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小山河读后感摘抄

小山河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17 15:56:33
小山河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10-17 15:56:33   小编:

《小山河》是一部令人感动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追求梦想的故事。作者通过真实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小男孩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部小说不仅给人以启示,更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坚持的重要性。

小山河读后感篇一

作者作为年轻作家,却因家世,阅读起点高。所以,笔道和文风都超于同龄人。

从翻阅祖父的笔记开始,作者的思绪就开始随着那些文字和符号驰骋于这近一个世纪的时空中。

篇篇散文,带着我们从他的眼中,看世间的过往;看人生的百味;品中外的艺术。

书中皆以二字为题,精辟、历练:由城市说起看到小人物们的喜怒哀乐;从江南出发领略大师大家的风采风骨;戏剧、戏曲、电影、好书、美食、异乡,作者带着他的欣赏与责评一一记录。

一切存在的美好与不美好,牵挂的与遗忘的,澎湃的与平淡的,都不过是风景。

虽然稍纵即逝,却也环环相扣,周而复始。无论时代怎样惊涛骇浪,人的小日子,还是一样要过。

就是这样一个世界以别样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

小山河读后感篇二

小山河是我看的葛亮的唯一一本随笔了,写得不错,可以在我心中和谜鸦并列的位置。

关于生活,艺术,电影,写作,城市。

但葛亮真的不能写南京,他的南京拥有很多想要表述怀念,却永远讲不清的样子。可能就是想太多却写不好吧。

本书一共4个part,取名还蛮矫情的,分别是:人世,人间,行间和光景。

文章的内容看得出作者有家世,很博学,会思考,做小家爱大国的气度。

“一均之中,间有七声。”正是这零落得声响,凝聚成为和音,在这和音深处,慢慢浮现出时代的轮廓,这轮廓的根本叫民间。

钟叔河在《知堂谈吃》序言中说,谈吃也好,听谈吃也好,重要的并不在吃,而在于谈吃亦即对待现实之生活的那种气质和风度。斯言甚是。

无论时代怎么惊涛骇浪,人的小日子,还是一样要过。

小山河读后感篇三

一直期待先生能出散文集,如今终于看到了。先生学识渊博,对生活、文学、历史、电影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佩服。刚刚读完全书,简单谈一下个人阅读感受,就当是对先生出新书的支持了。《拾岁》我之前读过很多遍,的确很好,感觉其中承载了诸多情感,对生活、对城市,点滴的感悟与快乐均诉诸笔端,沉稳中闪现着灵动。第四章有关电影的解读,我不太熟悉,所以没看太懂,捂脸。前三章,没写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涉猎广泛,专注于日常,有趣且出彩的日常。《路过尘世》,印象深刻,遗憾没收进《小山河》。没记错的话,这是先生的第一部散文集,多品评、鉴赏性的文字,读者斗胆,隐约觉得少了几分对生活的哲思。估计是因为我前几天刚看过史铁生的散文集《我与地坛》,他思之极处写下的文字也很好。还有一处小细节,《小山河》第73页,标点符号有误,引号错用成了书名号,再版的时候建议改正。(作者有一位爱较真的读者,也是没办法)。

前辈,您就放开写吧,笔耕不辍啊,争取多出几部散文集,读者会继续期待的。

小山河读后感篇四

最先读的,是葛亮老师的小说。迷上了书中的老味道,细节处很是动人。

《小山河》算是散文集吧,仍是我喜欢的文风。书中提到的城市,如南京,离我很近。那是作者的故乡,写出来,味道毕竟不一样。书的封面上写的,“人的小日子,还是一样要过”,我想,小日子自然是与城市紧密相连的。放学路上的某个小吃摊,常去的公园,埋在胡乱堆叠的唱片中不修边幅的唱片店老板……是一个一个细小的画面构成了人与城市琐碎的联系。而当你远离这个城市,十年,二十年,或是永远不再归来,你甚至已记不清这座城市有哪些路,但这些意象,总会在你脑中一次次重现。

时常觉得自己睡在一个流淌的梦里,随它穿过残荷,荡开荇藻。晃晃悠悠,走了很远很远,但终究离不开那一片水域。连那雪白的水鸟鸣唤的,也是乡音。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寻乡愁吧。

遗忘是人的宿命,而城市,是除时间外,与宿命抗争的勇士。人与城市的联系,构成记忆,寄托于城市。人遗忘了,城市仍在承载。

小山河读后感篇五

《小山河》并不是一本通俗读物,你若速读,它就和你较劲,你若慢一点,它轻盈动人,雅俗共赏。

它贯穿作者的祖辈,生活经历,文学阅读,文艺鉴赏,内容连贯丰富,也可窥见作者为何有今天的文学造诣,也不难理解他写出《朱雀》,《北鸢》等在当代文坛如此罕见的新古典作品。

所以我认为它是一本很重要的认识作者的书。葛亮是一个完全不迎合的作家,他懂得文字的纯美,他用文字承载它的纯净,文化,历史,魅力……他也完全不去迎合阅读速食文学的读者,他懂得古为今用,也懂得现代写法和审美角度。无论是影视艺术,读书绘画,都经由扎实而浑然的文字,展现他个人的精神。

就是在这温润雅致、不蔓不枝得语言中,扩张着一股磐石之力, 含蓄深沉,将中国文字之干练,之意象,之优美,之精准,加之以现代气息,展示出郁郁葱葱,轻盈而凝重的气韵。在繁茂的世界中体会各样心绪,凝聚为生活的反思,体现出作者本人的胸怀和个性。这并非表面的精神,而是由外至内的深沉,岂不更加撼动人心。作者在《小山河》中有太多精彩的阐述,更不必我来赘言了。

小山河读后感篇六

每个人心中应该都有一座城池,它是我们想要塑造的世界的样子:高耸的山脉是刚劲的骨骼,蜿蜒的河流是温热的血液,无需华丽的装饰或点缀,也不曾拥有宏大壮丽之美,却是我们心中无法割舍的小山河。

《小山河》一如《北鸢》被引线牵着:南京是故乡,是带着一丝踌躇踏入的城池,是忘不掉的萝卜味的腔调,也是岁月流逝中零落的声响。香港虽为异乡,这些年,感情却只增不减。或许因为这份新鲜与陌生,才刺激了内心深处强烈的探索欲望。

我的家乡,是一个普通的北方城市,也是笛安笔下的龙城,但提到家乡,其实心存愧疚,特别是当友人问起家乡的游玩景点,总会为自己的词穷而感到羞愧,当我读到《城池》这一篇,文中提到朋友追问关于南京细枝末节的东西,先生却不知如何解答“所谓的熟悉,让我们失去了追问的借口,变得矜持与迟钝。”像是为自己找到了台阶,熟悉,真是个不错的借口。

整本书里最感同深受的是《人世》这一章,千禧年的尾声,先生来到香港,从此,这里成为他的第二座城,他为课业奔波劳碌,同时帮衬些带着温度和人情味的小店,他好像通晓每个事物背后的故事,所以也会偶尔看着熟悉又陌生的街景浮想联翩。许多零散地记忆感受拼凑起来,心中的山河开始丰满起来。

2014年的秋天,我只身一人来到台北,就读的大学和港大一样,也坐落在山上,秋冬的台北少有晴朗的天气,更多的时候,我用大衣将自己裹紧然后奋不顾身地闯进风雨里。那半年,我几乎走遍台北的大街小巷,听着软糯的台湾腔,习惯性地说着谢谢、不会,好像拼尽了全力想把这座城融在我的脑海里。

故乡与异乡是心中城池的一部分,它似山脉,是拔地而起的基础,其余的部分更像河流,蜿蜒曲折,顺势而下或逆流而上,是使之丰满的血肉。心中有城池,如拥有了一方净土,任凭风雨飘摇,内心依然坚定。

小山河读后感篇七

多年前看过葛亮的长篇小说《朱雀》和随笔集《绘色》,当时被这个年轻却文字老道的作者的文字惊艳到了,两本书看完后都曾写下过一点阅读心得。

年前(11月)在小众书屋,偶然间看到有葛亮的新书《小山河》,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1月上旬开始读这本书。这本书记录的是作者眼中的时代,以及在时代中与作者或有交集或有感触的人与事。全书分四个章节:“人世”、“人间”、“行间”、“光景”。这些时代与人事中,有作者的身影,但作者的身影只是起到了一个穿引与媒介的作用。借由作者的眼睛与笔墨,读者看到的是一个让人牵挂的时代片断,是时代洪流裹挟中的一个个个体身影。这些身影,有的是作者家庭中的长辈,有的是旅途中偶遇的路人,也有的是文字历史长河中对于作者来说有着各自特色值得记录比较的大家。“无论时代怎么惊涛骇浪,人的小日子,还是一样要过。”就是这些过着各自小日子的人,在葛亮的笔下呈现出一种生动而迷人的生活印记。

书中还着力描写了对于作者来说有着重要意义的两座城市:出生与成长的城市——南京,读书与思考的城市——香港。对于这两座城市,作者都满含深情,用舒缓的笔墨记录下城市的点滴细节:一条街、一个店、一座岛、一条河……城市的细节与人的生活融为一体,因为笔端凝聚着作者的深情,所以笔触之间尤其触动人心。

葛亮的文字,精致、讲究,独到之处常常让人想赞叹。比如他写:“时常带了小狗去游泳,它爱海水的程度,简直如同半尾鱼。”这样的比喻与描述,实在是让人有一种意料之外的美。

每晚临睡前看上几页文字,是一种享受。品读之间,葛亮文字的好,常常会让人想要叹息。家学、见识、思考、积累,再加上天赋,这样造就的葛亮和他的文字,是当今文坛的一股清流。

对葛亮文字的喜爱,让我都舍不得向别人多推荐他。对葛亮文字的喜欢,让我在读完这本《小山河》后,到亚马逊网站上把葛亮以前出过的所有书都买了回来,准备接下来慢慢看、慢慢品、慢慢享受葛亮所带来的文字之美。

2017年1月

小山河读后感篇八

王蒙先生在《读书三议》中提倡“读点费劲的书”,这读起来费劲的书是什么书呢?用王蒙先生的话说就是“读一点你还有点不太习惯的书,读一点需要你查查资料、请教请教他人、与师长朋友讨论切磋的书。除了有趣的书,还要读一点严肃的书。”这些书必然不是迎合的产物,不是顺流而下的,而是需要攀缘而上,适合推敲的书。

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葛亮,想到葛亮这几年来的几部著作,从《朱雀》《七声》《戏年》到最近繁体版的《北鸢》,无不是需要攀缘而上,作者需要字斟句酌,读者需要字字琢磨的书。但这本《小山河》却大相径庭,用葛亮自己的话说,这本书是《北鸢》的延伸,是大树上伸出的枝丫,是这个大时代中漾出的河流。与《北鸢》的厚重辽远相比,《小山河》是温润的,细腻的,是叶落台阶悄无声息的。如果说《北鸢》是烟锁重楼江山阔远,那么《小山河》就是庭院里的一株樱桃、一片黛瓦、一袭珠帘、一尺锦锻、一副尺牍、一方砚台、一幅字画、一粒朱砂。

《小山河》一共有四章,分为人世、人间、行间、光景。当谈及这四章代表的意义时,葛亮透露,“这四章的标题串联在一起,便是"人行世间的光景"。我希望这并不是让人觉得非常学院派的一本书,我写小说的方式是把自己藏在后面,这本散文给了我一个空间把自己和读者放在一起。”所以,整本书细碎却不琐碎,严密却不严苛,有着民国文人的风雅,又透着当代年轻作家的清锐,既可深入,又可浅出。可以说,葛亮的文字得古人的素朴,却又不失洋气,好似一件寻常的衣裳,总能在袖口或者领间找出别致的装饰来。

葛亮生于古都南京,后远赴香港求学并定居。书中颇有情趣地描绘了香港生活的点滴,太平山、维多利亚港、港大中文系、红磡、荷里活道、椒盐濑尿虾、避风港炒蟹、雪冻豆腐花、张爱玲、太平清醮……于细节处彰显一座独特风味的海港城市。间杂作者对原乡南京也着颇多笔墨描述,虽离故土心不离,梧桐树、云锦、鸭血粉丝汤总能让他瞬间由别意切换成乡情,甚至他不远千里到贵州安顺天龙屯堡去探寻朱元璋屯田戍边时期的南京移民,可以看出葛亮对乡音乡情的不舍。

这次葛亮没有讳言自身家族的光环,于开头的序言中便谈及祖父葛康俞,这个出身怀宁执教于国立中央大学的鼎鼎有名的鉴赏家,留有《据曾几看》存世,葛亮对这部著作视若珍宝,去台时几次去见证真迹,追怀先人,以铭其志。

《小山河》似乎隐隐约约藏了许多暗线,这些暗线就在葛亮的行迹中,在行迹之后的行文中,悄声记录着祖父在他身上留下的血脉,可以是眉间,可以是双手,可以是足下。有些东西是注定了的,虽然葛亮说去港大读书时并未想过要做一个作家,但身体里的小山河不会随着人移事易而有所变迁,终会有朝一日开出花来,而这花怕是要等《北鸢》面世才能一一揭晓了。

小山河读后感篇九

家世背景是让人羡慕的,经历是丰富的,交游是甚广的,感受是细腻的,学识是处处显摆在明面上的……

品品这样的句子“有朱姓和俞姓的老派文人,做过同题作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外人读了都是极向往。”P16

类似的很多很多,大概想要表现文化人的节制与骄矜、与日常俗浅之态的疏离,做那么一个不动声色的生活旁观者,学到那种清雅自华的热心冷语,看似不经意却自有细密深厚的意境,只可惜在“摆姿态”上有些用力过猛,便多了卖弄与刻意之嫌了。

词句语段上也看出在竭力模仿旧时散文家那种疏淡得体的笔调,也可惜功力或许还是较“朱姓俞姓的老派文人”和他那么推崇的张爱玲女士略欠火候。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写旁观者立场眼中的日常生活场景:

《小山河》P17

张爱玲《更衣记》

《小山河》这一段里还写到了狗狗,一只快乐的狗,不能说不好,就是缺点儿打动人的东西。我不得不搬出我最爱的李娟小姐姐啦

李娟《遥远的向日葵地》P7。丑丑和赛虎,一想到就让人忍不住笑的狗子

总之呢,整本读下来,好啦,知道你家和王世襄先生是挚交啦,知道你是南大港大的年轻博士教授和作家啦,知道你游历地球村有品位有才华的朋友遍天下,知道你读书万卷观影无数,讲得了文人掌故评得了歌剧电影流行乐……可这本缤纷的书,作为读者,最强烈的感受是~~

“这都摆的什么谱?对不起呀,一点都没触动到我呢。”(还激起了我内心想DISS人的小恶魔情绪……)

好伤感。

小山河读后感篇十

开始关注这本书,不只因这些年一路看过所有作品,也是为着宣传文案上提取作者的一句“无论时代怎么惊涛骇浪,人的小日子,还是一样要过。”

就好像每一年都会有“多事之秋”的感叹,就好像每一代人都在感慨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世界、环境、生活,从来都不是安定的,惊涛骇浪一直都在。想起Before Sunset里男人对dramatic的定义,其实并未经历什么战争动乱、大浪滔天,只是生活本身已足够戏剧性。于是在这样的时代里,人该如何自处?

或许最好的选择就是作者说的那样,一样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我想,我总归是年轻的,然而事情也多也繁杂。心烦有时,压抑有时,于是一年四季都是读书天。我的小日子吗,就靠读书维持心安。

于是在我几乎最为不安的时候偶遇了作者的书。最开始接触作者的作品是《谜鸦》,后来一路读完所有小说,其长篇与短篇风格截然不同,但实在都是心头好。后来又读了《绘色》,随笔式的文字,细水长流的安定,从那时起就期待作者能出本散文。时至今日,终于等来了《小山河》。

出书前就买了预售,一发书就拿到手,迫不及待地打开,开篇便见到《拾岁》,一如老友,亲切而熟悉。许是因为人在香港,看文中的许多细节,直觉可感可触。维港的窄湾、南丫的异国情调、长洲的自成一统……每一段描写读下来,都勾起一段旧时回忆。可叹旧时光是美人,我自己却描绘不出岁月红颜。

再如写南京的段落与篇章。两年前因为半本《朱雀》去了南京小住,离开时意犹未尽,当时说是读完整本后一定再来,这一耽搁就是两年。直至月前又去南京,订了民宿,住了半月有余,一路走过《朱雀》中提及的地方,心情如同朝圣。半月中去了夫子庙三次,与朋友一起在秦淮河上坐船,是实实在在的游客行径。《拾岁》中提及这条河的文字只有一段,但这段却让我印象深刻,总记得那句“浮靡的风雅”和“日常与闺秀气”。作者的文字,是一向的精简干练,短短的一段,几乎涵盖了我对这河的全部印象。

南京回来后,读到书中的《腔调》一篇。其实我本是个北方人,昔日常在家时,只求将普通话讲得字正腔圆,不带口音;后来常年在外,回家时反而刻意把乡音讲到浓重而夸张,又专去学一些家乡话里的方言土语,像是想为自己打上一个本地人的标签。因此,对方言是有感情的,但也不过限于自己的方言。又因为对linguistics一类一向头疼,从前是对写方言的文章毫无兴趣。偏遇到此篇,也因刚在南京听了十几日的南京话,读起来是第一次觉得有趣。读罢便去找了《喝馄饨》那首歌,又和在南京读书的朋友讨论了南京话里的粗口。我说在南京的最后一晚,终于听到沉默一路的司机骂出一声“呆逼”,比震惊更多的,是终于听到这句话的激动。喜欢这篇,大概除了对南京话的兴趣,还有一点从散文中读出学术气息的感动。在此不剧透,诸君不妨细读,即使一篇散文,作者也是下过不少考据功夫的。

说到考据,又想起《舌尖》一篇,用典信手拈来,与美食浑然一体。此前觉得写美食者,雅舍是不错的,一食即一段记忆,写得妙趣横生;汪曾祺也好,字里行间满是写意的格调;王阿成就是北方人一贯的洒脱了,干净利落简单粗暴,豪爽气倒也看得让人有食欲;刘心武是生活气息浓厚,藤萝花饼和榛子酱让人印象颇深;至于蔡澜,每一样倒是写得动情,却难免给人一副贪婪油腻的印象…… 近来看葛先生谈美食,风格是不同的,是于文学与电影中见美食,多的是体悟感想,美食这种充满literally烟火味道的东西,在作者笔下被削去了很多烟火气,而丝毫不逊于直接的书写记录。

除此之外,这本书对“老读者”来说还有些“答疑”、“解密”的功效。《问米》、《英珠》、《泥人尹》等等,都是以前很喜欢的小说,在《小山河》中的《巫问》、《声音》里,作者写到一些写作的缘由。读过那些故事后再看,有种恍然大悟的惊喜,也有种人生如戏的感慨。

余下篇章,在此就不一一提及。毕竟每篇都那么精彩,论感想怕要写太多,絮烦到诸位。与君借笔录山河,再谢作者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文字,记录我心中想写却难写出的山河岁月。在此诚恳推荐诸位一读,定不负期许。

小山河读后感篇十一

文图 / 左叔

葛亮的散文集《小山河》读完的第一感受是略微杂了一些,前后之间有一些类似舞台调度换幕转场的感觉,虽然“时代洪流潜没于日常”的主旨仍旧在。相较于文集后半部分“谈艺录”式的创作感受谈,我比较偏爱这本散文集前面的内容,那些民国旧事以及他眼中港大、香港以及异域的风光,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小山河”。

一本书,不可能通篇都是好的,一篇文章,也不可能每个字都是好的。况且这个所谓的“好”,是作者的好,还是读者的好,人心各有标准。这话貌似我从哪里来读来的,但这几年读书的经验则让我更加强化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作者的表达在阅读者的接受之间,隔着万千不可控的因素。有时候,并不是本该期待的内容就会有预设的结果。

比如,对于像我这样尝试着成为一个写作者的读者而言,后面的内容其实更有价值。这部分内容算是比较详尽地阐述了他的一些创作的出处和来源,如何将生活里琐碎的意象进行拼贴,潜在如海的生活里寻找创作的灵感;如何前置作品内核概念,然后用情节将它层层包裹,嵌在一个故事里,等待地个有心的读者来抽丝剥茧;如何面对没有切身感受的历史题材,化解作为写作者在时间座标中的尴尬,将“再现”历史的野心变成“想像”的动力,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

葛亮谈及的这些经验,让我联想到此前读过王安忆的创作回忆录提及创作长篇小说《天香》的过程。王安忆自认是个“愚钝”的写作者,为求得写作时的安心,从极少的史料中翻捡出明代上海地图,细致地画出小说中的场景,这个桥是安排在园子的什么位置,那个河是通往哪个更重要的水道,等于这“舞台”一切都设置停当了,这才安心地让小说里的人物为悉数一一登场。“虚构是小说家的特权”,然而小说家面对历史题材的时候需要做大量前置的案头工作,用细节让人物立住根,这样的体会有我也曾有过,这酝酿的过程充满了种心理暗示,仿佛推敲的过程中,人物的形象和情节越发的清晰。

这本书中,葛亮提及了二十世纪中叶列斐伏尔的著作《日常生活批判》和《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当中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是依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将日常生活视为一个介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层面”,即所谓的“存在领域”。我对这套理论一无所知,也不知道与我读书的时候听闻过的“存在即合理”是不是相关。但我理解这套理论是葛亮所有创作的根基,穿行在日常之中,撷取俯仰可拾的碎片,在日常生活的“小山河”里洞见时代的惊涛骇浪。

日常生活有没有价值,当然有,必需有,它是我们依存的基础,没有日常生活的寻常与波折,就不可能有内心里涌动的情绪和感受。日常生活对于文学创作有没有价值,我想同样也是当然有,必需有。它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来的光总有一束是特别耀眼,发人深醒的;它是一个容器,用以承载故事情节运作舞台,不管情节如何的曲折、主旨如何的宏大,最终落实到作品里还是得嵌回到日常生活里;它更是一个能量场,给那些能够静得下心来的写作者,以丰富的创作素材。

我猜,葛亮笔下的《小山河》,大概还有一个更直白的书名,就叫《日常生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