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on Eleven》是一部描写末日世界的小说,通过多条平行线索展现了人类对生存、艺术和人性的探索。小说以描写一场致命流感大流行为引子,探讨了生活的脆弱性和人类对文明的渴望。作者通过精致的叙事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Station Eleven》读后感(篇一)
一句话评价:尝试看了三次才读完前三页,看到50页之后渐入佳境,后面200页手不释卷,看完后头也不回地看美剧去了。
书前几章成功地营造了人类文明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感下完全崩溃的氛围。男主角A收到做医生的好朋友消息,在超市还开门的时候屯够了水和粮,跟哥哥在家里目睹电视台从每天导报死亡人数,到没有电视信号,到停电,停水,听到有人撬门,枪声,看到高速公路上大塞车,人们放弃开车步行,到完全的寂静;男主角B搭乘飞机去参加朋友葬礼,被意外降落在一个郊区机场,而那儿最终成了人类曾经有过的高等文明博物馆;男主角C,这个把所有男主角女主角联系在一起的线索,在流感爆发前死在了话剧台上。
女主角A在文明崩溃后成为了流浪话剧团的一名演员,从一个幸存者村落到下一个幸存者村落巡回表演,白天打打鱼翻翻墙去空无一人的房子里教室里医院里顺点还能凑合用的工具,并偷偷地在八卦杂志上寻觅自己在文明崩溃前的零星记忆;女主角B生活在文明尚完好的时代,从一个乡村小姑娘一举飞上枝头变凤凰,离婚后靠着自己的努力变成女高管,每天在不同的商务酒店客房中画漫画,用画笔创造一个更为孤独、更为隔离的世界;女主角CDE都有自己的故事,或曾是风光的女明星,或变成流浪话剧团里最厉害的猎手,同时也吹单簧管,或在话剧院里边照顾小童星们边跟大明星暗度陈仓。
每一个故事都很精彩,每一个人物都很鲜明,所以50页后渐入佳境,后面200页手不释卷,但无奈花卷铺得太大,结尾虽然有个说法,但没有真正交代结局怎么样。各位看官要问了,open ending不行啊?很多著作都是open ending啊!这本书让我熬夜看了两个晚上看完结局后头也不回地看美剧去了,只能说是前戏做得很足,很用心,很充沛,很有层次,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以上。
《Station Eleven》读后感(篇二)
Station Eleven ★★★☆
在一个普通的雪夜里,饰演李尔王的知名演员Arthur Leander在观众的注视下突然倒地。尽管培训急救员Jeevan敏锐地捕捉到了征兆,并迅速冲上台施行救助,却还是没能从死神手中夺回Arthur的生命。剧院中的众人因这场始料未及的悲剧乱作一团,殊不知与此同时无数生命正悄然消逝…Arthur的猝然离世成为了瘟疫末世的第一道声响,也成为了一些幸存者脑海中最后一抹鲜明的色彩。
Travelling Symphony的Kirsten就是这样一位幸存者。那一年,饰演李尔王女儿的她站在舞台边上看着Arthur倒下。而在末世来临之后,经历种种波折、失去所有人的她只留下两样珍宝:一是对表演、对艺术不灭的热情,二则是Arthur赠予她的那本《Station Eleven》。
《Station Eleven》来历不明作者不明,故事也并不完整,却偏偏牵动着Kirsten的心弦。她一路走,一路收集着关于Arthur和Station Eleven的信息,也因此而走入了一张以Arthur的过往编制的网中。
———
这本书的开头确实很精彩,通过Arthur Leander这个本身就极具戏剧性的人物展开故事的方式也蛮有趣的。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想写在穿梭于危机四伏的废土世界中,致力于将艺术带回人间的Travelling Symphony;想写Arthur Leander跌宕起伏的人生;想写以Arthur为中心串联起来的各种人物和他们各自的故事;还想写《Station Eleven》这本书与后瘟疫废土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体呈现出来的效果乱得一塌糊涂,不像是一个流畅自然的故事,而是像是一场以“艺术和末日“为关键词的故事接龙。
而且作为科幻来说“Station Eleven”的设定太模糊了,“致命流感肆虐后的废土世界”的气氛也没写出来,插入的瘟疫前繁华世界的闪回则进一步减弱了那种氛围。
但最让我失望的还是“Station Eleven“这个概念的塑造和展开。作者野心勃勃地在一开始把“Station Eleven“写得太玄太重要,让它承担起串联不同线索和人物、甚至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能比“云图”的作用还关键——但写着写着又突然泄气,最终只是拿它做了条线索的展开就草草了事。
《Station Eleven》读后感(篇三)
How do I praise this book enough? A well-written book, a perfect blend of literary and science fiction (this is from someone who reads very little sci-fi, so I am biased).
I knew this is a highly praised book and that's why it took me so long to pick it up--don't want all the hype around this book to ruin my expectation. Now I am just glad I finally picked it up.
The book is orchestrated with relatively simple and quiet storylines that follow a group of interlinked characters in a pre- and after- dystopian world. It is mostly characters driven (even though there are great plots), and like other dystopian/apocalyptic books, Mandel explores the topic of humanity and resilience in great detail. An obvious moral of the book is this: survival is insufficient--and Mendel tells us art is needed, especially in grim times.
I was also struck by something else, despite how minuscule it seems: I remember the part about a snowglobe (or really any insignificant object),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roduct making humans, although unseen, are all interconnected. Like the characters in Station Eleven, even in this tech-advanced world, we are more interconnected than we think. This is such a warm feeling.
Another thing I appreciate very much is that Mandel infuses hope in these devastating situations. This book leaves me so much to wonder. I know I will revisit Station Eleven soon.
《Station Eleven》读后感(篇四)
读小说最难受的不是读到烂小说,而是读到本可以写得更有劲头的小说最后化成了一滩温吞水,从第一行就开始期待的转折没有出现,高潮涌起得恰好和花盆里的假山差不多高,至于语言,追求炫技的语言实验难道不应该和现代派一起死去么?现在是类型小说的时代。
之所以会读Station Eleven这本类型小说是被《纽约客》的一篇书评勾起了阅读的欲望。Joshua Rothman在书评里提出了每一个在文化研究之后接受文学训练的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凭什么用带内窥镜的小钻头花哨乃至晦涩地钻进人心的文学小说(literary fiction)就一定高于讲故事的类型小说(genre fiction)呢?经典小说凭什么一定就胜过畅销小说呢?推到最大,高雅,为什么就胜过流行?
虽然重修经典已经不像1980或者1990年代那么时行了,但是学院的文学训练一直都默默地暗示着:高雅文学和流行文学的区分并不是基于什么本质上的异同优劣而是源于社会历史经济的权力网络建构的结果,经典作品在被一层又一层的文学批评写作和阅读实践推到经典位置之前并没有一层天然优秀的光环笼罩在身上;或者说,在每一个历史的切面上,当时的文学作品里只有受欢迎的文学作品和不受欢迎的文学作品,没有跨越历史的经典。由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当阅读者脱离开经典的范畴开始阅读自己时代的作品的时候,每一次阅读其实都一次冒险。没有了确定的层级和阐释的范式,阅读者接触到的每一部作品都需要自己去判断,是为这部作品进入历史多推一把还是一脚把它踢出历史的流动,成为时间之外的无名垃圾。
听起来很美。但是对于阅读者个体来说,除非你是抱着为文学历史新进程添砖加瓦地主人翁精神在阅读,否则每次冒险的结果都是一脚把自己刚读过的书踢进垃圾堆里也实在丧气得很。能够坚持不懈地给垃圾堆输送新成分的阅读者恐怕都是萨德侯爵的忠实仆役吧。19世纪著名的瘾君子柯勒律治说过,阅读者在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总得“心甘情愿地中止怀疑之心”,可是等你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你总不想每次都是自认倒霉地想我怎么就为了这么个玩意中止了我的怀疑之心,就好像买的时候明明说好的是松花蛋,最后敲开泥壳一看——土豆。
读完Station Eleven就有种手里捧了个大土豆的感觉。Rothman很看好这本书,因为他觉得这是本不同寻常的类型小说。不同于以往的末世小说(僵尸!病毒!人吃人!压制不住的性冲动!),这本小说的故事是关于世界崩溃之后一个叫“流动的交响乐”的音乐兼话剧团在各个定居点之间旅行的故事,他们坚持给已经快忘记文明的人送去过去文明的花朵:交响乐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过在这个破败的世界里,交响乐和莎士比亚这样的“高雅”艺术并没有垄断文明这个响亮的称号,剧团的格言“生存是不够的”来自电视剧《星际迷航》,主人公之一迷恋的,而且看起来在小说的架构里远比莎士比亚有影响多了,是一套叫Station Eleven的漫画。高雅和流行的界限被打破了,交响乐,莎士比亚,电视剧和漫画都成为了人类过往文明的象征,每一个都值得保留下去。可惜,这本小说是典型的设定好过执行的例子。真正开始阅读的时候你会发现它还是本中规中矩地末世小说,视角不停地在灾难前后切换,不停地从一个主人公跳到另一个主人公,追逐,杀戮,娶12岁女孩的先知一如既往的是有复杂历史的大恶人。莎士比亚呢?交响乐呢?除了时不时地提到演出之后定居地的居民们满足的样子,作者也想不出在凋敝的世界里坚持传递旧世界的文明还能带来什么,本来可以试着探究文明价值的地方都被作者成功地用末世小说的模式写作淹没了。末世的莎士比亚和交响乐就是噱头而已,是土豆上裹着的厚厚的泥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