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在一个午后拉下百叶窗的经历,他通过观察窗外的场景和自己的内心感受,思考了时间和生命的意义。他认识到,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珍惜每个瞬间来体验生命的真正意义。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富有哲理性,带给读者思考和启示。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读后感(一)
随手拿的一本书,其实是被装帧所吸引,百叶窗的设计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的感觉。虽然一直喜欢摇滚乐但实际上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去了解这个东西,对其也只是偶尔发现一些关联的事物才会去探索的程度。坦率的文笔很直接的向大家展示了在摇滚兴起的时代,这个乐队私下的发展是怎么一步一步走来的,有种“果不其然乐队的成员生活就是这样啊”的想法,不过有时候也会在想,能做到在这之后没有完全沉陷在所谓的人气泡沫中实属不易。一点一点的描述着每张专辑创作时所发生的日常细节,脑袋里会不自觉的浮现当时的画面究竟是怎么样的,伴随着电脑中同时播放的那张专辑音乐,刚好一首歌配一节内容。从不了解这个乐队到和这个乐队经历一次他们的一生的这种感觉,很棒。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读后感(二)
我要给五颗星。 第一颗给安德森在起起落落之后直面自己内心的剖析。不给自己留理由和借口,完全的直接的剖析。对自己的性格、处事风格、生活习惯、每件事每张专辑的成败各个方面进行剖析。这的确可以看清楚自己来时的路。我想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反思和剖析,为给之前一个交代,也为给之后一个指导和方向。 第二颗给山羊皮的这些好听的歌。他们的歌和这本书是一体的。看别的书我顶多会听一些平静的纯音乐,但是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一直听着他们的歌的。《She's in Fation》《He's Gone》《Beautiful Ones》《So Young》《Everything Will Flow》,这些歌是我一直循环播放的。安德森的烟嗓有时伤感有时落寞有时快乐有时痛苦有时候嗨起来让人也想一起跳舞。 第三颗给安德森的文笔。说实话,看这本书之前我并没有对文笔抱有多大的希望,大概猎奇的成分更多一些吧,但是安德森的文笔真的感动到我了,到底是写歌词的人,会写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读后感(三)
Coal Black Morning中文版出街的时候,广告打的是“比肩Just Kids”。那时候我已经读过英文版,觉得实在无法同意。倒不是说BA写得不好,他的写作机敏、自省、真诚而克制,特别是如果对Suede和BA的早期生涯有一些认知,那这本书的前史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他对父亲的复杂情感、海沃德希斯的衰败与困窘、贾姨在他生命中的意义等等。对我而言,许多当年看来不明所以的晦涩歌词,在阅读过程中都重新找到了答案。但可能是因为同一时期我也在读Kim Gordon的Girl in A Band,我发现自己更容易被女性音乐人的写作打动,这是一种天然的共情。Girl in A Band和Just Kids给我带来的情感冲击,在读BA这本书时几乎没有出现过。
这本书结束在Suede的第一张专辑问世之前,BA说他不想写一本“可/卡/因与金唱片”的书。我当时想,可以,至少这很BA。
所以当看到他开始写第二本时,我曾经陷入短暂的失望(体现在我没有买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读后感(四)
关于书名,在书中看到两处呼应:一处是《Down》里的歌词“Hey you draw the blinds and blow your mind away”;一处是《Lazy》里描绘的画面——“胡混一夜之后”,Brett藏在百叶窗后面小心地偷看窗下人潮涌动。百叶窗仿佛成为某种与外界隔绝的象征。
Brett反复强调自己最讨厌写烂俗的故事、传统叙事的那一套(在另一本《漆黑清晨》的开头也谈到了这一点),但凡写一个乐队,势必要写到他们的“苦路十四处”——奋斗、成功、放纵、瓦解。即便Brett尽力避免落入俗套,但是要将Suede和自己展示在大众面前,也不得不被这四个关键词套牢。把毒品视作创作的必要条件,在Brett看来这是外界对艺术界的误读,也是艺术从业者的托词。毒瘾发作,写出的歌又虚又烂,他说自己想回到那个时候纠正作品里的纰漏。而多年过去,Brett或许也没想到自己变成了一个十分注重健康的中年人,一个“戒掉毒品,甚至还戒掉了咖啡,每天勤洗手、多通风、人多不去凑热闹,过着早睡早起健康生活,以减缓眼角皱纹层数增加”的摇滚乐主唱。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读后感(五)
没想到2022年看完的第一本书是你,我不了解这本书这支乐队的背景,仅仅只是从作者在书中表达的文字上感受到了一些讯息,我也不想去研究他们背后的故事,到底发生了什么?无所谓,我知道的仅此而已,但不代表我可以不能去知道你们。
生活百态,五味杂陈。
在音乐的领域用用文字描述出他们的那段时光,带有文艺范的抑郁色彩,看得我是很难受的。可能是我阅读的姿势不对,喜欢将自己全身心的代入作者,作者文笔快乐我也快乐,作者画风痛苦我比痛苦。
我不就是在这自找罪受吗?评分这么高,评论各有千秋,我还是不怕被贬就给一个主观上对这本书看完的一个感受状态,一般般。
本书到底是像作者给粉丝去探索他们的一个窗口,文字冗长,让粉丝感受一下他们经历过的文艺且抑郁美的事物,好不快乐!
音乐如果不能带给人快乐,那也要做到不影响到他人越听越抑郁。
希望读者看完不要不快乐。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读后感(六)
垃圾场和废旧棚户里长大的小伙子们开始冲击世界,穿着破鞋顶着乱发租车自费去表演,喝廉价红酒,苦苦挣扎等待出生,从地下充满汗水及烟灰的子宫里爬出,哑剧小马被推向绞刑架,在白色日光灯的世界里流浪,然后被突如其来的狂热幻觉击中,推入满是镜子和霓虹灯的舞台世界,激情洋溢的溺水者们向着新世界发出歇斯底里的病态尖叫,虚幻的疾病实质是演出恐惧症,在开始我们即下沉,在迈入世界的第一刻即被世界捕获,一直下沉…… 所以自然在花花绿绿的世界里有人清醒而抑郁,想要逃离或许也是从开始便出现的,父亲的死加重了这一点,理想与现实的背离拉远了距离,疲惫不堪再也无力修补。 沉溺于更深的梦幻,无爱的二人关系,一人被现实的痛苦所裹挟却无人问津,一人在刹那的错乱中不顾一切冲上大街感受自我溶解的狂喜。越来越大的裂痕,不幸福的肥皂剧,破灭的预告无时无刻不在逼近,我们本可以就这样一直继续下去,两个焦虑抑郁的人在互相伤害,然后轻轻地结束了。 社会边缘人的马戏团,下沉的人生和迷幻剂,粉饰自己的廉价甜味剂,美丽的残渣和社交恐惧症,安静的毁灭,迷幻的漩涡,然后在无路可逃的尽头猛然惊醒,不安全感的当头一棒,世界的摇篮曲,你弹起你父亲曾经想要弹奏却只能在角落落灰的钢琴,驱逐白日,然后被击中,在苏醒的阵痛中将一切搞砸,在半梦半醒中挣扎,安静地裂成碎片。 然后你去超市买了点水果,回了几个邮件,然后涅槃重生。 请出新专罢,我不想再听蓝色时刻了()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读后感(七)
“I can’t get enough” 走马灯一样看完了乐队的起落,主唱不太真诚的回忆 没有反思,或许安叔也认为反思无意义
标题很美,不愧是写歌的
“事实上我一直都很讨厌许多人暗暗喜欢的那些老掉牙故事,一心希望真正的艺术性来自记录生活真相的勇气,而非年少叛逆、胡作非为。如果生活的真相恰巧包含烧焦的锡箔纸和失心疯,那就顺其自然吧;但就算真相不是那么大的事,也没有那么香艳刺激,其内容也具有同等的价值。” 原来人都是来来往往 前期被唱片公司推着走,后期被drug吊着,大家好像没认真考虑过乐队的未来,最后清醒地走上“螺旋式的下坡路”
文末: 我目睹了乐队屈辱狼狈的衰落,眼见它从一头心高气傲的猛兽摔成了疲软无力的残废,现在是时候将它从这悲惨境地里解脱出来了。我们亏欠它一份尊重,应当还它最后的尊严。终于,心里的话从我嘴里找到了出路:“我没法再继续下去了,”我的声音传到自己耳朵里,听起来很陌生,高飘而颤抖,“山羊皮到此为止吧。”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读后感(八)
试听了一下山羊皮乐队的歌曲,不怎么喜欢他们的曲风,但喜欢这本有冷到骨子里的幽默感和善于自嘲的智慧的自传。
摘录:
多年的贫穷、困苦与失意让我饥不择食,不放过扔在我脚边的任何一块成功的面包屑,而在胡吃海塞的时候,我似乎总是太过积极地去满足他人愚蠢的幻想,心甘情愿地套上为我量身定做、实际看上去却越来越不合体的戏装。
“唯一能成功的表演,能真正大获成功的表演,只有通向疯魔的那一种。”
人生剧场里那些安静、幽微的瞬间亦蕴含着力量和美,其程度比起光彩夺目的重大时刻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定义我们的并不是闪闪发光的瞬间,而是光芒来临前的晦暗时刻。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读后感(九)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是英伦传奇乐队山羊皮主唱布雷特·安德森的回忆录,也是一本阅读感极佳的书。手指翻动书页的时候,总觉得伴随着旋律的响起和鼓点的敲击。
我时而沉浸于阅读,沉浸于明明知晓结局却还是会耽溺其中的传奇故事;时而沉浸于音乐,沉浸于夹杂着他们独特味道的纯粹与生猛,分裂和异化。
那些从垃圾堆和斑驳墙面中生长出来的声音;那些怪异躁动、迷茫混乱,却又贴近人心的奇妙组合;那些灵感突现的瞬间,那些分裂拉扯的时段,那些站在顶点的放纵与狂喜,那些走向极端的痛苦与厄运。
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我是不习惯边听音乐边看书的。但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布雷特·安德森写到哪里,我便会不自觉地播放起那个时期他们创作的歌曲。有时还不由得暂停阅读,完完全全地倾听着音乐,手指不断在似是钢琴键盘又似是百叶窗的镂空粉色封面上舞蹈着,弹奏着,游走着。
精彩的故事总是看得很快,但我又实在不舍得故事结束,还好,“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安德森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那些透过纸张不停散发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永永远远地陪伴他的一生。
这本书除了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最打动我的其实是安德森书写的真挚和诚恳。那些二十几岁时追求的刺激和独特,在镜头前初显时的幼稚与迎合;那些小有名气时的粗浅谵妄和自恋虚荣;还有成名后因名气和麻药引发的放纵与不自知。纵然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巡演与媒体为博关注而进行的片面报导助长了个人的浮躁和气焰,但安德森在书中总是坦诚地面对自己,尽力书写回忆里最为真实的画面。
当然,在叙述回忆的过程中,也不乏对安德森对音乐的真知灼见。比如,如果非商业化音乐难以为继,小众音乐不再被认为是可以谋生的职业,它活下去的唯一出路就只剩下有财力的父母资助了。安德森写道:“除此以外,还有更广泛也更令人不安的隐忧……艺术创作世界的各个层面都是一脉相连的,在诸多方面相互依存,就像一个生态系统。商业化艺人向来都是从更具创造力的边缘音乐人身上汲取养料,拿来后者的想法加以注水、净化和通俗化。这个道理就等同于植物的消亡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将导致食肉动物灭绝。所以我相信音乐产业边缘地带的活动对于音乐圈整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一旦缺少了这台创造灵感的引擎,可想而知,我们的文化将陷入一片荒凉的真空……”
书中写道,在今天社交媒体的巨大阴影里,音乐已不再是人类生活的核心,不再具有定义人类生命的重要性,变得更像是生活方式的附属品。也许,这只是光芒来临前的晦暗时刻,只要还有人真心热爱音乐!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读后感(十)
(这篇小稿其实我两年前就写好了,那时刚刚签了约决定做这本书。那个时刻的激动、期待、幸福、忐忑汇集成湍流,让我必须做点什么,比如写下这个不甚合格的编辑手记。而今天再打开这个文档,激情一如当时。)
在给这本书找译者的时候,译者问了我一个问题:安德森写了两本传记,为什么你们从第二本做起?(这时大家都已知道第一本将由国内另外一个出版品牌出品)。
我说明原因之后,她说,哈哈哈哈无话可说,无懈可击。
原因是,安德森出第一本书的时候我还不是编辑。如果是,我一定会做。
时间倒回二十年,我躺在大学宿舍的下铺,一遍又一遍地听着Everything will flow,感到空虚又悲伤。不为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觉得Everything will flow。Suede的歌我喜欢的有很多,但就是那个躺在床上,看着上面铺板之间的间隙发呆的情景,深深刻在了回忆里。所有那些打口带,到今天我还留着,不知道还能听吗。
大学毕业之后,曾经喜欢听摇滚乐的朋友四散在各个城市。一起去音乐现场,一起弹吉他唱歌(弹吉他、唱歌的都是别人,我只是旁边看着而已)的日子一去不返。山羊皮来北京演出的时候,竟是我一个人去看的演唱会。即便如此,也还是激动不已,从耳机里传出来的音乐终于通过近在咫尺的空气震动一击入心。那时候的我,完全不会想到有一天我和我最爱的乐队会产生关联,也不敢想。
可是,终于等到有机会提报这本书的时候,我竟然犹豫了。
我试图从一种大义凛然的态度去看,试图用“理智”战胜我的情感。音乐类的传记在国内是不是太小众了?像我一样喜欢山羊皮的人还多吗?前一本不是我们出的,从第二本做起会不会有点怪?犹豫再三后我考虑放弃,我们那位内心永远摇滚的老板在深夜回复我邮件说,有些书如果我们没做,注定会是遗憾。
在看原稿的时候,我一度热泪盈眶。安德森在书里非常诚恳地谈及乐队的起伏,自己的感受,到了最后,他说,我们只是像所有的乐队一样,拼搏,成功,衰落,解散。看完书稿的时候是凌晨,难过又感动。
我们热爱的,不仅是一支乐队那么简单,他们的音乐在某个时间刻进我们的生命,从此永远地,与我们的人生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便在乐队解散的那些年里,他们仍然在我们体内,在我们内心深处与生活的种种碎片产生交响。
感谢每一个捧读这本书和每一个即将拿起这本书的你,我们将在各自不同的人生中,拥有一段共同的回忆。
致伟大的时间之手和永恒不灭的激情。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读后感(十一)
“如果非要我在自己整个创作生涯选出一个时刻,一个让我可以指着它说‘这就是我一生成就’的时刻,我依然会选择这首歌。”——Brett Anderson
(*这首歌指的是The Wild Ones)
Brett Anderson是何许人?职业生涯长达三十载,金曲众多,并且活跃至今的英伦知名乐队Suede主唱。
而作为译作没几本的业余译者,模仿Brett说这话可能显得太狂妄了:如果要我从自己的翻译生涯选出一本书,可以代表自己一生的翻译成就,我一定会选择《拉下百叶窗的午后》。
敲定这本书的翻译是在2019年末,我与正在为本书寻找译者的编辑老师联系上的时候,已很久没有听Suede的歌,但我却怀有一种非我莫属的坚定信念,因为,用一句老套的话来讲,Suede几乎就是我半个青春。
Suede伴随我度过了整个中学到大学时代,我人生中看过的第一场live也是Suede。那是在十年前的上海大舞台,开场灯光熄灭的一刹那,我和其他成百上千个歌迷齐刷刷地一跃而起,一边尖叫一边如跨栏般矫捷地翻过观众席座椅,冲到舞台前,Brett甩动的麦克风线从我们头顶上旋转而过。如Brett所唱的,“一切终将流逝”,记忆也会褪色,如今我已不记得他们那晚唱了什么,但那幅画面却留在记忆里从未淡去。
在2020年初的那个冬天,我在许多个除了野狗的嘶叫之外没有任何声息的夜里翻译这本书。Brett的语句就像他的歌词一样迂回,很多形容词和比喻都不是常人会想到的那种。翻译这样的作品理应是痛苦的,我却从未有一刻感到过痛苦。当我跟随Brett弯弯曲曲的思绪,深陷于他迷宫般的脑回路摸索着一条出路,我常常有一种温暖的熟悉感,就像与自己封存了的美好记忆再次相逢。
读着Brett讲述的歌曲创作过程和乐队历程,我忽然明白Suede的音乐已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每当它们的旋律再次在我耳边响起,那些音符已经不能用简单的“熟悉”二字来形容。它们就像幼时的好友,却从未像人类一样总是被时间改变,重逢已非旧人。音乐永远不会改变,不会消逝,如果一定要用语言来形容,它们就是我永远都能够回去的栖身之所,永远都在怀念之地等待着我的不变故乡。
想起在2019年末接下这本书时,编辑老师透露了一个当时让人兴奋的消息:Suede已经定下了2020年的中国大陆巡演。不料接下来一切停摆。然后过了三年,犹如一场漫长的等待,停摆在2020年的时间又重新启动了,最近看到越来越多音乐人的演出消息,相信在国内看到Suede的日子一定不会遥远。
但等待的时间绝不是没有意义的,正如Brett在最后所写:“有时候,定义我们的并不是闪闪发光的瞬间,而是光芒来临前的晦暗时刻。”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读后感(十二)
82页
有时候,歌曲作为一个整体的魔力要大于其各个组成部分的魔力之和。在某一特定的大众群体中流行着一种看法,即流行乐和摇滚乐的歌词都很“孩子气”“不成熟”且“空洞”。他们用来支持这个观点的论据就是,如果把歌词从歌曲中抽出来单纯作为语甸来朗读,听上去就会很空:“宋贝,宝贝,耶,耶,耶……”“好一堆废话。”他们如是说。然而摇滚和流行歌词却不同于诗歌或散文,重点在于它们不是被读出来的,而是被唱出来的,因此它们的音乐语境决定了一切。多年来,我不知曾有多少次坐在出租车后座,因电台里放出的一首流行歌曲真心感到惊艳并被触动了心弦,它们唱的不过是些平平无奇的陈词滥调,可一旦配上合适的感觉和旋律,就能呈现出堪比济慈诗句的真与美,并超越自身平庸的组成部分,达到升华。作为《我的黑暗之星》的作者,我没有立场来评判这首歌有没有做到这一点,但我想指出的是,单从歌词来评价一首歌并不公正,充其量不过是一种便利的做法,因为歌词和用来描述歌词的媒介看上去用的都是同一种语言。这里存在一个“用文字表现音乐如同用舞蹈表现建筑”的悖论,即一种媒介无论如何也不能准确地代言另一种。
----------------------------------------------------------------------------------------------------------------------------------
118页
我的亢奋可能过度弥补了理查德的经验不足,但他其实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似乎完全没有背上所有人都认为他应当感觉到的压力,举手投足都很稳健,而这种稳健自此也成了他标志性的台风。后来我就此事问过他,他告诉我这只是因为他的视力太差了,连第一排的观众都看不清,更不用说去看后面是什么状况了,所以整个现场在他脑海中留下的画面就是一片怪异、抽象的污点,一点也不吓人。几年以后,他终于给自己配了副隐形眼镜,然后跟我们说戴着它参加的第一场演出就把他给吓坏了,好几年来一直被他视而不见的人海最终变成了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呈现在他眼前。
----------------------------------------------------------------------------------------------------------------------------------
205页
一旦进入专辑的宣传阶段,到了某个环节之后,包括乐队、唱片公司、经纪人、发行商、公关和宣传在内的整个团队都必须齐心协力去支持它。反思和质疑的时间结束了,所有人都有义务去说服自己和身边其他人相信他们爱自己为之工作的产品,并向外界散播热情,激发业界的信心。所以每逢一些特定的乐队发布新唱片时,无意义的套话诸如“这是他们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或“他们强势回归”就会被翻来覆去地再说一遍。所谓唱片发行就是这么一套沉闷无趣、激不起创造力的机制,而除了一些出类拔萃的例外,发行唱片的也常常是些沉闷无趣、缺乏创造力的人,不会用除陈词滥调之外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不过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个产业确实也不需要什么想象力。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读后感(十三)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是山羊皮乐队主唱布莱特.安德森的私人回忆录。也是他的第二本书。按照专辑顺序讲述了山羊皮从出道到解散的故事。
这本书是精装硬壳,粉色调的封套有一条条镂空,被做成了百叶窗的样式,百叶窗下的封面是一张黑白照片,透过缝隙可以看到安德森坐在沙发上的侧脸,手拉着衣服的领子遮住了自己的嘴巴。
大部分摇滚乐队总是走着宿命般重复的路径:组建、遭遇困难、获得成功、走下坡路,然后解散。这种模式下的故事人们已经看得太多。
作为一支著名的英国摇滚乐队,我称之为“英伦四大天王”之一,歌迷们自然对他们的故事耳熟能详。
因此安德森在首章就表明,他将竭力避免写这种“你我都读过太多次的书”。他写到,这是他“曾说过不会写的书”,将“讲述曾说过不想讲的故事”。
于是在一个拉下百叶窗的午后,你听着安德森向你娓娓道来。他选取了非常私人的视角,从创作者的角度回忆山羊皮每张专辑每首歌都是如何诞生的。并坦诚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纠结自己与周遭人的关系。也在这个过程中反思了媒体、产业以及毒品是如何塑造和摧毁了自己。
全书共分为五章,基本上是按照专辑分的,从出道一炮而红的专辑《Suede》(1993)开始,然后是巅峰突破之作《Dog Man Star》(1994),接着是真正的杰作《Coming Up》(1996),然后是遭遇滑铁卢的《Head Music》(1999),到最后“失败”的《A New Morning》(2002)为止。
每章下面包含数个小节,每小节都取了一个非常抒情且华丽的名字,比如“我们相爱,我们倦了,我们继续前行”、“生命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尤其是无事发生”、“它死在青葱六月的白色时辰”……。
安德森叙述故事的方式也像这样充满了氛围的描写。他总是会先用满是形容词的长句子勾勒出环境,然后再切入到环境中的人事物。这样很容易就能把你拖入到他所讲述的那个曾经的场景中去。
如果你是山羊皮歌迷的话,阅读本书就像是一次回忆之旅。作为一个山羊皮的老牌歌迷,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山羊皮了。但这次我一边读着书一边听着书中正写着的山羊皮的歌。仿佛把我拉回到刚刚接触摇滚乐的时候。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怀旧的情绪。
书结束于乐队解散,安德森称之为“黯然神伤的无声散场”,“一场狂野的飙车突然哑了火”。幸好我们现在知道山羊皮会重组,不然就会停在“一个可鄙的结局”。
放下书本后,我还会去搜搜书中提到的那些演出或采访的视频。看到安德森表演时的样子,不禁想起当年在成都某音乐节上第一次看到山羊皮现场时那难忘的情形,那时他们已是重组之后,而我还是一个学生。山羊皮与英国同时期的其他乐队不一样,就像有待在序言中所讲述的,他们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国内许多乐迷都对他们有着自己的私人回忆。
时间距离重组又经过了一轮,我很怀疑现在还有多少人听山羊皮。就像不久前科切拉音乐节上,还需要Billie Eilish向大家介绍Damon Albarn。他们代表了某种逝去的青春。不过他们都还在活跃,虽然远离了主流音乐界。
书的最后一句是“有时候,定义我们的并不是闪闪发光的瞬间,而是光芒来临前的晦暗时刻”。
2022年5月23日,山羊皮发布了他们最新专辑的先行单曲《She Still Leads Me On》。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读后感(十四)
老实讲真没有想到Brett这么会写东西,没有虚浮的伪饰,全是一路上的诚实心绪,就像他自己所表达的:“一个人若要回顾自己一生的作品,那就有必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看法,如果不认清失败,有目共睹的成功就毫无意义。”
起初他们昂扬着表达着:“世界在缓慢流转,我们的人生正在重组。”面对是满脸写着“请打动我”的冷硬面孔嚣狂入世。早期的声响被冠以“用过的避孕套,而非漂亮的床。”
风靡于世后,依然是名利场的浮华于世和分崩离析,Bernard离队让他心有戚戚,但还是体面而婉转的夸耀了Bernard的先见之明。后来他自己陈述:“每当音乐生涯的关键时刻降临,我总是以很无动于衷的样子去面对,将自己的伤痛和恐慌全部埋在一层职业化的外壳之下,这大概是某种自我保护机制在发生作用,以防我的感情崩溃决堤。”看来现代人类的情感避难方式,大抵相同,所谓的“职业化”永远是最好的避弹衣。
但拥有Alan这样的朋友实属幸事,特别羡慕他对他们关系的叙述:“我们胡混一夜之后瘫坐在一地狼藉之中,藏身百叶窗后面小心地偷看窗下人潮涌动的忙碌大街——两个完全与世隔绝的人快乐的活在自己的世界,拒绝进入真实世界就是他们之间的纽带。”
可好景不长,乐队的罗马之路都会经过毒窟,在沉沦到最极端的时刻,Brett蚀骨的记录着:“在那炼狱般不可置信的瞬间,我们三条命犹如悬在同一根蛛丝上,窥见了某种黑暗到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东西。”
世界是擅长失忆的,很快,Suede的光芒被超新星的光芒所掩盖,经历过狂喜和不堪后,Brett写下:“定义我们的并不是闪闪发光的瞬间,而是光芒来临前的晦暗时刻。”算是对Suede最为坦诚的注脚吧。
其实一本书下来,最让我吃惊的是Brett的洞察力,虽然他自己总把功劳推给自己的潜意识,但无论如何,这些细微的判别和思考,总是动人的。
比如说他对音乐史诠释性的揭穿:“这些年来,音乐史以其一贯肆无忌惮的方式微妙的改写了自己,以使过去的记录符合当下的真理。”
以及乐队与观众之间的引力场探究:“任何表演在本质上都是精英的行为,舞台则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存在——为了将乐队抬高与观众分割开来——由此产生的力量差异是戏剧里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
还有就是他对全英奖这样这样重销量而非艺术,重排场而非内容的逆反,用他的话说就是:“格格不入不如的感觉如此美妙,身为光荣的搅局者我们尽兴狂欢,好比粥里的苍蝇,苹果里的蛀虫。”
对待乐队对历史的重复和对彼此的复制,他的洞察也十分精准:“我们的后现代世界就是无数面镜子组成的荒原,在这里将一切都分门别类会更方便。”
甚至“音乐性重于文字”这样的观点,都让我们在冥冥之中产生了共鸣:“单从歌词来评价一首歌并不公正,充其量不过是一种便利的做法,因为歌词和用来描述歌词的媒介看上去用的都是同一种语言。这里存在一个“用文字表现音乐如同用舞蹈表现建筑”的悖论,即一种媒介无论如何也不能准确地代言另一种。”
这样的深思和自省总是和天分相关的,我们这些愚人不及,也只有艳羡的份吧。
最后认真的夸一下译者王知夏,除了Brett先天的文本质量之外,中译能这样流畅的读完,而且还有回味的嚼劲,实属不易,以后会多多关注王知夏的译作的。
赵小跑
2022年9月30日
《拉下百叶窗的午后》读后感(十五)
这是一支传奇乐队,这是一个内心敏感的时代偶像,这是他们的起与落
这本书的设计很有意思,书封的设计像是百叶窗(图3),如此明亮的色彩,透过缝隙,我们可以隐隐看到背后那张脸 - Suede乐队的主唱布雷特·安德森,看起来模糊不清的轮廓。公众、媒体即是那道阻隔真实的窗,他决定为“自己”而写
很意外,我没想到他这么会写,整个阅读过程是种享受,即使没有听过他的音乐,也是值得一看的书
他对流行音乐有着独到见解,客观分析偶像“人设”的利弊,记录在名利场中从未停止过的内心斗争。他不为自己的“过错”狡辩。在多年之后,以一个“中间”的角度去看待发生在他周围的一切 - 成员离开,团队之间日渐增长的隔阂与不满,支离破碎的内心,他像是一个旁观者细细剖析乐队的整个发展过程
他写:“炒作无法带你走太远,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人们很快就会识破你薄弱的伪装”,清醒地沉沦着,痛苦地挣扎着,也从未停止自省
从1992年第一张EP《The Drowners》发行,到《Dog Man Star》《Coming Up》《Head Music》到《A New Morning》,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他依旧清晰记得每首歌的创作过程,那些让人激动万分的灵感迸发的时刻(对照每首歌的创作顺序,再听这些歌感觉也很不同)
读这本书的几天,我很不开心。一方面可能是文字的影响,一方面是现实发生的事情。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放弃了沟通、社交这些事情,在我发现交流并不意味着理解,也并不具有实质作用的时候,我把自己“藏”了起来,意志消沉
也许是在读它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激情的、亢奋的、充满理想与追求的感觉已经离我很远了
不知道是好是坏,我在这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获得了一种“麻木的平静”,这种平静也消耗了我所有的冲劲。但每次听摇滚乐的时候,都能被这富有激情的呐喊,颓意之中也有一种不息的生之力量所触动
Suede乐队好听的歌很多,听他们的第一首音乐是《Lost in TV》,最常听的是《Everything Will Flow》,也是安德森钟爱的作品之一。随着年岁渐长,每次听都会红了眼眶,万物终将逝去,终将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