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分》经典观后感有感

《分》经典观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17 03:15:07
《分》经典观后感有感
时间:2024-12-17 03:15:07   小编:

电影《分》通过描绘一个家庭在面临离婚的困境下,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情感冲突。影片以真实细腻的表现手法,深刻揭示了婚姻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同时,通过情感的碰撞和抉择,呼吁人们要珍惜家庭和亲情,反思自己在家庭关系中的责任和担当。

分观后感(一)

这部纪录片让我觉得有趣和羡慕,有趣的是一家人的相处特别地融洽,父母和孩子更多地是在平等交流,也会相互开玩笑,父母也以身作则在影响孩子的行为。让我羡慕的也是这一点,虽然家庭条件一般,农民工家庭,但是看得到一家人都过得很开心,也乐观,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特别真实地纪录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烦恼。最后结局也是美好的。

分观后感(二)

纪录片《分》跟拍在一线城市打工20年的夫妻老李和莲子的日常生活。没有本地户口,正值青春期的大儿子,面临在初升高的升学压力。小儿子是留守儿童,长年寄居在外婆家。两夫妻想积分获得本地户口,一家团圆,但如果积分不够,大儿子更难考上公立高中,小儿子也难以接来团聚。最后这一家何去何从?分是入户积分的分,是分数的分,也可能是分别的分。

The documentary Fen records the daily life of Li and Lianzi, a couple who have been migrant workers in a Chinese megacity for 20 years. Lacking loc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their adolescent elder son, Manshan, is facing a lot of stress as he prepares for the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 The younger son, a left-behind child, has been raised by the grandmother over these years. In hope of family reunion, Li and Lianzi want to convert to the loc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through a point-based system offered by the government. If they cannot acquire enough points, Manshan will face more competition to get into public high school, and the prospect of bringing the younger son over will remain slim. What future awaits this family? Fen is the required points to convert to loc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t is the admission score for public high school. And it is the looming separation weighing on the family.

分观后感(三)

真实记录了在疫情时期,一对平凡的外来务工夫妇,为解决户籍难题及子女教育问题,所经历的质朴而真切的故事。

对于普通的中国家庭,无一例外都会陷入不同程度的“生存空间”困局。他们往往需穷尽一生,不懈探索解决之道。对于那些跨越地域界限、文化程度有限的家庭来说,这条路更是布满荆棘。若无当地公益组织的援手,他们或许只能无奈接受命运的摆布。

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如同无形的巨手,深刻影响着无数家庭的命运轨迹。影片虽呈现了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母亲提及随着广州市相关政策的放宽,以他们家的现状,如果晚出生几年,进入公立初中也将不再是问题。然而,这份幸运不属于他们自己和前人。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广东还是原籍河南,作为高考大省,都将面临比大部分省份更为激烈的竞争。未来的日子里,这个家庭还将面临何种挑战,前路依旧漫长且未知。有时,还未及认清现实,便已被命运捉弄。

我们总为“尽力”二字奔波操劳着,尽力没有尽头。我们尽力博取的往往也从不是一条通路,而仅仅是另外一种可能。

或许,我们正身处一个最为纠结的时代。一方面,人口压力带来的经济、就业、生存难题依旧严峻;另一方面,低生育率、老龄化等新人口问题又接踵而至。以及个体与整体步调似乎在这时存在着不搭,让我们行走的磕磕绊绊。我们的未来也许不止是放大版的近邻,那会是什么?

我们无法像策略制游戏中那样,去自由选择人物、剧本和时代。一代代中国人,肩上承载着过于沉重的家族乃至国家的使命,几乎无人能独善其身。我们身处特定的时代背景,面对着各自的社会与家庭责任。在传承文化、价值观和资源的同时,也肩负着独特的使命。

相较于传承与叠加,我们似乎更加畏惧失去与削减。身处这个时代的你,愿意轻装前行吗?

——约翰·亚当斯

第一阶段为了能够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得以生存;第二阶段的知识是独立后自我发展的基础;第三阶段则进入更高的自我完善和美的高度。

回望我们的几十年,曾退回到第一阶段,又从第二阶段重新开始。

16/11/2024 Bologna 交流&放映会,感谢蒋导亲临现场,共同交流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