生熟悉感,陌生感。深渊不能被沉默,因为他是无止境的,源源不断的生活本身。

《最后之人》读后感(四)

我读完了最后之人,读的无比轻松,因为我一开始就没有想要去解谜,只是在迷宫中漫游。

看到有人说布朗肖是博尔赫斯的一体两面,真是无比同意。他俩都是把所有可能性同时说出来,又什么都没说。

他们面临的处境是如何用一只只蜜蜂去讲述蜂群系统呢,蜜蜂是雌蜂,蜜蜂是雄峰,蜜蜂是工蜂,蜜蜂是活的,蜜蜂需要自私,蜜蜂又是无私的……

你看,他讲把细节展示给你,把可能性展示给你,看似冲突,又没有冲突。

《最后之人》她/我/他 吸引/纠缠/抵触 如同我们本身,我们是一种无形的持续的意识流,有流动的思想、欲望和形象组成。我们了解自己的忧虑和缺陷,同时我们又对自己一无所知。

在这些思想的迷雾中,我们无法区分彼此,因此我们是一个整体。在观念的迷宫中,我们清晰的定义各种概念,概念之间形成彼此分割相对独立的表象,然而本质之下的生活又是彼此连结。

布朗肖是一个深渊,那里没有真理,没有意义,没有存在,经验不再是个人的独特体验,而是所有人共有的经验,语言只是语言本身,不代表任何意义,如同被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敲打出的语言,通过听到看到他的人,产生熟悉感,陌生感。深渊不能被沉默,因为他是无止境的,源源不断的生活本身。

《最后之人》读后感(五)

“ho kairos synestalmenos esti”

什么都没变,但你必须了解那过去的永恒,那是弹回思想的墙壁与绝妙遥远的尖点……当我们试着去思想时,我们是在经历着对过去与现在的切割,因为我们寄望于思想带来 新的、面孔的、使模糊的成为确定的 跳动之焰,记忆……在其间,仍然成为时刻更新与重塑,而非静止与沉默……以同思想 缄默地 长眠与交合,使永恒将记忆和思想统一,不再有过去和未来,因此也不再有重量和苦难。

正是这一想望的存在,我们试图对话,对话,言说,观看……清楚地看视,以帮助思想抓寻到一个位置,一个点,和这个点所能铺盖出来的大地,并试着让这一大地来隔离出死去的和新生的时间的天际线……死亡在其间远离,遗忘也成为了习以为常的事件,而回忆……恰恰是回避记忆的方式,因为我们不相信过去的永恒,更不能相信过去在场于眼前和未来,不能相信平静与轻盈诞生于思想延展的休止符之间……于是,我们痛苦,我们感受到了这样一张面孔的存在,即是那最后之人,也是开始之人……因为开始对于我们而言,就像“最后”一样,难以追寻。

而这一思想,则是完全自由的思想,思想它们就是什么都不思想,因为不存在着过去与未来的切割和对永恒与希望试图进行的创造,它是空与统一、和谐与平静。所有有位置和有重量的片刻的思想都会被它们同化,提携为轻盈,永远地上升和曼舞,只需要不断地说“是”,因为否定总是在开启一个新的、点状的思想,而这不符合这一自由的思想……

那极端细致且又遥远的尖点,不存在于任何时刻,只存在于你放弃追逐平静的时刻。它将带来回忆,带来遗忘,带来被躁动的记忆所排斥的那遗忘,而这遗忘触发的记忆并不让你痛苦,而是让你去和解与亲吻你所陌生或是害怕的生与死……因为一切都将因此同化为一,同化为我们,同化为这一轻盈的孤独,死亡不再剧烈和事件化,而是被消除,以成为生活本身,它不再终结什么、没收什么,它变得温和起来……思想,仍然存在,不过却是很远,以至于看起来那么渺小,只有一个像素――宣告着它的存在,和此刻与曾经的关联。死亡成为内中的,看不见的,被遗忘的,死者无法讲出自己的死亡,而遗忘死亡的未死者也不能讲出他自己的死亡,由是他也死去,只不过,他却可以喜悦,说出:“之后……我”

《最后之人》读后感(六)

布朗肖的文笔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在文字表层之下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浓度高、密度大、微妙复杂 、不易消化。这本《最后之人》更是浓缩以上特征的代表之作。 没有故事情节、没有具体形象、没有再现类型的描写(无论是人、物、事都没有),没有情绪反应、没有情感表达 ……,罗兰·巴特倡导的“零度写作”理念在布朗肖笔下生根发芽、遍地开花。但布朗肖与“零度写作”观念有出入之处的是,“零度写作”甚至认为字词都不需要成为思想表达的装饰,而布朗肖显然做不到,布朗肖最富有的就是无穷无尽微妙玄奥的哲思想法。所以在这本《最后一人》中,遍布晦涩幽暗的思想,而且思想也不是借助文词淋漓畅快的表达,而是在最大程度降低文词的温度、情感、联想,以最微弱的形式在存在和虚无、疏离与拥有、自我与无我……等等之间,反复权衡、相互支撑又相互否定、否定之后抽离未离的状态,全书弥漫的都是那种冷灰色、微弱晦涩的表达。 阅读方式不同,感受差异挺大:如果随便翻几段,看几页,心平气和细细读,不得不说布朗肖的思想真如幽暗的萤火,各种含蓄高妙、非常好!但是如果想连续看完这本薄薄的书,又有潜泳在寂静的水底恍若隔世但憋闷难当的感觉、更何况这水如此粘稠浑浊,灰暗冰凉! 绘画中康定斯基提出了艺术的绝对精神,呼喊和践行将色彩、线条、笔触从绘画作品中作为再现自然形象的手段中解放出来,不依附于形象的再现,而侧重抽象的组合,从而释放自身的韵律与抽象情感,并以此作为审美与感受的对象。

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也是倡导将文词与语言形式的独立性发掘出来,尝试不再继续把字词当作思想、内容的装饰品,不再隐匿于文本意义之后,而是作为一个独立客体,强调自身的音节、质感、分量,通过字词的不同搭配、组合、以不同的陈述节奏、篇章安排等方式产生“不及物”的形式美感。而如果回到这种单纯的形式美感来评价,说实话,布朗肖这方面还是比较差。

布朗肖最擅长的还是哲学思辩,就算是反哲学与文学,最终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哲学,除非保持永久的缄默。他最大的问题还是作品中文字之后的思想过于粘稠,文字密度太大,忽视了文字形式美感的问题。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哪种艺术风格,不管是以具象、抽象、印象、表现、意象方式来进行表达,在最表层的状态之下,艺术形式的内在结构,无不是以主次、疏密、聚散、浓淡……等等这些节奏关系来传达呈现的。有这些节奏对比关系的运用,才能在表现的表层之外,产生纯精神层面的形式美感。而显然,布朗肖感受太细腻、想说的话太多,在这样长篇累牍的呓语唠叨,反复辩证质疑、踯躅、反证中,忽略了语言之外的节奏、速度、疏密、浓淡关系的安排,从而走入了“ 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的窘境,导致缺乏阅读美感体验,沉闷闭塞,繁复冗余,明显削弱了这本书本应具有的力量。

( 另外,为译者说几句话,这类作品的翻译,“含糊中的清晰” 比 “清晰准确的直译” 更为重要,更能还原原作的氛围。另外,自己造词,恰恰是“零度写作”倡导的方式之一。)

《最后之人》读后感(七)

[法]乔治·巴塔耶

lightwhite 译

对我而言,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什么逃避了我们的思想。我们移动:各个事物进入我们的目光。目光遥不可及之处,我们估测一片无边的疆域,诸世界在那里得到安置,为一种缓慢的摄影所揭示。

无边的?但我们已让这所谓的无边进入了我们的尺度,我们甚至按我们的尺度缩小那看似超出尺度的东西。

只有死亡逃避了一种意图无所不包的精神的努力。

但死亡,人们会说,在世界之外。死亡在界限之外。它因此必然逃避一种如果不加限制,就无所考量的思想之方法的严格。

如果人们愿意这样。

我手里拿着一本奢华的画册,其文本配有许多彩色插图。

以“我们活在其中的世界”(The World we live in)为题,《生活》(Life)杂志(它在美国发行了四百万册)在1954年发表了一组文章,这些文章又在1955年的画册里汇集起来。(今天发行的法文版题为Le Monde où nous vivons。)

地球的诞生,海洋和大陆的形成,动物和人对地球疆域的占据,或地球所穿越的星空,产生了一系列迷人的图像。摄影无法抵达的东西,素描已把它描画。手中的这本画册,生命所呈现的东西,人之精神的形成向这一精神揭示的东西,在其可以把握的整体中向我的眼睛敞开。对于我们,“我们活在其中的世界”,就它产生了人而言,是人所起源的世界,而一种清晰的再现,使这个世界符合人之精神的尺度。人,的确,不拥有世界。他至少拥有靠近他的东西,而他对离他最近的东西施加的统治,在科学所发现的空间中,以一般的形式给出了在家的感受。

但我现在想提出一个问题。

我们活在其中的世界(le monde où nous vivons),难道不同时是“我们死在其中的世界”(le monde où nous mourons)吗?“我们死在其中的世界”(The world we die in)也可以充当美国杂志的标题。

或许吧。

然而,有一个困难。

“我们死在其中的世界”无论如何不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其实,在“我们活在其中的世界”里,死亡是逃避占有的东西,意即,我们把它还原为恐惧,没有任何要占有它的欲望,我们试图对它施加一种统治,最终却承认它逃脱了。

各个时代的仪式和宗教实践努力在人之精神的领域里进入死亡。

但我们在死亡的迷恋中维持这些仪式和实践。为之着迷的精神能够想象死亡成为了它的王国:在那王国里,死亡会被克服。死亡仍然留在了我们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在那里,最终,逃避之物,因为科学,不再对我们完全地隐藏起来。我们死在其中的世界不是“我们活在其中的世界”。我们死在其中的世界对立于我们活在其中的世界,正如不可通达之物对立于可以通达之物。

我向孩童展示《我们活在其中的世界》。他立刻抓住这些图像,它们是可以直接通达的。我向最为反思的精神提出《最后之人》(Dernier homme)的阅读,它能够向精神打开“我们死在其中的世界”;把这本小书读了两三遍之后,它才隐约地预感到,有必要恢复一种它一开始无法进入的艰难的阅读。无疑,这样的阅读会通过一种难以置信的超越的力量,对它有所强制,但一段耐心的时间过后,不可把握之死亡的一个方面才向它敞开,并在给出自身的同时再次逃离:再一次,其固有的思想有可能让它逃避其根本的要求,逃避思想一开始在它身上安置的一切。

我谈到了《最后之人》的阅读所呈现的种种困难。之前的一些句子会表明它涉及哲学。然而,《最后之人》外在于哲学。

首先,正如其书名页所指示的,它是一篇记述(récit)。

这篇记述介绍了一些人物,把他们置于一个确定的情境当中,它走向了一种消解。我会进一步描述这些人物以及他们面对的东西。但我要马上指出那个不把任何哲学性赋予《最后之人》的最为深刻的原因:这本书其实不是一场劳作(travail)。哲学是一场劳作,在那里,作者,着眼于一个目的,放弃了其前行的疯狂自由。只有文学是一场游戏(jeu),它一次次抛出骰子,以便获得一个不可预见的数字……

现在,我将陈述记述的材料。我至少会说出那对我呈现的东西(它们,或许,部分地远离了以作品为出路的思想,但在我看来,如此的远离不是为了让迂回变得不可能)。

三个人物,以其各自的方式,接近了死亡。其中的一个,“最后之人”,先于其他两个人接近:他的整个生命或许就是其体内的死亡的功能。并非他本人拥有一种确定的关注,而是说,叙述者看着他在死,他对叙述者而言就是他身上存在的这个死亡的一道反射。正是在他身上,叙述者得以凝视和沉思死亡。

如此的沉思从未被完全地给出。“最后之人”的证词没有真正地接近死亡,惟当它们自身进入“我们死在其中的世界”时,它们才预感到了它们最终之所是。但那时,它们消解了:这个在它们当中说话的“我”逃离了它们。

凝视死(mourir)的人处在了他向死亡(mort)敞开的凝视之中:这是因为他已不再是他,他已是“我们”,他已被死亡所消解。但这个位于死亡之中的“我们”不能被明显地置于这个孤立的、不可领会的、熟悉却令人恐怖的死亡面前,凝视死亡的时候,人只有一边躲避恐怖的在场,一边凝视,如果不调转那道病弱的目光,人就无法凝视(拉罗什福科:“太阳或死亡无法被人直视”);事实上,这个“我们”不能源自“我”的一个总和、一个系列;只要这里所说的死亡不再是我们恐惧地认识到的东西,而是“最后之人”所归属的“普遍的死亡”,对这个“我们”的直面就有可能。一个死了,但在死着的时候把他的在场赋予了死亡的人,至少,一个因为偏离生命的翻来覆去而死了的人,一个死了并因此被“我们死在其中的世界”所吸收(在那里,缺席诚然继承了在场,但其实,我们只把在场赋予“我们活在其中的世界”)的人,一个死了并把一切献给其死亡所是之消失的人,不会有什么证人,如果这些证人没有——通过哪怕一丝的不安——分担死亡所是的普遍之消失(但这普遍的消失,最终,难道不是普遍的显现吗?)

在他那并不做作但令人惶惑的语言中,莫里斯·布朗肖“明确表达”了这“最后之人”的偏爱,他第一个进入了“普遍的死亡”:“从他这些偏爱,我相信每个人都感觉是另一个人遭到锁定,但这另一个亦非任意是谁,而总是最接近的那个,仿佛他根本无法观看,除非他稍微望向别处,选定那个摸得到、触得到而事实上至此亦被认为存在之人。也许他总在您身上选定了另一人。也许,借此选择,他进而做出另一个人,人人最冀望的无非是受到这眼神的看顾。但他却可能从不看顾您,只看顾着您身旁的些许空无。此一空无,一日,曾是一位与我结交的年轻女子”(第18页)。我着重标出了我想要强调的话(此前的话要求读者,如果它们应向读者敞开的话,进一步探入这本书的深处——显然是所有书中最深的一本)。

正是这样的空无,“您身旁的些许空无”——但这一公式,在《最后之人》里,从来只有一种可疑的、临时的价值,而我努力引入其中的那一提要本身在我看来也只有一种可疑的价值——无论如何正是这样的空无,更改了生命固有的布置,宣告了记述的人物进入“我们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似乎,没有这样的空无,叙述者一日曾是的“我”就不会是“一个谁?”,独自一人,“无穷无尽的谁?”(第16页)。而“我”也不会被遗忘所取代,遗忘正是远远地构成了“我们死在其中的世界”的“我们”的原则。

一种晦暗的亲近在根本上把记述的各个人物结合起来。我们得到了“最后之人”的特定面貌、特定反应和特定活动。我们得到了其说话或咳嗽的声调,其在过道里走路的步调。他和这个叙述者、这个年轻女子住在同一栋建筑里,他们结合了一种相互吸引的关系。关于这栋“中央大建筑”(第55页),关于记述的这个地点,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我们听见有人谈到电梯,谈到无止境的白色走廊,如同一家医院。疾病就像这房子的众多住户的联系,那儿有厨房,有一个可以打雪仗的庭院,还有一个游戏室,像是娱乐场里的那种。但,这些可以把握的现实,在那里是为了消失。仿佛消失,作为这本书所暗示的事件———哪怕它们,轮流地,逃避了清晰化的认知———为了发生,为了“到场”,需要消失的对象显现。不然,我们会过早地得到消失的根本方面。我们会过早地知道,这个事件,乃是事件的一种缺席。

年轻女子特别地逃离了其临近的消失。在她身旁,我们恢复了正常。“她所在之处,一切都是明亮的,呈现出一种透明的光彩,而且,当然,这光彩远远地扩散至她身之外。走出房间,依然是如此安静的明亮。走廊不至于在脚步下碎裂,墙壁仍旧坚实且白,活着的人不死,死者不复活,稍远之处亦同,也还是一样明亮,可能没那么安静,或是相反地具有一种更为深沉、更为广延的宁静,其差异无法感知。同样无法感知的,即是举步前行时那道影之帷幕,穿透着光线,却已有可疑的不规则处,某些地方在黑暗中现出皱褶,既无人之热度亦不可亲近,反观咫尺一旁且熠熠闪耀着欢悦的灿阳光面”(第55-56页)。纵然不可把握的空无已决定了“最后之人”的“偏好”,“年轻女子”事实上仍旧身处空无。或至少,她只有通过这“无法感知”的滑移才与生命分离,从“坚实且白的墙壁”所封闭的空间,走向这道“影之帷幕”,走向这道死亡的帷幕,在那里,被她称为“老师”的人自身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但只要空无是其存身之所,她在死者边上的在场就保持着死亡之消失的特点:若身旁没有什么东西继续出现,谁还能消失呢?

年轻女子是一场双重运动的所在。

她突然在光下出现。这光照着一个正在流逝的现实,后者无论如何不再真实。叙述者呼唤他所碰触并拥抱的这个女子。“我可以感受到,有那令人绝望的什么就含藏在令她跳出我碰触她的那一晚那一瞬之外的倏然恐怖里。我每每回想,总一再于我内中得见这股激情的奇巧风貌,那印象是欢悦的。我感觉就要再次抓住她,就要拥抱她的散乱,感受她的泪水,还有她做梦的躯体已不像是个形影,而是翻覆于啜泣之中的内心私密”(第80页)。

这泪水中现实的光彩恰好散发于空无之上。而透过泪水的现实,空无,蔓延着的遗忘,一下子就变得可以把握了。空无什么也不是,遗忘什么也不是:如果啜泣先于空无,如果啜泣先于遗忘,那么,空无,遗忘,就是啜泣的缺席。那曾令人着迷,如今更令人着迷或更加奇怪地令人着迷的东西,在这个地方消失:这就是正在形成并呈现的消失本身,它不断壮大,乃至于让人神迷并让为之神迷者变得渺小。

然而,探寻者在这双重的运动中迷失了其所遗漏之物,不再属于“我们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了,那里他从不缺乏自身肯定的可能性,说出“我”的可能性。他进入了“我们死在其中的世界”,那里“我”沉没,只剩下一个任何东西都无法加以化约的“我们”。“我”死了,被死亡所驱赶、所围捕,终将落入一阵沉默,坠入一片其承受不住的空无。但作为沉默的同谋,空无的帮凶,它被一个迷失了一切的世界所控。

当他抵达这个不可把握的世界,也就是消失的世界时,叙述者仍体会到一种感觉。再一次,他把这一感觉归于他自己,但没什么用,因为消失已吸收了他,或者,他已没入他的消失。“巨大的幸福之感,我无法将之排除;它是这些日子的永恒辐照,从最初的时刻就已开始,且让这时刻仍旧持续,永久持续。我们待在一块。我们活着,转向我们自身,如同面对一座晕人头地从一宇界拔高至另一宇界的山岭。永不停息,没有限制,一股永远更加沉醉而且更加沉静的醉意。‘我们’:这一词永受显耀,无穷高升,穿行于我们之间如一阴影,寓居眼皮之下如那永远明视一切之目光”(第94页)。

在这里,我们应停留于死亡的这一惊人的蕴意,它坚持那种把它和苦难分开的可能性。

记述的年轻女子让人听叙述者说出那在其运动中面对死亡的东西。

“‘死亡,我想我是可以的,但受苦,不,我做不到。’‘您害怕受苦?’她微微一颤。‘我不怕,只是做不到,我做不到。’当下我只从这个回答看到一股合理的忧惧之情,但也许她想传达的完全是另一个意思,也许这一刻她表达出了那无法承受的苦痛所呈现的真实,又也许她由此泄漏了她最为私密的其中一个想法:会不会她也是死去很久了呢——她周遭已有那么多人离去——如果,为了死去,不需穿越过那层层叠叠厚重的非致命痛苦,如果她并不害怕自己将永远迷失在那阴暗至极的痛苦空间中无从觅得出路”(第74-75页)。

一个事变——“当她死时”(第82页)——在第一部分的结尾告知,年轻女子的死亡实则继承了临近的空无。

叙述者本人无法谈论她的死亡,但,在这一部分终止之时,他谈起了“窄窄的走道上开着一扇又一扇的门,日夜流淌着同样的光,没有影子,没有景象,而且就像医院里的走道,无止境的低语碎响流涌不息”,并补充道:“我从中走过,感受着它那平静、深沉、淡漠的生命,了解到这里对我而言便是未来,且除了这洁白的孤独外,我将别无其他景致,而我的林木将在这儿生长。这儿将绵延出田野的广大窸窣,海洋,云朵变幻的天空,这儿,在这隧道里,我的邂逅以及我的欲望之永恒”(第83-84页)。

几句话过后,便开始了第二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在那里,记述走上了一个崇高的进程。我用这个词,并无任何赞美的价值(在我看来,莫里斯·布朗肖的小书超出了、超越了一切赞美),而是在如下的确切意义上:这个缓慢的进程不再停止其向巅峰的攀升。

我已尽力,用一种提要的形式,给出了篇幅最长的第一部分的内容。至于第二部分,我不再试图这么做。我已用某种方式概述了第一部分,我担心给人留下一种捏造的感觉。然而,我已在概述的过程中表露了那无法概述的东西:唯有如此,唯有因其蜿蜒曲折而迷途,我们才真正地进入这本书。唯有错误地留下一个有可能不会迷失于其中的印象,我们才能够在那里找回正途。我说的话也许和作者的思想相差不远,并有可能成为走向该思想的一个引导,但思想并不允许自身被人抓住:它甚至挣脱了靠近它的人。概述所产生的捏造之表象从不符合其运动。从一头到另一头,就像在一场洪水中,慢慢加速的句子逃避了那种只能严格地用来指示其走向的提要:它们始终被一股支配它们的力量所驱动,那力量也支配着写下它们的人。力量因此受到克制。若没有一种平静超乎世外,至少是超乎“我们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之外,就不会有书。但这股力量带着一种如写书者一般的耐心将自身强加于那个有精力阅读它的人。受此力量激发者无法对之提出异议。他进入了“我们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进入了普遍之消失的这个世界,在那里,没有什么只是为了消失而显现,在那里,一切显现。

我从第二部分引述了这段话,它或许阐明了这个“我们”的意义,只有“我们”所环抱的那些人无限地消失了才会开启的一种意义:

“压靠着你,静止的思想,那于我们内中反映自所有人的一切就此成形、闪耀并消逝。我们因此拥有那最大的世界。因此,在我们每个人内中,所有人都在那无尽的镜照中被反射着,而从我们被投射出的辐光般的亲密里,人人回神转醒,被那仅是全体之反光所启明。而关于我们每个人只是那宇宙之反射这样一个思想,这个对于我们之轻盈的响应让我们沉醉于这样一种轻盈,使得我们永远更轻,比我们更轻,在那镜光闪烁之球体——其从表面到那独一的星火是我们自身恒久的往来——的无尽中”(第103-104页)。

如果我们从哲学的意义上理解这段话,我们就会让自己留在原地,围着词语的确切价值打转。但,我说过,《最后之人》所传达的思想没有什么哲学性。它无法在一个严格的链条中找到其位置。这样的思想拥有一种严格性(这是最大的严格性),但这种严格性并不以根基和结构的形式呈现。这样的思想不会成为阴郁顽固的哲学家通过转离一个终将坍塌的命运而搭建起来的脆弱不堪的建筑的根基。人的思想无法完全地投入劳作,它没法让自己担负一个使命,去证明那些被思想的持续进程揭示为虚假的东西。思想寻求其无法预见之物的显现,其预先从中脱离之物的显现。思想的游戏要求一种力量,一种严格,相比于建构所要求的力量和严格,它们给人留下了一种松弛的印象。空中的杂技演员要比脚不离地的瓦匠遵从更为精密的规则。瓦匠在生产,但在不可能性的极限处:杂技演员立刻松开了他已抓住的东西。他停止了。停止是他所否认的界限,如果他有力量去停止。停止意味着呼吸缺失,而回应思想之努力的那一思想正是我们所等候的思想,如果呼吸,最终,并未缺失。

“我们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里,一切都安排好了,一切都在安顿,在建构。但我们属于“我们死在其中的世界”。

在那里,一切悬而未决,在那里,一切更加真实,但我们只有通过死亡之窗才到了那里。

在死亡中,可预感到某种东西,它按照那些串连着稳定关系的静止固体的虚幻稳固性,还原了生命。但我们应让死亡脱离那由难以言表的痛苦所打开并被恶臭所封闭的阴森队列。我们应进入死亡所是的辐照之永恒:普遍的死亡是永恒的。《最后之人》揭示了一个我们只在眩晕的运动中抵达的世界。但这书本身就是运动,在那里,我们失去了一切根基,拥有,如果可以的话,看见一切的力量。

《最后之人》是难以谈论的,因为这本书逃避了绝大多数人想要停留在上面的那些界限。但同意阅读它的人发觉自己不禁要在一本书中把思想献给一个使之摆脱这些界限的运动。前提是敢于冒险。直面危险的勇气不只是对作者提出的要求:读者逃避了不可避免的考验吗?阅读说到底要求直面这个世界——以及我们在那里所过之生存——意味着的东西,直面它们意味着的东西,直面它们的无意义(只有通过疲劳,我们才与之分离)。

------------------------------------------------------

原文发表于1957年8-9月第123-124期《批评》(Critique)杂志。收于《全集》(OC)第12卷,第457-466页。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